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林灵川县潮田乡南圩小学 广西 桂林 541205)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口号喊出了我们多少人的心声,是啊,教育出人才,国家有了人才才能富强,学校出了人才才能有好声誉,家庭出了人才才能兴旺。于是,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把所谓的对孩子们的“爱”给了我们的孩子。请看:
1. 社会给孩子们的“爱”
常见各大媒体、报纸、电视报道关于保护孩子,保护未成年人的文章或节目: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注孩子……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来,我们的孩子变了,当老师让他打扫清洁区时,他一脸不屑,鼻子一哼:“老师,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扫地的!”当老师要他交家庭作业本时,他头也不回的冲出一句:“再要我交作业,我就不回家,吓死你!”当学生发生矛盾时,老师去劝阻制止时,一个学生住手了,但另一拳却打在老师身上了……我相信,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会本着职责尽心尽力地去教育学生,可是,结果却是,我们的耐心教育却在有恃无恐的学生面前显得多么的无奈、多么地苍白无力!面对个别行迹恶劣的学生,老师也只能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不能进行严厉的批评,是的,学生是孩子,哪怕他们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大人都要同情、理解。可就是在我们大人一味地同情、理解中,我们的孩子偏离人生正常的轨道已越来越远了。
法国教育部长曾谈道:“近20年法国强调学生自主发展,结果质量下降,还要严格要求才能保证质量。”难道在我们中国,不也应该这样吗?难道我们还看不明白一个事实吗?——我们的孩子确确实实越来越难管了!这的的确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普遍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本领高强,唐僧也全凭紧箍咒才能将其制伏,我想,对于一些特别难管的学生,我们社会既要真正地去关心、爱护他们,又要在他们无法约束自己时能有无形的“紧箍咒”管住他们,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2. 学校给孩子们的“爱”
“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其中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随后,各级教研机构和教研人员,教育专家及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进行探讨,做了许多教改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扩建了新教学楼,修建了多媒体功能室,配备了暂新的课桌椅。素质教育改变了应试教育,教育改革也使一部分教育者的思想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以前总是上往一个单元便要对学生进行检测,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能及时查漏补缺。那时的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上进心十足。现在呢。即使我们进行了测试,但为了避免学生对“分数”过于敏感而使用了“A、B、C、D”来给学生划分等级,因此我们会看得到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举者一张一题都没对,只有一个老师打的红色的D字试卷,还满脸笑容地对其他同学高喊“我得D了!”是的,近几年确实发生了一些因分数而引发的悲剧。表面看孩子确实是因分数的不理想而放弃生命的,可实质上是我们的孩子对于做人的问题是缺乏思想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作为教育者,我们该给孩子中肯的评价。不能把高分的孩子捧上天,也不能把得低分的孩子推下地狱,更不能好差不分,好坏都一个样。现在的课堂上我们听到最多的评价是:“你真乖!”、“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一节课下来总听着这样的赞美声,真叫人别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抑或一句轻声的“你再想想!”同样能与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
孩子成长的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如果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还一味地去保护孩子、鼓励孩子甚至去吹捧孩子。那孩子哪来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呢?我想,我们教育者更应该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爱心去和孩子们共同分享成功与失败,做好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吧!
