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策略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ei_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强调“语言文字训练”好像不合时宜,其实不然,我们细读课标就会发现,课标不但没有排斥“语言文字训练”,而且对科学有效的训练给予了充分肯定。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呢?
  
  一、把握训练的目标,明确训练导向
  
  训练的目标对整个训练有导向作用,对训练结果有检测作用。对训练目标的把握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训练的效率,有时甚至关系到训练的成败。
  比如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不少老师都设计这样一个练习:说说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一位教师在指导这个练习时,先是要求学生找出能够反映恩科西与疾病顽强斗争的内容,然后指名几个举手的学生你说一处,我说一处,七拼八凑,最后教师自己总结一下,于是这个练习就算完成了。由于这位教师没有正确地把握训练目标,所以这个练习在理解方面的训练没有到位,口头表达的训练也没有落到实处。
  另一位教师则设计了以下步骤:第一步是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想想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第二步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有关语句,讨论交流,发表个人见解,推选小组发言代表。第三步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说话时语句的连贯性和条理性,让学生明白回答问题时要把要点答完整,但语句的组织可以各不相同。
  这位教师对训练目标的把握十分准确,所以整个指导过程中,理解训练、口头表达训练以及对怎样回答问题的指导等都非常到位。
  可见,要提高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首先要明确训练的目标。
  
  二、突出训练的重点,体现训练层次
  
  在一篇课文中,语言文字训练的设计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词句段篇的训练,又有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诸多训练中,既要抓住常规训练不放,又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分清训练层次。例如《莫高窟》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训练点很多。但是如果面面俱到,都要抓,都要练,势必什么都练不好。所以要舍得放弃,要根据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课文的特色、单元练习的特点来确定训练的重点。我们在教学这一课时,除了常规的词语、朗读、背诵等训练之外,重点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题:本文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写得很具体,请模仿课文的写法,联系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先说一段话,再写下来。由于要求集中,重点突出,所以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得到落实,效果也比较令人满意。
  一篇课文的训练要有重点,每一次训练的指导都要分清层次、突出重点。比如四年级的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要求同学们能有条理地说出火的作用。为了指导学生说好这段话,我们设计了以下训练题:
  1.联系课文内容,并展开想象填空:
  因为有了火,人们告别________,走向________。
  因为有了火,人们不再________,而是________。
  因为有了火,人们不必________,可以________。
  2.把第1题中的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说一说。
  3.以“火的作用可真大”为中心句说一段话。
  4.在说正确、说完整的基础上把这段话写下来。
  这个训练要取得最好的效果,关键是要抓好第2题,就是把第1题中的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说一说。训练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因为有了火,人们”只要在第1句中出现一次,后两句中可以省略,如果连用三次,就显得啰唆;其次是标点符号,第1、2句后的句号要改为分号。重点训练了第2题后,第3、4题,学生自己就能轻松完成了。
  因为训练重点突出,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教师在关键处稍加点拨指导之后,学生就会少走弯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大部分学生能说得通顺流畅,训练效果明显提高。
  
  三、选择训练的方式,激发参与意识
  
  训练方式的选择要注意切合性。不同的训练目标,不同的训练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一般来说,以理解语言为目标的训练多采用朗读、背诵、听写和书面摘录的方式。以运用语言为目标的训练,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比较多的是采用口头训练的方式,比如复述、口头问答等,即使是书面训练,比较多的也是先说后写,因为说的训练便于教师当场指导。
  
  四、重视训练反馈,提高训练实效
  
  在训练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反馈,对于提高训练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训练进程。有些训练学生可能一时不明题意,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应放慢进度,并适时加以引导。而有些训练题目,学生感到难度不高,教师就应该加快训练进度。
  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训练的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比如教学三年级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康复”一词,教师即时安排了造句训练。学生造了很多句子:
  1.爷爷的病康复了。
  2.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的身体康复了。
  3.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受伤的小鸟康复了。
  4.康复后的小鸟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
  ……
  在第一名学生发言后,教师评价:“康复”是指恢复健康,不能说“病康复”,可以说“身体康复”。所以学生修改后造了第2句,不但用词准确了,而且具体生动了。对于第3句,教师肯定了该学生很会动脑子。对于第4句,教师夸赞道:“很棒!这个句子把‘康复’这个词放在了句子的开头。”
  课堂训练中,有了教师的反馈,学生就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及时进行调节,从而极大地提高训练的实效。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要在准确把握训练目标和重点、分清训练层次、选择适当方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责 编 辛 欣)
其他文献
北京大学语言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当年参与过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订,目前兼任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这样的身份.决定了他对一些基层课改的微观实际有多年的接触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水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文教学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了解写作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等功能。这样的文章往往故事性不强,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大多只是让学生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教得比较枯燥,学生也学得比较乏味。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既能理解课文内容,知晓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又能真正被打动呢?我想以《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为例,和大家进行探讨。  
本文从6个方面对选钼2个作业段的取样方式进行了校验,通过对检测数据的比对分析。找出了选钼2个作业段数据存在矛盾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