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徐州市“魅力教师”评选活动主办者刚刚对外公布了进入前百名的“魅力教师”的资料和图片。该项活动是非教育部门主办的,自2006年9月初开始以来,受到当地各界和市民的密切关注。入围者中青春靓丽的新生代教师明显占了多数,又以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居多,达60名,再加上职业舞校的16名年轻专业教师,占到了76%。这一结果令教育界的老教师们多少有些失望,在当地引起诸多争议。
评选的对象来自教育部门,而评选活动的主管部门竟然不是教育部门,这样的评选活动倒是让人大开了眼界。众所周知,评判教师“魅力”与否,最有发言权的自然是学生。可在这场“魅力教师”评选中,学生何尝有发言权?评判教师“魅力”与否的决定因素竟然是短信投票量的多少和专家评委团的意见。这样本末倒置的评选,其结果肯定是与学生和教师们心目中的“魅力教师”相差甚远。
“魅力”,指的是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它是交际场境中的人在他人心理上激起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反映。“魅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一个有“魅力”的人,一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必然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笔者是位中学教师,站在教师的角度,我这样理解“魅力教师”:学生的欢迎程度决定着教师的“魅力指数”。
一个教师要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人,他(她)必定具有多种“魅力”糅和形成的“魅力教师形象”:既有“仰之弥高,师之弥虔”的道德魅力,又有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才华魅力;既有思想活跃、睿智深邃的思想魅力,又有“言语妙于天下”的语言魅力。还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魅力等等……至于有没有漂亮的外表倒在其次。在我的心目中,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还有斯霞、霍懋征、于漪、孙维刚……他们可能没有漂亮的外表,但又有谁能否认他们的“魅力教师形象”?
“魅力教师”评选只不过是一场仿照“超女”海选的评选活动,它与我们心目中真正的“魅力教师”相去甚远。对此,我们不妨以娱乐的眼光去看待,或许会有别样的收获,当然更不会有“失望”的感觉了。不过,对于不知内情、不明就里的一般市民,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师在心目中具有很高地位的孩子们,这样的活动的误导和负面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如此看来,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是不搞的好。
评选的对象来自教育部门,而评选活动的主管部门竟然不是教育部门,这样的评选活动倒是让人大开了眼界。众所周知,评判教师“魅力”与否,最有发言权的自然是学生。可在这场“魅力教师”评选中,学生何尝有发言权?评判教师“魅力”与否的决定因素竟然是短信投票量的多少和专家评委团的意见。这样本末倒置的评选,其结果肯定是与学生和教师们心目中的“魅力教师”相差甚远。
“魅力”,指的是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它是交际场境中的人在他人心理上激起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反映。“魅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一个有“魅力”的人,一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必然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笔者是位中学教师,站在教师的角度,我这样理解“魅力教师”:学生的欢迎程度决定着教师的“魅力指数”。
一个教师要想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人,他(她)必定具有多种“魅力”糅和形成的“魅力教师形象”:既有“仰之弥高,师之弥虔”的道德魅力,又有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才华魅力;既有思想活跃、睿智深邃的思想魅力,又有“言语妙于天下”的语言魅力。还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魅力等等……至于有没有漂亮的外表倒在其次。在我的心目中,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还有斯霞、霍懋征、于漪、孙维刚……他们可能没有漂亮的外表,但又有谁能否认他们的“魅力教师形象”?
“魅力教师”评选只不过是一场仿照“超女”海选的评选活动,它与我们心目中真正的“魅力教师”相去甚远。对此,我们不妨以娱乐的眼光去看待,或许会有别样的收获,当然更不会有“失望”的感觉了。不过,对于不知内情、不明就里的一般市民,特别是对于那些老师在心目中具有很高地位的孩子们,这样的活动的误导和负面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如此看来,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是不搞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