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其实这样本无可厚非,但做任何事情都会过犹不及。我们看到执教者和评课者为了追求“发言踊跃”,而忽视了热闹的背后的思维的肤浅;为了实现“自主发现”,而忽视自主背后掩盖着学生的被动;为了到达“课堂气氛活跃”,而忽视对文本的静思默想。因为一旦课堂上出现必要、适度的片刻“沉默”,就往往会被贬为“出现冷场”。而所有这一切都使学生鲜有静思默想的时刻,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事实上,学习是一种心智的活动过程,是一种个体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和文本自身进行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深入透彻的理解,对文章语言的细致品位与揣摩完成的,而这种对话是也往往是在学生的静思默想中进行的。
一、对话前静思默想,为有效对话积累谈资
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诸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等等。其中,最核心的对话关系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前的静思默想能给学生留有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文本。学生在与文本交流过程中静思默想,更能使学生从文本的字、词、句中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与作者的心灵的对话,从而得到独特了理解。这样“冷场” 可以为其他形式对话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许多特级教师早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宁鸿彬教《皇帝的新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勾画、思考。程翔在教《〈名人传〉序》时,简短开场白后,就让学生默读全文,要求“基本上看懂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所以程老师又让学生再读全文。这十几分钟的时间可能让很多教师舍不得:我有精彩的环节要展示,有精妙的讲析要表述……可这些都比不上这十几分钟的静默,因为它让学生获得了静心阅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十几分钟的静默,绝不是教学行为的静止,而在安静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维在发展。清华附中的特级教师韩军就曾经撰文介绍其教学《药》的过程:第一节课,几乎不提任何要求,就让学生自己默读,并且课后学生还要反复默读;第二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并达到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的程度。
而那些感情复杂、思想深刻的文章,在生本对话前教师更需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静思默读。如苏教版必修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语意深刻,其中融入了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帕思卡尔深邃的思考和真切的情感。这样的文章光靠教师说是很难有好的成效,相反反复地品读就成了这篇文章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唯有浮躁的心沉寂下来,静静地用心去聆听揣摩,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铭刻在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智慧。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太热闹,只需要多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时间,去读读,去品品 。
二、合作前静思默想,为思维碰撞积蓄火花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现如今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组内的阅读交流,往往会使阅读教学充满了无限生机。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课堂需要活力,而静下心来思考是探讨研究的基础,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的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一个合作交流的小组中,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课堂教学应该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制造“静堂”,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使他们避免浅尝辄止、囫囵吞枣。
例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第四、五节时,诗歌这样写道:“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在描绘了康桥旖旎迷人的风光之后,由眼前之景又回到内心之情,表达了对康桥难以割舍的离别情绪。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把研读鉴赏的重点放在了“梦”字上。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诗后,我有意留出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结合徐志摩的生平经历闭目想象:诗人眼中出现的美景是否是梦境?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诗人又是如何寻梦的?学生经过静静的思考、体会,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课堂形成了热烈讨论的氛围。我最后作适当点拨:对“梦”的理解是多元的,有对知识的追求;有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有对个人情感理想的渴慕;有崇拜自然,对人的天性回复、融合在大自然之中的向往……经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体会到了徐志摩所追求的人生的梦,更容易理解诗的意境。当研读了全诗以后,学生被诗的意境深深感染了,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这时,我再及时调控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断续分明。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留下一段时间让学生沉思、揣摩,在这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再启发学生质疑。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积极,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纷纷提出问题,热烈讨论。如诗人为什么“再别康桥”?两次离开康桥情形有什么不同?“康桥”不仅有美丽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怀。如此魂牵梦绕的地方,诗人为什么选择了“轻”“悄悄”的来去方式呢?诗人在离开的时候连“一片云彩”都不曾带走,这表现他什么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呢?“悄悄——笙箫”“夏虫——沉默”,诗人为什么把这些表面上看似不可调和的事物连缀起来?这样的意象适合抒发诗人怎么样的心情?可以想象,学生经过这样的思考,再合作,继而再质疑、讨论,能更准确地把全诗,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三、疑难处静思默想,为感悟深入扬起风帆
