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1.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的灵魂”的教学思想,完成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知识经济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向以活动为中心”的三大转变。同时提倡“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开展课堂改革热潮,政治教师人人参与,创造一个改革光荣,守旧无出路的良好氛围。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确保素质教育的胜利实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为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政治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以感召学生、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外,还要利用工作之余更多地去涉猎专业知识以外的其它语、数、外、史、地、生知识,坚持每天听新闻、看报刊,不断地进行积累材料、知识更新,实现着自我充电和自我完善,以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日新月异变化的主旋律。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实施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3.1让学生有参与的欲望。趣味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保证。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成功与失败、愉快与困惑,与学生距离较近,课堂引进这些问题,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聚焦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
3.2让学生有参与的权利。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政治课教学中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堂成了“讲堂”,学生则成为看客、听客,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因而也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权利。如:读的权利、问的权利、议的权利、说的权利、练的权利等。
3.3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会形成封闭、呆板、单调,没有主动性、没有创造性的氛围。为了使学生在教学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教师就要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创设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
3.4让学生有参与意识。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首先,必须要做到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对教师的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调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对于积极参与的同学,教师要大加赞扬,并以此为榜样,带动其他同学参与。
3.5鼓励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发展求异思维。
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都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又称发散性思考问题。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没有“求异发散”也就没有“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子,鼓励学生多发问,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也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要善于发现他们思维的浪花,要从积极的方面去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
4.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理论联系实际为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并把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作为基本教学方法之一。知识并不代表能力,我们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高分低能”、“知行不一”的现象大量存在。为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应采用实践活动的方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4.1组织学生参观,培养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有一句话说:“听来得忘的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快。”在教学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纯理论上的东西学生难以理解,必须通过实践接触才能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东西。例如,通过参观活动,能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知识正确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参观活动能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真正理解知识。
4.2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为学生拓宽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的道路。我们应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坚持开放式教学,探索教育社会化的办学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提高拓宽和增大创造教育的时空,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4.3参加劳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观念的培养,贯穿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仅靠课堂上的说教是达不到好效果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投身到劳动中去,在劳动中锻炼,在劳动中体验。
总之,创新教育着力解决的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问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教育实践证明,凡是创新教育好的地区和学校,其素质教育成果也卓有成效。我们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创新成为课堂的灵魂”的教学思想,完成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知识经济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向以活动为中心”的三大转变。同时提倡“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开展课堂改革热潮,政治教师人人参与,创造一个改革光荣,守旧无出路的良好氛围。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确保素质教育的胜利实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为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政治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以感召学生、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外,还要利用工作之余更多地去涉猎专业知识以外的其它语、数、外、史、地、生知识,坚持每天听新闻、看报刊,不断地进行积累材料、知识更新,实现着自我充电和自我完善,以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日新月异变化的主旋律。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实施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3.1让学生有参与的欲望。趣味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保证。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成功与失败、愉快与困惑,与学生距离较近,课堂引进这些问题,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聚焦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
3.2让学生有参与的权利。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政治课教学中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堂成了“讲堂”,学生则成为看客、听客,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因而也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权利。如:读的权利、问的权利、议的权利、说的权利、练的权利等。
3.3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会形成封闭、呆板、单调,没有主动性、没有创造性的氛围。为了使学生在教学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教师就要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创设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
3.4让学生有参与意识。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首先,必须要做到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对教师的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调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对于积极参与的同学,教师要大加赞扬,并以此为榜样,带动其他同学参与。
3.5鼓励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发展求异思维。
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都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又称发散性思考问题。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没有“求异发散”也就没有“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子,鼓励学生多发问,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也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要善于发现他们思维的浪花,要从积极的方面去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
4.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理论联系实际为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并把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作为基本教学方法之一。知识并不代表能力,我们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高分低能”、“知行不一”的现象大量存在。为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应采用实践活动的方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4.1组织学生参观,培养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有一句话说:“听来得忘的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快。”在教学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纯理论上的东西学生难以理解,必须通过实践接触才能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东西。例如,通过参观活动,能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知识正确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参观活动能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真正理解知识。
4.2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为学生拓宽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的道路。我们应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坚持开放式教学,探索教育社会化的办学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提高拓宽和增大创造教育的时空,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4.3参加劳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劳动观念的培养,贯穿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仅靠课堂上的说教是达不到好效果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投身到劳动中去,在劳动中锻炼,在劳动中体验。
总之,创新教育着力解决的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问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教育实践证明,凡是创新教育好的地区和学校,其素质教育成果也卓有成效。我们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