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理工科教学由于其概念的高度抽象性,理论上严谨的逻辑性和计算方法的高度技巧性,使得教学矛盾比较突出。将“换位思考”引入理工科教学活动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换位思考 理工科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7(a)-0000-00
1关于“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来源于心理学的“角色交换法”,即当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出现矛盾时,设想把冲突双方的位置互换一下,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来考虑问题,往往易于找到症结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在教与学矛盾中体现为“教师”与“学生”间的换位。教师应经常地反身自问:“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教师不采取哪些方式教学”,自己就不应再用这些老方法去教学生,从学生角度:“我希望教师怎样教我”,教师就应试着用这些方法去教学生。这就是“换位思考”。用它来改进我们固有的教学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往往会使我们的思路大开,用这种思路容易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寻求适当的改进方法,使我们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换位思考”的程度,取决于我们深入课堂的力度、调查研究的水平,对下一步教学方法研究与实施起着导向作用。
2当前理工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前期准备相对不足。我们习惯于把教材内容按照自己的思路,源源不断地输入给学生。为使学生能够容易接受,教师备课时也下了苦功,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且课堂上采用了深入浅出、尽量使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确实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有时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却事与愿违,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为什么我们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学生却不买账呢?对此现象,有时我们感到无可奈何,或埋怨学生太笨。其实不然,正是我们往往忽视了“换位思考”,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准备和讲授课程。“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尤其是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更需如此。教师只对教材下功夫往往是不够的,学生课后仍是感到似是而非,学生希望:“教师能不能将这个定义的背景和为何提出此问题多讲些,否则,我们听不明白,也不大引起注意。”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教师没有考虑培养对象的接受能力,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讲,只能是“事倍功半”,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前期所学知识。
2.2板书刻意不够。在黑板上我们往往书写太多,一个小时写满几大块黑板。学生在这方面会反映:“我们只忙于抄写,顾不上听您的解释,您和我们都费力不讨好,建议板书应提纲挈领,留下牢固记忆的回忆线索。”总之,学生不希望板书只是教材的摘录,而希望能从中学到教师的科学思考方法与精辟见解。
2.3教学语言缺乏心理感情交流。我们注意到了语言艺术的锤炼对教学效果的贡献,但同时又忽视了与学生的心理感情交流。新教师往往讲话速度过快,缺乏抑扬顿挫,而且不注意面向学生,讲课缺乏幽默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在一次座谈中,学生反映:“教师应多讲些实用的有启发性的例子,带一点儿幽默感,使课堂多一点儿笑声,这样我们就能少见到有人打瞌睡或走神了。我们希望教师和蔼但严格要求,如果您能喊出我们的名字,我们将感到十分亲切”。这里学生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我们还应对教学对象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施以教法。若得法,则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便于疏导,教书育人。
三、理工科教学中的“换位思考”及其对策
“学生”的要求。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
①在讲解概念和定理时,希望教师尽量讲一下它们将来的应用领域,及对后继课程的重要性。这样,不但能使我们了解所学内容的目的性,而且还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②在教学中,希望教师的讲解要富于启发性,使我们能举一反三,避免做大量的盲目练习。
③作业要及时适当给予评价,共性的错误希望教师及时指出并予纠正,集中讲解,以示注意。
④希望教师准时上下课。请您注意军容风纪。
教师要强师表意识。教师的表率作用,大量的具体的体现在课堂上热情饱满的授课情绪,悔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准确规范的教学姿态……一招一式,都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教师的表率作用还表现在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优化学生的素质教育环境。
实际上,“学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正反映出新时期军校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向上的良好素质。教师既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要不断地正确引导,注意“言传”的同时,也要注意“身教”我们搞军文结合,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第一任职和今后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想到应用所学知识,并清楚用哪一部分知识,以及如何去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军事问题的操作能力。
近几年来的理工科教学实践证明:坚持并养成“换位思考”的好习惯,应用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不仅减缓了教学矛盾,而且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具目的性,更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如何实现理论数学向应用数学的转化》《教育艺术》2008年第六期.
2《问题解决数学之我见》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3期.
3《数学文化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六期.
4《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时代文学》2008年第十期.
5《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第五期.
