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最喜欢种哪几种树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hu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是赏花的季节,也是植树的季节。从古籍记载来看,槐、柳、榆和梧桐最受古人青睐。这些树木都不是名贵树种,为什么古人特别喜欢呢?原来它们都有特别的寓意,都是古人眼里的吉祥树。
  槐树
  俗话说:“门前有槐,升官发财。”古人为图吉利,不论是官宦门第还是普通人家,庭院附近总少不了槐树。从栽植历史来看,早在先秦时槐树已是官方选定的绿化树种之一。据《周礼·秋官》“朝士”条,周王的廷院要“左九棘”“右九棘”“而三槐”,意思是左右各栽九棵棘树,南边栽三棵槐树。
  为什么栽三棵槐树?原来是为了方便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上朝时找准自己的站位,即所谓“三公位焉”。先秦时的厚槐之风影响深远,明陈淏子《花镜·花小类考》“槐条”记载:“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槐树还是后世皇家宫苑内必植之树,故槐树又有“宫槐”的别称。衙门、学校、街巷也都广植槐树。西汉时,人们称政府机构为“槐衙”,称读书人聚集之处为“槐市”,就是因为那里遍植槐树。
  《艺文类聚》引《三辅黄图》记载:“(汉昭帝)始元四年(公元前90年),起明堂辟雍,为博士舍三十区,为会市,但列槐树数百行。”“槐市”又称“学市”,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称:“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直到唐代“槐市”仍盛行。唐元稹《学牛鼓琴判》中有这样的说法:“期青紫于通径,喜趋槐市;鼓丝桐之逸韵,叶畅薰风。”
  唐朝时,应试举子落了第往往也不离开长安,而是通过夏课恶补学业。在槐树花开的时节,他们常常将新作投给相关主考官,以求荐拔。此即李淖《秦中岁时记》所谓:“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黄,举子忙。’”
  但槐樹真正被赋予感情寄托是在明朝。明初,朝廷将山西人口大规模移往全国各地,出发地点即是洪洞县的一株大槐树,故民谚有“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说,槐树也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寻根文化”的符号。
  柳树
  在中国的原生树木中,柳树是阳春三月最夺人眼目的树木。唐贺知章的《咏柳》,浓缩了古人面对柳树的全部喜悦之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树又名“杨柳”,有垂柳、早柳、杞柳等不同品种,不论哪一种都长得很漂亮。《诗经·小雅》中的《采薇》诗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柳树成了民间吉祥之物。佛教界认为柳枝充满神性,如南海观音的常见形象之一即为一手托净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病消灾。
  古人迷信,认为“柳可驱鬼”,故柳树又有“鬼怖木”的别称。南北朝时,民间已出现了在门前插柳的习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唐宋时,清明节“插柳”“折柳”“戴柳圈”的习俗已形成,皇家甚至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办。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三月三日,(朝廷)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可免虿毒。”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条亦称,北宋京城汴梁“家家以柳插于门上,名日:‘明眼’”。
  唐宋时期描写柳树的诗文也最多,如咏柳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便出自唐韩翊的《寒食》诗。当时唐朝都城广植柳树,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外柳絮飞舞。
  在北宋的都城汴梁,柳树的数量也远远多于槐树。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大大小小的树木有170多棵,其中柳树占了大多数。
  但柳树栽植很有讲究。“前不栽桑,后不种柳”,柳树栽植位置以在庭院两侧为宜,又以左为好:“东柳西桑,进益牛羊。”
  榆树
