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来源 :学生之友·创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ocoo_dan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仍采用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就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构成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有效教学
  高中语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升华。传统单调、枯燥的的语文课堂已经无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创建高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本文就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的高中语文高效教学策略,希望与各位教师共同借鉴。
  一、围绕学生能力制定,提高学生思维逻辑
  学生的思维体现着学生对事物及问题的看法,体现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完成下阶段学习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意识指导下,能够站在语文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健全学生的思维观念。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误区,认为不需要刻意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形成语文思维意识,使得学生缺乏了科学性指导,无法获得学习的最大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在围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展开教学目标的制定时,要端正教学态度,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逻辑性。
  例如,在教学《祝福》这篇课文时,笔者围绕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展开教学,期望学生在完成笔者制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建立逻辑思考的能力。(1)为学生设置问题,指导学生紧扣文本细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2)指导学生从民族文化反省的角度思考,认识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如此,學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对祥林嫂这一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思考,感受到了封建礼教对人的荼毒,对《祝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围绕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教学目标的制定,有序引导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自身想象,体会散文意境之美
  散文之美在于意境深邃,学习散文,不仅是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散文学习时,需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到散文所勾勒出的唯美意境中,对作者笔下所描绘出的唯美画面进行想象,推动学生对散文意境美的鉴赏,从而培养学生的散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对散文的学习中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荷塘月色》这一文时,笔者便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出几张有关“荷塘月色”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月夜空濛、荷叶接连成海的唯美景色,而后,笔者再让学生对照这几张图片去想象作者笔下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的荷叶,并对作者笔下对接连的荷叶受到风吹在池塘中起一道道涟漪的景象所描写的形象之处,从而充分地感受到散文中所描绘出的“荷塘月色”的宁静清幽之美。而在之后,笔者又尝试让学生自己阐述荷塘月色所营造的意境,使学生能够产生自己对于散文意境美的体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散文学习产生兴趣。
  三、加强鉴赏能力训练,熏陶学生文化感悟
  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体现了各民族语言上的差异,其中,汉语作为我国汉民族的重要语言,具有着简明、生动、得体等特性,同时它也具有自己的语法和规范,恰当地使用汉语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优美。但是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向学生翻译古典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反复背诵,在这种刻板的学习条件下,学生无法对语文学习产生喜爱之情。所以,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鉴赏训练,引导学生从汉语语法上欣赏课文,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脉络,熏陶学生的文化感悟。
  例如,在教学《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时,在了解文章大意后,对文本中生动、准确的用词进行了鉴赏,如:“清”描写了兰亭周围水的清澈透明,“激”描写了水的激越奔流,两个字相互对照,将兰亭周围的水的动静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接着,又对文本的工整、华丽的对偶和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写作手法,以及用典的巧妙进行了赏析,让学生对这篇韵味悠长,具有独特风格的文章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这样一来,通过加强学生的赏鉴训练,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熏陶了学生的文化感悟。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针对教学中启发性较为薄弱的环节,要及时的做出判断与提升,并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曲颖.高中语文个性阅读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9(35):171.
  [2]魏立平.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69.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教师和学生本人受升学考试的影响,特别是到了初三阶段,随着学生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经常会有逃课的现象发生,体育课变成了学生的“自习课”“休息课”,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增强体魄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各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初中语文科学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阅读教学承载了语文学科的大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阅读效率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朗读;阅读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地位
期刊
摘 要:物理实验的开展,能够提高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动手能力和事物观察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的提高。本文首先对目前中学物理实验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实验改革创新的可行性措施,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现状分析;改革创新  实验是物理教学活动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对
期刊
摘 要:目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基本方向。与此同时,核心素养需要依赖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得以实现,高中生物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便自然而然地成为落实和渗透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本文将从情境引入、自主学习、重视实验与联系生活四个方面出发,全面分析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  
期刊
摘 要: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近些年来,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作为做学生工作多年的班主任,我深知不能光呕心沥血,提高成绩,更要适应形势,培育品德高尚的人。  关键词:班主任;感染启迪;小学生;品德修养  现在在小学生中情感荒漠化现象开始显现。有的同学对父母感觉很烦,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放学回到家,认为家务是家长的事,我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即可;有的同学校内外看到教师会假装没看见,低头走过。对
期刊
摘 要:十八大以来,中央将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教育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本文在对当前德育教育的地位阐述的基础上,以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为主题,对小学英语德育教育的重点方向和具体措施提出了个人观点,提供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重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期刊
摘 要:根据皮亚杰对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分类,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属于具体运算思维,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具有易变性和可逆性,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思维培养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培养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部门印发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展,各级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愈加重视。社会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学生应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而“德”位于“才”前必有其深刻道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其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本文立足初中生,对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究,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德育工作;问题;学科渗透  初中时期,学生已经具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于正处于人生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发展机遇。但核心素养的提升只依靠学生的努力是不够的,核心素养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关键词:初中;商学院;核心素养  对于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多数知识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延伸,但许多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并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侧重点都放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上,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有所忽略。事实上,数学是蕴含着迷人的人文情怀的。了解数学背后的文化,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对于数学的热爱之情,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动力更加充足,自主学习的意愿更加强烈,让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事半功倍。本文从实际教学工作出发,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