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宏村古村落是我国优秀的徽州村落规划典范,包含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并以独特的理水手法著称。本文着重从思想文化层面,寻求古村落美丽下的灵魂,发掘美景下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建筑特色、水系特点等视觉要素下,探索被隐藏的文化精粹。同时,希望为现代人居设计提供一些建议及参考。
关键词:古村落、生态、风水、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地方文化、建筑、水、雕刻、庭院
引言
淡烟流水歙砚香,粉墙黛瓦马头墙。“蒸云、石桥、溪水、青石巷、马头墙”是徽州古村落的地理风貌及民居的典型特征。建筑、水系、雕刻、庭院等是徽州文化中重要部分,它们是组成徽州文化的特征元素。经典例子,当属水墨乡村——宏村。宏村以其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建筑风格和独特的“牛形村”水系特点以及优美的绿化环境而极富盛名。宏村古村落的美不仅仅是它古装下的外表,更在于其深邃的思想文化内涵。这也正是当下设计中或缺的要素。
1 古村落景观特色
1.1 物质景观特色
宏村是名副其实的画里乡村。"小桥流水人家古深巷,飞檐青砖黛瓦马头墙。"在云山环抱中,一栋栋粉墙黛砖的徽式建筑,错落有致的镶嵌在黟县宁静而又幽雅的大地上。那原始而朴素的马头墙,那精雕细刻的门楼,那用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随着那湍湍流淌的水圳,流过半月塘下,汇入南湖中。宏村的秀美,如诗如画,极具个性特色,而成为独特不可复制的奇观。
1.2 精神文脉特色
1.2.1 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
这个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的原汪氏族人聚居之地,选址方面,推崇典型的“靠山、环水、面屏”的风水理论;规划方面,凿水圳、湖、沼,利用地势特点,以水为线索,将宅间小巷、祠堂书院等私密及公共空间,有序地组织起来。水系不仅满足村民的生活及宗族聚居活动的需求,也创造了独特的水村落奇观。宏村古村落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环境尊重与和谐发展的理念。
1.2.2浓郁的徽州儒贾文化气息
不论是从精美的建筑结构中,技艺精湛的建筑雕刻中,还是村落规划本身,走进宏村,就像是阅读一本古朴的典籍。书中徽商很自然地把自己所推崇的儒家思想、自己的经商理念、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情趣巧妙地渗透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并深深的打上了徽商的烙印。宏村建筑因而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1.2.3精粹的国学思想文化气息
水不仅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水也一直在国学精粹中被各家各派思想所推崇,形成内容迥异的水文化。这种文化运用于居住环境中,会表现出个性独特和内涵丰富的水环境特征。宏村内的水环境,被专家称赞是“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即是因地制宜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在宏村古村落里,水以不同的特征和深邃的文化姿态,追溯和折射着古村落几百年的物质变迁与精神风貌。也正是由于宏村将儒家及自身文化和谐统一,创造了个性独特的水文化,才使得古村落虽历经沧桑,却因文化的沉淀而更具有生命力!
