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化是推动“四个自信”建构的原点和的强大外在动力。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进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历了多次的挫折最终促成中国化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理论成果用来武装人民群众和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使他们的自信心一步步增强;在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保证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制度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证;现代化是文化自信的建构提供充足的养料,文化自信为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4-0016-03
习近平同志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四个自信建构的动力根源何在?自近代已来,中华民族就不断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欺辱,究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当时以西方的现代化标准作为参照物,中国经济社会等全方位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无论选择哪一种变革道路、变革模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一股强大的外来动力,迫使当时的千千万万的有识之士、觉醒之人前赴后继地、艰难地进行了多次的探索,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树立起了“四个自信”。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
鸦片战争以后,为了迅速摆脱中国积贫积弱的被动局面,无数的仁人志士试图从根源上探寻出落后的原因,之后相继出现了从科学技术层面出发的“师夷长计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从经济制度出发的“理想平均主义”的太平天国运动、从社会制度层面出发的“戊戌变法”运动以及后来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等等。上述这些从各层面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努力最后都归于失败。还有从思想理论层面也出现过不少争鸣,例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等,最后也被证明了不是理想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有别于以往的、工农大众的思想理论武器,使正处于迷惘和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从中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一经传入中国马上就掀起了燎原之势,只是一些初次拜读它的有识之士(如陈独秀、李大钊)甚至得出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挽救中国进而走上现代道路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最初教条化的经验教训促使了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一的就是事物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是普遍性的真理,但不是教条,不能把它在某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套用到其他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要不然就会犯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显然没有很好地注意到中国化的问题,先后出现了右或者“左”的错误,例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以及后来王明的“左”倾本本主义等,这些错误给我们党和革命造成了巨大的甚至是危险的损失。教条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带来的经验教训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二、 现代化与道路自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开展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和平问题的国内外环境几乎是很难进行的,而近代中国的大环境却是内忧外患的局面,西方列强是绝对不允许我们走现代化道路的,国内四分五裂,大大小小的军阀土豪忙于争权夺利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即使有心也无暇搞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早期阶段虽然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但是中国究竟要进行什么样的革命,今后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却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弄清楚的。当时有的领导人提出过“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即推翻资产阶级国民政府的统治后立即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间不需要经过任何阶段的过渡;还有的领导人提出中国革命的前途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即使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但是因为人数很少,俄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把革命的领导权交给国民黨,有条件的服从其领导。经历了多次惨痛失败的教训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和社会阶层的认真分析,区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不同(领导阶级不一样),提出了“二次革命”论,即首先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然后再经过若干年的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路径。新中国建立初始,经过国民经济恢复以后,马上又面临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和工业化建设双重任务,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而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则是中国近百年来为了摆脱积贫积弱的状况所必需要完成的一项现代化任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是经过了近现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而成为现代化的世界性强国,苏联也是通过实施几个工业发展的五年计划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经历完成工业化道路是很难成为现代化国家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制定了“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举全国之力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后来国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框架。此外,我们党在当时还提出了实现农业、教育、国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虽然说之后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过挫折,但是依然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于这条正确道路的坚定信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活力,在充分调动起亿万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使他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进而更加坚定了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信心,正共同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而努力奋斗。 三、 现代化与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使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句话的大意是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因为落后而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凌辱,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救亡抗争但最后都归于失败,自信心和自尊心也不断经历危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科学思想理论的正确指导,看不到成功之路在何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为了更好地让普通大众了解和接受,一些出版社联合不少学术界人士共同翻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部分书籍,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率先将马克思主义用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但是当时因为对于它的解读只是停留在表层,只能是生搬硬套运用,导致后面的两次国内革命战争遭遇严重挫折。抗战爆发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把它同中国实际真正紧密联系起来,在革命逐步走向正轨同时也让广大群众逐渐认识和认同这一理论,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与中国共产党以及所领导的人民武装一起并肩作战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今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长年战乱留下的烂摊子,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历史重任。虽然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有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斯大林模式作为参考,但是毕竟本国的国情远比苏联的要复杂得多。“一五”计划在提前完成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矛盾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也逐步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和实践的艰难探索,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成果,例如八大的主要矛盾、最高国务会议的正确处理十大矛盾等。即使后来没有完全付诸实行,但初期的探索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后来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提出的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等重大的理论和和实践问题。中国人民充分享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并且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努力奋斗。
四、现代化与制度自信