  与槐树、柳树一样,榆树同样有悠久的栽植历史,先秦时已广泛栽植。《诗经·唐风》中的《山有枢》诗里即提到榆树:“山有枢,隰有榆。”榆树之所以能赢得古人的青睐,首先是因为它是一种“活命树”。
  榆树的皮、根、叶、花均可食用,荒年可以用来充饥,在青黄不接的春荒之际,榆树的价值也显得很突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荒岁,农人取皮为粉,食之当粮,不损人。”北宋嘉祜年间,“丰沛(江苏徐州一带)人缺食多用之”,度过了灾荒时期。
  明朱橚《救荒本草》记载了榆树“救饥”之法:“采肥嫩榆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其榆钱煮糜羹食佳,但令人多睡。或焯过晒干备用,或为酱皆可食。榆皮刮去其上干燥皴涩者,取中间软嫩之皮剁碎晒干,炒焙极干,捣磨为面,拌糠干草末蒸食,取其滑泽易食。”
  《救荒本草》还特别提到:“又云榆皮与檀皮为末服之,令人不饥,根皮亦可晒干捣磨为而,作饼食之。”
  其实,先秦时人们已发现了榆树的救荒功能。《神农本草经》称榆树皮“久服轻身不饥”,将之与“槐实”“枸杞”等同列为“上品”。
  因为榆树有这些特殊用途,所以古时家家不忘栽上几棵榆树。东晋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便在院中栽了榆树,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古人对榆树的名称也很在意。榆树的果实(种子)榆荚俗称“榆钱儿”,《本草纲目·木二》“榆”条称:“其木甚高大,未生叶时,枝条问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榆钱”谐音“余钱”,古人栽植榆树,也有讨口彩的意思,即所谓“阳宅背后栽榆树,铜钱串串必主富”。
  古人特别喜欢榆树,还因为古人认为榆树可辟邪,有“宅后有榆,百鬼迁移”的迷信说法。明文震亨《长物志》则另有理解:“槐榆宜植门庭,极扉绿映,真如翠幄。”
  梧桐
  梧桐俗称“引凤树”,其枝条被称为“风条”,这与“梧桐引凤凰”的传说有关:“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所以古人喜欢在庭院中栽植梧桐。明王象晋《群芳谱》记载,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人家斋阁多种之”。
  古人往往将梧桐与竹子一起栽植,“前栽碧桐,后栽翠竹”。《花镜》称:“藤萝掩映,梧竹致清,宜深院孤亭,好鸟闲关。”如果再养点菊花,到了秋天更别有一番情趣,正如元朝词人侯善渊所写:“一叶梧桐窗外落,金菊出疏篱。”
  梧桐木是古人制琴的好材料,这给梧桐平添了一份高雅。《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古琴的别称“焦桐”即由此而来。
  先秦时已有用梧桐木制琴的记载。《诗经·鄘风》中的《定之方中》诗,就有“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一说。汉魏时,人们用梧桐木制琴已很有经验。制琴的材料以牛长在今鲁南峄阳山的梧桐为佳,有“峄阳孤桐”之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梧桐生于峄阳山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以为琴,声清雅。”
  《风俗通义》所谓“孙枝”,就是梧桐的枝干。为什么会有这种叫法,明杨升庵《丹铅总录》是这样解释的:“凡木本实而末虚,唯桐反之。试取其小枝削之,皆坚实如蜡,而其本皆虚。故世所以贵孙枝者,贵其实也。”也正因此,梧桐被视为“宜子孙”的祥树,这也是古人特别喜欢梧桐树的一大缘由。
  古人喜欢梧桐,还因为梧桐是“知岁时”的“灵树”。据《花镜》“梧桐”条:“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
其他文献
我的一位朋友是专门做网络安全的,当年在美国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在美国互联网界赫赫有名。有一次他去以色列,坐的是以色列航空的航班。以色列航空对安检的要求非常高,每个乘客必须提前四个半小时到达机场进行安检。他按要求提前四个半小时到了机场,发现以航的安检果然比其他航空公司的安检严很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检查完所有东西,上飞机之前,他又被一个高大威猛的人拦住了,这个人看起来很像传说中的“摩萨德”。“摩薩德”
期刊
糊涂,是一种精神状态;难得糊涂,则是一种人生境界。  唐代僧人寒山脾气十分古怪,常跑到寺庙中“望空噪骂”,有人说他疯了,他哂笑而去。他与拾得成为莫逆之交后,留下许多充满玄机的对话。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气愤至极,便問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一问一答,看似随意,
