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9周年。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稍显遥远。但历史终究是不能忘记的。
在一个暴雨如注的夏日,记者来到杨筠范奶奶的家中。一开门,银白的头发、慈祥的笑容、精神抖擞的杨奶奶热情地招呼着:“快进了,快进啦。”
是什么让一个柔弱的女子毅然投身到朝鲜战场的枪林弹雨中?上战场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战争是什么样的?无数的问号等待着被逐个解答。
红色故土:立下从军之志
1949年8月,山东境内全部解放,国民党残部还盘踞在与蓬莱隔海相望的长山岛。这时24军72师师长康林率部来到指挥前线——蓬莱刘家沟镇,因为杨筠范的大姐是一名老八路,家里住房宽敞,部队的电台就安置在她的家里。
亲眼目睹解放军战士严谨的生活习惯和英勇无畏的战斗作风,15岁的杨筠范在征得了母亲同意后毅然报名参军。她被选入72师文工队,期间表现出色、学习刻苦,很快入团提干。
大战之前:定下终身之约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杨筠范所在的24军确定为第二批入朝部队,从这一时期到1952年8月,24军一直在上海、杭州湾一带,在担负警备任务的同时,进行入朝前的准备和训练。
在首长介绍下,杨筠范结识了年长她5岁的山东老乡陈吉梦。陈吉梦是部队里少见的“知识分子”,有些书卷气,有个绰号“假姑娘”。部队赴朝前夕,腼腆文静的陈吉梦对杨筠范大胆地提出结婚的想法。一心报国,而且深知战场残酷的杨筠范却真诚冷静地对陈吉梦说:“如果你愿意等我4年,战争结束后,我们就结婚。”
没有犹豫,陈吉梦同意了。
就这样,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缠绵悱恻,两个年轻的军人就以最简单朴素的方式约定这一生的缘分。
生死面前:学会从容之道
尽管对战争的残酷有思想准备,但是跨过江,杨筠范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仅一江之隔,一边是祖国宁静美丽的丹东,一边是朝鲜境内被炸得瓦砾遍地、尸横遍野的新义州,使命感撞击着每个战士的心——决不能让这种情景发生在祖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她和战友们深入前线慰问,在敌人的炮弹扫射下唱歌跳舞,完成演出任务;她们在寒风中敲开结冰的河面清洗纱布,冒着弹雨护送伤员;她们背着100多斤的粮食、弹药给前方军队送补给。杨筠范自豪地说,虽然她没有立过大功,但她和所有渡过鸭绿江的女兵一样,淌了汗,流了血,负了伤,都是好样的。
杨筠范回忆道:“上了战场,面对着生死存亡,人变得特别勇猛、特别机智。从前不会的生活技能都会了,从前不敢做的事情都敢干了。记得有一次我在敌机轰炸下,躲在战壕里洗被子、缝被子,直到美军飞机从头顶掠过,战友急得大声喊着‘快隐蔽,快!快!’,我才找东西把被子盖上,撒腿就跑……”
在所有的战役中,杨筠范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上甘岭战役。当时由于道路封锁,前线的子弹、食物用完了,作为后方干部需要肩扛着物资送到前线。男兵背子弹,女兵背粮食,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浑身有股使不完的劲。杨筠范说,战争塑造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些经历让我不怕吃苦,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残酷的战场上也有甜蜜的瞬间。担任通讯参谋的陈吉梦工作很忙,两人沟通都是以“传条子”的形式。虽然他们的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羞涩的陈吉梦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在杨筠范蹲在冰河边洗衣服时,悄悄地过去帮忙。你洗衣,我来帮,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
岁月静好,唯有默默奉献
1955年,杨筠范和陈吉梦从朝鲜战场回国结婚。
4年后,陈吉梦被上级点名调入解放军工程兵通讯兵部,从此开始参与到我国原子弹试验场和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整个工程建设中去。当时,参加试验靶场建设的工程兵们,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部队单位,在西北这样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施工地,斗风沙、抗严寒、啃咸菜、喝盐水,发挥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仅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还忍受了为保密而不能对外说一个字的孤寂。
作为妻子的杨筠范则开始了另外一种坚守。為了照顾家庭,她脱下军装转业到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陈吉梦作为在试验现场的通讯工作主要负责人,负责对中央领导的通讯工作。按照“上不告父母,下不示妻儿”的严格保密要求,他隐瞒实情,从没有对杨筠范吐露过只言片语。
陈吉梦工作特别忙碌,离职前从未与家人一起过春节。丈夫常年不在身边,杨筠范成了家里的“定海神针”。1982年,陈吉梦“出差”期间,婆婆突然去世。思虑再三,杨筠范决定不麻烦组织,自己处理此事,因为还要照顾3个孩子,无法请假,她只能将全部家底2000元全寄回老家,以尽心力。事后,孝顺的陈吉梦与妻子抱头痛哭,但为了祖国,他们无怨无悔。
在家中,杨筠范既是“严父”也是“慈母”。她从小就教育子女要懂得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坚守。即使现在已经儿孙满堂,儿女们对杨筠范和老伴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敬佩,从未有任何埋怨。在战场上学会的针线活,杨筠范也没有丢下,虽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富裕,但杨筠范从未让子女穿过有补丁的衣服,每当看到时髦的童装,爱美的她便买布回家自己做。
1982年,48岁的杨筠范重拾对艺术的热爱,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首都战士艺术团小歌队,一唱就是15年。她还受邀牵头组织成立了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现如今,85岁的杨筠范仍然精神矍铄,常有人找到杨筠范,请她讲讲抗美援朝的往事,她总会婉言谢绝。但实际上,朝鲜战场那些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苦中有甜的岁月从未忘,在她的心头久久回荡。
