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餐桌上把酒畅谈时,除了聊八卦,一两个富有历史底蕴的小故事,更能增添你的个人魅力,抓住共餐者的心。如果开的是一瓶稀有的好酒,一个好故事可能还能帮你换来额外的一杯哦!
嘿,那瓶老年份名酒是真的吗?
1990年,当5箱1986年份的罗曼尼·康帝(DRC)蒙哈榭白葡萄酒运到日本的时候,细心的日本买家就在酒标上发现了端倪:酒标上原产地标示处印的是“Appellation Romanee-Conti Controllee”而不是正确的“Appellation Montrachet Controllee”。再仔细追溯,发现1986年此酒仅产出200箱,如此小的产量下还能让该日本客户拿到5箱酒,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帕克(Robert Parker)曾经说过:“葡萄酒是全世界唯一一种不需要来源证明就能卖上好几千美元的产品。”尽管今日的拍卖行已经越来越完善葡萄酒拍品的溯源制度,但试想一瓶珍贵葡萄酒拍卖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时,有些交易就进入了灰色地带。
珍贵葡萄酒的确是最容易伪造的收藏品之一:酒瓶、酒塞可以收购;酒标可以印刷做旧;酒体一般在瓶子密封的情况下很难被检测,即便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可以在不拔出橡木塞的情况下取出酒液的神器,造假者也还是能够用假酒液蒙混过关。上世纪90年代末,《葡萄酒鉴赏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曝光了一份对珍稀波尔多老酒专家提供的,伪造老年份珍贵葡萄酒的详细配方。这些配方大多数使用同酒庄的次级年份,或者其他味道相近的好酒来冒充。法国著名酿酒大师培诺(Emile Peynaud)先生也曾做过实验,将苏玳甜白葡萄酒放在温暖、潮湿的烤箱中三个星期,结果它变成像优质陈年老酒的味道。这么听来,要在葡萄酒拍卖场上买到好酒,真是道阻且长。其实只要选择信誉优良的拍卖行,再加上做好对拍品背景资料的收集,还是有很大可能买到真酒的。毕竟,有些急功近利的造假手法真的很低劣。比如1947年的罗曼尼康帝特级园酒款曾进入佳士得芝加哥拍场,后来被拍卖场的人员发现后紧急撤换掉了。原来1945年时,罗曼尼·康帝的葡萄园遭受了根瘤蚜虫的侵害,销毁了所有葡萄藤。所以1g46年到1951年间,罗曼尼·康帝庄园为了等待新种植的葡萄藤成熟,根本没有生产特级园的葡萄酒。因此1947年的特级园根本就是假酒。下回听到朋友说请喝老年份的罗曼尼·康帝时,可要先看看酒标年份哦!
巴黎人与葡萄酒
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Bastille),被视作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然而在这段被我们熟知的历史背后,原来也有葡萄酒的一段戏码:巴士底狱事件,是在巴黎葡萄酒走私业者的引领下才发生的。原来从14世纪开始,巴黎便在市郊出口处设立了许多关税门,特定物品进入巴黎的市场,需要征收市税(作为一个城市,居然征收市税,难怪一直以来巴黎人都认为法国只分为巴黎和巴黎以外的郊区两部分)。当时葡萄酒在巴黎的课税极高,市内贩卖的葡萄酒价格,是巴黎周边郊区贩卖价格的三倍。然而巴黎市区的贵族却拥有特权,可以携带便宜的葡萄酒自由地进出巴黎市。这样的特权激化了贫民与贵族阶层问的矛盾,最终,巴士底狱事件爆发前三天,巴黎多处关税门遭到攻击,最终引发了巴士底狱事件,并爆发了全民性的大革命。1793年,路易十六在被送上协和广场的断头台前夜,写下了一段煽情的话:“葡萄酒是上帝,上帝就是葡萄酒。我不再是国王,犹如毫无新芽的葡萄,不过是个远离我自己、我孩子们的可怜男人罢了。”
解决了葡萄酒课重税问题的巴黎人,却还面临着葡萄酒质量差的问题。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所以巴黎人喝的葡萄酒,大多来自周边郊区的,廉价掺水葡萄酒。巴黎这群享乐主义分子啊,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无所不尽其能。尽管当时勃艮第或波尔多已经因出产优质葡萄酒而闻名,但碍于当时马车是巴黎与内陆的唯一的运输工具,巴黎人却无从享用这些好酒。1852年,拿破仑三世掌握政权,他希望通过铁路建设、设立银行以及股份公司的方法改变法国社会。1854年,连接巴黎和波尔多的铁路开通,长久以来只能通过水路运向伦敦或者阿姆斯特丹的波尔多葡萄酒,一下攻入了法国国内最大消费地巴黎。趁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大都市的出现.都市富裕阶层迅速增加,波尔多葡萄酒也一举成为世界品牌的象征。而巴黎人和拿破仑三世,无疑是以波尔多为首的法国葡萄酒产业奠定基础的伟大推手。
嘿,那瓶老年份名酒是真的吗?
