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髙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重要性的主要表现为保障农田的耕种数量与耕种质量,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引进农业先进生产以及改造农田技术,打造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链;提高农田耕种质量,增加粮食生产数量。文章紧接着分析了髙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包括现有农田的破碎程度大,权属调整状况复杂;建设资金投资分散并且资金不足,阻碍综合效益有效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开展没有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有效协调。文章紧接着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策进行分析,建设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农业相关行政措施的落实情况,调整农田土地的产权关系;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手段,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的整合管理;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实际运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息管理工作;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建后管护,维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持续发展。在对完善农业相关行政措施的落实情况,调整农田土地的产权关系进行解释中,分别阐述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织领导;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关注开展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权属关系调整工作的落实情况。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二孩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人口增加,人口增加的同时就伴随着粮食问题的出现,粮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解决粮食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保护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观察我国土地现状,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带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城市建设用地日渐攀升,进一步导致了农田与城市建设用地产生矛盾。现代农民百姓仅仅只是在农田上耕种,忽视对于农田的保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田的耕种质量下降的趋势。我国的农田现存数量以及农田的耕种质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百姓需要将保护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观念树立在心,从保护农田做起,最后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向上健康发展。
保护农田的关键要点就是保护基本农田数量与农田质量,国家为了可以有效落实保护基本农田的行为,制定并且出台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 年)》,提出确保建成4亿亩、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使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重要任务目标。但是由于不同地方的农田使用情况不一样以及地方相关部门的落实情况不同,我国目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 髙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
1.1 保障农田的耕种数量与耕种质量,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
农田是粮食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农田的安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安全质量,粮食安全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最基本的前提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农田面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落实好农田占补平衡以及土地整治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措施,尽可能保护好农田的耕地数量以及耕地质量,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往可持续发展方向过渡,一定程度上保证农田的耕种数量与耕种质量,表1 是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汇总土地状况,表明了2017年的中国土地的具体使用情况.
相关工作人员想要保障农田的生产能力,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农田的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落实程度,采取科学的土地改善措施尽可能去改善当地的土壤条件,结合土壤所要种植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需要,有针对性的提高当地土壤肥力;结合当地的土壤资源以及水资源,开发并且有效建设优质农田的后备灌区;集合当地相关部门,积极宣传并且落实农田的旱作节水以及节水灌溉作业。大量投入扶持资金,加强粮食核心产区的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工作力度,优化粮食核心产区的农田耕种质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尽可能改善当地农田的生产环境,促进附近地区粮食安全。
1.2 引进农业先进生产以及改造农田技术,打造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链
在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的同时,有关农业部门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脚步,引进农业先进生产以及改造农田技术,尽可能的建设现代农业生产链。大力开展农村以及城市的土地整治工作,通过田间防护林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坡改梯工程以及格田整理等土地建设工作,尽可能地实现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渠网配套、道路畅通”,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
不仅如此,建设高标准农田还可以促进改善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改造农田技术有效的引入我国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去,加快建设农业生产机械化、农田生产规模化、农田布局合理化、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机械设施,提高土地以及相关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降低当地农田环境污染程度,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蔬菜来源,同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1]。
1.3 提高农田耕种质量,增加粮食生产数量
髙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农田耕种质量,有效地增加粮食生产数量。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总体上处于粗犷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土地开展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农田耕种质量,实现农田耕种数量以及农田耕种质量的有效保护,还能够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统一的有效管理。
2 髙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农田的破碎程度大,权属调整状况复杂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现存的农田进行规整化处理,尽可能的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面落实工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想要落实好农田规整化,首先需要对现有农田的田块布局进行合理、有效规划,在農田进行规整化处理工作中,一定会与农民的实际经济利益相联系,很大可能会对一部分农民的实际经济利益发生纠葛,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针对农田破碎化的现状进行重新整合以及再次规划,例如设计田间小道、重新修建农田灌水以及农田排水设施等,这一些措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相应的农田面积,需要对农田现有的承包经营权进行合理的调整。然而在实际的调整工作中,与一部分农民的实际经济利益发生纠葛,导致调整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农田的农作种植效率,有效控制农田的破碎程度,保重农田的连片程度增加,尽可能提高农田的灌溉工作与排水工作的有效程度,确保农田道路以及种植生产道路通畅,以及在修建的农田的灌溉设施、农田的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等都必须占用农田使用面积。占用农田使用面积就关于与农民百姓的实际土地权益以及农业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于当地土地整治以及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工作,在当地农田建立了系统的格网条田,当地的农民百姓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重新确定一部分农田的所有权利以及权属,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新农田的分界作业。这样一来,相关工作人员建立系统的格网条田就再一次被当地农民百姓进行重新分割,系统的格网条田再次增加了其破碎程度,有效农田面积没有得到有效增加,进一步降低了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建立系统的格网条田工作的工作效率。
