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错位的《教师教学用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学用书》(后文简称《教学用书》),本来是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更好地使用教材、把握教材而编写的。对上面的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习题解答等,我们应该结合自身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情况而灵活运用。可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对它的作用存在曲解而使用不当,甚至已给教学带来不良的负面效应。这里谈几种将《教学用书》错位的现象,望引起各位同行的重视。
  
  一、参考书不能错用为教案
  
  众所周知,《教学用书》理应是教育教学的参考书,是教师钻研教材的辅助用书,是教师备课的重要资料。它既不是备课的唯一蓝本,更不可能是上课的全部,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把它当成了讲课的底稿,上课的教案。
  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农村中小学的课堂,就会发现:有的教师往往就是依照《教学用书》上的分析和讲解进行教学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课题释疑,教学建议,解字释词,段落划分,段意概括,归纳中心,写作特点,课文分析,习题解答,参考资料……整个教学过程简直是《教学用书》的翻版,是《教学用书》的朗读录音。他们认为,备课时,只要将《教学用书》抄录一下,便完成了任务,上课时,只要将《教学用书》上的内容宣读一下,便可了事。至于学生懂不懂,会不会,效果好不好,那得靠学生自己的天分来决定,教师的因素全然不管。一堂语文课,在他们看来就是:听《教学用书》上的分析与讲解,回答《教学用书》上提出的问题,抄写或背诵《教学用书》上提供的答案。于是《教学用书》便成了教师不能须叟稍离的“法宝”;也成了学生梦寐以求的“天书”。
  
  二、参考答案不能错为唯一标准答案
  
  《教学用书》上的课文分析,解字释词,段落划分,习题解答……都有仅是给老师们提个醒,引个路,它既不是死板的模式,更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就比如给课文分段,由于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所持的观点不一,所理解的思路有异,划同一篇文章,很可能有多种分法。你能说谁对谁错吗?显然不能。我认为,只要人家言之有理,思路清晰,脉络清楚即可。语文教学的本身特点就决定它的答案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教学用书》中关于词语或句子的解释,关于段落的划分,课文分析,中心思想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大多为一家之言,纵然就是唯一的标准答案,也还存一个活学活用的问题。
  
  三、部分资料不能错为全部资料
  
  毫无疑问,《教学用书》的读者主要是老师。因此它对课文的分析和评解,主要是从成人角度和知识本身为出发点来考虑设计的。主要是为教师的“教”服务,而不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它只有关于“教法”的提示,却没有顾及到“学法”的分析,它不可能针对某个教师的实际,也不可能针对某个班级学生的实际。
  《教学用书》在使用时,教师必须有一个选择、吸收、内化、融会贯通的过程,有一个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取舍、补充和创造的问题。不能把它当成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不能增减的唯一凭据。
  
  四、《教学用书》不能误为教材
  
  《教学用书》鉴于有些学校工具书、参考书不足的现状,提供了相对较为丰富的资料,涵盖了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文体知识,有关图表、课文评价、课文赏析、创作体会等内容,这些都主要是供教师参考之用的。可是部分教师却把它当作教科书,当作学生必修的教材,于是就把它点滴不漏地教给学生甚至认为有了遗漏,便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谁要是想全部倾倒给学生,谁也办不到,办不好,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熟悉《教学用书》仅同教师熟悉教材一样,只是钻研教材的“入门券”和“铺路石”。用《教学用书》主要是为深入钻研教材搭好桥、造好船,对此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作必要的取舍和补充,一句话就是活学活用,它既不是备课的全部,也不是备课的终结。
  当然,我不是要贬低《教学用书》存在的价值,更不是要把这些责任推给《教学用书》,而是要大家正确看待它,用好它,给准确定位,既不越位也不错位。
其他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用于教学中,既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投影、录像、计算机的演示,改变了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了视听效果。再现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科学原理,增加知识,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的画面和文字体现出来并形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它通过
期刊
一、美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以及其他辅助性的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美术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政治、哲学、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观念。而德育的具体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道德上知
期刊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学习方式的综合,探索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创作。从新课程标准的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如《五味瓶》一课,是对自身生活的体验;《得奖了》一课,“奖杯”则是对成功的体
期刊
当前,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课改实施中很多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我们在无数次的调研活动中发现,作为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学效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很多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笔者以初中思想政治课为例,来谈谈如何提高新课程下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一、树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前
期刊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我尝试了一节开放性的音乐欣赏课——《伏尔加船夫曲》。为了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我先用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并导入新课,然后又引领学生唱一唱歌曲的开始具有劳动号子特点的部分,才开始欣赏。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片断。  “同学们,《伏尔加船夫曲》风格独特,艺术性强,下面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整首乐曲的速度及力度有什么变化?听
期刊
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流,达成教学目标。可见,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主要是通过教学媒体学习他人和前人的实践经验——间接经验。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课间)、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上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技术便应运而生。它在克服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因此,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创建新的教育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以达到化学教学的优质高效。  多媒体教学,因为投影屏幕明亮,画面色彩不断变化,再配上
期刊
怎样上好中学美术欣赏课,这是素质教育改革摆在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挑战性的难题,要把美术欣赏课上好,需要我们摆脱以往美术教育的固有模式、教育目标,以不断创新的方法去挑战传统的技能式教育,做一把开启学生美学修养智慧源泉的钥匙。  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试用)》将高中美术课定义为必修的“艺术欣赏课”,是在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特殊而积极的一步
期刊
从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分析,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分为笔试部分和实验操作部分,归纳起来主要是对物理概念、习题、实验方面的检测和运用。下面就这三方面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具体的方法,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概念的教学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建立概念,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很多老师在教学概念时,就直接把概念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死记硬背,结果
期刊
【摘要】随着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模式改革层出不穷。本文就“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作一简单阐述。  【关键词】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 分层指导 共同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和创新,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新的教育方法,结合新教材去面对新时代的新人。  在近年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