现代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化建设。以西方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与以往散漫无序的封建小农、小商品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规模化、标准化、制度化是其明显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必须形成一整套规范的政治制度来提供坚强的保障。在中国搞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肯定不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且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有力拥护,在党章和后来的宪法以及法律制度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通过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所取得的成巨大成功证明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起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可以增强亿万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可以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制度自信心越来越强。
现代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化建设。经济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基本决定了其它方面的发展水平。中国共产党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前夜就为新中国经济的宏伟蓝图做好了顶层设计,[4]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完成了三大改造,经济建设和经济制度建设并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但是,建国初期对公有制经济制度的探索只是粗略的,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还有其它经济成分存在的一定空间,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已有高度集中公有制计划经济的一些弊端逐步显现出来,我国与世界现代化强国的差距还非常巨大。为此,我们党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还提出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制度自信心越来越强,如今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之梦昂首前进。
五、现代化与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判断一种文化是不是先进文化首先要看它是不是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思想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是由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不符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文化势必要被淘汰。其次还要看它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认同接受与否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与人民意愿背道而驰的思想文化是不会发展长久的。虽然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或滞后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文化就可以不与上面的两个标准不一致,如果一直赶不上时代社会前进的步伐那它就不属于先进文化的范畴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符合了最廣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这一根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从谈起。基于上述原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获得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接受,并内化为自信和理想信念,而且这种内化力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思想文化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广大人民群众必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在推动文化自信建构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工业文化自信的培育和践行。工业文化主要是指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劳动者在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工业文化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同样离不开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的发展。通过在人民群众中培育工业文化自信不单可以推动文化自信的建构,同时也可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2030年和2015年中国要分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5]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将会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四个自信”一定能够不断增强,同时反过来也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R].新华社,2016-07-0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M].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1991.
[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中央编译局 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社,2017-10-28.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4-0016-03
习近平同志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四个自信建构的动力根源何在?自近代已来,中华民族就不断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欺辱,究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当时以西方的现代化标准作为参照物,中国经济社会等全方位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无论选择哪一种变革道路、变革模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一股强大的外来动力,迫使当时的千千万万的有识之士、觉醒之人前赴后继地、艰难地进行了多次的探索,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树立起了“四个自信”。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
鸦片战争以后,为了迅速摆脱中国积贫积弱的被动局面,无数的仁人志士试图从根源上探寻出落后的原因,之后相继出现了从科学技术层面出发的“师夷长计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从经济制度出发的“理想平均主义”的太平天国运动、从社会制度层面出发的“戊戌变法”运动以及后来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等等。上述这些从各层面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努力最后都归于失败。还有从思想理论层面也出现过不少争鸣,例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等,最后也被证明了不是理想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有别于以往的、工农大众的思想理论武器,使正处于迷惘和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从中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一经传入中国马上就掀起了燎原之势,只是一些初次拜读它的有识之士(如陈独秀、李大钊)甚至得出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挽救中国进而走上现代道路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最初教条化的经验教训促使了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一的就是事物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是普遍性的真理,但不是教条,不能把它在某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套用到其他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要不然就会犯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显然没有很好地注意到中国化的问题,先后出现了右或者“左”的错误,例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以及后来王明的“左”倾本本主义等,这些错误给我们党和革命造成了巨大的甚至是危险的损失。教条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带来的经验教训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清晰地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二、 现代化与道路自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开展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和平问题的国内外环境几乎是很难进行的,而近代中国的大环境却是内忧外患的局面,西方列强是绝对不允许我们走现代化道路的,国内四分五裂,大大小小的军阀土豪忙于争权夺利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即使有心也无暇搞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早期阶段虽然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但是中国究竟要进行什么样的革命,今后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却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弄清楚的。当时有的领导人提出过“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即推翻资产阶级国民政府的统治后立即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间不需要经过任何阶段的过渡;还有的领导人提出中国革命的前途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即使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但是因为人数很少,俄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把革命的领导权交给国民黨,有条件的服从其领导。经历了多次惨痛失败的教训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和社会阶层的认真分析,区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不同(领导阶级不一样),提出了“二次革命”论,即首先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然后再经过若干年的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路径。