2.2 建设资金投资分散并且资金不足,阻碍综合效益有效发挥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对广大的土地进行优化建设,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但是实际上我国高标准农田的资金投入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高、建设难度大、建设面积广等的实际情况不匹配,资金往往处于有缺口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政府部门没有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之前落实好相关的预算工作,也没有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存在资金问题。
部门地区意识到了资金短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严重阻碍性,于是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建设的扶持政策,在政策出台的同时,对当地农业的扶持资金投入在合理的增长,对于资金不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了明显的改善,相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资金使用情况也有了专人负责,资金流向公开化。但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依旧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资金问题。不同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难度不同,所以,当地政府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要求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着不同的重点关注点,相关的农业部门对于当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观望角度不一样,导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的具体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又加上相关的农业部门对于自身所要负责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并没有对其他部门进行合理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有导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下率低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需要国家的国土部门落实好农村的土地整治工作,需要相关农业部门落实好农村的土地治理工作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需要国家环保部门落实好环境综合治理的项目工作,需要国家水利部门落实好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等,各个不同的部门需要紧密配合才可以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2]。
但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的实际过程中,政府投放的资金大多都是针对不同部门不同投放,尽管在投资金额总量整体计算来看是很多的,但是涉农项目资金确是分散到不同的相关部门以及不同的地区政府,造成建设资金投资分散,影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投资标准的设立,进一步限制了涉农项目资金发挥整体1+1大于2的效果。
不仅如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村的青壮力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未成年人以及退休老人,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部分地区存在当地的农田复种指数急剧降低,甚至在极个别地区出现了有田无人种的现象。针对于这些地区剩余的劳动力来说,他们十分愿意投身到国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去,优化当前当地存在的不合理使用土地的现象,改善当前地区的农业用水基础设施条件,从农业用水的角度提高当地农田的耕种质量;改善当地农业发展的道路现状,在修好道路的前提对当地的农业用土进行机械化种植以及机械化收割;甚至这些地区剩余的劳动力还愿意在现有农业劳动力的前提条件下,与相关的农业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对当地的农业经济进行集约化经营。
但是由于当地的剩余农业劳动力数量不多,以及当地农业劳动力的质量不佳的情况,当地政府不愿意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物争取相对应的投入资金,并且相关的农业而企业也不愿意在当地开展农业经济进行集约化经营,进一步限制了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对当地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开展没有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有效协调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点就是提高当地农田的耕种数量以及耕种质量,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基本上不会对提高当地农田的耕种数量以及耕种质量意外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思考。于是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出现,农田里配套建设了标准较高、质量较好的混凝土田间道路,而高低不平、损毁严重的村庄道路则与其相连[3]。不仅如此,甚至还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落实好的地区存在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作还没有跟上的情况,这对于部门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3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策
3.1 完善农业相关行政措施的落实情况,调整农田土地的产权关系
(1)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织领导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之前,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组织领导,以及组织领导的具体职能职责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织领导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织领导的工作具体责任。
(2)強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建立健全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保证农田建设工程的质量以及速度。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允许下,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积极争取国家或者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尽可能的增加地方财政投入,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不出现中断的可能。
(3)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村产权制度改革,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贯彻落实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生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保证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村产权制度改革,保证农民真正是土地的主人,从而激励当地农民对于土地的实际良好管理行动。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村产权制度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当地农民的乡村文明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民的文明程度,有效的缓解或者解决一部分的农村居民关于土地之间的大大小小矛盾,良性促进高标准农田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农民群众对高标准农田的积极保护心理,可以在对当地农民群众的思维想法进行调研,对调查的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理并且总结,选择适应的经济方法以及管理方法,建立相关的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制度。例如成都市在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农田保护基金制度,农田保护基金制度的基金的主要用途就是未承包到户农田保护责任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现金补贴、农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以及农田保护责任农户的养老保险补贴,不仅如此,成都市还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且采取了完善耕地保护登记以及签订农田保护合同等相关农业保护高标准农田的措施,稳步推进农田保护基金制度。
