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教育科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利用井间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通过对孤东油田七区西54-61层两个井组井进行示踪剂解释,确定了油水井的动态连通关系、注入水的去向、注入水前缘推进速度,及注聚后储层孔隙结构和物理参数发生的变化情况,并将监测结果应用于开发方案调整,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关键词:孤东油田 井间示踪剂 技术应用 效果分析
  1 井间监测技术简介
  示踪剂是指那些能随注入流体一起流动,指示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存在、流动方向和渗流速度的物质。井间示踪剂测试是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然后从周围生产井中监测其产出情况,通过绘制分析示踪剂产出曲线,可以判断油藏在平面和纵向上的非均质、高渗透层或大孔道情况,为油田后期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监测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示踪剂非常重要。通常有以下要求:①本底低,分析灵敏度高;②足够的化学、生物及热稳定性,并与被跟踪的流体特性相似,配伍性好;③在地层中滞留量少;④与地层矿物不发生反应;⑤货源广,价廉,无毒、副作用,对测井无影响,安全环保。因荧光类物质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和检测限极低的优点,故本次采用荧光类物质BY-1,BY-2示踪剂,进行井间示踪剂检测,并采用半解析方法进行定性分析。
  2 井间监测技术的现场应用
  2.1 示踪剂的注入与监测
  按工艺设计要求,实施示踪剂注入:于2007年11月2日分别在孤东油田七区西54-61层7-34-155井加入BY-1示踪剂8kg,7-38-155井加入BY-2示踪剂12kg,以泵站注入压力注入。
  样品分析工作在实验室完成,BY-1、BY-2使用CRT-970荧光光谱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测。从2007年11月2日注入示踪剂,开始取样后监测至2007年12月23日,历时52天,在每个注水井组对应的油井监测到了示踪剂产出,监测期间对15口油井,实取样1141个、分析样品1141个。
  2.2 示踪剂产出情况跟踪
  34-155井组情况:该井组10口油井监测到示踪剂(BY-1)明显的响应。
  7-38-155井组情况:通过对示踪剂取样监测52天,该井组8口监测井中的两口井中监测到示踪剂(BY-2)明显的响应(表1)。
  3 井间示踪剂解释
  3.1 地质建模
  依据油藏静、动态资料,将实际油藏数字化,建立Ng上54-61砂组30×16×3网格的地质模型(见图1)。
  3.2 示踪剂产出拟合情况
  在前期建立的地质模型上,根据示踪剂产出情况,模拟地下可能的井间参数分布情况,得到各井示踪剂产出时间、浓度進行拟合曲线(图2)。
  3.3 流线分布与流场分布
  通过井间水驱方向和流动状态定性分析和预测,结合监测响应数据与动态资料,计算相关数据,绘制三维平面流线分布图(图3)。图形绘制采用有流动就有流线的方法,流线所占的面积大小能够大体表示流量的相对多少。
  3.4 井间主渗通道参数解释
  从曲线拟合效果看:各井组产出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井间流线将监测区域的流动状态以较好的反应,说明监测结果经软件处理提供的参数是可靠的。
  (1)井间示踪剂主渗流区孔喉平均半径
  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函数关系,求得主渗流通道的孔喉平均半径。
  R=τ×(8k/φ)1/2 (1)
  式中:R为孔喉平均半径(5~15μm为高渗层, 15~50μm为大孔道, >50μm为特大孔道);
  τ为迂曲度。
  由计算结果看出,Ng54与Ng55油层为示踪剂主渗流区发育的主要层位,平均孔喉半径介于693.27~830.63μm之间,达到特大孔道级别,反应了疏松砂岩储层经强水洗后粒间结构的巨大变化。
  (2)井间示踪剂主渗流区波及体积
  根据解释结果,结合区块特征,分析示踪剂突进通道类型为单元内部强水洗。
  3.5 示踪剂的回采率与累计产出曲线
  示踪剂在注入油层后,示踪流体在弥散作用和对流作用下,逐渐在生产井突破,此时的注入孔隙体积Vpvd与累积净采出量Fd之间呈一非线性关系式:
  Fd=1-0.5[e-0.18(Vpvd)0..53+e-0.715(Vpvd)0.79] (2)
  对照两个井组的示踪剂的回采率与累计产出曲线,见图4、5,分析7-34-155井组曲线呈台阶式上升说明各层吸水能力在纵向上和层内的差异,非均质性强;7-38-155井组曲线光滑展开,说明各油层之间和层内水线推进的均衡。
