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工程合同是控制工程工期进度、工程质量和投资价格的法律约束,是保证工程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文件。加强和保证合同公正、准确的实施, 不仅可以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的权益, 同时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有利于加强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与合同及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工程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法律保障和重要工具。因此, 必须十分重视合同及管理。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的、动态的。
一、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文本缺乏规范化操作,法律意识淡薄
工程施工合同涉及的合同条款多,内容冗杂,但是很多當事人对合同不够重视,合同的签订往往草率进行,导致合同签订的条款不完善、不严谨,甚至是内容上产生很大的歧义,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量的计量、进度款支付以及工程结算时缺少依据,产生合同纠份。而且在工程施工中,合同不规范也会反映在承包商得不到业务而迁就业主,按照业主的意愿签订合同,使得合同中内容产生不平衡的问题,工程施工起来,一旦牵涉到经济权利,终将导致经济纠纷的产生。
2、合同公正性欠缺,权益过多的倾向于发包单位
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不平等合同条件等问题,也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护意识差、索赔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受损害者往往是承包商。合同订立时缺乏预见性,缺少对合同文本的分析,存在“签合同时模糊点,施工完了再找业主慢慢扯”的思想,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因缺少某些重要的条款、双方对条款的理解有差异、合同风险预估不足等问题发生争执。
3、 合同索赔实现难度大
由于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公路建设是一个索赔多发的行业。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者的权利,也是合同缺陷的补充,其实质是承发包双方承担工程风险比例的再分配。对于承包人来讲工程索赔是一种保护自己正当权益、弥补工程损失的有效手段。而由于公路市场行政干预过多,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承包人往往是受损害者。
4、“阴阳合同”充斥市场
“阴阳合同”是指发包人在有形建筑市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承包人,并按照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要求,与中标承包人签订施工合同,俗称“阳合同”;在有形建筑市场以外,另行与承包人签订一份合同书或补充协议,该合同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但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即所谓的“阴合同”。各种“阴阳合同”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归纳起来,“阴合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与“阳合同”存在明显差异:压价、肢解分包等,这几种行为均是发包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同时也是政府主管部门所严格禁止的行为。
二、解决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合同管理不仅涉及经营、造价,而且涉及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必须有专门的机构,专业人员从事这样的工作。要从上到下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 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使合同管理覆盖到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设置专职法律顾问、合同管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员,并具体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地位、职能,合同管理部门与其它执行部门的职责范围,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最终形成从合同谈判、审核、履行到监督检查,保证合同有效实施的织织保障体系。
2、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1)合同交底制度
对新签施工合同,首先由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投标报价采取的措施,如不平衡报价、多方案报价法等,对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进行交底,使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充分了解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构成,采取的措施及采取的何种施工方案。再由合同部门与技术部门协商,分析研究施工方案是否可以优化,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合同会审制度
通过会审,不但要掌握合同的主要内容构成,而且要对合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点保证合同中的关键工序,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的施工,把合同对施工过程中的有利影响发挥最大,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3)合同审批制度
合同在签订前应执行审查、批准制度,即项目部各业务部门会签后,以项目部名义上报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办审查,再报请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明确表示同意对外正式签订合同。经过严格的手续,使合同签订的基础更加牢固。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合同得以有效管理的基础
(1)把好合同管理人员入口关
在本企业内部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人从事该项工作,如本企业没有合适人选,可以从社会上聘请,把好合同管理人员入口关。
(2)做好在职培训工作
任何知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合同管理也不例外,合同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培训,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来解决新的问题。
(3)建立岗位责任制
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职责,不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而且可以促进他们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4、建立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网络体系,是保证合同得以有效管理的根本保障。