2 古村落之美的文化内涵
宏村的美是一处景色,它的美更是一种文化。村落选址、古民居建筑、字画雕刻、水系庭院等元素,都是宏村文化的特色载体,展现着徽州特有的古朴、内敛和宁静的基调。事物与思想学派融合,便形成独特文化。宏村便是一处多种思想文化大融合之地。
2.1 风水易经
风水是徽州古村落起源、布局中最重要的因素。选址的理想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有河流或溪水从村基前源源流过,似金带环抱。这便是徽人通常所说的“傍水结村,依山造屋”。宏村古村落北靠雷岗山,虽有两溪流经,然不西汇而南绕。为了改变宏村的风水环境,先民便从村落内部的月沼入手,按照“牛形村落”规划发展。山为牛头,树为牛角,扩月沼为牛胃,挖南湖为牛肚,凿水圳千米为牛肠,使人工水系遍布全村。
徽州素有“八千祠堂、五千村落”之称,宏村原为汪氏聚居的村落,宗祠便是汪氏家族祭祀祖先,昭示后人,振兴宗族,凝聚人心之处。祠堂是以宗族为单一群体,具有浓厚的平民化色彩。从设置的位置看,徽州祠堂一般置于村落的风水之地,在村的中央和高处。汪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领有4个支祠的汪氏总祠。汪氏宗祠“乐叙堂,坐落于村中月沼北畔正中,是村中景区一处核心建筑。它坐落在月沼的南北轴线上。月沼为半月形水塘,这种半月形塘,风水中称之为朱雀。月沼周围的建筑群以月沼为中心,合成一个很强的向心空间,与北面的宏村汪氏宗祠——乐叙堂隔池呼应,更突显祠堂的庄严性。建筑层楼叠院,倒影在水中,虚实动静相应成趣。
2.2 儒家思想与程朱安理学
儒家思想重读书,讲孝道,“南湖书院”便是尊师重道之处。在宏村南入口有一处邻湖而建的书院——“南湖书院”。在清嘉庆年间,由先民将明代末年6处私塾合为一处,选址宏村南人工开凿的南湖之北岸而成。书院由讲学场所的志道堂、膜拜孔子之处的文昌阁、启蒙读书之处的启蒙阁、读经会文之处的會文阁,以及休憩玩耍的望湖楼与袛园六部分组成。
儒家思想中,水代表了德行。《论语·雍也》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述了孔孟思想崇尚水的动静与行仁间修行结合,水自强不息的流贯与“宁静致远”之入静的修养。教书育人之所,邻水而建,开阔的湖面,平静如镜,岸边浓荫蔽日,“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宁静致远,正是读书养性的佳处。正如一联曰:“孝有初心,诗书夙好;春秋佳日,山水清音。”诗书于山水间,难道不是《论语·雍也》中一种“乐”的修行吗?
程朱安理学是儒家思想的伦理化,它的核心是封建伦理纲常,重读书。程朱安理学造就了贾而好儒的徽商风范。在宏村古村落里,古民居外形朴实朴素,但屋内陈设却极尽细腻、华丽;木雕、彩绘等细部建筑,多用比喻手法;楹联、题额则营造出浓郁的"穷理之要必在读书"的文化氛围,折射出深受程朱理学、儒家思想影响下,徽贾的生活哲学。例如徽贾宅邸承志堂,有“民间故宫”之称。在其入口厅堂内,挂有一副对联:“敦孝弟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客图”和“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木雕精品,便是一处缩影。
2.3 徽州其他文化思想
徽州文化除了程朱理学之外,从文学到建筑,从诗画到篆刻,从戏剧到医学等,内容丰富且影响深远。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当属是徽州古民居和庭院水塘。
观徽州古民居,粉墙、黛瓦、马头墙、层楼叠院、飞檐高脊等,构成影响至今的徽派建筑风格。平面有口、凹、H、日等几种类型。多为二层多进、皆开天井,有通风、采光、排水的作用。经过天井的“二次折光”,光线柔和静谧;通过天井,雨水由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即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
徽州古民居中,庭院水塘是徽州人的生活情趣所在。徽州民居庭院特点是:在狭小的空间里,营造多层次的景观视觉效果。手法上多采用漏窗透景、隔景、借景等方式。徽州人对庭院如此细致周到的处理,表达了他们在村落黑白围墙下,绿意盎然的生活情趣。
