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主要耕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特征试验研究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hem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红壤、水稻土、潮土、黄棕壤和紫色土等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主要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氮素累积与硝态氮迁移的动态特征,并对氮素的淋失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淋失过程可分为两个明显阶段,即高浓度快速降低阶段和低浓度缓慢降低阶段。硝态氮淋失过程存在明显的拐点,该点对应的累积入渗量(拐点入渗量)变化范围为38.1~219.7 mm,且随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关系增加,表明随硝态氮含量的增高,其淋失风险呈加速增大的趋势。硝态氮淋失强度随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增加呈显著的线性变化趋势。初步估测,我国亚热带地区在年降水入渗量700 mm和土壤硝态氮累积水平为N 20 mg/kg的条件下,表层土壤(0—20 cm)的硝态氮年平均淋失量为N 484.9 kg/hm2,土壤间的变异系数(CV%)为26.5%。土壤硝态氮含量是影响硝态氮淋失强度的决定因素,其它土壤性质的影响均相对较小,因此,控制土壤氮素累积和化肥施用水平是降低其淋失风险的关键环节。
其他文献
研究淫羊藿苷(IC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ox-L
钩端螺旋体(钩体)分为致病性问号钩体和非致病性腐生型双曲钩体两类。钩体病是由致病性的钩体引起的一种广泛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猪、马、牛、羊以及人类都可感染此
<正>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统称"准则"),准则结合高校、中小
针对现有梯度算子在图像边缘检测中存在的对噪声比较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斯-拉普拉斯算子的边缘检测方法。噪声图像中的边缘检测是一项关键任务,然而目前常用的几种
早期话剧运动其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摄性运作,它在陈独秀所概括的一般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特征方面,比起后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并不逊色。它拥有比“五四”时代更为
“3+3”中高职衔接是江苏省教育厅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新模式的试点项目,3年中职、3年高职,中高职相近或相同的专业进行对接。在试点过程中,试点的中高职学校均感觉课程体系需要
目的:通过观察三草化斑汤(自拟组方)对小儿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瘀热伤络型)患儿的治疗,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安全性及预防复发等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汉语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具有超越语义特征之外的文化内涵。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汉语流行语的翻译策略进行探析,认为在汉语流行语的汉英翻译中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
中国是“诗教”的国度,诗歌教育是发展青少年人文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诗歌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审美能力外,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能顺利地进入诗歌的意象,在审美客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伴随有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水平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