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聋生由于听力缺陷就很难去理解、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不能理解数学知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计算能力缺乏。在教学中面对这一问题,在练习中采取多种练习形式,注重培养聋生的“说”“读”“验算”来提高学生缺乏的计算能力,理解数学知识层层递进的关系。
【关键词】数学;逻辑性;聋生;计算;练习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中小学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障碍,儿童的数学学习就要受到影响。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了数学知识所特有的逻辑序,而这种结构特征又不只是体现为形式化的处理,它还可以表现为多样化的问题以及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自然连接和转换,这样,数学知识系统就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动态的活动系统。那我们的聋生由于听力缺陷就很难去理解、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听力上的缺陷造成了聋生在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落后,对应用题和数量概念的理解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能理解计算的规律和数学知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教学中就出现了知识阶段性记忆,缺乏知识与知识的自然连接和转换,综合回顾中计算出错率高,算术成绩受到很大的影响。
平时表现为:
1、知识技能方面 计算能力缺乏
例如三年级的聋生,在学习乘法除法教学内容中,同样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学习了竖式计算以后忘记了口算的计算方法,或者是口算的的计算方法与竖式的计算无法相连接转换。如42÷2能够口算得出21,知道先计算十位上的四个十除以2得出2个十即20,再计算个位上的数得1,最后得出2个十一个一即21。而在笔算教学中,同样是算式42÷2,以竖式的形式出现,计算的过程能够书写,但是却不会用口算的方法和步骤去试商。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计算过程,没有商,不会运用口算的计算方法求商。同样乘法和加减法学习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学习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缺乏对基本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例如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中,除法算式36÷6=的计算,不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种运算关系,无法理解熟练运用乘法算式6×6=36去求除法算式得商。
3、思维能力差,表现为无序性、和无过程性。
聋生的思维能力较差,面对教师的教,聋生通常出现的学习特点就是按部就班的运用根本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去理解,所以在练习中常常出现换一种练习方式就练习困难的现象,没有思考计算方法和过程直接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
因此,在教学中面对聋生这些学习问题采取了以下办法:
1 让学生正确掌握算法。
如我在教学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时先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被除数由两位数变成了三位。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先是让学生通过“自已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除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四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2、让聋生充分地“说”,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
对于聋生尤其要注重“说”的能力,聋校教学中“说”不仅仅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说”在数学教学中更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计算教学就是学生“算”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的“说”, 交给学生计算方法以后。在练习中让学生说自己的计算过程,怎样想的,先计算哪一步得出什么,在计算哪一步最后得出什么。对于较差的聋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学习能力较好的聋生可以适当的引导发现计算的简便算法。同时,重视师生演示操作作用,把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3、合理训练。
在教学中聋生的学习特点具有单一性。在练习中常出现一种形式的练习掌握熟练,同样的算式换一种练习形式就出现计算困难的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就会通过连续的、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熟练掌握目的,而让学生反复做大量、单调的计算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达不到练习的目的。所以练习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
(1)计算时时练。每堂课都要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余外要充分利用自习时间加强学生的计算训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聋生难掌握,易错之处要重点练。
(2)对比练习。在教学中,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板书让学生进行观察区分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在哪,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及时给与鼓励和纠正错误。
(3)改错练习。我故意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题目板书出来,让其他学生观察指出错误之处,并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说说改正的方法。让学生当“错题医生”证明一下自己我学会了,给与学生一种成就感。
4、培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
培养学生读题的习惯。教学中聋生因为缺乏认知没有读题审题的习惯,按照自己的理解计算,根本不看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常常出现计算方法的错误。我认为读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读题要明确练习的要求是什么,通过“读”才能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运算方法、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培养学生自我检查“验算”的能力,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聋生缺乏自我检验的能力,练习中计算完成就是百分百的对了,看不出计算错误在哪。因此我认为要把检查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至少也要采取再算一遍的检查验算方法。
聋校教学中数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知识层层递进的学科。面对这样的学科聋生的学习能力面对很大的挑战,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教学引导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学习困难。这一过程是漫长的,是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研究、实践的。