  3.5水驱效果评价
  7-34-155井组累计注水量为21.1×104m3,井组所辖油井于2003年进入特高含水开采期,平均含水率达到97.6%,自开展二元复合驱以来已注入18.26×104m3,54油层的上部高渗层呈面状分布,水驱控制程度与动用程度较高,周围共有10口井见到示踪剂产出,平面上各向见效比较均衡,2~5天就能见示踪剂响应,注入水流速快,平均为102m/d。二线井几乎监测不到示踪剂的响应如32-166以及36-3175井,说明该井的水驱对其影响较小。
  36-155、36-166井受34-155、38-155两注水井的共同影响,其水驱推进速度快,平均为162-200 m3/d,水驱油效果较差。
  通过对比38-155注入量与两口见示踪剂的井的液量对比,明显不匹配。由于监测井较少,未能完全控制示踪剂的流动与分布情况,而对于7-39-145、7-36-135井以及井距更远的7-35-164、7-40-175未见有示踪剂响应,结合开发经历和二元复合驱的情况分析评价认为,是磺酸盐聚合物的作用使原流通通道受阻,使注入水在原流通通道受阻后改向其它地质区域流动。
  3.6 监测区域非均质与局部油层认识
  区域的非均质由辫状河道砂坝沉积所形成的主流线与两侧控制,转化为由于聚合物驱使得原流通通道受阻再次形成的的流动场所控制,区域的平面非均质和层间非均质更趋复杂。所监测的地质区域内大孔道、特大孔道仍然存在、高渗透带普遍发育。
  7-34-155注水井组,平面上各向均有示踪剂产出,说明油层砂体在平面上连续性较好,表现为相对均质储层,但平面非均质性矛盾仍然突出、只是相对较弱,具体表现为平面上距注水井越近的油井,产出示踪剂越多,33-3146井在该层封堵失效,造成水驱短路,影响了7-32-166与7-36-3175井注聚见效;纵向上,5小层物性较差, 7-33-3146、7-32-3135、7-32-155示踪剂监测资料见二次起峰,且二次起峰与一次起峰间隔时间较长,说明该井区纵向非均质突出,主要向西及西南方向体现。
  7-38-155注水井组,7-36-166与7-36-155见示踪剂时间均较早,且于其它未见示踪剂响应的7-36-146、7-36-135、7-36-3175、7-40-175等井处于不同的沉积相条带。
  4 解释结果应用效果分析
  根据解释结果,经过组织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7-38-155井区存在不同的沉积相条带的解释结果,对该井区重新进行了地层对比,绘制了新的小层平面图和沉积微构造图,并选取7-39-166井点水转油补孔54+5开抽措施引效,实施后效果显著。目前,7-39-166井以57×895.6×3.9×3.4参数生产,日液26.7t/d,日油6.2t/d,含水77.3%。
  下步还将继续实施对33-3146井验封、找水,开展针对性的堵水,促进32-166井注聚见效;对38-3186实施调剖,改善吸水剖面,调整层间矛盾;适度实施非均粒径颗粒调驱,减缓非均质性的影响;开展油水井压力系统监测,掌握井组生产动态变化;对部分水井实施调剖堵水,控制大孔道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1] 张毅等.井间示踪剂分析技术[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2):76-77。
  作者简介:王胜男,女,1985年8月出生,从事地质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分别对Q370qE钢板Z向性能不合进行了分析,研究了Q370qE钢板Z向性能与铸坯中心线偏西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检测手段对z向拉伸断口形貌及断口处夹杂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z向性能的相应措施,如冶炼时降低含硫量、保持合适的Ca/S,控制好浇注过热度和拉坯速度以及铸坯加热工艺等。  关键词:Q370qE;Z向性能;断口形貌;扫描电镜;夹杂物;措施  1 前言  
期刊
摘要: 对粘度较大、杂质较多,在液下泵泵油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卸油时间长、故障多,现将液下泵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和改造。  关键词: 乙稀焦油 煤焦油 叶轮 轴承 改进方法  引言:液下泵(卸油泵)设备是化工企业的重要设备,在选型、安装、维护使用不到位的情况下,增加了生产成本及操作工劳动强度和卸油时间和维修量(运行两个月需进行一次维修,有时更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在满
期刊
一、电源板  12v5v滤波电解电容鼓包、漏液,导致(1)显示器开机后,屏幕亮一下就黑屏。(2)电源指示灯亮,但开机无反应。(3)按一下开关,液晶屏一亮一灭循环出现,给人一种想亮又亮不起来的感觉。  二、雷雨季节遭受雷击:直接更换电源板Ic。和开关场效应管儿(此管容易击穿)。  导致故障现象(1)插上电源线,指示燈不亮。按下开关,无反应。  三、长时间使用,导致显示器元器件老化:开机亮一下就灭,或
