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t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那么,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本文对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做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运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新的形势下,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但是如何能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富有成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呢?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好奇心强,要想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使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状态。例如,在教学“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题时,可先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组合图形”间相结与内含的关系,再由观察计算机网络展示的各种组合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提出:如果要计算这些实物图形的面积,该怎么想?学生回答:看该实物图近似于什么图形,就运用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在计算机将实物图变化为规则图形后再提问:现在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发现尽管变化成规则图形,但因为没有学习过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故还是无法计算。此时我就追问: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这一问题引起学生议论纷纷,有些说我们先要把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并利用相加或相减来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最终师生共同归纳出了“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课题的提出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展示出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后,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再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跃跃欲试地想去努力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达到最高点,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课学习活动中的准备。这种学生的思维,完全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少的。
  二、运用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情景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一张嘴、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再加上几个教具来完成,展示的大多数是静止的场景,而许多问题确是动态的,动用实物来进行直观演示又不太可能。这时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变“静”为“动”, 化“远”为“近”,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但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交警队长交给我们一分钟录像,让学生帮助统计一下在这一分钟内通过的三种车(小汽车、大客车、货车)的数量,教师使用计算机播放了录像,然后让学生统计结果。学生发现由于车辆很多,车开得很快,一个人很难数清。然后,老师按照学习小组,让学生分组去统计不同的车辆,这样一来同学们统计清楚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现实问题情景的虚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产生了与同伴合作的强烈要求。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计算机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什么有关?从而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图文结合,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把学习内容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从而达到帮助学生领会知识要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四、运用信息技术,加大教学密度
  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靠口述,重点靠板书,巩固练习需要课前抄在小黑板上。尤其是学生拼摆操作过程以及直接写在本子上的演算过程,无法展现出来让每一位学生看清楚。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备课时,可以将巩固练习的题目制成课件,一个U盘便可直接将备课成果与教室的计算机连接。这样上课时,便无需再提几块小黑板,既可以增加练习的容量,又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学生拼摆操作的过程和演算的过程,可以通过视频放大展现出来,既让每一个学生看清楚全部过程,又可以有效地节约时间,加大信息传递量。另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形、声、光、色的综合优势,适量地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性开放式练习,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对新知识进行强化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从而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能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云生,《信息网络时代与教育最优化》,《学科教育》,2002
  [3] 汪自云,《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4] 张奠宙等,《数学教育研究导引》,1998年5月
  
  作者简介:
  宋桂贞,女,50岁。河北临西县人,现就职于河北省临西县姚楼校区豆庄小学。
其他文献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目前学校和教师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真切地感到,教师下水作文是一种引导学生作文,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下水作文,是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亲自动笔,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借鉴的范文,以指导学生作文。叶圣陶老先生在《教师下水》一文中指出:“下水是从游泳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
阅读教学从根本上讲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不可分。要培养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我认为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从一些精彩篇章中学习观察、表达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让学生真正“用笔说话”,使其感受到其实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一、阅读中学观察,让读为写“铺路”    文章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