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以改善失能半失能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为目的,研究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07月至2021年3月,将于本单位建档的260例失能半失能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随机原则,将130患者分为实验组,接受医养结合护理;另130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ESCA、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ESCA、SF-36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失能半失能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应用满意度高。
关键词: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失能;半失能;自护能力;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242-01
“失能”是指受到疾病、意外伤害或自然衰老的影响,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或出现精神上的损伤,以至于生活不能自理,及丧失社交能力的一种现象[1]。失能问题多出现于老年人群,他们的生活质量十分低下,易合并各类严重的负性情绪,会给所在家庭带去沉重的经济负担。医养结合护理模式随着“医养结合”概念的提出,逐渐受到医患群体的广泛关注。所谓医养结合,就是边医边养,在日常疾病养护的基础上,提供科学的医疗支持,如康复训练、用药治疗等[2]。医养结合的出现,要求护理学科与时俱进,共同转化服务性质,为患者提供配套的、理想的、衔接良好的护理服务,保障居家护理不断层。本次研究以失能及半失能的患者为例,探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此类患者健康生活的意义,详情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07月至2021年3月,将于本单位建档的260例失能半失能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随机原则,将130患者分为实验组,男女比例78:52,年龄70~97岁,平均(83.64±9.34)岁,失能者64例,半失能者66例;另130患者分为对照组,男女比例72:58,年龄71~100岁,平均(84.05±9.56)岁,失能者60例,半失能者70例。研究取得本单位伦理组织批准,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纳入标准:①确诊失能、半失能患者;②自愿接受医养结合护理;③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签署同意书;④依从性好;⑤全程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②预计生存期≤60d;③中途因故脱离研究;④严重全身性感染;⑤未成年。
1.2 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前1d,为其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护理服务,并要求其定期返院复诊。
实验组:(1)成立医养结合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邀请各学科负责人作为医疗指导专家。(2)多方联动。由医院作为医疗技术指导单位,牵头各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再由各社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老机构洽谈业务合作,形成“1+1+N”的多方联动、医养结合格局,当然也允许有条件的患者开通家庭医养结合护理模式。(3)准确接入。在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意向,决定是否为其提供医养结合护理(接受的患者档案转入相应社区医疗机构),合理规划费用,做到收费透明。(4)医养结合护理。通过社区医务人员定期上门,为失能/半失能患者提供如健康体检、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居家自护依从性检查、身体健康评估等各项护理支持,并全天随时提供快捷的转诊服务,打通医院与社区的绿色就诊通道,保障有需求的患者及时送院。另外,定期开展失能患者联谊活动,帮助失能人群改善社交障碍,更好地融入社会(5)完善支付。提倡采取“打包支付”的收费模式,准确评估患者失能情况,将护理服务捆绑收费。
1.3 观察指标
(1)自护能力量表(ESCA):内含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疾病认知水平、自我概念四大维度,各项满分30分,总分120分,分值越高越理想[3]。
(2)生存质量量表(SF-36):内含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等八大维度,各项满分100分,总分为各项的平均分(100分),分值越高越理想[4]。
(3)满意度:自拟百分制问卷,0~59分为差,60~79分为良,80~100分为优;满意度=(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ESCA、SF-36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两组ESCA、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相比,干预后实验组的ESC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养结合护理是当前一类全新的护理概念,其强调在患者的医疗与居外(相对于住院而言)养护期间,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干预,辅助院外医疗内容的开展。医养結合护理的出现,丰富了临床护理种类,帮助失能半失能患者院外也能接受到理想的护理照护,真正实现小病床旁治疗,大病直通医院的便捷就医护理新格局。另外,医养结合模式也可以是医疗机构与社会养老机构的合作,有效解决了医院“医而不养”,养老院“养而不医”的问题,满足失能半失能患者切实的医养结合需求[5-6]。