期刊
摘要:抽油机的平衡是抽油机设计和生产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抽油机一般分成换向系统、平衡系统、支承系统和传动系统四大部分,平衡系统和换向系统是抽油机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而平衡系统的性能,平衡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抽油机的节能、使用寿命及运转安全性。本文重点介绍了抽油机平衡原理和平衡的标准,阐述了提高抽油机平衡的措施。  关键词:抽油机 平衡标准 调整措施  1 抽油机平衡原理  抽油机运转不平衡,原因是上
期刊
摘要:交通事故是一种最常见而且广泛存在的社会危害,被称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公害”。  调查表明,由驾驶员责任引起的事故占总事故的70%以上。分析了影响公交车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因素,诸如服务纠纷、交通管理、道路环境、交通参与者等方面,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了公交车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对策措施,对指导公交车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交车 驾驶员 安全行车 对策  1 影响公交车驾
期刊
摘要:泡沫流体是一种可压缩的非牛顿流体,具有密度低且方便调节,粘度高,低摩阻,携砂能力强的优点,作为入井液便于控制井底压力,“遇水稳定、遇油消泡”,在含油介质中稳定性变差,渗流阻力随含油饱和度的升高而降低;压缩系数大,助排能力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低压、漏失及水敏性地层的钻井、完井、修井和油气增产措施中。  关键词:泡沫流体 优点 海上应用  1 泡沫流体基本知识  1.1 泡沫流体的类型  在石
期刊
摘要:抽油机系统电机属高耗能设备,油井生产参数不合理,系统优化措施落实不到位,是导致油井系统效率低,导致耗能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系统优化调整是提高抽油井系统效率、降低耗能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抽油机 系统优化 系统效率 对策探讨  0 引言  抽油机系统效率是评价机采系统用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采油用能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是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可从地面、地下、管理三个方面系统分
期刊
摘要:近几年油气管道施工事故频繁发生。其原因是管道施工存在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等特点,雨季施工、冬季施工等都是在安全管理方面要面对的难题。如何提高现场施工安全施工管理水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油气管道施工现场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油气管道 施工现场 安全风险 管理对策  0 引言  油气管道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人通过对近十年来发生的一系列
期刊
【摘要】针对天山公司5103综放工作面3000米顺槽巷DSJ120/100/3×355带式输送机采用XCQ软起动装置取代三部DTL—120/100/2×200带式输送机, 其技术特点是电动机能空载分别启动,有利于减少电网电压峰值。启动过程平稳性即速度能够从零到最大值过程中无突跳。同时起动过程具有足够小、合理的加速度,减少了带式输送机传动部各构件的涨紧力。简化了顺槽机巷人员操作及维修的工作量,精简了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层因素的变化对躺井的影响;从原油物性和和井筒因素方面,分析了稠油、腐蚀、泵的因素、偏磨等对躺井的影响。从防腐防偏磨一体化治理、优化设计、优化防砂等方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在降低抽油机井躺井率实践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抽油机井 躺井率 措施探讨  0 引言  抽油机井躺井率是衡量油田开发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孤岛采油厂近几年躺井率在4.5%以上,随着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