5 结语
宏村的美,不是简单的机械构图及堆砌,而是在多种文化的大融合下,巧夺天工的理水手法、建筑结构和风格、独具匠心的庭院营造等因素有机融合而成。思想是设计的身躯,文化是设计的灵魂,不论是现在还是在过去。在现代居住环境营造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设计理论。真正能创造经典的,是那些朴素实用、舒适美观、继承并发扬了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陈伟:徽州古民居(村落)的风水观,《华中建筑》,2000.2
[2] 陈六汀:《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 汪森强:《水脉宏村》,江苏美术出版社, 南京,2004
关键词:古村落、生态、风水、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地方文化、建筑、水、雕刻、庭院
引言
淡烟流水歙砚香,粉墙黛瓦马头墙。“蒸云、石桥、溪水、青石巷、马头墙”是徽州古村落的地理风貌及民居的典型特征。建筑、水系、雕刻、庭院等是徽州文化中重要部分,它们是组成徽州文化的特征元素。经典例子,当属水墨乡村——宏村。宏村以其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建筑风格和独特的“牛形村”水系特点以及优美的绿化环境而极富盛名。宏村古村落的美不仅仅是它古装下的外表,更在于其深邃的思想文化内涵。这也正是当下设计中或缺的要素。
1 古村落景观特色
1.1 物质景观特色
宏村是名副其实的画里乡村。"小桥流水人家古深巷,飞檐青砖黛瓦马头墙。"在云山环抱中,一栋栋粉墙黛砖的徽式建筑,错落有致的镶嵌在黟县宁静而又幽雅的大地上。那原始而朴素的马头墙,那精雕细刻的门楼,那用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随着那湍湍流淌的水圳,流过半月塘下,汇入南湖中。宏村的秀美,如诗如画,极具个性特色,而成为独特不可复制的奇观。
1.2 精神文脉特色
1.2.1 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
这个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的原汪氏族人聚居之地,选址方面,推崇典型的“靠山、环水、面屏”的风水理论;规划方面,凿水圳、湖、沼,利用地势特点,以水为线索,将宅间小巷、祠堂书院等私密及公共空间,有序地组织起来。水系不仅满足村民的生活及宗族聚居活动的需求,也创造了独特的水村落奇观。宏村古村落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环境尊重与和谐发展的理念。
1.2.2浓郁的徽州儒贾文化气息
不论是从精美的建筑结构中,技艺精湛的建筑雕刻中,还是村落规划本身,走进宏村,就像是阅读一本古朴的典籍。书中徽商很自然地把自己所推崇的儒家思想、自己的经商理念、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情趣巧妙地渗透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并深深的打上了徽商的烙印。宏村建筑因而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1.2.3精粹的国学思想文化气息
水不仅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水也一直在国学精粹中被各家各派思想所推崇,形成内容迥异的水文化。这种文化运用于居住环境中,会表现出个性独特和内涵丰富的水环境特征。宏村内的水环境,被专家称赞是“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即是因地制宜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在宏村古村落里,水以不同的特征和深邃的文化姿态,追溯和折射着古村落几百年的物质变迁与精神风貌。也正是由于宏村将儒家及自身文化和谐统一,创造了个性独特的水文化,才使得古村落虽历经沧桑,却因文化的沉淀而更具有生命力!