“提问(质疑)—思考—讨论—发言”是课堂教学一个常规的完整的过程,提出问题之后的“思考”环节是一个极其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步骤,而这个环节恰恰应该是属于个人的、寂静的,需要在沉静中回味。而平时在公开课或优质课评比中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鸦雀无声的“尴尬”的“冷场”,不少教师都会选择刻意简化甚至省略掉这个环节,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感悟的余地。这样一来,虽然从整体上看一堂课始终都很热闹,没有“冷场”,但实际上却剥夺了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挤压了学生的“思维张力”,助长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因此,在问题处给学生留有更多思维的空间,更有利于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
例如,在教蘇教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我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词语叫见微知著,请从这篇课文中去搜寻一下贾府最后走向衰败的‘蛛丝马迹’!”这个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质疑:“《红楼梦》曹雪芹就写了80回,而这篇课文才是第3回,如何就能发现呢?”而这是恰恰就是学生“悱”“发”之时。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找出该文中丫鬟数量的对比,学生很快就发现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就带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雪雁,而“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如此算来,迎春等人每个人至少有十二个仆人,是林黛玉的六倍。王熙凤出场时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再从全书看,当时的容府上下大小主子有十四人,总人口约四百人,主子和丫鬟的比例是1:25。我则适当地补充两家的家世贾林两家都是世袭王公贵族:贾赦,世袭一等将军;贾政,时任工部员外郎。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兰台寺大夫,钦点巡盐御史,林如海父亲以上曾四代袭过列侯。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两家家世相当,门第相当,豪奢之气则有天壤之别,贾府安能不败,结局安能不惨。此外,我还让学生去搜寻该文中人物描写的对比,学生也找到了王熙凤出场和众人出场的对比,王熙凤与贾氏三姐妹服饰的对比,王熙凤和王夫人对黛玉招待的对比,林黛玉对宝玉认识的对比,贾宝玉与封建学士的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贾府中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红楼梦》的主题。这样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兴趣,也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疑难处多默读,能引领学生去思考问题,叩问文本,疑难往往能迎刃而解。退而言之,对于有些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经历了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想之后,再由老师讲解或授予,也比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学情而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学生要好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老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所以,请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机会,一个静静思考的时空,使他们在“读”“思”并举,尽量少一点离开文本较远的所谓活动,尽量少一点教师慷慨激昂说教。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自己静静悟出的,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才真正是自己的,也才真正是可持续的知识和能力。
一、对话前静思默想,为有效对话积累谈资
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诸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等等。其中,最核心的对话关系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前的静思默想能给学生留有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文本。学生在与文本交流过程中静思默想,更能使学生从文本的字、词、句中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与作者的心灵的对话,从而得到独特了理解。这样“冷场” 可以为其他形式对话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许多特级教师早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宁鸿彬教《皇帝的新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勾画、思考。程翔在教《〈名人传〉序》时,简短开场白后,就让学生默读全文,要求“基本上看懂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所以程老师又让学生再读全文。这十几分钟的时间可能让很多教师舍不得:我有精彩的环节要展示,有精妙的讲析要表述……可这些都比不上这十几分钟的静默,因为它让学生获得了静心阅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十几分钟的静默,绝不是教学行为的静止,而在安静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维在发展。清华附中的特级教师韩军就曾经撰文介绍其教学《药》的过程:第一节课,几乎不提任何要求,就让学生自己默读,并且课后学生还要反复默读;第二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并达到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的程度。
而那些感情复杂、思想深刻的文章,在生本对话前教师更需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静思默读。如苏教版必修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语意深刻,其中融入了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帕思卡尔深邃的思考和真切的情感。这样的文章光靠教师说是很难有好的成效,相反反复地品读就成了这篇文章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唯有浮躁的心沉寂下来,静静地用心去聆听揣摩,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铭刻在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智慧。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太热闹,只需要多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时间,去读读,去品品 。
