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思考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对各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为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新的管理理念。文章分析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将“互联网+”引入到期刊文献流通、推送和在线化等环节的设想,为提升期刊文献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纸质期刊;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6-0143-03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 era, has made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various trades, will bring a new conception for university library's management. We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me existence problems in university library, present suggestions on how the Internet+ is applied to periodicals circulation, delivers and the online service, etc. The paper gives some advice to heightening the servicequality and level in libraries.
  Keywords: the Internet plus; paper periodical; university library
  引言
  “互聯网+”是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务、新技术和新生态的融合发展的产物,“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即跨界融合,开放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1]。也就是说“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无法逆转的潮流。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的发展目标[2]。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渗透,作为传统学术期刊支援、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也因此受到波动。“互联网+”加速了信息通讯的深度融合,缩小信息鸿沟,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那么“互联网+”与图书馆的融合又将如何推动期刊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图书馆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互联网+”的本质与期刊管理的内在联系
  “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及信息技术,把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其本质是将传统产业在线化、数据化、共享融合、互联互通,“互联网+”的功能在于对海量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并有效利用。可见“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平台,在期刊文献管理上图书馆要能准确把握“互联网+”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即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思维与图书馆期刊服务工作有机结合,对期刊的加工、馆藏、利用等管理进行重新审视和构建。所以,从互联网的内涵来看图书馆的期刊服务管理,“互联网+”和图书馆期刊服务管理之间不只是简单叠加,而是以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为抓手,以信息网络移动技术应用为重点,以服务创新为关键,以提升期刊文献利用率为目标的一个深度融合的过程。
  二、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管理的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也随之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迅速发展,期刊文献馆藏载体及传输手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高校图书馆在期刊文献管理上还存在一些弊端。
  (一)纸质期刊文献服务功能弱化
  由于自助服务的介入,比如各种通讯集团与文献出版集团的合作,使得网络图书馆、电视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阅读设备的运营而生,让现如今本来生活、工作压力就大的读者更容易放下纸质期刊文献而投入到电子文献使用。同时读者与期刊文献管理员直接接触少了,由于缺乏沟通,馆员不知道读者需求,读者也不知道可以从馆员那里能得到那些帮助,造成服务与被服务脱节的局面。另外,在少数民族文献服务上更显短板,我校地处多民族地区,由维族、哈族、回族、锡伯族、汉族等多民族组成的大学,少数民族文献载体在图书馆多以纸质版的形式管理和典藏,尤其是维文和哈文文献资源。由于民文期刊文献种类相对较少,再加之没有数据载体,一旦丢失使原本稀缺的民文期刊文献无法复原,从而导致纸质文献服务功能弱化。
  (二)期刊文献管理单一被动
  期刊文献是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聚集地,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期刊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仍是以单一、被动的管理模式,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实体服务上,我馆对纸质期刊文献的服务方式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有些文献信息较为紧缺,而有些可能是备而不用,只允许在馆内阅览不可外借,这种对于纸质期刊文献仍停留在静态管理的模式上,使得纸质文献的利用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文献服务质量的提升。在网络服务上,目前我馆正处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初级阶段,期数字化工作也只是单纯的完成文献的数字化及对数字资源的扩充,在网络服务主要是以购买的电子期刊数据和外部链接为支撑,对读者提供的服务业仅限于馆藏目录的检索和网络资源的导航,缺乏更深层次的专题服务。
  (三)期刊管理人员能力的缺失
  长期以来在人们眼里图书馆是不存在盈利的单位,图书馆的工作无技术含量要求,只需简单重复的借书还书就可以了,所以以往图书馆在的用人安排上,学校没有更多的从图书馆发展和技术上的角度去考虑,而是为平衡学校人事关系及出于对教工家属及子女照顾的角度上考虑多一些。因此,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不完全具备应对“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综合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   三、“互联网+”开创图书馆期刊服务新模式
  (一)实现纸本期刊文献开放性服务
  从读者对期刊文献获取信息的时间看,一般少于普通图书整体阅读的时间,而且期刊订购一般为单本,副本量少。为便于期刊管理,图书馆大多不提供期刊外借服务,只允许在馆阅览拒绝外借。然而“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化的期刊文献已可网上阅览,图书馆订购的大量电子期刊在局域网范围内都可自由利用,再就是期刊本身所具有的新颖性、前沿性、动态性、及时性等特性,无论是期刊文献的外部环境还是自身特点,图书馆都应摒弃对纸本期刊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而是建立有利于读者对期刊文献灵活、开放获取机制,针对期刊服务的现状,对纸质期刊的管理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跟进“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1. 纸质过刊全流通