在一个暴雨如注的夏日,记者来到杨筠范奶奶的家中。一开门,银白的头发、慈祥的笑容、精神抖擞的杨奶奶热情地招呼着:“快进了,快进啦。”
是什么让一个柔弱的女子毅然投身到朝鲜战场的枪林弹雨中?上战场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战争是什么样的?无数的问号等待着被逐个解答。
红色故土:立下从军之志
1949年8月,山东境内全部解放,国民党残部还盘踞在与蓬莱隔海相望的长山岛。这时24军72师师长康林率部来到指挥前线——蓬莱刘家沟镇,因为杨筠范的大姐是一名老八路,家里住房宽敞,部队的电台就安置在她的家里。
亲眼目睹解放军战士严谨的生活习惯和英勇无畏的战斗作风,15岁的杨筠范在征得了母亲同意后毅然报名参军。她被选入72师文工队,期间表现出色、学习刻苦,很快入团提干。
大战之前:定下终身之约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杨筠范所在的24军确定为第二批入朝部队,从这一时期到1952年8月,24军一直在上海、杭州湾一带,在担负警备任务的同时,进行入朝前的准备和训练。
在首长介绍下,杨筠范结识了年长她5岁的山东老乡陈吉梦。陈吉梦是部队里少见的“知识分子”,有些书卷气,有个绰号“假姑娘”。部队赴朝前夕,腼腆文静的陈吉梦对杨筠范大胆地提出结婚的想法。一心报国,而且深知战场残酷的杨筠范却真诚冷静地对陈吉梦说:“如果你愿意等我4年,战争结束后,我们就结婚。”
没有犹豫,陈吉梦同意了。
就这样,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缠绵悱恻,两个年轻的军人就以最简单朴素的方式约定这一生的缘分。
生死面前:学会从容之道
尽管对战争的残酷有思想准备,但是跨过江,杨筠范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仅一江之隔,一边是祖国宁静美丽的丹东,一边是朝鲜境内被炸得瓦砾遍地、尸横遍野的新义州,使命感撞击着每个战士的心——决不能让这种情景发生在祖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她和战友们深入前线慰问,在敌人的炮弹扫射下唱歌跳舞,完成演出任务;她们在寒风中敲开结冰的河面清洗纱布,冒着弹雨护送伤员;她们背着100多斤的粮食、弹药给前方军队送补给。杨筠范自豪地说,虽然她没有立过大功,但她和所有渡过鸭绿江的女兵一样,淌了汗,流了血,负了伤,都是好样的。
杨筠范回忆道:“上了战场,面对着生死存亡,人变得特别勇猛、特别机智。从前不会的生活技能都会了,从前不敢做的事情都敢干了。记得有一次我在敌机轰炸下,躲在战壕里洗被子、缝被子,直到美军飞机从头顶掠过,战友急得大声喊着‘快隐蔽,快!快!’,我才找东西把被子盖上,撒腿就跑……”
在所有的战役中,杨筠范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上甘岭战役。当时由于道路封锁,前线的子弹、食物用完了,作为后方干部需要肩扛着物资送到前线。男兵背子弹,女兵背粮食,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浑身有股使不完的劲。杨筠范说,战争塑造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看到了精神的力量。这些经历让我不怕吃苦,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残酷的战场上也有甜蜜的瞬间。担任通讯参谋的陈吉梦工作很忙,两人沟通都是以“传条子”的形式。虽然他们的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羞涩的陈吉梦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在杨筠范蹲在冰河边洗衣服时,悄悄地过去帮忙。你洗衣,我来帮,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
岁月静好,唯有默默奉献
1955年,杨筠范和陈吉梦从朝鲜战场回国结婚。
4年后,陈吉梦被上级点名调入解放军工程兵通讯兵部,从此开始参与到我国原子弹试验场和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整个工程建设中去。当时,参加试验靶场建设的工程兵们,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部队单位,在西北这样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施工地,斗风沙、抗严寒、啃咸菜、喝盐水,发挥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仅克服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还忍受了为保密而不能对外说一个字的孤寂。
作为妻子的杨筠范则开始了另外一种坚守。為了照顾家庭,她脱下军装转业到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陈吉梦作为在试验现场的通讯工作主要负责人,负责对中央领导的通讯工作。按照“上不告父母,下不示妻儿”的严格保密要求,他隐瞒实情,从没有对杨筠范吐露过只言片语。
陈吉梦工作特别忙碌,离职前从未与家人一起过春节。丈夫常年不在身边,杨筠范成了家里的“定海神针”。1982年,陈吉梦“出差”期间,婆婆突然去世。思虑再三,杨筠范决定不麻烦组织,自己处理此事,因为还要照顾3个孩子,无法请假,她只能将全部家底2000元全寄回老家,以尽心力。事后,孝顺的陈吉梦与妻子抱头痛哭,但为了祖国,他们无怨无悔。
在家中,杨筠范既是“严父”也是“慈母”。她从小就教育子女要懂得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坚守。即使现在已经儿孙满堂,儿女们对杨筠范和老伴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敬佩,从未有任何埋怨。在战场上学会的针线活,杨筠范也没有丢下,虽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富裕,但杨筠范从未让子女穿过有补丁的衣服,每当看到时髦的童装,爱美的她便买布回家自己做。
1982年,48岁的杨筠范重拾对艺术的热爱,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首都战士艺术团小歌队,一唱就是15年。她还受邀牵头组织成立了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现如今,85岁的杨筠范仍然精神矍铄,常有人找到杨筠范,请她讲讲抗美援朝的往事,她总会婉言谢绝。但实际上,朝鲜战场那些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苦中有甜的岁月从未忘,在她的心头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