6《试析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与途径》《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十七期.
7《新型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探讨》《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十一期.
[关键词]换位思考 理工科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7(a)-0000-00
1关于“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来源于心理学的“角色交换法”,即当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出现矛盾时,设想把冲突双方的位置互换一下,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来考虑问题,往往易于找到症结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在教与学矛盾中体现为“教师”与“学生”间的换位。教师应经常地反身自问:“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教师不采取哪些方式教学”,自己就不应再用这些老方法去教学生,从学生角度:“我希望教师怎样教我”,教师就应试着用这些方法去教学生。这就是“换位思考”。用它来改进我们固有的教学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往往会使我们的思路大开,用这种思路容易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寻求适当的改进方法,使我们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换位思考”的程度,取决于我们深入课堂的力度、调查研究的水平,对下一步教学方法研究与实施起着导向作用。
2当前理工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前期准备相对不足。我们习惯于把教材内容按照自己的思路,源源不断地输入给学生。为使学生能够容易接受,教师备课时也下了苦功,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且课堂上采用了深入浅出、尽量使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确实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有时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却事与愿违,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为什么我们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学生却不买账呢?对此现象,有时我们感到无可奈何,或埋怨学生太笨。其实不然,正是我们往往忽视了“换位思考”,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准备和讲授课程。“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尤其是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更需如此。教师只对教材下功夫往往是不够的,学生课后仍是感到似是而非,学生希望:“教师能不能将这个定义的背景和为何提出此问题多讲些,否则,我们听不明白,也不大引起注意。”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教师没有考虑培养对象的接受能力,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讲,只能是“事倍功半”,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前期所学知识。
2.2板书刻意不够。在黑板上我们往往书写太多,一个小时写满几大块黑板。学生在这方面会反映:“我们只忙于抄写,顾不上听您的解释,您和我们都费力不讨好,建议板书应提纲挈领,留下牢固记忆的回忆线索。”总之,学生不希望板书只是教材的摘录,而希望能从中学到教师的科学思考方法与精辟见解。
2.3教学语言缺乏心理感情交流。我们注意到了语言艺术的锤炼对教学效果的贡献,但同时又忽视了与学生的心理感情交流。新教师往往讲话速度过快,缺乏抑扬顿挫,而且不注意面向学生,讲课缺乏幽默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在一次座谈中,学生反映:“教师应多讲些实用的有启发性的例子,带一点儿幽默感,使课堂多一点儿笑声,这样我们就能少见到有人打瞌睡或走神了。我们希望教师和蔼但严格要求,如果您能喊出我们的名字,我们将感到十分亲切”。这里学生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我们还应对教学对象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施以教法。若得法,则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便于疏导,教书育人。
三、理工科教学中的“换位思考”及其对策
“学生”的要求。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
①在讲解概念和定理时,希望教师尽量讲一下它们将来的应用领域,及对后继课程的重要性。这样,不但能使我们了解所学内容的目的性,而且还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②在教学中,希望教师的讲解要富于启发性,使我们能举一反三,避免做大量的盲目练习。
③作业要及时适当给予评价,共性的错误希望教师及时指出并予纠正,集中讲解,以示注意。
④希望教师准时上下课。请您注意军容风纪。
教师要强师表意识。教师的表率作用,大量的具体的体现在课堂上热情饱满的授课情绪,悔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准确规范的教学姿态……一招一式,都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教师的表率作用还表现在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优化学生的素质教育环境。
实际上,“学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正反映出新时期军校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向上的良好素质。教师既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要不断地正确引导,注意“言传”的同时,也要注意“身教”我们搞军文结合,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第一任职和今后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想到应用所学知识,并清楚用哪一部分知识,以及如何去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军事问题的操作能力。
近几年来的理工科教学实践证明:坚持并养成“换位思考”的好习惯,应用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不仅减缓了教学矛盾,而且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具目的性,更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如何实现理论数学向应用数学的转化》《教育艺术》2008年第六期.
2《问题解决数学之我见》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3期.
3《数学文化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六期.
4《数学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时代文学》2008年第十期.
5《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第五期.
6《试析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与途径》《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十七期.
7《新型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模式探讨》《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