  现刊经过一系列的合刊、装订、验收后与图书一样拥有自己的财产号,可进入流通子系统中和图书一样进行分类编目分编加工程序,就可进行流通了。鉴于过刊与图书具有诸多相同的流通特性,对过刊实施全开放,使其借阅藏一体化,改变传统的闭架阅览方式,加速过刊文献的流通使用,使过刊从单一的文献场所变为多元的文化学习和信息获取场所,在这种环境下,读者不仅可以自由取阅复印文献还可以根据需要借出自由享用,既可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使文献由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从而大大提升文献的使用价值。
  2. 现刊区域化流通
  纸质期刊在信息传递的速度上比不上数字网络传媒,但众多专业刊物的特定读者群,对于纸本刊物中某些资料的直观性、使用的灵活性等特定需求是数字化传媒无法替代的。再就是国内期刊全文数据主要还是采用重新制作而非链接或转换的方式,电子期刊的滞后性也大大困扰读者需求的满足。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对纸质期刊管理进行变革。一是对有针对性专业期刊实行外借服务,将部分面向特定读者群体的专业刊物纳入外借流通的服务范围,为高校搞科研的专家级老师在获取信息提供方便。二是对热门刊物外借,可以針对读者阅读做跟踪调查,并统计出近几年来读者较热门的刊物,在订购时对读者热门刊物增加其订购副本,将这部分副本刊物放置在专门设置的现刊外借区,到馆后便可开放外借服务,供读者随意借阅。这样,即保证了馆藏质量又方便了读者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同时也达到图书馆入藏期刊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
  (二)发展民族文献资源“在线化”
  少数民族读者群体在我校占相当比例,民文期刊文献“缺页”现象严重影响到这部分读者对民族文献的获取和利用,及民族文献典藏的完整性。首先,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不能简单地只是对文献收而藏之,应最大化的发挥其社会职能。做到既要保护文献又要满足读者对文献利用的需求,要解决民族文献的藏与用之间的这一矛盾,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加强和完善民文数据库的建设,使民族文献数据化。文献资源的在线化是“互联网+”下图书馆发展的前提,只有将民族文献同其它文献资源一样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满足广大少数民族读者的需求和利用,更显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其次,期刊管理员有意识去收集民族文献缺失部分的信息,并对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整理、编辑,使民族文献数据趋于完整化。再次,要加强民文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资源的整合,探索与互联网融合的平台和方式,使民族文献资源与其它文献同样实现共享、互联、互通,在整个层面上与每一位读者零距离地自由连接。
  四、用互联网思维加大推送服务
  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只靠技术的堆积即可完成的,需要有好的理念和服务模式。首先,图书馆人应以互联网思维采取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服务模式,对期刊文献管理和利用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构建。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术的把握和掌控,塑造和强化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能力,精准把握互联网技术和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内在联系,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读者设置多方位、多渠道的服务平台,减少信息“孤岛”的存在,把这些“孤岛”信息串联起来加大向读者推送的频率,使“孤岛”信息不再“孤”。其次,手机已是现阶段人手必备的通讯工具,对读者来说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是首位。图书馆可以为读者制定需要的信息通道,让读者确定推送时间,通过手机、QQ、微信等平台,把期刊信息定期向读者做推送服务。再次,图书馆可以借助一些互联网工具,为读者创建随时随地的“网络区域”,实现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动态管理和动态服务的模式,读者对期刊文献资源的不同需求便浮于水面。通过与读者的沟通实现精准感知、定向推送,让知识和智慧点对点,端到端的流动,从而提高读者对文献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一)加强馆员综合素质
  转变服务理念 文献管理员在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服务理念可谓是服务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它决定着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服务态度的主动与被动。互联网+时代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已成为读者索取文献信息的依托,致使有些馆员认为机器完全代替人工作的时代来了。其实,机器能代替人们做重复体力劳动和固定模式的脑力劳动,但却无法代替人完成情感型劳动。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和功能是沟通,互联网思维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随着“互联网+”的到来,馆员须将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嵌植整个网络系统中,在互联网精神层面树立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服务思维。重视读者的参与体验,尊重读者的需求和创新,实现互联网服务平台和物理空间服务平台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服务,使图书馆、馆员、读者三者的角色在互联网+的背景可以自由切换实现分享、普惠、免费。
  提高人才素质 人才队伍的优劣决定着事业的成与败,拥有强大队伍实力及富有创新专业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其一是走出去,也就是馆员通过一些岗前培训、进修深造、继续教育以及向先进馆实地调研等方式,从而达到稳步推进馆员的整体素质。其二引进来,即引进优秀专业的人才进馆,强化馆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智慧,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图书馆期刊文献建设上,去更好的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再就是引进先进的理念,加强馆际合作请专家来馆通过讲座的形式感知先进的服务理念工作经验,在交流中提升和壮大馆员的能力,为图书馆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多元化开展精准化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数字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容易获取读者的各类信息,包括年龄、职业、学历等影响读者阅读习惯的因素,以及如查阅数字资源库、搜索信息、浏览网页兴趣因素等,都可以被采集挖掘。[11]图书馆馆员只需要通过后台管理就可以统计分析资源的使用情况,即可以知道哪类资源是读者长时间被关注的,哪類资源是空闲时间较长的;而且进一步分析读者阅读习惯和兴趣两大因素,从而预测一段时间内哪类资源更受读者欢迎,哪类资源阅读量不高。借助分析的结果,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如通过手机 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多元化的推送,方便读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想要的信息。
  五、结束语
  当今社会正处在“互联网+”时代,它连接着所有产业和领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着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服务体系,同时也推动着图书馆期刊服务模式的改变。图书馆深居互联网环境中,应具有互联网开放思维、互联网思维、读者思维,从服务、资源、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开创期刊服务的新模式,实现期刊管理与时俱进,从而为读者提供及时高效的期刊信息服务,以最大限度的去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jushihuichina.com/a/xinwenjujiao/xingyezixun/2015/0331/258.html.2015-10-25.