企业合同管理网络体系包括: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合同管理机构,使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管理的每一个层次。一个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总部应设有合同管理专职部门,分公司设立兼职部门,项目经理部应设有专职岗位。内部如没有法律工作部门的,还应外聘法律顾问,负责法律咨询、合同评审、履约监督和组织仲裁和诉讼等工作,确保企业利益不受侵犯。制度网络是指企业要在合同管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特别对合同的制作、审核、审批、签订、履行、评估等环节的流程设计及权限设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该体系的运作,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来保证,也可以通过每一份合同执行后的评价来保证。要不断的根据合同管理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对企业合同管理网络体系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才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5、加强对合同的审核
主要看合同的合法性、完备性和公正性。合法性分析包括: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工程项目是否已具备招标投标、签订和实施合同的一切条件,特别是具备各种批准文件;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各种法律的要求;完备性分析包括:构成合同文件的种种文件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对各种问题的规定有没有遗漏;合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楚;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应尽量采用或参考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是公平性分析:合同应公平合理地分配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使之达到总体平衡。如果合同规定甲方有某项权利,则要分析该项权利的行使对乙方的影响,该项权力是否需要制约,甲方有无滥用这个权力的可能。如果合同规定乙方有一项责任,则应分析完成这项合同责任有什么前提条件。如果这些前提条件应由甲方提供或完成,则应作为甲方的一项责任在合同中作明确的规定进行反制约。甲方和乙方的权益和责任应尽可能具体、详细,并注意其范围的限定。作为乙方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合同中对自己的权益的保护条款。
6、加强企业索赔管理意识
索赔是指未按合同约定费用而造成损失申请对方赔偿的行为, 是正当的,合法的。施工单位必须拿起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多数施工单位不敢进行索赔。究其主要原因是法律意识不强, 索赔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困难原因是没有证据, 没有履约资料, 或者是资料管理混乱, 拿不出有力的索赔证据。国外许多施工企业家认为索赔管理就是效益。要加强和提高索赔管理意识, 首先是领导必须重视, 并且给项目责任人以责任目标, 有措施地监督项目人进行签证, 争取索赔。在日常工作中, 承包商应注重取得经济活动的证据,保持完整的实际工程纪录; 委派专人负责工程资料和其他经济活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有保证地满足索赔管理的需要。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越来越多,正迫切需要引进适合中国施工企业的现代化合同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去加以完善和创新,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清伶. 对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探讨[J]. 中华民居,2010,( 10)
[2]周燕.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探讨[J]. 科技风,2009,( 23)
[3]高飞.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 中国科技博览,2010,( 3)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与合同及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工程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法律保障和重要工具。因此, 必须十分重视合同及管理。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的、动态的。
一、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文本缺乏规范化操作,法律意识淡薄
工程施工合同涉及的合同条款多,内容冗杂,但是很多當事人对合同不够重视,合同的签订往往草率进行,导致合同签订的条款不完善、不严谨,甚至是内容上产生很大的歧义,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量的计量、进度款支付以及工程结算时缺少依据,产生合同纠份。而且在工程施工中,合同不规范也会反映在承包商得不到业务而迁就业主,按照业主的意愿签订合同,使得合同中内容产生不平衡的问题,工程施工起来,一旦牵涉到经济权利,终将导致经济纠纷的产生。
2、合同公正性欠缺,权益过多的倾向于发包单位
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不平等合同条件等问题,也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护意识差、索赔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受损害者往往是承包商。合同订立时缺乏预见性,缺少对合同文本的分析,存在“签合同时模糊点,施工完了再找业主慢慢扯”的思想,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因缺少某些重要的条款、双方对条款的理解有差异、合同风险预估不足等问题发生争执。
3、 合同索赔实现难度大
由于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公路建设是一个索赔多发的行业。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者的权利,也是合同缺陷的补充,其实质是承发包双方承担工程风险比例的再分配。对于承包人来讲工程索赔是一种保护自己正当权益、弥补工程损失的有效手段。而由于公路市场行政干预过多,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承包人往往是受损害者。
4、“阴阳合同”充斥市场
“阴阳合同”是指发包人在有形建筑市场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承包人,并按照招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要求,与中标承包人签订施工合同,俗称“阳合同”;在有形建筑市场以外,另行与承包人签订一份合同书或补充协议,该合同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但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即所谓的“阴合同”。各种“阴阳合同”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归纳起来,“阴合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与“阳合同”存在明显差异:压价、肢解分包等,这几种行为均是发包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同时也是政府主管部门所严格禁止的行为。
