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人不会委以他人重任,因为他们不能忍受按照他人的方式思考和工作。二战中,德苏两国间的冲突,是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殊死搏斗,是阿道夫·希特勒与约瑟夫·斯大林两个领导人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两种管理风格的一决高下。
入侵的最初几周,苏联损失惨重,而这一切本可避免。德军坦克向苏联边境全速推进,但斯大林认为德国人只是虚张声势。1941年5月15日,当德国入侵苏联的计划得以证实,并获得入侵日期、入侵时间的确切情报时,斯大林竟否决了总参谋部关于先发制人的建议。德国人的脚步渐行渐近,斯大林却连续数日陷入精神麻痹和深度抑郁中。在经历了剧烈的情绪波动后,他开始罢免一些高级军事顾问。
斯大林的怠惰应对和军事上的误判,加上各位将领的畏畏缩缩、阿谀奉承、头脑僵化,致使整个军队危机重重,掉入疾速行进的德军装甲部队的陷阱。
尽管苏军在人力、坦克以及飞机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德军有备而来,势如破竹。在秋季到来前,苏军人员损失达300万到600万(死伤和被俘人数均计在内)。
不得不承认,斯大林有着出色的组织能力。6月30日,他组建了小型战时委员会——苏联国防委员会,包括斯大林在内,最初共四名成员。委员会拥有全权代表权、自主决定权,以及不按常规程序执行决定的权力。几位得到斯大林充分信任的委员学识过人、异常刻苦,他们畅所欲言,毫无保留。斯大林组织的这个团队灵活高效,其成员能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也能随机应变而不受繁文缛节的约束。
从军事层面讲,斯大林是苏联总参谋部最高指挥官,他对国内外战线的现状与发展有着宏观的把握。
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斯大林认识到自己在军事战略方面多有不足,并逐渐开始采纳那些他亲自任命的军事专家的建议。他虽极端自我,却又足够精明,懂得如何听取和接受别人的建议。斯大林的主要军事顾问朱可夫意志坚定、论证清晰,他总能在把握细节的基础上说服斯大林。
斯大林同样懂得另一个道理:“不管有多少要事缠身,绝不能不了解自己的军队。” 为此,他派出代表深入各个战场,从他们的所见所闻中了解战况。他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激励各位将领,强调他们所负责工作的重要性,表达对他们的热切期望。
他完全信任总参谋部,制訂计划、执行军事任务全部交由他们来完成。在这种可以毫不粉饰、敢于直言的合作氛围中,大家信心倍增,效率明显提升。
这种管理体系意味着斯大林能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国内战线。在这方面,他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调动本国人力、物力,这是战胜德军的最终法宝。
德国的权力结构同样十分集中。阿道夫·希特勒扮演着军事、政治最高权威的角色,但他的管理杂乱无章,工作方法混乱无序;他挑起部下互争互斗,发出的指示、制订的计划常常一改再改。
与斯大林和丘吉尔不同的是,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希特勒自认为其军事才能和战略天赋与日俱增。在他的想象中,一战期间的军事经历,再加上无坚不摧的意志,足以让他比总参谋部所有军事专家都更清楚战争的演进和变化。在他看来,几位德军将领即使并不怯懦,至少也有些太过保守和过度谨慎。
遭遇挫折后,希特勒不仅不自省,反而归罪于部下,从此更加忽略他们,委派的任务也越来越少;相反,他自己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希特勒坚持所有重要事务亲自定夺,对将领们的不信任和不加选择的大包大揽开始让他不堪重负。面对日益堆积的工作重任,他丧失了对战局的准确判断,指挥体系也随之僵化,这对战略战术的制定有害无益。
希特勒在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上耗费大量精力,致使无暇顾及大后方。
历史上像希特勒这样的总指挥并不多见。他任命多位军官为行政助理,但他们只负责简单的上传下达,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希特勒和他的几位纳粹亲信独揽战略制定大权。面对这样一位摇摆不定、难以捉摸的元首,高级指挥官们很难在战争的整体或长远规划上建言献策。
海陆空三军缺少统一协调指挥,所有关系到战争的物资生产、后勤、人力、情报等也都没有专门的委员会或战时内阁统一规划、深入分析。当然,也没有从全局出发探讨战争部署的研究团队和会议机制。海陆空三军,以及下属各部门争权夺利,竞相争宠,这是二战期间他们唯一相同的地方。希特勒非但没有努力协调各方,反而鼓励意见不合,以博取他的关注。希特勒怪异的领导风格还在于,他会委派两位军官负责几乎同一份工作,这样就导致两人明争暗斗,而最终讨得他欢心的一定是能被他牵着鼻子走的那一位。
