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意愿。创新意识强的人,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可贵的创新勇气。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见,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高科技时代,培养创新型栋梁之才已迫在眉睫。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是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甲同学答错了再请乙同学答。这种一对一的交往形式,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规规矩矩的举手,耐心等待发言的机会,使学生没有或很少享受到自主思维、自我发展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交往形式,即提倡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幸福的体验中去主动学习、自主发展。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可以问老师,让学生感到老师与自己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朋友,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问答,使学生真正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是必然的,有差异就有争辩,有争辩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有增强,个性潜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有个性才有创新。因此,课堂上鼓励孩子争辩,可凸显学生个性,唤醒个性创造的潜在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应抓住一点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辩中明辨是非曲直,追求真知灼见。如教学《跳水》一课,我在引导学生认识船长这一形象时,没有停留在抓重点词句的理解体會上,而是问学生,“还有没有让孩子脱险的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十多种脱险的更好方法,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看这些方法是否可行。最后在争辩中使学生看出这位船长的确是一位果断机制、思维敏捷的船长。再如,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学生对“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不断地肯定与否定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通过自身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经历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要营造宽松的创造心理空间,教师可用“你的见解很独特”、“你真棒”、“你敢于对老师的观点发问,了不起”、“你的说法就是个创新”等评价性语言。这些评价性的语言对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高涨的创新欲望大有裨益。
二、启发学生质疑解难,激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冲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这种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一厢情愿地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感情的体验和文章的意蕴灌输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发现的兴趣和能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应注重启发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中深入进行再阅读,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激励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深入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出答案,若确实不懂,提出来小组讨论。如果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难点,提交教师,但教师决不能将现成答案奉送给学生,而是把难点分解成一个个容易理解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解决,由学生集体讨论,确定答案。对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和看法,教师要多加鼓励。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詹天佑》,可第二段根本没有写詹天佑,作者这样写是不是跑题了?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删去第二段课文,看文章通不通,再按原文读,然后相比较。通过读读、比比,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詹天佑是在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如不写第二段,就无法突出詹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这一段必不可少。又如教学《赤壁之战》时,启发学生质疑:“你们发现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学生问道:“曹操生性多疑。如果他当时头脑冷静,识破黄盖是诈降,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质疑解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质疑问题解惑中增强创新意识。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生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了出来。
三、营造广阔的实践空间,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是一座创造好的宝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因素,为学生提供读中仿造、学中仿创、课外独创等多方面的实践舞台,增长学生的才干。如《黄山奇石》一文,可引导学生依照作者的描写方法,对文中没有作具体介绍的崖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做创造性的描述,还可让学生给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取个名字,并进行描述。还要精心选择构段方式,利用典型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翠鸟》一文的第三段是典型的总起分述,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总起分述形式进行写段训练,出示总起句“课间十分钟真是丰富多彩”作为开头,请学生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话。这一训练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加深了对构段方式的认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寻觅“空白”处进行“写”的训练,如《丰碑》一文中的将军得知面前的死者就是军需处长时,课文是这样写的“将军楞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此时的将军心潮澎湃,但课文并未对将军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行描写。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一“空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语言情境之中,让他们去朗读、去感受、去想象,贴近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将军在这一分钟的内心独白。同时,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复述、课本剧表演等,都是为学生营造创造实践空间的好办法。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贵在激励学与创造。有人把学生的创造潜能比作一个矿藏,这个矿藏是很丰富的,它需要人们去勘探、发现和开采。如果不去开采,让它永远埋在地下,就不能成为有用的资源。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笔者认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是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甲同学答错了再请乙同学答。这种一对一的交往形式,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规规矩矩的举手,耐心等待发言的机会,使学生没有或很少享受到自主思维、自我发展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交往形式,即提倡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幸福的体验中去主动学习、自主发展。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可以问老师,让学生感到老师与自己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朋友,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问答,使学生真正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是必然的,有差异就有争辩,有争辩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有增强,个性潜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有个性才有创新。因此,课堂上鼓励孩子争辩,可凸显学生个性,唤醒个性创造的潜在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应抓住一点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辩中明辨是非曲直,追求真知灼见。如教学《跳水》一课,我在引导学生认识船长这一形象时,没有停留在抓重点词句的理解体會上,而是问学生,“还有没有让孩子脱险的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十多种脱险的更好方法,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看这些方法是否可行。最后在争辩中使学生看出这位船长的确是一位果断机制、思维敏捷的船长。再如,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学生对“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不断地肯定与否定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通过自身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经历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要营造宽松的创造心理空间,教师可用“你的见解很独特”、“你真棒”、“你敢于对老师的观点发问,了不起”、“你的说法就是个创新”等评价性语言。这些评价性的语言对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高涨的创新欲望大有裨益。
二、启发学生质疑解难,激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冲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这种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一厢情愿地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感情的体验和文章的意蕴灌输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发现的兴趣和能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应注重启发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中深入进行再阅读,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激励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深入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出答案,若确实不懂,提出来小组讨论。如果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难点,提交教师,但教师决不能将现成答案奉送给学生,而是把难点分解成一个个容易理解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解决,由学生集体讨论,确定答案。对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和看法,教师要多加鼓励。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詹天佑》,可第二段根本没有写詹天佑,作者这样写是不是跑题了?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删去第二段课文,看文章通不通,再按原文读,然后相比较。通过读读、比比,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詹天佑是在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如不写第二段,就无法突出詹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这一段必不可少。又如教学《赤壁之战》时,启发学生质疑:“你们发现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学生问道:“曹操生性多疑。如果他当时头脑冷静,识破黄盖是诈降,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质疑解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质疑问题解惑中增强创新意识。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生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了出来。
三、营造广阔的实践空间,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是一座创造好的宝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因素,为学生提供读中仿造、学中仿创、课外独创等多方面的实践舞台,增长学生的才干。如《黄山奇石》一文,可引导学生依照作者的描写方法,对文中没有作具体介绍的崖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做创造性的描述,还可让学生给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取个名字,并进行描述。还要精心选择构段方式,利用典型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翠鸟》一文的第三段是典型的总起分述,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总起分述形式进行写段训练,出示总起句“课间十分钟真是丰富多彩”作为开头,请学生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话。这一训练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加深了对构段方式的认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寻觅“空白”处进行“写”的训练,如《丰碑》一文中的将军得知面前的死者就是军需处长时,课文是这样写的“将军楞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此时的将军心潮澎湃,但课文并未对将军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行描写。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一“空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语言情境之中,让他们去朗读、去感受、去想象,贴近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将军在这一分钟的内心独白。同时,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复述、课本剧表演等,都是为学生营造创造实践空间的好办法。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贵在激励学与创造。有人把学生的创造潜能比作一个矿藏,这个矿藏是很丰富的,它需要人们去勘探、发现和开采。如果不去开采,让它永远埋在地下,就不能成为有用的资源。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笔者认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