1990年,当5箱1986年份的罗曼尼·康帝(DRC)蒙哈榭白葡萄酒运到日本的时候,细心的日本买家就在酒标上发现了端倪:酒标上原产地标示处印的是“Appellation Romanee-Conti Controllee”而不是正确的“Appellation Montrachet Controllee”。再仔细追溯,发现1986年此酒仅产出200箱,如此小的产量下还能让该日本客户拿到5箱酒,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帕克(Robert Parker)曾经说过:“葡萄酒是全世界唯一一种不需要来源证明就能卖上好几千美元的产品。”尽管今日的拍卖行已经越来越完善葡萄酒拍品的溯源制度,但试想一瓶珍贵葡萄酒拍卖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时,有些交易就进入了灰色地带。
珍贵葡萄酒的确是最容易伪造的收藏品之一:酒瓶、酒塞可以收购;酒标可以印刷做旧;酒体一般在瓶子密封的情况下很难被检测,即便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可以在不拔出橡木塞的情况下取出酒液的神器,造假者也还是能够用假酒液蒙混过关。上世纪90年代末,《葡萄酒鉴赏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曝光了一份对珍稀波尔多老酒专家提供的,伪造老年份珍贵葡萄酒的详细配方。这些配方大多数使用同酒庄的次级年份,或者其他味道相近的好酒来冒充。法国著名酿酒大师培诺(Emile Peynaud)先生也曾做过实验,将苏玳甜白葡萄酒放在温暖、潮湿的烤箱中三个星期,结果它变成像优质陈年老酒的味道。这么听来,要在葡萄酒拍卖场上买到好酒,真是道阻且长。其实只要选择信誉优良的拍卖行,再加上做好对拍品背景资料的收集,还是有很大可能买到真酒的。毕竟,有些急功近利的造假手法真的很低劣。比如1947年的罗曼尼康帝特级园酒款曾进入佳士得芝加哥拍场,后来被拍卖场的人员发现后紧急撤换掉了。原来1945年时,罗曼尼·康帝的葡萄园遭受了根瘤蚜虫的侵害,销毁了所有葡萄藤。所以1g46年到1951年间,罗曼尼·康帝庄园为了等待新种植的葡萄藤成熟,根本没有生产特级园的葡萄酒。因此1947年的特级园根本就是假酒。下回听到朋友说请喝老年份的罗曼尼·康帝时,可要先看看酒标年份哦!
巴黎人与葡萄酒
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Bastille),被视作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然而在这段被我们熟知的历史背后,原来也有葡萄酒的一段戏码:巴士底狱事件,是在巴黎葡萄酒走私业者的引领下才发生的。原来从14世纪开始,巴黎便在市郊出口处设立了许多关税门,特定物品进入巴黎的市场,需要征收市税(作为一个城市,居然征收市税,难怪一直以来巴黎人都认为法国只分为巴黎和巴黎以外的郊区两部分)。当时葡萄酒在巴黎的课税极高,市内贩卖的葡萄酒价格,是巴黎周边郊区贩卖价格的三倍。然而巴黎市区的贵族却拥有特权,可以携带便宜的葡萄酒自由地进出巴黎市。这样的特权激化了贫民与贵族阶层问的矛盾,最终,巴士底狱事件爆发前三天,巴黎多处关税门遭到攻击,最终引发了巴士底狱事件,并爆发了全民性的大革命。1793年,路易十六在被送上协和广场的断头台前夜,写下了一段煽情的话:“葡萄酒是上帝,上帝就是葡萄酒。我不再是国王,犹如毫无新芽的葡萄,不过是个远离我自己、我孩子们的可怜男人罢了。”
解决了葡萄酒课重税问题的巴黎人,却还面临着葡萄酒质量差的问题。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所以巴黎人喝的葡萄酒,大多来自周边郊区的,廉价掺水葡萄酒。巴黎这群享乐主义分子啊,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无所不尽其能。尽管当时勃艮第或波尔多已经因出产优质葡萄酒而闻名,但碍于当时马车是巴黎与内陆的唯一的运输工具,巴黎人却无从享用这些好酒。1852年,拿破仑三世掌握政权,他希望通过铁路建设、设立银行以及股份公司的方法改变法国社会。1854年,连接巴黎和波尔多的铁路开通,长久以来只能通过水路运向伦敦或者阿姆斯特丹的波尔多葡萄酒,一下攻入了法国国内最大消费地巴黎。趁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大都市的出现.都市富裕阶层迅速增加,波尔多葡萄酒也一举成为世界品牌的象征。而巴黎人和拿破仑三世,无疑是以波尔多为首的法国葡萄酒产业奠定基础的伟大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