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十分有益,而儿童文学作品以其审美的品质、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及寓教于乐的特点,自然而然地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材料。因此,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指导,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加强理念教育,丰富阅读经验
1.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儿童文学理念教育
语文教师通过加强儿童文学理念教育,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及其独特作用,把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与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
2.语文教师必须通过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丰富自身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
老师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名著,还可包括一些评论家写的一些对作品的评论。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使老师的文学视野更宽阔,在指导学生阅读、推荐书目的过程中做到驾轻就熟。
二、结合课文教学,推荐优秀作品
1.“走进成语宝库”
近几年,我校一直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形成以驱动问题引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模式,强调将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们结合课题的开展,进行了很多课外阅读推广方面的实践。如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本单元选编了一些能给人启迪的成语故事,但是课文的成语量不多,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众所周知,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语言简练,体现了古人高度的智慧。我们希望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采取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开放性的问题驱动,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和成语有关的活动,完成各项和成语有关的任务,使孩子从小爱上成语,养成在学习中生活中积累成语的习惯,并在说话、写话中能够运用成语。因此,我们把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定为“走进成语宝库”。
我们以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孩子去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教学阶段,我们对课文进行重组,并分成三个步骤去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理解课文的内容,阅读老师提供的成语拓展资料,学会课外积累成语的方法。接着让孩子在课外试着自己完成各项和成语有关的任务。这个阶段的项目学习打破了现有教材内容不多,成语量少的局限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积累更多成语,了解成语背后的典故。最后,孩子们在班级中分小组介绍了自己制作的成语词典,全班同学就这个小组的内容、设计进行评价,组内同学还就互相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进行互评,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设计奖”等奖项。评选过后,这些制作精美的成语词典都摆放在各班图书角,供孩子们日常阅读。
2.“读故事,明道理”
再如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本组教材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来编选课文,通过一个個生动形象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重要的道理。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蕴含着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我们开展了“读故事,明道理”的项目式学习。
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推荐了许多国内外的寓言、童话故事给孩子们阅读,孩子们阅读后学习制作了名人名言手抄报、寓言故事卡、童话连环画等一批精美作品。所有孩子的作品都上传到创意树网站,孩子们可以在网站浏览全级同学的作品,并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点赞、点评。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在故事中发现和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也能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感悟做人的道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3.“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2017年上半年,结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我国举行的契机,加上广州又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我以设计“我的研学方案”为驱动任务,开展了《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研学方案设计》的项目式学习。
这个项目要研究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我们将学习主题告诉智慧阅读平台,他们就根据主题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筛选出一批符合要求的书籍,及时送到学校图书馆。阅读课上,我和学生一起阅读了《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学生还在课外借阅一些有关书籍。课堂上,学生除了查阅书籍,还可以借助电子书或网络查找资料。通过课内外有针对性的研读,多管齐下,学生对“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有了一定认识,最后顺利写出实用性较强的研学方案。
通过整合课内外知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同时借助智慧阅读平台的资源,学生在撰写自己的研学方案的过程中深入探究“一带一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萌发其爱国、爱家乡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根据年龄特点,拓宽阅读方式
阅读的形式可以很多种多样,除了看纸质书籍,低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听有声读物,看有声视频等。如经典的《西游记》、《三十六字》,有趣的《咕咚来了》、《渔夫和金鱼》,有益的《大话成语》等,我曾在课后奖励孩子们看《三十六字》。虽然故事里出现的字都是很简单的字,可他们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投入,还会边看边记短片中出现的字。下课铃响了,大家都不舍得离开座位。后来有空余时间了还要求再看一次。相对而言,那些广播剧孩子们兴趣就没这么浓,我曾经利用课间播过《大话成语》、《渔夫与金鱼》等广播剧,或许是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他们感觉听起来会比较吃力,刚开始还听得兴致勃勃的,可因为听不明白,慢慢地就不想听了。所以在使用相关资源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这样效果会更好。作为广州的老师,或许我们可以在挑选资源时选择一些粤语版的作品推荐给孩子们,为推广广府文化出一份力。
四、引入思维导图,培养思维能力
学习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时,我们在进行课程重组的过程中,还引入了思维导图的学习,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为了降低难度,刚开始我们主要指导学生以记叙文的六要素为主线,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孩子能力高低,提出不同要求。经过多年的练习,现在我们的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为写作打下基础。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我们将许多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介绍给他们,孩子们的阅读量大大提高,学习负担却没有增加。