本次研究,结合本院医养结合护理先进模式,提出“1+1+N”的先进服务模型。首先,成立医养结合护理小组保障专岗专职,提升工作与管理效率。小组有医院各学科专家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技术支持,便于后期发生疑难问题的攻坚[7],此为第一个“1”。第二个“1”指的是社区医疗机构,由基层单位作为医养结合护理工作的实践者,接受医养结合护理小组的技术指导,才能够发挥小组的学术指导价值,与众多社区医疗机构的职能价值,更好地积累人手,为广大地区的失能半失能患者提供理想的医养结合护理。这些基层单位可以选择与患者签订居家医养结合护理协议,或与当地养老机构签订护理承包协议,为失能半失能患者提供“在身边”的护理服务[8]。这些数以众计的家庭或养老机构,就是“N”。“1+1+N”,形成联动,汇聚护理支持,患者得实惠。联合创新的“打包支付”收费模式,将各项护理服务捆绑消费,能够杜绝随意收费问题,利于医疗控费的同时,提升护理效率。
正如本次研究所示,干预后实验组的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有显著提升,正是因为医养结合护理“出院不断护理”的特性,使患者院外同样可以得到周期性的护理干预,进而有效避免患者院外依从性差的问题,保障自我护理水平,最终患者生存质量得到良好维系;护理有效果,进而患者满意度更高。
综上,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失能半失能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应用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吴洁凡,肖丹丹,黄志萍,等.基于医养结合模式下中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照护管理机制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11):106-110.
[2]全旭红,蒋明君,何燕.居家医养结合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2):11-13.
[3]沈文姣.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8,18(6):521-523.
[4]胡秀香,梁江云.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养老机构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5):370-372.
[5]邓洪华,程岩,刘媛,等.医养结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与护理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20,42(17):2692-2696.
[6]郭卫珍,邓暑芳,欧阳艳侠,等.脑卒中患者实施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8):911-913,920.
[7]谢江芸,柴东升,张秀英.医养结合养老院对失智失能老人照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医学,2019,40(9):1349-1350.
[8]刘必琴,顾志娥,胡娅莉,等.医养结合背景下扬州市远郊居家老人能力评估与分级护理需求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45-48.
关键词: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失能;半失能;自护能力;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242-01
“失能”是指受到疾病、意外伤害或自然衰老的影响,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或出现精神上的损伤,以至于生活不能自理,及丧失社交能力的一种现象[1]。失能问题多出现于老年人群,他们的生活质量十分低下,易合并各类严重的负性情绪,会给所在家庭带去沉重的经济负担。医养结合护理模式随着“医养结合”概念的提出,逐渐受到医患群体的广泛关注。所谓医养结合,就是边医边养,在日常疾病养护的基础上,提供科学的医疗支持,如康复训练、用药治疗等[2]。医养结合的出现,要求护理学科与时俱进,共同转化服务性质,为患者提供配套的、理想的、衔接良好的护理服务,保障居家护理不断层。本次研究以失能及半失能的患者为例,探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此类患者健康生活的意义,详情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07月至2021年3月,将于本单位建档的260例失能半失能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随机原则,将130患者分为实验组,男女比例78:52,年龄70~97岁,平均(83.64±9.34)岁,失能者64例,半失能者66例;另130患者分为对照组,男女比例72:58,年龄71~100岁,平均(84.05±9.56)岁,失能者60例,半失能者70例。研究取得本单位伦理组织批准,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纳入标准:①确诊失能、半失能患者;②自愿接受医养结合护理;③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签署同意书;④依从性好;⑤全程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②预计生存期≤60d;③中途因故脱离研究;④严重全身性感染;⑤未成年。
1.2 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前1d,为其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护理服务,并要求其定期返院复诊。
