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7863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给抽象的知识和形象的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撑。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词语。”可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是教学中的一大重要环节。
  如教第七册《习作6》“编卡通人物故事”时,我将习作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一边演示,一边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深受大家欢迎的卡通人物。大家看,机灵、调皮的米老鼠,勇敢、坚强的葫芦娃,神勇无比的哪吒,懒惰、大腹便便的猪八戒……见到他们开心吗?你最喜欢谁?和他们打个招呼吧!这些卡通人物啊,都是聪明的人们设计出来的。大家也很聪明,请你也给他编个故事。”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信息技术,达到了“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二、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和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创新。而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新颖、富有童趣,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
  如教《黄山奇松》一课时,黄山千姿百态的松树,神奇的景色,是多么令人神往。但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想象松树的奇特。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游览黄山,欣赏松树的奇特。随着画面的出现,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他们被那些奇形怪状的松树所吸引,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突破重点和难点
  课文中的一些重难点,老师总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去突破,但有些重难点光靠教师的描述是很难解决的。而信息技术以它特有的魅力独领风骚: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例如教《特殊的葬礼》一文,让学生体会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感受今日的奄奄一息,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时我利用课件将它今昔的样子展现出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出示课件:昔日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先让学生谈谈:此时,你最想用什么词语或者诗句来赞美瀑布呢?然后自读课文,画出体现瀑布雄伟壮观的词语。读一读词语,想象瀑布的雄姿。面对这样雄伟壮观的瀑布,如果你是一名游客,你会怎样赞美大瀑布?最后,配上激昂的音乐,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
  出示课件:今日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配上低沉的音乐,老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去想一想:塞特凯达斯瀑布这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生命垂危之际会说些什么?
  显然,这里信息技术的巧妙呈现,通过画面、声音进行对比,轻松地突破了重难点,让学生感受塞特凯达斯瀑布今昔的明显变化,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而了解环境保护与生态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四、加强课内外联系
  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利用网络手段,让学生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课内知识的消化、吸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描述了“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由于时空原因,仅凭文字,学生无法身临其境,感受场面的精彩,无法体验这喜悦背后航天人的百感交集,航天精神就更不可能深深触动孩子的心灵。我决定借助信息技术,以网站为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丰富情感体验,训练思维,感悟语言魅力。我做了一个网站,包括千年一梦、追梦之旅、梦无止境、在线测试、互动空间五大板块。
  课前,我让学生从网上搜集、阅读各国航天史;课上,我引导学生从 “追梦之旅”中选择阅读“天河圆梦”“航天悲剧”等栏目,让学生感受航天人的千辛万苦;课后,要求学生继续学习“梦无止境”板块,了解“神六”“嫦娥一号”“神七”背后的故事,探索神秘宇宙。可见,网络教学资源连接了课堂内外,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
  五、跨越时空界限
  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课改精神,创造性地选用素材能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突破教材的时空界限,将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梦圆飞天》一文描述的是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由于时空原因,仅凭文字,学生无法身临其境,感受场面的精彩。我决定利用视频再现精彩场面,当学生交流到十秒钟倒计时这句话,播放“发射视频”,然后,让学生带着那份激动、那份紧张和总指挥一起“读秒”倒计时!这时,“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的恢弘场面在学生脑中变得异常清晰、生动,文字与画面高度“融合”,朗读入情入境。
  如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维也纳“音乐的生活”,我用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触发学生的想象:走进维也纳人的生活,你看到、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接着播放广场音乐会的视频,当文本中的情景变成活生生的视听觉冲击时,学生的情感再次被点燃,与文本的对话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一旦得到有效触发,总能达到最高点。当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达到一定深度时,我适时安排了音乐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欢快优美的旋律,群情沸腾的场面,学生不约而同地拍击节奏,将课堂推向了高潮。音乐的魅力感染了每一个孩子,情感的共鸣达到最高点。
  六、激发创新潜能
  每个学生都希望在创造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潜能。
  如教《荷花》一课 ,当学到“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从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时出示课件(许多小动物在荷塘边自由活动的情景),让学生想象:还有谁告诉我什么。学生文思如泉,畅所欲言,十分精彩。实践证明,从学生的“学”出发,抓住关键的训练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秦兵马俑》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课上,当教到“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陵,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殊死拼搏……”我播放视频(秦兵马俑各种神态),让学生感受秦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特点,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这样,既让学生领略了秦兵马俑巨大的魅力,激发了对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 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形式,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悟了语言文字,获得了思想启迪。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要从发展学生的能力出发,合理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它为小学语文教学锦上添花,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城市道路区域检测是城市土地管理、交通规划等领域的迫切需求,而传统城市道路区域检测多使用轨迹提取、遥感解译、人工采集等单独方式,在自动化程度或提取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GNSS轨迹点与高分遥感影像各自的数据优势,提出一种基于轨迹延续性与影像特征相似性的遥感影像道路区域检测方法。该方法以出租车GNSS轨迹点构建轨迹特征栅格,基于轨迹延续性在平均方向特征栅格中划分路段对象,利用道路对象的光谱特
语文情智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展现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诠释的:“隋智教学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展示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大丰市第三小学坚持“爱心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春风化雨般的情怀,全力打造以爱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后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113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57例增加丁苯酞胶囊口服,
为实现基础设施检测监测信息的分散采集、集中管理、数据融合及综合运用,更好地指导基础设施养护维修,本文根据朔黄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实施方案及数据特征,结合实际需求,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学界掀起了典籍翻译的热潮,旨在更好地传播我国的文化。《名贤集》作为蒙学典籍的代表,其英译研究还较为缺乏。通过借鉴James S.Holmes描写翻译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过程是十分枯燥而乏味的。怎样让闪耀着童真的孩童从开始接触汉字,就爱上汉字,从而主动识字呢?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自觉地去学习。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