(摘自《如何赢得一场“战争”》)
入侵的最初几周,苏联损失惨重,而这一切本可避免。德军坦克向苏联边境全速推进,但斯大林认为德国人只是虚张声势。1941年5月15日,当德国入侵苏联的计划得以证实,并获得入侵日期、入侵时间的确切情报时,斯大林竟否决了总参谋部关于先发制人的建议。德国人的脚步渐行渐近,斯大林却连续数日陷入精神麻痹和深度抑郁中。在经历了剧烈的情绪波动后,他开始罢免一些高级军事顾问。
斯大林的怠惰应对和军事上的误判,加上各位将领的畏畏缩缩、阿谀奉承、头脑僵化,致使整个军队危机重重,掉入疾速行进的德军装甲部队的陷阱。
尽管苏军在人力、坦克以及飞机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德军有备而来,势如破竹。在秋季到来前,苏军人员损失达300万到600万(死伤和被俘人数均计在内)。
不得不承认,斯大林有着出色的组织能力。6月30日,他组建了小型战时委员会——苏联国防委员会,包括斯大林在内,最初共四名成员。委员会拥有全权代表权、自主决定权,以及不按常规程序执行决定的权力。几位得到斯大林充分信任的委员学识过人、异常刻苦,他们畅所欲言,毫无保留。斯大林组织的这个团队灵活高效,其成员能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也能随机应变而不受繁文缛节的约束。
从军事层面讲,斯大林是苏联总参谋部最高指挥官,他对国内外战线的现状与发展有着宏观的把握。
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斯大林认识到自己在军事战略方面多有不足,并逐渐开始采纳那些他亲自任命的军事专家的建议。他虽极端自我,却又足够精明,懂得如何听取和接受别人的建议。斯大林的主要军事顾问朱可夫意志坚定、论证清晰,他总能在把握细节的基础上说服斯大林。
斯大林同样懂得另一个道理:“不管有多少要事缠身,绝不能不了解自己的军队。” 为此,他派出代表深入各个战场,从他们的所见所闻中了解战况。他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激励各位将领,强调他们所负责工作的重要性,表达对他们的热切期望。
他完全信任总参谋部,制訂计划、执行军事任务全部交由他们来完成。在这种可以毫不粉饰、敢于直言的合作氛围中,大家信心倍增,效率明显提升。
这种管理体系意味着斯大林能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国内战线。在这方面,他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调动本国人力、物力,这是战胜德军的最终法宝。
德国的权力结构同样十分集中。阿道夫·希特勒扮演着军事、政治最高权威的角色,但他的管理杂乱无章,工作方法混乱无序;他挑起部下互争互斗,发出的指示、制订的计划常常一改再改。
与斯大林和丘吉尔不同的是,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希特勒自认为其军事才能和战略天赋与日俱增。在他的想象中,一战期间的军事经历,再加上无坚不摧的意志,足以让他比总参谋部所有军事专家都更清楚战争的演进和变化。在他看来,几位德军将领即使并不怯懦,至少也有些太过保守和过度谨慎。
遭遇挫折后,希特勒不仅不自省,反而归罪于部下,从此更加忽略他们,委派的任务也越来越少;相反,他自己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希特勒坚持所有重要事务亲自定夺,对将领们的不信任和不加选择的大包大揽开始让他不堪重负。面对日益堆积的工作重任,他丧失了对战局的准确判断,指挥体系也随之僵化,这对战略战术的制定有害无益。
希特勒在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上耗费大量精力,致使无暇顾及大后方。
历史上像希特勒这样的总指挥并不多见。他任命多位军官为行政助理,但他们只负责简单的上传下达,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希特勒和他的几位纳粹亲信独揽战略制定大权。面对这样一位摇摆不定、难以捉摸的元首,高级指挥官们很难在战争的整体或长远规划上建言献策。
海陆空三军缺少统一协调指挥,所有关系到战争的物资生产、后勤、人力、情报等也都没有专门的委员会或战时内阁统一规划、深入分析。当然,也没有从全局出发探讨战争部署的研究团队和会议机制。海陆空三军,以及下属各部门争权夺利,竞相争宠,这是二战期间他们唯一相同的地方。希特勒非但没有努力协调各方,反而鼓励意见不合,以博取他的关注。希特勒怪异的领导风格还在于,他会委派两位军官负责几乎同一份工作,这样就导致两人明争暗斗,而最终讨得他欢心的一定是能被他牵着鼻子走的那一位。
(摘自《如何赢得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