2 古村落之美的文化内涵
宏村的美是一处景色,它的美更是一种文化。村落选址、古民居建筑、字画雕刻、水系庭院等元素,都是宏村文化的特色载体,展现着徽州特有的古朴、内敛和宁静的基调。事物与思想学派融合,便形成独特文化。宏村便是一处多种思想文化大融合之地。
2.1 风水易经
风水是徽州古村落起源、布局中最重要的因素。选址的理想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有河流或溪水从村基前源源流过,似金带环抱。这便是徽人通常所说的“傍水结村,依山造屋”。宏村古村落北靠雷岗山,虽有两溪流经,然不西汇而南绕。为了改变宏村的风水环境,先民便从村落内部的月沼入手,按照“牛形村落”规划发展。山为牛头,树为牛角,扩月沼为牛胃,挖南湖为牛肚,凿水圳千米为牛肠,使人工水系遍布全村。
徽州素有“八千祠堂、五千村落”之称,宏村原为汪氏聚居的村落,宗祠便是汪氏家族祭祀祖先,昭示后人,振兴宗族,凝聚人心之处。祠堂是以宗族为单一群体,具有浓厚的平民化色彩。从设置的位置看,徽州祠堂一般置于村落的风水之地,在村的中央和高处。汪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领有4个支祠的汪氏总祠。汪氏宗祠“乐叙堂,坐落于村中月沼北畔正中,是村中景区一处核心建筑。它坐落在月沼的南北轴线上。月沼为半月形水塘,这种半月形塘,风水中称之为朱雀。月沼周围的建筑群以月沼为中心,合成一个很强的向心空间,与北面的宏村汪氏宗祠——乐叙堂隔池呼应,更突显祠堂的庄严性。建筑层楼叠院,倒影在水中,虚实动静相应成趣。
2.2 儒家思想与程朱安理学
儒家思想重读书,讲孝道,“南湖书院”便是尊师重道之处。在宏村南入口有一处邻湖而建的书院——“南湖书院”。在清嘉庆年间,由先民将明代末年6处私塾合为一处,选址宏村南人工开凿的南湖之北岸而成。书院由讲学场所的志道堂、膜拜孔子之处的文昌阁、启蒙读书之处的启蒙阁、读经会文之处的會文阁,以及休憩玩耍的望湖楼与袛园六部分组成。
儒家思想中,水代表了德行。《论语·雍也》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述了孔孟思想崇尚水的动静与行仁间修行结合,水自强不息的流贯与“宁静致远”之入静的修养。教书育人之所,邻水而建,开阔的湖面,平静如镜,岸边浓荫蔽日,“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宁静致远,正是读书养性的佳处。正如一联曰:“孝有初心,诗书夙好;春秋佳日,山水清音。”诗书于山水间,难道不是《论语·雍也》中一种“乐”的修行吗?
程朱安理学是儒家思想的伦理化,它的核心是封建伦理纲常,重读书。程朱安理学造就了贾而好儒的徽商风范。在宏村古村落里,古民居外形朴实朴素,但屋内陈设却极尽细腻、华丽;木雕、彩绘等细部建筑,多用比喻手法;楹联、题额则营造出浓郁的"穷理之要必在读书"的文化氛围,折射出深受程朱理学、儒家思想影响下,徽贾的生活哲学。例如徽贾宅邸承志堂,有“民间故宫”之称。在其入口厅堂内,挂有一副对联:“敦孝弟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客图”和“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木雕精品,便是一处缩影。
2.3 徽州其他文化思想
徽州文化除了程朱理学之外,从文学到建筑,从诗画到篆刻,从戏剧到医学等,内容丰富且影响深远。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当属是徽州古民居和庭院水塘。
观徽州古民居,粉墙、黛瓦、马头墙、层楼叠院、飞檐高脊等,构成影响至今的徽派建筑风格。平面有口、凹、H、日等几种类型。多为二层多进、皆开天井,有通风、采光、排水的作用。经过天井的“二次折光”,光线柔和静谧;通过天井,雨水由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即体现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
徽州古民居中,庭院水塘是徽州人的生活情趣所在。徽州民居庭院特点是:在狭小的空间里,营造多层次的景观视觉效果。手法上多采用漏窗透景、隔景、借景等方式。徽州人对庭院如此细致周到的处理,表达了他们在村落黑白围墙下,绿意盎然的生活情趣。
5 结语
宏村的美,不是简单的机械构图及堆砌,而是在多种文化的大融合下,巧夺天工的理水手法、建筑结构和风格、独具匠心的庭院营造等因素有机融合而成。思想是设计的身躯,文化是设计的灵魂,不论是现在还是在过去。在现代居住环境营造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设计理论。真正能创造经典的,是那些朴素实用、舒适美观、继承并发扬了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陈伟:徽州古民居(村落)的风水观,《华中建筑》,2000.2
[2] 陈六汀:《艺术之水——水环境艺术文化论》,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 汪森强:《水脉宏村》,江苏美术出版社, 南京,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