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和提升思辨能力和品质的任务。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路”作用更在于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审美情趣的培养、文化底蕴的积累、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直接接触并理解文本、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部分,诵读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诵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诵读就是出声地念(诗文),是阅读的一种具体实践。从学习上看,诵读是传统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缺少不了诵读、情感、态度和观点。
(一)重视关键词句段
在诵读的过程中,眼口是紧密相连的,眼看和口诵是诵读的基本形式,通过用双眼看文本,理解作者在字词句上要表达的意思。通过用口诵读文本,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和不同的思想境界。出声读,将自己当作文本的作者,可读出文章的“精、气、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关键的字、段。尤其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为了塑造丰富的形象,作者通常苦心孤诣地炼字炼意、遣词造句。
(二)拓展审美意境
首先是音读及读准字音,请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其次是在读的过程中圈画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再次是品读,走进作者的世界,站在作者的位置上思考、融入,要读出节奏,读出心情。
(一)从音律和重读音节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在梁实秋先生的写人记事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梁任公先生在演讲中引用了古诗《箜篌引》,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重读和断句。“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16个字,构成了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泪写成的。王国维先生曾这样评价。怎样通过诵读来理解含义?第一句是劝诫,重在“无”字。表明不能渡河。第二句是质疑,知道渡河的结果是必死无疑的,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地去渡,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白发狂夫”飞蛾扑火,令他决然而行?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把重读放在“竟”字上了。第三句是结局。渡河导致的死亡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但纵有万种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抵挡这一个渡河的冲动。故“死”字要重读。第四句是追思,应重读“奈何”二字,悲剧发生了,任凭后来者悲痛欲绝地哭泣呼喊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那么,我们再次理解文本,带着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一个人奔赴死亡的困惑,理解文本隐藏的深刻含义。从诗的音律上看,“无”是平声,到了“公竟渡河”的“竟”字,则给人以急转直下、毅然果断的感觉,至于“渡河而死”中的“死”字,读三声,读时一咏三叹、沉郁顿挫,末尾“其奈公何”的“何”,则回归阳平,余音久久萦绕在我们耳畔。一字一音节,每个音节都掷地有声。通过反复阅读,我们结合作者的生平,即可理解到历经沧桑仍近似疯狂的执着与信念的梁启超,不正是那个明知前面是条死路,却赴死不悔的“白首狂夫”吗?梁启超投身于变法洪流,踏上救国救亡道路,饱尝艰辛却义不容辞,这短短16字的《箜篌引》,或许就是他自己执着前行的生动写照吧。
(二)从关键词句抓住人物形象及特点
语言是门艺术。一部戏剧艺术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戏剧的语言表现力的高低,我们以戏剧《雷雨》的潜台词为例来做分析。鲁侍萍对自己与周朴园的私生子周萍說:“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们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这句话的潜台词。鲁侍萍要和周萍相认,但她终于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巧妙用了一个谐音词“凭”转换了话题,“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鲁侍萍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我们着重体会主人公想认却不能相认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这句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和鲁侍萍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这个人虽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和地位卑微的自己早已不是一路人了。教学中在读这一对白时,既要让学生注意这个关键的潜台词,又要把自己当作鲁侍萍,读出内心的矛盾和愤怒等复杂的心情,在音调上要激昂,尤其要注意停顿。这样才能将鲁侍萍悲惨的命运表现出来,戏剧的冲突把情节推向高潮。
(三)从诗文中选取的事物确定作者的感情基调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中,首先要了解作者艾青的身世,他是地主家的孩子,却是大堰河将他养大。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
场景一
【关键词】诵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诵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诵读就是出声地念(诗文),是阅读的一种具体实践。从学习上看,诵读是传统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缺少不了诵读、情感、态度和观点。
二、诵读的要求
(一)重视关键词句段
在诵读的过程中,眼口是紧密相连的,眼看和口诵是诵读的基本形式,通过用双眼看文本,理解作者在字词句上要表达的意思。通过用口诵读文本,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刻体会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和不同的思想境界。出声读,将自己当作文本的作者,可读出文章的“精、气、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关键的字、段。尤其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为了塑造丰富的形象,作者通常苦心孤诣地炼字炼意、遣词造句。
(二)拓展审美意境
首先是音读及读准字音,请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其次是在读的过程中圈画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再次是品读,走进作者的世界,站在作者的位置上思考、融入,要读出节奏,读出心情。
三、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诵读
(一)从音律和重读音节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在梁实秋先生的写人记事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梁任公先生在演讲中引用了古诗《箜篌引》,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重读和断句。“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16个字,构成了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泪写成的。王国维先生曾这样评价。怎样通过诵读来理解含义?第一句是劝诫,重在“无”字。表明不能渡河。第二句是质疑,知道渡河的结果是必死无疑的,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地去渡,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白发狂夫”飞蛾扑火,令他决然而行?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把重读放在“竟”字上了。第三句是结局。渡河导致的死亡这个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但纵有万种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抵挡这一个渡河的冲动。故“死”字要重读。第四句是追思,应重读“奈何”二字,悲剧发生了,任凭后来者悲痛欲绝地哭泣呼喊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那么,我们再次理解文本,带着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一个人奔赴死亡的困惑,理解文本隐藏的深刻含义。从诗的音律上看,“无”是平声,到了“公竟渡河”的“竟”字,则给人以急转直下、毅然果断的感觉,至于“渡河而死”中的“死”字,读三声,读时一咏三叹、沉郁顿挫,末尾“其奈公何”的“何”,则回归阳平,余音久久萦绕在我们耳畔。一字一音节,每个音节都掷地有声。通过反复阅读,我们结合作者的生平,即可理解到历经沧桑仍近似疯狂的执着与信念的梁启超,不正是那个明知前面是条死路,却赴死不悔的“白首狂夫”吗?梁启超投身于变法洪流,踏上救国救亡道路,饱尝艰辛却义不容辞,这短短16字的《箜篌引》,或许就是他自己执着前行的生动写照吧。
(二)从关键词句抓住人物形象及特点
语言是门艺术。一部戏剧艺术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戏剧的语言表现力的高低,我们以戏剧《雷雨》的潜台词为例来做分析。鲁侍萍对自己与周朴园的私生子周萍說:“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们经过分析不难发现这句话的潜台词。鲁侍萍要和周萍相认,但她终于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巧妙用了一个谐音词“凭”转换了话题,“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鲁侍萍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我们着重体会主人公想认却不能相认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这句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和鲁侍萍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这个人虽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和地位卑微的自己早已不是一路人了。教学中在读这一对白时,既要让学生注意这个关键的潜台词,又要把自己当作鲁侍萍,读出内心的矛盾和愤怒等复杂的心情,在音调上要激昂,尤其要注意停顿。这样才能将鲁侍萍悲惨的命运表现出来,戏剧的冲突把情节推向高潮。
(三)从诗文中选取的事物确定作者的感情基调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中,首先要了解作者艾青的身世,他是地主家的孩子,却是大堰河将他养大。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
场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