  [2]新华社.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04/c-1115815944.htm.2015-07-04.
  [3]赖毅.“互联网+”驱动下的图书馆多元化法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0):23-27.
  [4]刘瑞.“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模式服务新模式探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1):35-38.
  [5]刘澈,李桂花.中外高校图书馆社科数据服务现状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6):142-148.
  [6]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7]冯国权.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服务变革探讨[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5(2):16,25-30.
  [8]开放融合·连接一切——浙江省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行动计划[J].图书馆研究研究与工作,2015(3):21.
  [9]李海英.实施期刊流通的必要性及策略[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7(2):106-108.
  [10]邵玉河,等.“互联网+”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2):16-19.
  [11]刘磊.浅议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西域图书馆论坛,2015(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模式。文章将着眼于如何在私有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开源Sakai来搭建一个基于云辅助的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实现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高效教学的不受限性和高度的交互性。  关键词:云模式;Sakai;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6-0078-03  Ab
期刊
摘 要: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大幅度增加,就业难演绎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高等院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然而在现实中,形成了基层下不去,城市留不了的尴尬局面。文章对贵州高等院校600多名本专科农村籍毕业生的择业观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与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系统关注并分析农村籍大学生择业观的重要意义,从现状中找出问题,以此提出加强农村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
期刊
摘 要:中国的预科教育最早出现在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中。该章程虽然还未开始实施就被次年的《奏定学堂章程》所取代,但《钦定学堂章程》中所设想的预科教育,对今天如何办预科教育,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学制过长、其培养目标中的“忠君”思想以及教条主义的知识灌输等方面,是今天的预科教育必须抛弃的。  关键词:“壬寅学制”;预科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分目标,多元素”教学模式是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向“翻转课堂”教学的一种过渡,是现阶段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操作手段。文章以“土地整治学”为例,在学生兴趣度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分目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为应用性专业多元化教学体系和过程考核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际案例。  关键词:“分目标;多元素”;土地整治;翻转课堂;兴趣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在跨文化大背景以及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留学生在适应汉语国际听说课堂的过程中,因为课堂学习中的跨文化因素与学习主体不适应的矛盾,学习主体本身对跨文化适应问题的不重视性问题会使其产生文化休克或消极的心理;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未能很好地满足学习主体的需求;对外汉语教学与教学方案措施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为此,从教师与学生个人两个维度出发,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与对策,有利于完善汉语国际听说教育的教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在此形势下,应该积极探索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新模式,结合本校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专门用途英语校本课程。作者应用图式理论的基本原理,开发设计了校本ESP教材《法律英语时文阅读》,并在教学实践中用图式理论指导教学,提出了法律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模式,即:背景知识激活内容图式;文本分析呈现形式图式;花样练习强化语言图式。  关键词:ESP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图式理论;法
期刊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的Moodle平台的教学模式把多媒体与第二语言教学融为一体,是落实开放大学远程教学发展的需求,及实施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需要。文章详细介绍了Moodle平台的教学辅助特点和二语习得教学规律和模式,建立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开放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平台,分析了Moodle平台教学的优点和存在问题,对开放大学开展网络英语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Moodle;二语
期刊
摘 要:创新型人才成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迫切需要。文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以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学科交叉和实践性强特点,针对现行教学实践中所存在问题,提出跨专业协同教学模式——DCCS模型。通过改革课程设置,营造跨专业“双生同堂”环境,变跨学科知识结构差异为学习驱动力,学习者在解决认知冲突的同时,完成自身知识架构的重建,产生教学协同效应。  关键词:创新导向;跨专业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方向的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课程,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实验教学中采用了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助教式教学法,网络化问题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经实践表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
期刊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OCC培训系统由行车调度指挥仿真培训系统、环境控制仿真培训系统、电力调度指挥仿真培训系统、虚拟列车及运行图编辑系统、视频监控模拟系统和教师控制中心组成。该系统作为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培训载体,不但增加了学员的操作技能,还降低了控制设备的维护量,节省了运营成本。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OCC培训系统;长春轻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