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植物识别与应用》这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从授课计划的设计、植物识别特征的形象记忆等方面入手,突出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识别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植物;识别方法;识别技能
《植物识别与应用》这门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以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识别能力为目标,识别两三百种植物,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设计、园林施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植物种类繁多、外观多变、区别较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记忆困难,这些都是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授课计划的制定要合理、灵活运用植物识别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重点培养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
一、认真备课,合理制定授课计划
根据本门课程特点,合理制定授课计划:高大乔木类植物→低矮灌木类植物→攀援藤本类植物→水生植物→重复一次。首先,每节课具体安排植物的识别种类,每一种植物的识别特征突出出来,形象生动的识别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提高教学效果。
二、通过不同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本门课程就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教育适应学生。运用多种识别植物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植物识别特征的记忆,培养学生植物识别能力。
通过观察法提高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观察法要求学生针对植物的识别特征多观察,多进行形态比较。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亲眼去看,去比较植物的形态,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植物识别的记忆。校园植物园内植物观察、植物标本观察、课外实践观察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在生活中发現身边的植物特征。使学生随时都有观察植物的意识,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如通过对植物的外部形态观察整体轮廓;植株的茎的形态、树皮颜色;植物叶片的形态(叶形、叶色、叶柄、托叶、叶尖、叶基、叶缘、叶脉、叶序)记忆来识别植物,花的颜色、花冠花萼数量形状、气味儿;果实的形态大小颜色等。
通过模块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把已经认识的同科属植物的基本特征总结归纳出来。在此为模块再去识别未认识的同科属植物。
通过比较记忆法鉴别不易区分的物种。教师在讲授几种不易区分的植物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几种植物的不同点,学生通过比较观察、自身努力所找到的植物的区别点记忆深刻而持久。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总结学生学习成果,即这几种植物之间最直观最易记忆的特有特征,补充未完善部分,当然这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业务基础。
通过拟人化记忆,将植物赋于人的精神、情操来认识。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凌波仙子”(水仙花)等对植物的美誉。通过这种方法来识别植物,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植物的整体认识能力,还能够加深对植物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对植物的应用能力。如美人蕉的娇嫣,垂柳的妩媚,胡桃楸的伟岸,梅花的傲骨等。
通过羊肉串式记忆法,将发散性思维应用到植物识别上,每一个种植物的特征都在脑海中迅速地进行纵横向联想、比较、分析,分门别类,在脑海中串起一串以此种植物特征为核心的羊肉串。这样每种植物和其他植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经过多次的重复回放就会一目了然。这样就可通过一种植物联想到几十种植物,并且分析它们之间异同点,达到触类旁通,一呼百应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勤动手、细观察、多比较、巧联系的学习方法,不仅掌握好本课程的知识技能,更能提高学习能力。
三、针对学生学习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上课纪律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考试成绩等,这些都能够体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接受程度,。《植物识别与应用》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城市里的一座公园,一条街道,一座山都是我们的课堂。在室外嘈杂的环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室外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焦点很难长时间集中在植物识别这件事情上,例如空中的鸟儿,喳喳的鸣叫,小孩子的阵阵欢笑声,公园里的音乐声等等这些都是可能让学生分心的因素。当面临这些因素干扰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的讲解方式,比如讲个笑话,既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收回来,也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积极解答,力求做到完美。教师在言行举止、仪表等方面要努力塑造完美的形象,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用崇高的师德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高质量地完成教学活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高蕾(1980-),女,讲师,黑龙江伊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现任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通讯作者:高蕾,讲师。
参考文献:
[1]顾振华.园林植物识别的策略与方法.现代农业科学.2008.8
[2]周春玲,孙玉林,刘孟.园林植物识别教学方法的探索.2009.1
【关键词】植物;识别方法;识别技能
《植物识别与应用》这门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以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识别能力为目标,识别两三百种植物,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设计、园林施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植物种类繁多、外观多变、区别较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记忆困难,这些都是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授课计划的制定要合理、灵活运用植物识别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重点培养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
一、认真备课,合理制定授课计划
根据本门课程特点,合理制定授课计划:高大乔木类植物→低矮灌木类植物→攀援藤本类植物→水生植物→重复一次。首先,每节课具体安排植物的识别种类,每一种植物的识别特征突出出来,形象生动的识别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提高教学效果。
二、通过不同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本门课程就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教育适应学生。运用多种识别植物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植物识别特征的记忆,培养学生植物识别能力。
通过观察法提高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观察法要求学生针对植物的识别特征多观察,多进行形态比较。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亲眼去看,去比较植物的形态,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植物识别的记忆。校园植物园内植物观察、植物标本观察、课外实践观察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在生活中发現身边的植物特征。使学生随时都有观察植物的意识,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如通过对植物的外部形态观察整体轮廓;植株的茎的形态、树皮颜色;植物叶片的形态(叶形、叶色、叶柄、托叶、叶尖、叶基、叶缘、叶脉、叶序)记忆来识别植物,花的颜色、花冠花萼数量形状、气味儿;果实的形态大小颜色等。
通过模块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把已经认识的同科属植物的基本特征总结归纳出来。在此为模块再去识别未认识的同科属植物。
通过比较记忆法鉴别不易区分的物种。教师在讲授几种不易区分的植物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几种植物的不同点,学生通过比较观察、自身努力所找到的植物的区别点记忆深刻而持久。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总结学生学习成果,即这几种植物之间最直观最易记忆的特有特征,补充未完善部分,当然这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业务基础。
通过拟人化记忆,将植物赋于人的精神、情操来认识。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凌波仙子”(水仙花)等对植物的美誉。通过这种方法来识别植物,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植物的整体认识能力,还能够加深对植物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对植物的应用能力。如美人蕉的娇嫣,垂柳的妩媚,胡桃楸的伟岸,梅花的傲骨等。
通过羊肉串式记忆法,将发散性思维应用到植物识别上,每一个种植物的特征都在脑海中迅速地进行纵横向联想、比较、分析,分门别类,在脑海中串起一串以此种植物特征为核心的羊肉串。这样每种植物和其他植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经过多次的重复回放就会一目了然。这样就可通过一种植物联想到几十种植物,并且分析它们之间异同点,达到触类旁通,一呼百应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勤动手、细观察、多比较、巧联系的学习方法,不仅掌握好本课程的知识技能,更能提高学习能力。
三、针对学生学习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上课纪律情况、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考试成绩等,这些都能够体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接受程度,。《植物识别与应用》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城市里的一座公园,一条街道,一座山都是我们的课堂。在室外嘈杂的环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室外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焦点很难长时间集中在植物识别这件事情上,例如空中的鸟儿,喳喳的鸣叫,小孩子的阵阵欢笑声,公园里的音乐声等等这些都是可能让学生分心的因素。当面临这些因素干扰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的讲解方式,比如讲个笑话,既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收回来,也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积极解答,力求做到完美。教师在言行举止、仪表等方面要努力塑造完美的形象,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用崇高的师德感化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植物识别能力,高质量地完成教学活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高蕾(1980-),女,讲师,黑龙江伊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等方面工作。现任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通讯作者:高蕾,讲师。
参考文献:
[1]顾振华.园林植物识别的策略与方法.现代农业科学.2008.8
[2]周春玲,孙玉林,刘孟.园林植物识别教学方法的探索.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