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71致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机制研究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重症及死亡病例常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所致。EV71具有高度的噬神经性,严重的神经损伤为其感染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其中包括无菌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急性脑干脑炎等严重神经综合征,从而造成难以逆转的神经后遗症,甚至死亡。目前,EV71已成为致婴幼儿中枢系统病变的主要病毒病原之一,严重威胁了婴幼儿的生命健康。但对于EV71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及防止并发症为主。该文从介绍EV71的病原学基础出发,简述其相关发病机制,为实现在一级预防水平对其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黏着斑激酶(FAK)、p53在RA成纤维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探讨RA的发病机制;探讨FAK、p53对RA-FLS增殖的影响,为治疗RA提供新靶点。方法对体外培养的RA患者滑膜细胞进行不同处理,分别加入TNF-α(10 ng/ml)及不同浓度的蛋白酶抑制剂(MG-132)(1、5、10、20 μmol/L),48 h后反转录(RT)-PCR检测各组FLS上FAK及p53 mR
目的探索不同疾病状态SLE患者外周调节T细胞(CD4+CD25+Foxp3+ T细胞)的分布特征、功能及其与SLE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6例SLE患者和38名健康对照组外周CD4+CD25+Foxp3+ T细胞数量、功能性分子(CTLA-4、GITR及ICOS)及细胞因子(IFN-γ、IL-17和IL-10)的表达,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及器官损害的关系,比较其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中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水平在RA患者的变化,及在RA继发骨质疏松(O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6例RA患者和83名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测定上述研究对象血清VDBP浓度,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RA患者骨密度(BMD),并参照最新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进行分级,详细记录RA患者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计算RA疾病活动性积分(DAS28),进行双手X线片并计算Sharp评分。2组间
目的探讨pSS患者涎腺超声评分与唇腺病理分级间的相关性,并对比两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临床疑似pSS患者进行涎腺超声评分与唇腺活检。涎腺的超声半定量评分为0~4分,≥2分为阳性;唇腺病理结果分为0~4级,≥3级为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2种方法诊断pSS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7例疑似患者
目的探讨并比较RA和风湿性多肌痛(PMR)患者肩关节病变的超声表现。方法入选有肩关节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的RA和PMR患者,进行双侧肩关节的超声检查并进行对比。评估的内容包括炎性病变如肱二头肌长头腱(LHB)腱鞘炎、肩峰下-三角肌下(SASD)滑囊炎、冈上肌腱(SS)腱炎、盂肱关节(GH)和肩锁(AC)关节积液或滑膜炎,以及结构性病变包括SS撕裂、肱骨头和肩锁关节的骨侵蚀和骨赘。2组间率的比较采用
期刊
期刊
目的初步探讨瘦素对RA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6例RA患者PBMCs,分别用抗CD3(3 μg/ml)/抗CD28(2 μg/ml)、抗CD3(3 μg/ml)/抗CD28(2 μg/ml)加瘦素(100 ng/ml)、抗CD3(3 μg/ml)/抗CD28(2 μg/ml)以及瘦素(100 ng/ml)加IL-6R拮抗剂(0.5 μg/ml)刺激72 h。收集悬浮细胞,流式
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是由SRD5A2基因的失活突变引起的,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由于该基因突变种类繁多,引起的酶缺乏程度各异,患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型,从不典型的男性性征至完全的女性性征(小阴茎、会阴阴囊型尿道下裂和完全的女性表型),而且青春期开始出现男性化。这些患者的临床表型可能迥乎不同,基因型也具有多样性,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依旧在深入探讨中。5α-还原酶2型缺乏症
目的提高对TAFRO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TAFRO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治经过及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男,51岁,表现为发热、双下肢水肿、多浆膜腔积液、血小板减少、肾功能异常;肾穿刺病理提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血栓性微血管病样改变;淋巴结活检病理支持Castleman病。经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治疗、输注血小板支持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浆膜腔积液吸收、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