实验组:(1)成立医养结合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邀请各学科负责人作为医疗指导专家。(2)多方联动。由医院作为医疗技术指导单位,牵头各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再由各社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老机构洽谈业务合作,形成“1+1+N”的多方联动、医养结合格局,当然也允许有条件的患者开通家庭医养结合护理模式。(3)准确接入。在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意向,决定是否为其提供医养结合护理(接受的患者档案转入相应社区医疗机构),合理规划费用,做到收费透明。(4)医养结合护理。通过社区医务人员定期上门,为失能/半失能患者提供如健康体检、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居家自护依从性检查、身体健康评估等各项护理支持,并全天随时提供快捷的转诊服务,打通医院与社区的绿色就诊通道,保障有需求的患者及时送院。另外,定期开展失能患者联谊活动,帮助失能人群改善社交障碍,更好地融入社会(5)完善支付。提倡采取“打包支付”的收费模式,准确评估患者失能情况,将护理服务捆绑收费。
1.3 观察指标
(1)自护能力量表(ESCA):内含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疾病认知水平、自我概念四大维度,各项满分30分,总分120分,分值越高越理想[3]。
(2)生存质量量表(SF-36):内含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等八大维度,各项满分100分,总分为各项的平均分(100分),分值越高越理想[4]。
(3)满意度:自拟百分制问卷,0~59分为差,60~79分为良,80~100分为优;满意度=(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ESCA、SF-36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两组ESCA、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相比,干预后实验组的ESC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养结合护理是当前一类全新的护理概念,其强调在患者的医疗与居外(相对于住院而言)养护期间,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干预,辅助院外医疗内容的开展。医养結合护理的出现,丰富了临床护理种类,帮助失能半失能患者院外也能接受到理想的护理照护,真正实现小病床旁治疗,大病直通医院的便捷就医护理新格局。另外,医养结合模式也可以是医疗机构与社会养老机构的合作,有效解决了医院“医而不养”,养老院“养而不医”的问题,满足失能半失能患者切实的医养结合需求[5-6]。
本次研究,结合本院医养结合护理先进模式,提出“1+1+N”的先进服务模型。首先,成立医养结合护理小组保障专岗专职,提升工作与管理效率。小组有医院各学科专家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技术支持,便于后期发生疑难问题的攻坚[7],此为第一个“1”。第二个“1”指的是社区医疗机构,由基层单位作为医养结合护理工作的实践者,接受医养结合护理小组的技术指导,才能够发挥小组的学术指导价值,与众多社区医疗机构的职能价值,更好地积累人手,为广大地区的失能半失能患者提供理想的医养结合护理。这些基层单位可以选择与患者签订居家医养结合护理协议,或与当地养老机构签订护理承包协议,为失能半失能患者提供“在身边”的护理服务[8]。这些数以众计的家庭或养老机构,就是“N”。“1+1+N”,形成联动,汇聚护理支持,患者得实惠。联合创新的“打包支付”收费模式,将各项护理服务捆绑消费,能够杜绝随意收费问题,利于医疗控费的同时,提升护理效率。
正如本次研究所示,干预后实验组的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有显著提升,正是因为医养结合护理“出院不断护理”的特性,使患者院外同样可以得到周期性的护理干预,进而有效避免患者院外依从性差的问题,保障自我护理水平,最终患者生存质量得到良好维系;护理有效果,进而患者满意度更高。
综上,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失能半失能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应用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吴洁凡,肖丹丹,黄志萍,等.基于医养结合模式下中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照护管理机制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11):106-110.
[2]全旭红,蒋明君,何燕.居家医养结合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2):11-13.
[3]沈文姣.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8,18(6):521-523.
[4]胡秀香,梁江云.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养老机构患者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5):370-372.
[5]邓洪华,程岩,刘媛,等.医养结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与护理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20,42(17):2692-2696.
[6]郭卫珍,邓暑芳,欧阳艳侠,等.脑卒中患者实施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8):911-913,920.
[7]谢江芸,柴东升,张秀英.医养结合养老院对失智失能老人照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医学,2019,40(9):1349-1350.
[8]刘必琴,顾志娥,胡娅莉,等.医养结合背景下扬州市远郊居家老人能力评估与分级护理需求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