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思维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da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句古语叫“严师出高徒”,但我想应再加一句“思师出高徒”。因为一个有思想、懂得如何能使现阶段的学习为学生的以后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垫定思维基石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这样的教师必要付出多于他人之辛苦,但其学生也必能收获他人所不能。
  我通过读袁振国先生写的《教会学生思维》一书,在讲“数量与数量关系”课中小试其中的思想方法,感觉收获颇多。书中有一小节谈到“数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节中首先分析了数学的研究内容及结构特点,其中恩格斯给数学下的一个定义,我印象颇深,“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而数学的目的就是以纯粹的形式研究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所以我从中想到数学的课堂中需要教会和培养学生在一种“纯粹形式状态中”研究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撇开研究对象的一切其他特性而着眼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讲“数量与数量间关系”时,先从常见的纯数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探索数与数间的关系式,再由学生总结出研究数与数间关系式的思维过程,进而形成一个方法,当纯数的问题有了雏形后,再到空间形式中的“形”,那么我们不急着解决形的关系式如何找规律,而是先想:“你是否做过类似的问题?你能否转化成已知的一个问题?你能否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的实质?”这时就不经意间让学生的思维由原来的“注入接受式”提高到了“思维式”,也就是G•波利亚讲到的《怎样解题》中的经典描述如何引导学生来解题。有一部分学生就会有火花迸出,那么抓住这些火花,继续放大引燃,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先观察形的特点—转化为数的规律—已经解决的数与数的关系式的寻找。然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进行思维方法上的反思。这样这节课使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解决经历四个思维阶段:第一、对问题的理解和审题阶段;第二、产生一个解决问题的链接,“明确思路”阶段;第三、将假设付诸实施“解题”阶段;第四、对解题思路方法和结果进行检验,即“反思”阶段。当一节课进行完后,学生不仅会求关系式,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归结为先前熟悉的问题或知识,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问题获得解决。
  这样的课上下来,学生的收获很多,但课前老师的准备阶段也真的颇费心思,要想到如何设问、如何铺垫基本知识、学生会有什么样的疑问或思维障碍、如何恰当的引导才能既可以提高他的思维能力又不会有越俎代庖的弊端。
  总而言之,有教师付出的“苦”才会有学生收获的“乐”,对着那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在心中告诫自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一个时刻思考的老师,培养出会思维的学生!
其他文献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人本学派的一个观点是,脱离了感情的智慧是空虚的、无意义的。为了全人格的发展,认知学习必须同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    作为教师,爱护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教师只有以饱满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才有可能。
期刊
【摘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小练笔训练项目,这给中年级学生搭建了习作的平台,也让语文老师有了读写结合的教学依托。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说过:“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学生阅读理解、感悟深入之际,在学生激情满怀之时,在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之后,能适时进行课堂小练笔,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笔者纵观中年级教材编排特点,结合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机小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能启迪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完善的认识结构。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
期刊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分层前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主动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从以下作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运用数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各层次学生主动探求新知    小学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现象,这正是数学的魅力。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设计出让学生置身
期刊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少教师在备课中却往往忽略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设计的作业或简单的重复抄写,或机械的死记硬背,或枯燥的题海苦练,或呆板的知识仿效,或钻牛角尖的偏题怪题。这样的作业练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造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机械重复的练习,枯燥乏味的练习,烦琐的死记硬背,基本上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还很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对数学练习及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严重阻
期刊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技能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实现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结果性目标中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应用、技能的形成,阅读能力的具备是物质基础。体验性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学生的感受、认同、反对、欣赏、热爱、树立等心理行为的发起是与阅读水平成正比的。初中学生在思想上比较
期刊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新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方法而努力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用自己独到的智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兴趣之火”。学生做数学题也是如此,如果对数学没产生兴趣,就必然导致学生厌恶数学,怕数学。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人们对情感教学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过去,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本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甚至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情感交流。而正确的情感教育理念是,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
期刊
教学要改革、要创新,首先要转变改革者自身的思想,教师必须从以前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中跳出来,用“一切从培养能力出发,一切以提高素质出发”的新角度去审视教材、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这些教学中的基本元素,从中发现需要改革的倪端,抓住改革的机遇。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应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借助于创造思维这把利剑,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下面就“如何运用创造思维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谈一些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