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视台机房是节目播出的中心,其安全性十分关键。由于设备较多,管理起来尤为复杂,为保证节目的正常播出,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关键词】广播电视 机房设备管理 智能故障诊断
一、引言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信息传播媒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机房是电视台的中心,广播电视的顺利播出,依赖于各项设备的综合作用。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但由于诸多因素,还存在着发生故障的可能。若某设备出现异常,极易引起系统的停滞,影响到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因此,必须做好机房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二、机房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电视台机房中有很多设备,如监视器、摄像机、话筒、非线性编辑线、三角架等。在平时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违规操作、失误等情况;加上管理维护工作做的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设备损坏的状况。为保证电视能够正常播出,发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诊断处理。诊断方法经历过两个阶段:常规诊断法。即以传感器技术和动态测试技术为基础,以信号处理技术为手段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在当前正逐步被淘汰;智能诊断法。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诊断技术迅速普及,是常规诊断法的进一步升级,即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迅速找出故障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该方法代表着今后的主流方向,应做更深的研究。
三、 广播电视台机房设备的具体管理维护措施
(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某广播电视台以时效性节目为主,另有3档直播节目,晚上7点会准时转播央视新闻。在多档时效性节目中,为体现其时效性,确保各种素材管理能够优先迁移,保持在待播状态,值班人员多采用手动加载的方式。有很多节目经常无法顺利播出,需将备播带送至播出机房,进行磁带播出。为保证3档直播节目能够正常播出,每天要提前1.5h—2h对直播链路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若是大型现场直播,经常要提前5—7天做好检查测试工作。
每周三有一次固定的整体检修,包括服务器、录像机、话筒等设备。自从使用硬盘播出系统后,录像机的使用频率相对有所减少,但其安全维护工作也尤为重要。当硬盘播出系统出现异常,可使用录像机播放备播磁带,以保持节目的正常播出。另外,每隔一段时间要对数据库进行清理,挑出重要数据备份储存,将过期的数据删除,以提高整体效率。
(二)供电安全
播出机房的设备都是靠电力系统连接发动的,供电安全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播出机房不允许出现供电间断的情况,以服务器为核心的播出机房必须配备UPS,可在突然停电时继续供电,保证节目正常播出,且相关硬件、软件不被损坏。而且,UPS设备还能够对电压过大和电压太低东都提供保护,并定期展开电压测试,及时充放电。播控机房应配置有发电机,确保UPS可以及时充电。
(三)引进先进的故障诊断方法
智能诊断技术是当前的主流,包括人工神经网、专家系统、远程控制等多种。人工神经网诊断技术以生物学理念为基础,模拟人类的大脑神经结构,采用线性式方式处理故障,具备自动辨识的功能,效率较高。其工作原理为:由系统捕捉故障发出的信号,对结果进行识别后,自动分析并选择比较适宜的处理方式。使用该技术,需提前对特定公式模型和网络进行训练,以提高分析故障的准确度。
当数学模型精确度较低或难以用数学模型表现时,可选择以专家系统为基础的诊断方法,包括浅知识、深知识和复合知识等几个阶段:浅知识阶段。即以实践经验为,运用合理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推理,获得最终结果。此阶段只能用于比较一般的对象,若过于复杂,则很难起到效果;深知识阶段。该方法比较固定,对实际信息输出值与预计信息输出进行对比,确定其间存在的偏差值。获取信息的速度较快,短时间内便可完成信息储备库,不足之处在于搜索空间过于广泛,分析推理速度缓慢;复合式知识阶段。可以理解为是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利用浅知识诊断系统判断故障位置,利用深知识诊断系统分析问题的根源,综合之后可以顺利解决机房设备出现的大多数问题,不足之处在于建立知识库时比较麻烦。
(四)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设备的安全管理依赖于人的维护,因此,工作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必须加大重视,培养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遇到故障时及时将故障排除。同时,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四、结束语
广播电视台是当前最重要的媒介之一,播出机房由诸多设备组成,日常使用或管理中,稍有疏忽,极有可能引发设备故障,影响到节目的正常播出。为此,应加强管理维护,及时解决各种故障。
参考文献:
[1]王成伟.广电无人值守机房远程监控的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11,27(6):109-110
[2]余露,别业鹏.浅议荆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J].电视技术,2013,28(6):132-133