二、合作前静思默想,为思维碰撞积蓄火花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现如今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组内的阅读交流,往往会使阅读教学充满了无限生机。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课堂需要活力,而静下心来思考是探讨研究的基础,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的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一个合作交流的小组中,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课堂教学应该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制造“静堂”,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使他们避免浅尝辄止、囫囵吞枣。
例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第四、五节时,诗歌这样写道:“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在描绘了康桥旖旎迷人的风光之后,由眼前之景又回到内心之情,表达了对康桥难以割舍的离别情绪。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把研读鉴赏的重点放在了“梦”字上。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诗后,我有意留出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结合徐志摩的生平经历闭目想象:诗人眼中出现的美景是否是梦境?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诗人又是如何寻梦的?学生经过静静的思考、体会,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课堂形成了热烈讨论的氛围。我最后作适当点拨:对“梦”的理解是多元的,有对知识的追求;有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有对个人情感理想的渴慕;有崇拜自然,对人的天性回复、融合在大自然之中的向往……经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体会到了徐志摩所追求的人生的梦,更容易理解诗的意境。当研读了全诗以后,学生被诗的意境深深感染了,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这时,我再及时调控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断续分明。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留下一段时间让学生沉思、揣摩,在这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再启发学生质疑。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积极,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纷纷提出问题,热烈讨论。如诗人为什么“再别康桥”?两次离开康桥情形有什么不同?“康桥”不仅有美丽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怀。如此魂牵梦绕的地方,诗人为什么选择了“轻”“悄悄”的来去方式呢?诗人在离开的时候连“一片云彩”都不曾带走,这表现他什么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呢?“悄悄——笙箫”“夏虫——沉默”,诗人为什么把这些表面上看似不可调和的事物连缀起来?这样的意象适合抒发诗人怎么样的心情?可以想象,学生经过这样的思考,再合作,继而再质疑、讨论,能更准确地把全诗,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三、疑难处静思默想,为感悟深入扬起风帆
“提问(质疑)—思考—讨论—发言”是课堂教学一个常规的完整的过程,提出问题之后的“思考”环节是一个极其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步骤,而这个环节恰恰应该是属于个人的、寂静的,需要在沉静中回味。而平时在公开课或优质课评比中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鸦雀无声的“尴尬”的“冷场”,不少教师都会选择刻意简化甚至省略掉这个环节,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感悟的余地。这样一来,虽然从整体上看一堂课始终都很热闹,没有“冷场”,但实际上却剥夺了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挤压了学生的“思维张力”,助长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因此,在问题处给学生留有更多思维的空间,更有利于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
例如,在教蘇教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我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词语叫见微知著,请从这篇课文中去搜寻一下贾府最后走向衰败的‘蛛丝马迹’!”这个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质疑:“《红楼梦》曹雪芹就写了80回,而这篇课文才是第3回,如何就能发现呢?”而这是恰恰就是学生“悱”“发”之时。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找出该文中丫鬟数量的对比,学生很快就发现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就带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雪雁,而“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如此算来,迎春等人每个人至少有十二个仆人,是林黛玉的六倍。王熙凤出场时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再从全书看,当时的容府上下大小主子有十四人,总人口约四百人,主子和丫鬟的比例是1:25。我则适当地补充两家的家世贾林两家都是世袭王公贵族:贾赦,世袭一等将军;贾政,时任工部员外郎。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兰台寺大夫,钦点巡盐御史,林如海父亲以上曾四代袭过列侯。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两家家世相当,门第相当,豪奢之气则有天壤之别,贾府安能不败,结局安能不惨。此外,我还让学生去搜寻该文中人物描写的对比,学生也找到了王熙凤出场和众人出场的对比,王熙凤与贾氏三姐妹服饰的对比,王熙凤和王夫人对黛玉招待的对比,林黛玉对宝玉认识的对比,贾宝玉与封建学士的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贾府中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红楼梦》的主题。这样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兴趣,也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疑难处多默读,能引领学生去思考问题,叩问文本,疑难往往能迎刃而解。退而言之,对于有些疑难,即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但当学生经历了表面沉默、内心激烈的静思默想之后,再由老师讲解或授予,也比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学情而滔滔不绝地灌输给学生要好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老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所以,请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机会,一个静静思考的时空,使他们在“读”“思”并举,尽量少一点离开文本较远的所谓活动,尽量少一点教师慷慨激昂说教。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自己静静悟出的,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才真正是自己的,也才真正是可持续的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