期刊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数千年,其间货币的形态先后发生过数次重大改变,同时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类历史上先后诞生过多种奇特的货币。下面我们就来见识几种奇特的货币。  塑料钞票  英格兰银行2016年9月13日宣布,当天开始发行面值为5英镑的塑料钞票,首批发行量为4.4亿张。这是英国央行历史上首次推出塑料钞。  新款塑料钞的材料为一种柔性塑料,较薄,使用新一代防伪技术,包括:女王头像
期刊
金鱼体态优美、色彩绚丽,是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观赏鱼类,民间多赋予其幸福、美好、吉祥、富贵等寓意。  珍珠鱼的画法  1.用朱砂画鱼的整体,笔端先蘸满淡朱砂,然后蘸浓朱砂,依头部、背脊、背鳍、尾鳍、胸鳍、腹鳍、腹部的顺序依次落笔,一气呵成。头和背脊以中锋落笔,行笔较慢,力求有厚重感;背鳍、胸鳍、腹鳍、尾鳍则适合侧锋用笔,行笔较快,以体现灵活和单薄感;腹部落笔宜慢,笔肚顺势下压,使笔端的淡朱砂徐徐渗化
期刊
吴刚“躺红”了,因为出演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的市委书记李达康。  电视剧播出后,他在微博上说了句“欢迎大家给我留言啊”,呼啦啦收到32万个赞比过去6年的加起来还要多。网友们高喊着“达康书记的GDP我们来守护”,用各种表情包表达对“流量老生”的喜爱。一夜之间,这位55岁、曾经连名字都很难被人叫上来的演员,变成了“汉东第一男模”。  观众喜欢那个坦荡、执拗、爱炸毛的市委书记,也喜欢上了塑造他的吴刚。
期刊
潘素曾经是苏州名门的千金,清朝名臣潘世恩的后代,原名潘白琴,也叫潘慧素。幼年时,大家闺秀出身的母亲沈桂香聘请名师教她音乐和绘画,所以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绘画功底也很扎实。13岁时母亲病逝,她被继母王氏卖到了上海的妓院。面对如此冰火两重天的际遇,她却拾掇起千般愁绪,铺展出别样洞天。  《苹果日报》社长董桥在那篇《永远的潘慧素》中描写20世纪30年代的她:“亭亭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边,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
期刊
赵丹是深受影迷们喜爱的一代电影大师,塑造了许多让观众难忘的角色,而在生活中,他则既糊涂又幽默。  博闻强识的赵丹几十年后还能把自己甚至别人演过的戏说得一清二楚,可是一离开舞台和银幕,他这种惊人的记忆力立即不复存在,甚至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他也经常糊里糊涂。当年赵丹住在上海淮海中路时,儿女们经常和他开玩笑:“爸爸,您姓啥名啥?”“我姓赵名丹。”“您多大年纪了?”“我……我搞不清楚了。”“您住在啥地方?
期刊
对电影这门综合性艺术来说,要想达到创作者的目标,就摆脱不了对技术的依赖。甚至可以说,电影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电影技术同生共长,谁也离不开谁。  在电影技术还不那么发达的时代,许多大师为了呈现自己想要的特效,曾经“因陋就简”,脑洞有多大,特效就有多神奇。  1941年,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在拍摄电影《深闰疑云》时,想让观众和故事中的妻子一样,强烈怀疑丈夫准备用毒牛奶害死她。怎么才能让观众的视线全部聚焦
期刊
我在不同的场合,见过郑板桥的两幅肖像:一幅是秃头、小眼、弯眉、干瘦的郑板桥,一幅是身穿长袍、体形微胖、髯须飘飘的郑板桥。  古代没有成像技术,所以郑板桥的高矮、胖瘦以及气宇、相貌等,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画的。  没有见过的那个人,你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来描摹他的样子。比如,一介耕夫,眼角的鱼尾纹大概是有的。在炎夏的烈日下耕作,阳光刺眼,种地时又不太可能戴一副墨镜,所以经常需要蹙起眉头和双眼,
期刊
《孔乙己》:读书人偷东西,竞然这样反驳……  《卖炭翁》:帮帮这个可怜的老人!看见请转发!  《霸王别姬》:99%的人都看哭了!我爱你,与性取向无关!  《包法利夫人》:没有公主命,却生了公主病(深度好文)  《了不起的盖茨比》:惊掉下巴!贵族奢靡生活大曝光!  《西游记》:为了一册书,他拒絕了全天下的美女  《变形记》:一觉醒来,他竞然变成了昆虫!朋友圈转疯了!  《白蛇传》:震惊!人蛇交配后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