二、解决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合同管理不仅涉及经营、造价,而且涉及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必须有专门的机构,专业人员从事这样的工作。要从上到下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 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使合同管理覆盖到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设置专职法律顾问、合同管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员,并具体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地位、职能,合同管理部门与其它执行部门的职责范围,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最终形成从合同谈判、审核、履行到监督检查,保证合同有效实施的织织保障体系。
2、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1)合同交底制度
对新签施工合同,首先由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投标报价采取的措施,如不平衡报价、多方案报价法等,对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进行交底,使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充分了解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构成,采取的措施及采取的何种施工方案。再由合同部门与技术部门协商,分析研究施工方案是否可以优化,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合同会审制度
通过会审,不但要掌握合同的主要内容构成,而且要对合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点保证合同中的关键工序,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的施工,把合同对施工过程中的有利影响发挥最大,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3)合同审批制度
合同在签订前应执行审查、批准制度,即项目部各业务部门会签后,以项目部名义上报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办审查,再报请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明确表示同意对外正式签订合同。经过严格的手续,使合同签订的基础更加牢固。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合同得以有效管理的基础
(1)把好合同管理人员入口关
在本企业内部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人从事该项工作,如本企业没有合适人选,可以从社会上聘请,把好合同管理人员入口关。
(2)做好在职培训工作
任何知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合同管理也不例外,合同管理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培训,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来解决新的问题。
(3)建立岗位责任制
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职责,不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而且可以促进他们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4、建立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网络体系,是保证合同得以有效管理的根本保障。
企业合同管理网络体系包括: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合同管理机构,使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管理的每一个层次。一个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总部应设有合同管理专职部门,分公司设立兼职部门,项目经理部应设有专职岗位。内部如没有法律工作部门的,还应外聘法律顾问,负责法律咨询、合同评审、履约监督和组织仲裁和诉讼等工作,确保企业利益不受侵犯。制度网络是指企业要在合同管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特别对合同的制作、审核、审批、签订、履行、评估等环节的流程设计及权限设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该体系的运作,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来保证,也可以通过每一份合同执行后的评价来保证。要不断的根据合同管理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对企业合同管理网络体系进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才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5、加强对合同的审核
主要看合同的合法性、完备性和公正性。合法性分析包括: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工程项目是否已具备招标投标、签订和实施合同的一切条件,特别是具备各种批准文件;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各种法律的要求;完备性分析包括:构成合同文件的种种文件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对各种问题的规定有没有遗漏;合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楚;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应尽量采用或参考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是公平性分析:合同应公平合理地分配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使之达到总体平衡。如果合同规定甲方有某项权利,则要分析该项权利的行使对乙方的影响,该项权力是否需要制约,甲方有无滥用这个权力的可能。如果合同规定乙方有一项责任,则应分析完成这项合同责任有什么前提条件。如果这些前提条件应由甲方提供或完成,则应作为甲方的一项责任在合同中作明确的规定进行反制约。甲方和乙方的权益和责任应尽可能具体、详细,并注意其范围的限定。作为乙方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合同中对自己的权益的保护条款。
6、加强企业索赔管理意识
索赔是指未按合同约定费用而造成损失申请对方赔偿的行为, 是正当的,合法的。施工单位必须拿起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多数施工单位不敢进行索赔。究其主要原因是法律意识不强, 索赔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困难原因是没有证据, 没有履约资料, 或者是资料管理混乱, 拿不出有力的索赔证据。国外许多施工企业家认为索赔管理就是效益。要加强和提高索赔管理意识, 首先是领导必须重视, 并且给项目责任人以责任目标, 有措施地监督项目人进行签证, 争取索赔。在日常工作中, 承包商应注重取得经济活动的证据,保持完整的实际工程纪录; 委派专人负责工程资料和其他经济活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有保证地满足索赔管理的需要。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越来越多,正迫切需要引进适合中国施工企业的现代化合同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去加以完善和创新,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清伶. 对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探讨[J]. 中华民居,2010,( 10)
[2]周燕.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探讨[J]. 科技风,2009,( 23)
[3]高飞.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 中国科技博览,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