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能力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信息技术环境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整个校园与课堂环境中最具震撼力、最具魅力的一部分,甚至有人称之为“e教学”“数字教学”。信息技术环境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潜移默化的深刻变化。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世界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等特征日益明显,网络的发展进一步将每个社会成员连为一体。在这样的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为了生存,就需要适应国际社会的这些变化,主动接受新知识的挑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往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现在大部分可以被赋予信息素养的新含义。所谓信息素养,首先要将计算机作为接收、组织与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工具;第二,对新信息技术有一种接近、亲近与尝试的喜好,乐意接受新技术;第三,将阅读、计算、写作、倾听、述说、观看作为基本的沟通能力。
  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会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感觉,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数学脱离实际(因为数学具有抽象性)。从小学生所用的课本来讲,数学课本的吸引力就远比不上那些印刷着精美图片的语文课本和英语课本。数学课堂不可能抑扬顿挫地朗读应用题,也不可能听着音乐、打着节拍地唱1 1。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比如在教学“年、月、日”之前,笔者安排学生通过网络及其他手段搜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课堂上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到太阳历、公历的来历,知道地球自转、公转与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还知道二月为什么又叫“杀人月”。学生对“年、月、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又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或多位数的读法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上网搜集有关的数据,课堂上让学生作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我国的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国民生产总值,还有一些有趣的天文数字,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数据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且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资料,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声音结合和图文并茂等功能,对有关课后阅读材料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特别是有关数学家、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利用多媒体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拓展师生交流的渠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数学教学中,巩固性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形成能力的重要保证。练习既要讲究精练,又要有一定的量,同时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目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形象生动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口算除法”时,进行有益的尝试。按照过去的常规教学方法,在新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教师会安排学生做课本上的习题,或者再布置一定数量的卷面作业,要求学生同一时间完成。从大多数学生出发这自然是合理的,但是怎么同时解决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关注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呢?
  传统方法往往只能限制发展快的,牺牲发展慢的,采取所谓“一刀切”的办法。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就不一样了。学生利用计算机随机习题库,进行5分钟的练习,结果是做了8~20题的有4人,21~35题的有8人,36~60题的有27人,61~74题的有7人,平均每人做30题。这种练习形式,题目随机出示,相邻的计算机出题均不相同。学生每做完一题,计算机紧接着出下一题,这样有了竞赛的意味。学生做正确了,计算机作出“正确”的反馈,做到一定数量就播放几帧动画以示鼓励。做错了,计算机又做出提示纠正的反馈,遇到障碍还可以查询相应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自主进行的,做8道题的学生没有压力,觉得轻松愉快,做了74道题的学生意犹未尽,全体学生兴致勃勃,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的提高。
  同一目标段的学习内容,学生还可以多次重复选择,由于系统设置是随机出题,学生面对的是知识难度相当的不同题目,这既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厌倦情绪,又可以使学生对已经获得的内部经验性信息进行有益的复读,从而促进他们将知识内化为技能。数学巩固中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为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为不同能力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素材,不同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教学方法应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学内容应体现开放性型、研究性、多元化,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以下是利用CAI课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课例。
  【例】如图(略)可做出哪些乘加或乘减法算式(总数17只苹果不变)。
  教师根据数形结合思想将解题思路构建成相应的数学模型集于相关课件之中待用。教学过程采用“分组讨论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然后适时让各小组代表(可以抢答)表明本组的解题方法。
  解法一:3×5 2=17。此时教师启动评价体系,点及鼠标,让标号为1、2、3盘中的苹果闪光,以示其等量关系由形转化为数“5×3”,后显示4号盘中的2只苹果,从而列出3×5 2=17的算式。这样组织教学,利用由计算机制作的课件将学生或教师的解题思路立体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一目了然,能使大多数学生轻松进入状态。
  由于采用“开放式”教学法,让学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还会有解法二(4×5-3=17)、解法三(2×6 5=17)、解法四(3×6-1=17)、解法五(2×8 1=17)、解法六(2×10-3=17)等。课堂气氛之热烈可想而知。此时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不少学生并不全明白以上解法之算理,教师及时启动备用的课件运用评价体系,画龙点睛式点评以上解法。如解法二:点击标号为4的盘子从空中“借来”3只虚拟苹果,使盘4中的苹果也变为5只,从而有5×4;再点及盘4让“借来”的3只苹果消失,从而出现减3。
  这种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思路将解题方法网络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做法应持之以恒,天长日久必将形成能力。用数形结合思想统领课堂教学,让学生处于主人之位,创造力就会像有源之水滚滚而来。
  实践出真知,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得到教训、经验和技能。信息技术也一样,它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性、探究性、实用性都很强的科目。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是以往普通教学所无可比拟的,可以创设良好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美观化、多样化,使教学过程再现,解决以往传统教学的深奥抽象问题。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南化塘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书面表达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所掌握的词汇知识、语法知识、遣词造句和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水平。然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
知识表达是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倍受重视的一个问题,认知心理学研究怎样把知识表征在人的大脑中,而人工智能研究则关心怎样把知识表达在系统的知识库中。本文主要介了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
前不久,2018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发展高峰论坛暨2018房企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发布会在杭州举行。绿城中国荣获“2018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50强”,位列第11名;荣获“2018浙江房
学籍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对学生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规整、处理。如何找到一条迅速准确链接学生信息表单的途径,成为管理好学生信息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践,笔者发现Office办公自
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闽南地区过新年的各种习俗,会唱几首与过年相关的闽南童谣,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新年的到来,感受新年的喜庆、欢乐气氛。
前不久,我执教苏教版五年级第五单元《找规律》。初读教材,觉得教材编排的内容简单,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内容简单,并不意味着教学也简单。于是我深入地研读教材,发现虽然教材所
一、课堂训练应厘清思路,“训”“练”结合学生的思维是通过对事物表象特征及其内在本质变化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进而清晰地对事物进行辨析和记忆,并通过“理解——掌握——运用”
《一分钟》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了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20分钟,经历了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感受到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在深深的后悔中得到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信息、探究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战场。聋生听力有障碍,导致语言和思维发展相对缓慢,课堂教学中,老师主观地认为,聋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