(4)重点关注开展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权属关系调整工作的落实情况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式开展实施之前,落实好各个土地资源的产权登记工作,产权登记工作内容包括对农民使用土地的性质、用途、质量、分布、权属、数量等具体信息的核实,结合当地的政府部门,进一步实地去查询土地所有者对于土地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核实信息中存在的虚假内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式开展实施的时候,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土地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的范围,尽可能保护土地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民土地资产损失的可能性,避免农民之间发生土地纠纷。
3.2 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手段,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的整合管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的主要资金组成包括当地农民百姓的土地复垦费、农田幵垦费、土地出让收入以及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水利部门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大量农业其他相关部门的涉农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7]。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手段,集合农业、水利以及交通等部门的涉农资金,专门设置财务部门对这些涉农资金进行统一处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的整合管理。
3.3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实际运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息管理工作
(1)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实际运用
针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地质土壤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农田类型、不同地形环境的一系列相关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运用农业科技前沿技术,落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实际运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体系。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需求,选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办法,对当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制度改革,创新运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新农业技术以及新管理方法,在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控制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
(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息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具体实际要求,在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实际运用的同时,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统,对高标准农田设置管理数据库,对已经建立的高标准农田进行实时的监督以及管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息管理工作。
3.4 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建后管护,维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持续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不仅仅需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还需要在建设工作开展的同时,明确好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工作的责任负责部门以及责任负责人,落实好相关高标准农田的具体管护责任,对那些已经建立健全的高标准农田,相关负责任人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划线处理,在高标准农田的周边做好保护标志的设立工作,不仅如此,还需要对高标准农田进行上图入库工作,对高标准农田进行持续的保护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维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持续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保障农田的生产能力,促进附近地区粮食安全;引进农业先进生产以及改造农田技术,打造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链;提高农田耕种质量,增加粮食生产数量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主要结合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本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改善措施,尽可能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当地农田生产的粮食产量,改善当地农民的农业经济收入,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仕华.浅析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种子科技,2018,36(01):29+3
[2]魏星.高標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05):197+201.
[3]史皓男,贾佳.面向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13):104.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二孩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人口增加,人口增加的同时就伴随着粮食问题的出现,粮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解决粮食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保护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观察我国土地现状,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带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城市建设用地日渐攀升,进一步导致了农田与城市建设用地产生矛盾。现代农民百姓仅仅只是在农田上耕种,忽视对于农田的保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田的耕种质量下降的趋势。我国的农田现存数量以及农田的耕种质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百姓需要将保护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观念树立在心,从保护农田做起,最后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向上健康发展。
保护农田的关键要点就是保护基本农田数量与农田质量,国家为了可以有效落实保护基本农田的行为,制定并且出台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 年)》,提出确保建成4亿亩、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使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重要任务目标。但是由于不同地方的农田使用情况不一样以及地方相关部门的落实情况不同,我国目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 髙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
1.1 保障农田的耕种数量与耕种质量,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
农田是粮食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农田的安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安全质量,粮食安全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最基本的前提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农田面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落实好农田占补平衡以及土地整治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措施,尽可能保护好农田的耕地数量以及耕地质量,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往可持续发展方向过渡,一定程度上保证农田的耕种数量与耕种质量,表1 是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汇总土地状况,表明了2017年的中国土地的具体使用情况.