3. 家庭给孩子们的“爱”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多,往往一个家庭中几个大人,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孩子成了一家人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融了。孩子的一切需求是有求必应,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称呼更是五花八门:“宝贝”、“宝贝”、“小祖宗”、“小皇帝”……也不难发现爷爷、奶奶成为“马”当孩子的“坐骑”了。父母更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什么剑桥英语,珠心算,绘画、奥数等兴趣班把孩子们的周末和假期占得满满的。“智多星”、“点读笔”买吧!殊不知这样的爱让我们的孩子失去太多太多……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德”变得唯我独尊,凡是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他人感受;他们失去了责任与担当;他们失去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他们甚至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与希望,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多传统的教育,多和他们沟通思想。培养孩子们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勤奋学习等高尚行为,同时多与老师沟通,形成协调一致的有效的管理模式,这样,我们的孩子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学校、家庭,请我们真正地爱孩子们吧!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口号喊出了我们多少人的心声,是啊,教育出人才,国家有了人才才能富强,学校出了人才才能有好声誉,家庭出了人才才能兴旺。于是,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把所谓的对孩子们的“爱”给了我们的孩子。请看:
1. 社会给孩子们的“爱”
常见各大媒体、报纸、电视报道关于保护孩子,保护未成年人的文章或节目: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注孩子……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来,我们的孩子变了,当老师让他打扫清洁区时,他一脸不屑,鼻子一哼:“老师,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扫地的!”当老师要他交家庭作业本时,他头也不回的冲出一句:“再要我交作业,我就不回家,吓死你!”当学生发生矛盾时,老师去劝阻制止时,一个学生住手了,但另一拳却打在老师身上了……我相信,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会本着职责尽心尽力地去教育学生,可是,结果却是,我们的耐心教育却在有恃无恐的学生面前显得多么的无奈、多么地苍白无力!面对个别行迹恶劣的学生,老师也只能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不能进行严厉的批评,是的,学生是孩子,哪怕他们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大人都要同情、理解。可就是在我们大人一味地同情、理解中,我们的孩子偏离人生正常的轨道已越来越远了。
法国教育部长曾谈道:“近20年法国强调学生自主发展,结果质量下降,还要严格要求才能保证质量。”难道在我们中国,不也应该这样吗?难道我们还看不明白一个事实吗?——我们的孩子确确实实越来越难管了!这的的确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普遍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本领高强,唐僧也全凭紧箍咒才能将其制伏,我想,对于一些特别难管的学生,我们社会既要真正地去关心、爱护他们,又要在他们无法约束自己时能有无形的“紧箍咒”管住他们,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2. 学校给孩子们的“爱”
“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其中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随后,各级教研机构和教研人员,教育专家及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进行探讨,做了许多教改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扩建了新教学楼,修建了多媒体功能室,配备了暂新的课桌椅。素质教育改变了应试教育,教育改革也使一部分教育者的思想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以前总是上往一个单元便要对学生进行检测,以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能及时查漏补缺。那时的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上进心十足。现在呢。即使我们进行了测试,但为了避免学生对“分数”过于敏感而使用了“A、B、C、D”来给学生划分等级,因此我们会看得到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举者一张一题都没对,只有一个老师打的红色的D字试卷,还满脸笑容地对其他同学高喊“我得D了!”是的,近几年确实发生了一些因分数而引发的悲剧。表面看孩子确实是因分数的不理想而放弃生命的,可实质上是我们的孩子对于做人的问题是缺乏思想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作为教育者,我们该给孩子中肯的评价。不能把高分的孩子捧上天,也不能把得低分的孩子推下地狱,更不能好差不分,好坏都一个样。现在的课堂上我们听到最多的评价是:“你真乖!”、“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一节课下来总听着这样的赞美声,真叫人别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抑或一句轻声的“你再想想!”同样能与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
孩子成长的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如果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还一味地去保护孩子、鼓励孩子甚至去吹捧孩子。那孩子哪来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呢?我想,我们教育者更应该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爱心去和孩子们共同分享成功与失败,做好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吧!
3. 家庭给孩子们的“爱”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多,往往一个家庭中几个大人,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孩子成了一家人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融了。孩子的一切需求是有求必应,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称呼更是五花八门:“宝贝”、“宝贝”、“小祖宗”、“小皇帝”……也不难发现爷爷、奶奶成为“马”当孩子的“坐骑”了。父母更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什么剑桥英语,珠心算,绘画、奥数等兴趣班把孩子们的周末和假期占得满满的。“智多星”、“点读笔”买吧!殊不知这样的爱让我们的孩子失去太多太多……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德”变得唯我独尊,凡是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他人感受;他们失去了责任与担当;他们失去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他们甚至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与希望,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多传统的教育,多和他们沟通思想。培养孩子们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勤奋学习等高尚行为,同时多与老师沟通,形成协调一致的有效的管理模式,这样,我们的孩子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学校、家庭,请我们真正地爱孩子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