【关键词】数学;逻辑性;聋生;计算;练习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中小学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障碍,儿童的数学学习就要受到影响。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了数学知识所特有的逻辑序,而这种结构特征又不只是体现为形式化的处理,它还可以表现为多样化的问题以及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自然连接和转换,这样,数学知识系统就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动态的活动系统。那我们的聋生由于听力缺陷就很难去理解、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听力上的缺陷造成了聋生在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落后,对应用题和数量概念的理解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能理解计算的规律和数学知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教学中就出现了知识阶段性记忆,缺乏知识与知识的自然连接和转换,综合回顾中计算出错率高,算术成绩受到很大的影响。
平时表现为:
1、知识技能方面 计算能力缺乏
例如三年级的聋生,在学习乘法除法教学内容中,同样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学习了竖式计算以后忘记了口算的计算方法,或者是口算的的计算方法与竖式的计算无法相连接转换。如42÷2能够口算得出21,知道先计算十位上的四个十除以2得出2个十即20,再计算个位上的数得1,最后得出2个十一个一即21。而在笔算教学中,同样是算式42÷2,以竖式的形式出现,计算的过程能够书写,但是却不会用口算的方法和步骤去试商。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计算过程,没有商,不会运用口算的计算方法求商。同样乘法和加减法学习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学习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缺乏对基本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例如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中,除法算式36÷6=的计算,不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种运算关系,无法理解熟练运用乘法算式6×6=36去求除法算式得商。
3、思维能力差,表现为无序性、和无过程性。
聋生的思维能力较差,面对教师的教,聋生通常出现的学习特点就是按部就班的运用根本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去理解,所以在练习中常常出现换一种练习方式就练习困难的现象,没有思考计算方法和过程直接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
因此,在教学中面对聋生这些学习问题采取了以下办法:
1 让学生正确掌握算法。
如我在教学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时先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除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被除数由两位数变成了三位。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先是让学生通过“自已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除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四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2、让聋生充分地“说”,把操作和语言结合起来。
对于聋生尤其要注重“说”的能力,聋校教学中“说”不仅仅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说”在数学教学中更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计算教学就是学生“算”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的“说”, 交给学生计算方法以后。在练习中让学生说自己的计算过程,怎样想的,先计算哪一步得出什么,在计算哪一步最后得出什么。对于较差的聋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学习能力较好的聋生可以适当的引导发现计算的简便算法。同时,重视师生演示操作作用,把操作与语言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3、合理训练。
在教学中聋生的学习特点具有单一性。在练习中常出现一种形式的练习掌握熟练,同样的算式换一种练习形式就出现计算困难的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就会通过连续的、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熟练掌握目的,而让学生反复做大量、单调的计算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达不到练习的目的。所以练习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
(1)计算时时练。每堂课都要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余外要充分利用自习时间加强学生的计算训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聋生难掌握,易错之处要重点练。
(2)对比练习。在教学中,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板书让学生进行观察区分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在哪,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及时给与鼓励和纠正错误。
(3)改错练习。我故意将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题目板书出来,让其他学生观察指出错误之处,并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说说改正的方法。让学生当“错题医生”证明一下自己我学会了,给与学生一种成就感。
4、培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
培养学生读题的习惯。教学中聋生因为缺乏认知没有读题审题的习惯,按照自己的理解计算,根本不看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常常出现计算方法的错误。我认为读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读题要明确练习的要求是什么,通过“读”才能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运算方法、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培养学生自我检查“验算”的能力,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聋生缺乏自我检验的能力,练习中计算完成就是百分百的对了,看不出计算错误在哪。因此我认为要把检查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至少也要采取再算一遍的检查验算方法。
聋校教学中数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知识层层递进的学科。面对这样的学科聋生的学习能力面对很大的挑战,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教学引导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学习困难。这一过程是漫长的,是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研究、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