相关工作人员想要保障农田的生产能力,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农田的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落实程度,采取科学的土地改善措施尽可能去改善当地的土壤条件,结合土壤所要种植的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需要,有针对性的提高当地土壤肥力;结合当地的土壤资源以及水资源,开发并且有效建设优质农田的后备灌区;集合当地相关部门,积极宣传并且落实农田的旱作节水以及节水灌溉作业。大量投入扶持资金,加强粮食核心产区的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工作力度,优化粮食核心产区的农田耕种质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尽可能改善当地农田的生产环境,促进附近地区粮食安全。
1.2 引进农业先进生产以及改造农田技术,打造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链
在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的同时,有关农业部门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脚步,引进农业先进生产以及改造农田技术,尽可能的建设现代农业生产链。大力开展农村以及城市的土地整治工作,通过田间防护林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坡改梯工程以及格田整理等土地建设工作,尽可能地实现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渠网配套、道路畅通”,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
不仅如此,建设高标准农田还可以促进改善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改造农田技术有效的引入我国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去,加快建设农业生产机械化、农田生产规模化、农田布局合理化、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机械设施,提高土地以及相关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降低当地农田环境污染程度,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蔬菜来源,同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1]。
1.3 提高农田耕种质量,增加粮食生产数量
髙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农田耕种质量,有效地增加粮食生产数量。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总体上处于粗犷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土地开展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农田耕种质量,实现农田耕种数量以及农田耕种质量的有效保护,还能够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统一的有效管理。
2 髙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农田的破碎程度大,权属调整状况复杂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现存的农田进行规整化处理,尽可能的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面落实工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想要落实好农田规整化,首先需要对现有农田的田块布局进行合理、有效规划,在農田进行规整化处理工作中,一定会与农民的实际经济利益相联系,很大可能会对一部分农民的实际经济利益发生纠葛,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针对农田破碎化的现状进行重新整合以及再次规划,例如设计田间小道、重新修建农田灌水以及农田排水设施等,这一些措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相应的农田面积,需要对农田现有的承包经营权进行合理的调整。然而在实际的调整工作中,与一部分农民的实际经济利益发生纠葛,导致调整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了进一步提高现有农田的农作种植效率,有效控制农田的破碎程度,保重农田的连片程度增加,尽可能提高农田的灌溉工作与排水工作的有效程度,确保农田道路以及种植生产道路通畅,以及在修建的农田的灌溉设施、农田的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等都必须占用农田使用面积。占用农田使用面积就关于与农民百姓的实际土地权益以及农业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于当地土地整治以及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工作,在当地农田建立了系统的格网条田,当地的农民百姓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重新确定一部分农田的所有权利以及权属,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新农田的分界作业。这样一来,相关工作人员建立系统的格网条田就再一次被当地农民百姓进行重新分割,系统的格网条田再次增加了其破碎程度,有效农田面积没有得到有效增加,进一步降低了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建立系统的格网条田工作的工作效率。
2.2 建设资金投资分散并且资金不足,阻碍综合效益有效发挥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对广大的土地进行优化建设,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但是实际上我国高标准农田的资金投入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高、建设难度大、建设面积广等的实际情况不匹配,资金往往处于有缺口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政府部门没有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之前落实好相关的预算工作,也没有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存在资金问题。
部门地区意识到了资金短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严重阻碍性,于是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建设的扶持政策,在政策出台的同时,对当地农业的扶持资金投入在合理的增长,对于资金不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了明显的改善,相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资金使用情况也有了专人负责,资金流向公开化。但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依旧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资金问题。不同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难度不同,所以,当地政府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要求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着不同的重点关注点,相关的农业部门对于当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观望角度不一样,导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的具体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又加上相关的农业部门对于自身所要负责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并没有对其他部门进行合理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有导致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下率低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需要国家的国土部门落实好农村的土地整治工作,需要相关农业部门落实好农村的土地治理工作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需要国家环保部门落实好环境综合治理的项目工作,需要国家水利部门落实好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等,各个不同的部门需要紧密配合才可以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2]。
但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的实际过程中,政府投放的资金大多都是针对不同部门不同投放,尽管在投资金额总量整体计算来看是很多的,但是涉农项目资金确是分散到不同的相关部门以及不同的地区政府,造成建设资金投资分散,影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投资标准的设立,进一步限制了涉农项目资金发挥整体1+1大于2的效果。
不仅如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村的青壮力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未成年人以及退休老人,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导致部分地区存在当地的农田复种指数急剧降低,甚至在极个别地区出现了有田无人种的现象。针对于这些地区剩余的劳动力来说,他们十分愿意投身到国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去,优化当前当地存在的不合理使用土地的现象,改善当前地区的农业用水基础设施条件,从农业用水的角度提高当地农田的耕种质量;改善当地农业发展的道路现状,在修好道路的前提对当地的农业用土进行机械化种植以及机械化收割;甚至这些地区剩余的劳动力还愿意在现有农业劳动力的前提条件下,与相关的农业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对当地的农业经济进行集约化经营。