新中国建立初始,经过国民经济恢复以后,马上又面临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和工业化建设双重任务,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而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则是中国近百年来为了摆脱积贫积弱的状况所必需要完成的一项现代化任务。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是经过了近现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而成为现代化的世界性强国,苏联也是通过实施几个工业发展的五年计划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经历完成工业化道路是很难成为现代化国家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制定了“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举全国之力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后来国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框架。此外,我们党在当时还提出了实现农业、教育、国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虽然说之后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过挫折,但是依然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于这条正确道路的坚定信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活力,在充分调动起亿万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使他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进而更加坚定了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信心,正共同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而努力奋斗。 三、 现代化与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使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句话的大意是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因为落后而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凌辱,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救亡抗争但最后都归于失败,自信心和自尊心也不断经历危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科学思想理论的正确指导,看不到成功之路在何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为了更好地让普通大众了解和接受,一些出版社联合不少学术界人士共同翻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部分书籍,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率先将马克思主义用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但是当时因为对于它的解读只是停留在表层,只能是生搬硬套运用,导致后面的两次国内革命战争遭遇严重挫折。抗战爆发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把它同中国实际真正紧密联系起来,在革命逐步走向正轨同时也让广大群众逐渐认识和认同这一理论,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与中国共产党以及所领导的人民武装一起并肩作战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今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长年战乱留下的烂摊子,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历史重任。虽然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有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斯大林模式作为参考,但是毕竟本国的国情远比苏联的要复杂得多。“一五”计划在提前完成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矛盾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也逐步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和实践的艰难探索,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成果,例如八大的主要矛盾、最高国务会议的正确处理十大矛盾等。即使后来没有完全付诸实行,但初期的探索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后来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提出的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等重大的理论和和实践问题。中国人民充分享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并且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努力奋斗。
四、现代化与制度自信
现代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化建设。以西方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与以往散漫无序的封建小农、小商品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规模化、标准化、制度化是其明显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必须形成一整套规范的政治制度来提供坚强的保障。在中国搞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肯定不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且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有力拥护,在党章和后来的宪法以及法律制度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地位。通过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所取得的成巨大成功证明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起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可以增强亿万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可以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制度自信心越来越强。
现代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化建设。经济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基本决定了其它方面的发展水平。中国共产党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前夜就为新中国经济的宏伟蓝图做好了顶层设计,[4]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完成了三大改造,经济建设和经济制度建设并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但是,建国初期对公有制经济制度的探索只是粗略的,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还有其它经济成分存在的一定空间,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已有高度集中公有制计划经济的一些弊端逐步显现出来,我国与世界现代化强国的差距还非常巨大。为此,我们党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还提出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制度自信心越来越强,如今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之梦昂首前进。
五、现代化与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判断一种文化是不是先进文化首先要看它是不是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思想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是由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不符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文化势必要被淘汰。其次还要看它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认同接受与否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与人民意愿背道而驰的思想文化是不会发展长久的。虽然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或滞后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文化就可以不与上面的两个标准不一致,如果一直赶不上时代社会前进的步伐那它就不属于先进文化的范畴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符合了最廣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中,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这一根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从谈起。基于上述原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获得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接受,并内化为自信和理想信念,而且这种内化力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思想文化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广大人民群众必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在推动文化自信建构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工业文化自信的培育和践行。工业文化主要是指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劳动者在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工业文化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同样离不开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的发展。通过在人民群众中培育工业文化自信不单可以推动文化自信的建构,同时也可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结语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2030年和2015年中国要分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5]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将会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四个自信”一定能够不断增强,同时反过来也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R].新华社,2016-07-0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M].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1991.
[3]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中央编译局 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社,2017-10-28.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