责任编辑 邱丽
一、加强理念教育,丰富阅读经验
1.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儿童文学理念教育
语文教师通过加强儿童文学理念教育,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及其独特作用,把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与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
2.语文教师必须通过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丰富自身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
老师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名著,还可包括一些评论家写的一些对作品的评论。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使老师的文学视野更宽阔,在指导学生阅读、推荐书目的过程中做到驾轻就熟。
二、结合课文教学,推荐优秀作品
1.“走进成语宝库”
近几年,我校一直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形成以驱动问题引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模式,强调将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们结合课题的开展,进行了很多课外阅读推广方面的实践。如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本单元选编了一些能给人启迪的成语故事,但是课文的成语量不多,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众所周知,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语言简练,体现了古人高度的智慧。我们希望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采取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开放性的问题驱动,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和成语有关的活动,完成各项和成语有关的任务,使孩子从小爱上成语,养成在学习中生活中积累成语的习惯,并在说话、写话中能够运用成语。因此,我们把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定为“走进成语宝库”。
我们以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孩子去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教学阶段,我们对课文进行重组,并分成三个步骤去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理解课文的内容,阅读老师提供的成语拓展资料,学会课外积累成语的方法。接着让孩子在课外试着自己完成各项和成语有关的任务。这个阶段的项目学习打破了现有教材内容不多,成语量少的局限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积累更多成语,了解成语背后的典故。最后,孩子们在班级中分小组介绍了自己制作的成语词典,全班同学就这个小组的内容、设计进行评价,组内同学还就互相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进行互评,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设计奖”等奖项。评选过后,这些制作精美的成语词典都摆放在各班图书角,供孩子们日常阅读。
2.“读故事,明道理”
再如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本组教材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来编选课文,通过一个個生动形象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重要的道理。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蕴含着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我们开展了“读故事,明道理”的项目式学习。
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推荐了许多国内外的寓言、童话故事给孩子们阅读,孩子们阅读后学习制作了名人名言手抄报、寓言故事卡、童话连环画等一批精美作品。所有孩子的作品都上传到创意树网站,孩子们可以在网站浏览全级同学的作品,并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点赞、点评。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在故事中发现和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也能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感悟做人的道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3.“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2017年上半年,结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我国举行的契机,加上广州又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我以设计“我的研学方案”为驱动任务,开展了《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研学方案设计》的项目式学习。
这个项目要研究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我们将学习主题告诉智慧阅读平台,他们就根据主题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筛选出一批符合要求的书籍,及时送到学校图书馆。阅读课上,我和学生一起阅读了《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学生还在课外借阅一些有关书籍。课堂上,学生除了查阅书籍,还可以借助电子书或网络查找资料。通过课内外有针对性的研读,多管齐下,学生对“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有了一定认识,最后顺利写出实用性较强的研学方案。
通过整合课内外知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同时借助智慧阅读平台的资源,学生在撰写自己的研学方案的过程中深入探究“一带一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萌发其爱国、爱家乡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根据年龄特点,拓宽阅读方式
阅读的形式可以很多种多样,除了看纸质书籍,低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听有声读物,看有声视频等。如经典的《西游记》、《三十六字》,有趣的《咕咚来了》、《渔夫和金鱼》,有益的《大话成语》等,我曾在课后奖励孩子们看《三十六字》。虽然故事里出现的字都是很简单的字,可他们看得津津有味,特别投入,还会边看边记短片中出现的字。下课铃响了,大家都不舍得离开座位。后来有空余时间了还要求再看一次。相对而言,那些广播剧孩子们兴趣就没这么浓,我曾经利用课间播过《大话成语》、《渔夫与金鱼》等广播剧,或许是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他们感觉听起来会比较吃力,刚开始还听得兴致勃勃的,可因为听不明白,慢慢地就不想听了。所以在使用相关资源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这样效果会更好。作为广州的老师,或许我们可以在挑选资源时选择一些粤语版的作品推荐给孩子们,为推广广府文化出一份力。
四、引入思维导图,培养思维能力
学习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时,我们在进行课程重组的过程中,还引入了思维导图的学习,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为了降低难度,刚开始我们主要指导学生以记叙文的六要素为主线,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孩子能力高低,提出不同要求。经过多年的练习,现在我们的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为写作打下基础。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我们将许多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介绍给他们,孩子们的阅读量大大提高,学习负担却没有增加。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