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二五”期间,预计我省劳动力供给仍有较大增长,而劳动力需求数量可能小于供给、需求质量将提升,经济与就业关系将出现拐点。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着失业率高,失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政府、教育机构、企业三方面提出我省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发展对策与思路,对于促进河北省经济与就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充分就业;劳动力;经济转型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十二五”规划中,我省把扩大就业作为今后改善民生的优先目标。目前,我省劳动力失业率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应广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改革职业教育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以促进我省劳动力充分就业。针对河北省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借鉴国外及其他省市的经验,研究相应的对策,最终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
一、政府在促进充分就业工作中的推动作用
1、建立合理的城乡就业结构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着大力推进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城镇化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并建立完善的城乡就业结构,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依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吸收安置。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不仅要保持传统种植业,还应当鼓励农户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扩大收入渠道。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限制,加快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和全省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2、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破城乡限制,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市场有序、高效运作,有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大力倡导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和就业管理政策。提供灵活的优惠政策支持,使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群体的收入和权益得到保障,以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创设工作岗位
全面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致当前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就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劳动力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是具有吸纳优势,对职业技能要求不高,能有效吸收低素质劳动力,在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积极挖掘第三产业就业潜能。从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在保险、旅游、网络销售、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的用工需求比较旺盛,但这方面人才较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可吸纳劳动力不多,但数量众多,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力量。采取灵活的优惠政策,拓展中小企业成长空间。在文化和旅游、大众娱乐、电子商务等方面发展一批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在税收、贷款、技术支持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积极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就业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以职业院校培训为主、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技能培训体系,对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引导职能
政府应该联合职业教育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一起进行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质量,加快促进劳动力就业。制定并执行职业培训计划和保障制度,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就业优惠政策、定点就业安置等形式,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在职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转换职业能力,把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企业需求人员、有效地促进就业。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对策
1、积极开拓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市场
职业教育要实施终身教育,教育对象是全体劳动者。但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更应该偏向那些没有劳动技能的弱势群体,在对其进行职业培训后,使其拥有一技之长,能够靠自己生存,这样可以大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职业培训和企业结合,针对企业职工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可直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职业教育面向城乡青年劳动力,提高他们地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科技应用能力,就可加快农村的发展。职业院校要大力培养一批技能型教师,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培养出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可采取校企联动、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网络视频等多种教育模式,以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实施,企业对劳动力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每年劳动力市场中都有大批职业技能素质偏低的退役士兵就业,我院承担了衡水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退役士兵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特殊贡献的社会群体,对这一群体的就业安置是摆在全社会特别是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退役士兵进行技能培训,可提高其职业技能,从而使文化基础薄弱的退役士兵拥有了一定的就业能力,真正把退役士兵培养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支重要队伍。
2、转变和培育新的教育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加强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将对学生从传统课程教学转变为以岗位技能为主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共同培养的综合性教学。进行岗位相关的拓展训练,提高高职生的团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使高职生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方式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技能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比普通高校要高一些,但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仍然达不到企业的需求标准,如何实现高职生毕业即就业的无缝链接,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应该完善当前的技能考核体系。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在校教师共同组成考核团队,参照企业用人标准对在校生进行岗位技术技能考核,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再进行重复学习,直到达到企业用工标准为止。
虽然,经济转型期间影响我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多角度创新、多方面努力,全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就会逐渐形成成熟稳健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作者单位: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本论文是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充分就业对策研究》结项成果,立项登记号201401519)
参考文献:
[1]莫荣,贾红梅,李宏,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最新统计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1)
[2]彭学杰,经济转型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山西青年, 2013(11)
[3]胡尹燕,陈昕彤,经济转型视角下扩大就业路径研究,东方企业文化,2012(1)
关键词:充分就业;劳动力;经济转型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十二五”规划中,我省把扩大就业作为今后改善民生的优先目标。目前,我省劳动力失业率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应广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改革职业教育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以促进我省劳动力充分就业。针对河北省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借鉴国外及其他省市的经验,研究相应的对策,最终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
一、政府在促进充分就业工作中的推动作用
1、建立合理的城乡就业结构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着大力推进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城镇化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并建立完善的城乡就业结构,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依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吸收安置。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不仅要保持传统种植业,还应当鼓励农户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扩大收入渠道。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限制,加快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和全省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2、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破城乡限制,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市场有序、高效运作,有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大力倡导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和就业管理政策。提供灵活的优惠政策支持,使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群体的收入和权益得到保障,以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创设工作岗位
全面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致当前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就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劳动力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是具有吸纳优势,对职业技能要求不高,能有效吸收低素质劳动力,在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积极挖掘第三产业就业潜能。从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在保险、旅游、网络销售、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的用工需求比较旺盛,但这方面人才较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可吸纳劳动力不多,但数量众多,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力量。采取灵活的优惠政策,拓展中小企业成长空间。在文化和旅游、大众娱乐、电子商务等方面发展一批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在税收、贷款、技术支持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积极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就业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以职业院校培训为主、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技能培训体系,对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引导职能
政府应该联合职业教育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一起进行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质量,加快促进劳动力就业。制定并执行职业培训计划和保障制度,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就业优惠政策、定点就业安置等形式,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在职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转换职业能力,把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企业需求人员、有效地促进就业。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对策
1、积极开拓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市场
职业教育要实施终身教育,教育对象是全体劳动者。但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更应该偏向那些没有劳动技能的弱势群体,在对其进行职业培训后,使其拥有一技之长,能够靠自己生存,这样可以大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职业培训和企业结合,针对企业职工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可直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职业教育面向城乡青年劳动力,提高他们地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科技应用能力,就可加快农村的发展。职业院校要大力培养一批技能型教师,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培养出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可采取校企联动、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网络视频等多种教育模式,以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实施,企业对劳动力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每年劳动力市场中都有大批职业技能素质偏低的退役士兵就业,我院承担了衡水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退役士兵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特殊贡献的社会群体,对这一群体的就业安置是摆在全社会特别是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退役士兵进行技能培训,可提高其职业技能,从而使文化基础薄弱的退役士兵拥有了一定的就业能力,真正把退役士兵培养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支重要队伍。
2、转变和培育新的教育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加强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将对学生从传统课程教学转变为以岗位技能为主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共同培养的综合性教学。进行岗位相关的拓展训练,提高高职生的团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使高职生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方式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技能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比普通高校要高一些,但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仍然达不到企业的需求标准,如何实现高职生毕业即就业的无缝链接,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应该完善当前的技能考核体系。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在校教师共同组成考核团队,参照企业用人标准对在校生进行岗位技术技能考核,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再进行重复学习,直到达到企业用工标准为止。
虽然,经济转型期间影响我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多角度创新、多方面努力,全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就会逐渐形成成熟稳健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作者单位: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本论文是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充分就业对策研究》结项成果,立项登记号201401519)
参考文献:
[1]莫荣,贾红梅,李宏,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最新统计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1)
[2]彭学杰,经济转型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山西青年, 2013(11)
[3]胡尹燕,陈昕彤,经济转型视角下扩大就业路径研究,东方企业文化,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