但是由于当地的剩余农业劳动力数量不多,以及当地农业劳动力的质量不佳的情况,当地政府不愿意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物争取相对应的投入资金,并且相关的农业而企业也不愿意在当地开展农业经济进行集约化经营,进一步限制了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对当地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劳动积极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开展没有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有效协调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点就是提高当地农田的耕种数量以及耕种质量,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基本上不会对提高当地农田的耕种数量以及耕种质量意外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思考。于是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出现,农田里配套建设了标准较高、质量较好的混凝土田间道路,而高低不平、损毁严重的村庄道路则与其相连[3]。不仅如此,甚至还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落实好的地区存在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工作还没有跟上的情况,这对于部门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3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策
3.1 完善农业相关行政措施的落实情况,调整农田土地的产权关系
(1)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织领导
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之前,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组织领导,以及组织领导的具体职能职责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织领导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织领导的工作具体责任。
(2)強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建立健全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保证农田建设工程的质量以及速度。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允许下,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积极争取国家或者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尽可能的增加地方财政投入,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不出现中断的可能。
(3)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村产权制度改革,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贯彻落实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生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保证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村产权制度改革,保证农民真正是土地的主人,从而激励当地农民对于土地的实际良好管理行动。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村产权制度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当地农民的乡村文明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民的文明程度,有效的缓解或者解决一部分的农村居民关于土地之间的大大小小矛盾,良性促进高标准农田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农民群众对高标准农田的积极保护心理,可以在对当地农民群众的思维想法进行调研,对调查的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理并且总结,选择适应的经济方法以及管理方法,建立相关的高标准农田的保护制度。例如成都市在深化农村现有的高标准农田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农田保护基金制度,农田保护基金制度的基金的主要用途就是未承包到户农田保护责任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现金补贴、农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以及农田保护责任农户的养老保险补贴,不仅如此,成都市还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且采取了完善耕地保护登记以及签订农田保护合同等相关农业保护高标准农田的措施,稳步推进农田保护基金制度。
(4)重点关注开展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权属关系调整工作的落实情况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式开展实施之前,落实好各个土地资源的产权登记工作,产权登记工作内容包括对农民使用土地的性质、用途、质量、分布、权属、数量等具体信息的核实,结合当地的政府部门,进一步实地去查询土地所有者对于土地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核实信息中存在的虚假内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式开展实施的时候,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土地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的范围,尽可能保护土地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民土地资产损失的可能性,避免农民之间发生土地纠纷。
3.2 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手段,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的整合管理
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的主要资金组成包括当地农民百姓的土地复垦费、农田幵垦费、土地出让收入以及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水利部门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大量农业其他相关部门的涉农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7]。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经济手段,集合农业、水利以及交通等部门的涉农资金,专门设置财务部门对这些涉农资金进行统一处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的整合管理。
3.3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实际运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息管理工作
(1)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实际运用
针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地质土壤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农田类型、不同地形环境的一系列相关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运用农业科技前沿技术,落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实际运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体系。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需求,选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办法,对当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制度改革,创新运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新农业技术以及新管理方法,在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控制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
(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息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具体实际要求,在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农业科技实际运用的同时,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统,对高标准农田设置管理数据库,对已经建立的高标准农田进行实时的监督以及管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息管理工作。
3.4 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建后管护,维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持续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不仅仅需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还需要在建设工作开展的同时,明确好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工作的责任负责部门以及责任负责人,落实好相关高标准农田的具体管护责任,对那些已经建立健全的高标准农田,相关负责任人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划线处理,在高标准农田的周边做好保护标志的设立工作,不仅如此,还需要对高标准农田进行上图入库工作,对高标准农田进行持续的保护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维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持续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保障农田的生产能力,促进附近地区粮食安全;引进农业先进生产以及改造农田技术,打造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链;提高农田耕种质量,增加粮食生产数量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主要结合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本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改善措施,尽可能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当地农田生产的粮食产量,改善当地农民的农业经济收入,进一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仕华.浅析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种子科技,2018,36(01):29+3
[2]魏星.高標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05):197+201.
[3]史皓男,贾佳.面向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1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