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艺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好的课堂提问必须是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抓住重点 精心设计 触动“神经”
  
  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所谓触动神经,一要触动课文的“神经”,即牵动文章核心的主要问题;二要触动学生的“神经”,把他们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以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唯有如此,课堂提问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又富有艺术韵味。因此,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对提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只有教师做到“胸中有丘壑”,教学才有主攻目标,有针对性,有激发力,有实效,切中肯綮,正中要害。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对开篇“余幼即嗜学”一句进行设问:这句中“嗜学”一词改为“好学”行不行?为什么?这两字在全篇中有何作用?这两问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学生需认真阅读全文并进行深入思考才能回答得好,所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反复阅读推敲,学生领悟到:(1)作者幼时特别好学的急切心情;(2)也正是这种好学精神,才有后文无所畏惧地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3)“嗜学”两字统摄全文,又与段末“勤且艰”相应,与篇末“善学”相照应;(4)“嗜学”、“善学“既是作者对马生的勉励与希望,也是全文的主旨。“点拨”两字而能牵动全篇,这样的语文教学提问才更有实效。
  
  二、抓住契机 设置矛盾 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教学《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什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三、巧妙设疑 引导思维走向 形成讨论焦点
  
   1、无疑处生疑
   在不被学生注意的知识点处创设问题情境。《背影》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学生读书时不注意句中的“已”、“了”、“最”等不同的词语中包含的深情。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已’和‘了’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字起什么作用?”让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看似平常的词语。特别是“已”、“了”中包含的极其复杂的感情,从而让学生明白,字字句句皆传情,读书时应深入思考作者的意图。
  
   2、可疑处质疑
   在文中看似矛盾质疑。如《孔乙己》一文的文末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发问:“文中没有交代孔乙己的死,那么孔乙己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再次启发:“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学生便可水到渠成地认识到根源在于当时的科举制度。这样能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台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在看似“情理之处”处质疑。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质疑:“胡屠户对范进由‘居傲’到‘敬畏恭维’,除了范进中举后的地位变了,还说明了什么?”启迪学生思索。胡屠户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完全是被功名利禄所扭曲。科举制度扭曲的不仅是读书人,还有那些“邻居”及市侩们。创设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对比手法所起到的讽刺效果,思维更深入一步,比单纯地问对比手法的作用更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更能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3、在学生注意力疲惫时设疑
   课堂上长时间探求某一个问题,容易使学生注意力疲惫。如教学《松鼠》一文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读书,学生从松鼠的脸、眼、体、肢、尾巴、体态、吃相、活动范围、活动时间、觅食习性等方面的分析中了解了松鼠漂亮、驯良的特点。但长时间的分析、讨论,学生的兴趣不可能像刚开始上课时那样浓厚,此时,教师出示了一张画有一只松鼠,河面上漂着几块树皮的投影片,并用“松鼠想过河的话,怎么办呢”的问题引导学生速读课文第四段,然后由学生口述并动手演示“树皮当船,尾巴当帆”的过河过程。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再次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轻松、主动地领会了松鼠乖巧的特点。
   学生的思维处于平滞状态,对进一步学习形成心理障碍时,设疑可克服学生注意力的疲劳。如教学《谈骨气》对课文所选的三个事例,学生往往停留在摆事实证明论点上,不去思考作者这样安排事实论据的匠心,思维处于平滞状态。教学中,教师问:“我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事例很多,文中为什么只选取这三个事例?为什么不按时代的先后安排顺序?”启发学生思考所选事例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物、人物的处境、三个事例与孟子三句话的关系等,体会作者这样选择、安排事实论据的匠心,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从表面进入深广层,让学生的思维产生飞跃。
  
  四、难易适度 不拘形式 创设情境
  
  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是一种艺术,所谓启而后发就是要学生抬起脚才可以摘到这个苹果。它不论大小不拘形式,共同的特点是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在此列举几例:钱梦龙老师教学《驿路梨花》的开头一问:“我们怎样来学这篇课文呢?我想请几位朗读课文,然后回答我,你喜欢这篇课文吗?无论喜欢不喜欢,都要讲出道理来。”上海师大何以聪教授评论说,这个问题大得无边,答案可以五花八门,撒网容易收网难。而钱老师说,这正是他教学中自以为还差强人意的一招呢。其实这个问题好就好在答案可以五花八门,这样每个学生在一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去感受作品,并且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那就容易激发学生生动的思想,唤起他们真挚的感情。从对课文的理解来看,先有个整体的、生动的感受,也是必要的。我受此启发,在教《最后一课》时,放弃了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归纳的旧模式,设计了“小弗郎士是不是一个好学生、韩麦尔先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这样两个大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理由找根据。结果学生个个有理有据,争得面红耳赤,引出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前后变化的原因,理解了失去国土对人心的震撼,自然而然就深入到了爱国这一主题上,从而化难为易、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为自己能积极参与而兴奋不已。
   宁鸿彬老师讲《七根火柴》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给这篇课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学生就有了《无名战士》、《火红的心》等标题,老师提问:那么,为什么本文要以“七根火柴”为题呢?当学生说出了七根火柴是本文的线索之类的答案时,老师又问本文开头的景物描写和火柴是什么关系——师生共同研读得出结论为“需火”。老师又问:课文描述卢进勇和无名战士接触这一段,和火柴有什么关系?结论是“献火”。卢进勇追赶部队和火柴是什么关系?——最后总结是“送火”。
   宁老师对《七根火柴》的问题设计和钱老师对《驿路梨花》的问题设计,看来相去甚远,一个是撒网捕鱼,大放大收。一个是银钩垂钓,一线相穿。但是殊途同归,都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问题难易适度,没有哪一个学生会坐冷板凳,每个小脑袋瓜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身心和作者和文中的人物交融在了一起,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张文月,教师,现居江苏无锡。
其他文献
别看靴子姐姐是大姐姐,可是我也特别爱看童话故事。黄晨洋向青蛙提出了疑问;孙旭扬同学将生活中的一种害虫写在了自己的童话故事中;王楚皓同学则是写了黑猫和萤火虫的故事。可是他们也不是无端乱造,而是根据这些动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习性特点,编写出了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哟!  青蛙,青蛙,请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每天夜晚鸣叫,白天工作,那你哪来的时间休息?白天黑夜都在帮助农民伯伯除害虫,那你哪来的时间休息?请你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