[3]张雷.加强广播电视台机房设备维护管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3,22(14):156-157
【关键词】广播电视 机房设备管理 智能故障诊断
一、引言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信息传播媒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机房是电视台的中心,广播电视的顺利播出,依赖于各项设备的综合作用。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设备自动化水平提高,但由于诸多因素,还存在着发生故障的可能。若某设备出现异常,极易引起系统的停滞,影响到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因此,必须做好机房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二、机房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电视台机房中有很多设备,如监视器、摄像机、话筒、非线性编辑线、三角架等。在平时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违规操作、失误等情况;加上管理维护工作做的不到位,很容易出现设备损坏的状况。为保证电视能够正常播出,发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诊断处理。诊断方法经历过两个阶段:常规诊断法。即以传感器技术和动态测试技术为基础,以信号处理技术为手段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在当前正逐步被淘汰;智能诊断法。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诊断技术迅速普及,是常规诊断法的进一步升级,即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迅速找出故障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该方法代表着今后的主流方向,应做更深的研究。
三、 广播电视台机房设备的具体管理维护措施
(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某广播电视台以时效性节目为主,另有3档直播节目,晚上7点会准时转播央视新闻。在多档时效性节目中,为体现其时效性,确保各种素材管理能够优先迁移,保持在待播状态,值班人员多采用手动加载的方式。有很多节目经常无法顺利播出,需将备播带送至播出机房,进行磁带播出。为保证3档直播节目能够正常播出,每天要提前1.5h—2h对直播链路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若是大型现场直播,经常要提前5—7天做好检查测试工作。
每周三有一次固定的整体检修,包括服务器、录像机、话筒等设备。自从使用硬盘播出系统后,录像机的使用频率相对有所减少,但其安全维护工作也尤为重要。当硬盘播出系统出现异常,可使用录像机播放备播磁带,以保持节目的正常播出。另外,每隔一段时间要对数据库进行清理,挑出重要数据备份储存,将过期的数据删除,以提高整体效率。
(二)供电安全
播出机房的设备都是靠电力系统连接发动的,供电安全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播出机房不允许出现供电间断的情况,以服务器为核心的播出机房必须配备UPS,可在突然停电时继续供电,保证节目正常播出,且相关硬件、软件不被损坏。而且,UPS设备还能够对电压过大和电压太低东都提供保护,并定期展开电压测试,及时充放电。播控机房应配置有发电机,确保UPS可以及时充电。
(三)引进先进的故障诊断方法
智能诊断技术是当前的主流,包括人工神经网、专家系统、远程控制等多种。人工神经网诊断技术以生物学理念为基础,模拟人类的大脑神经结构,采用线性式方式处理故障,具备自动辨识的功能,效率较高。其工作原理为:由系统捕捉故障发出的信号,对结果进行识别后,自动分析并选择比较适宜的处理方式。使用该技术,需提前对特定公式模型和网络进行训练,以提高分析故障的准确度。
当数学模型精确度较低或难以用数学模型表现时,可选择以专家系统为基础的诊断方法,包括浅知识、深知识和复合知识等几个阶段:浅知识阶段。即以实践经验为,运用合理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推理,获得最终结果。此阶段只能用于比较一般的对象,若过于复杂,则很难起到效果;深知识阶段。该方法比较固定,对实际信息输出值与预计信息输出进行对比,确定其间存在的偏差值。获取信息的速度较快,短时间内便可完成信息储备库,不足之处在于搜索空间过于广泛,分析推理速度缓慢;复合式知识阶段。可以理解为是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利用浅知识诊断系统判断故障位置,利用深知识诊断系统分析问题的根源,综合之后可以顺利解决机房设备出现的大多数问题,不足之处在于建立知识库时比较麻烦。
(四)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设备的安全管理依赖于人的维护,因此,工作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必须加大重视,培养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遇到故障时及时将故障排除。同时,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四、结束语
广播电视台是当前最重要的媒介之一,播出机房由诸多设备组成,日常使用或管理中,稍有疏忽,极有可能引发设备故障,影响到节目的正常播出。为此,应加强管理维护,及时解决各种故障。
参考文献:
[1]王成伟.广电无人值守机房远程监控的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11,27(6):109-110
[2]余露,别业鹏.浅议荆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J].电视技术,2013,28(6):132-133
[3]张雷.加强广播电视台机房设备维护管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3,22(1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