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地,人们把《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的题眼定在一个“难”字。面对珍馐美酒,诗人不能或不愿吞咽。诗人心比管仲、张良、诸葛却仅仅是个梦想,有渡河和登太行的大志却难实现。诗人感叹世间行路之难,隐喻了施展抱负的艰难。细读全文,笔者读出了诗歌“行路难”和“路难行”两层含义,于是将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路”上,让学生明白行路难一方面在“路”,另一方面在于行路之人本身,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读诗知人论世。
诗歌只在第九句出现“行路难”三字,可前面句句与“行路”有关。诗中处处写路却处处难行。
送行“路”:友人饯行,失意愤懑。
“路”难行:黄河塞冰,太行封山。
想出“路”:吕尚伊尹,只是梦想。
叹行“路”:路路不通,难上加难。
行前“路”:云帆沧海,自我心安。
细究原因,路难行有多方面的缘由。
一、融于时世的黑暗,难!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可是两年后被“赐金放还”。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诗歌题目本是旧题,但形容李白此时的处境真是极其贴切。诗中的现实是通过比喻手法写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无限的悲愤写行路的具体的难。诗人是过分自信的,黄河是国人的母亲河,太行山也是古人理想中要登临的高山。诗人兴致勃勃前往却心情黯然而归。以这种极大的落差来写失意愤懑的心境是非常具体可感的。
二、实现精神的高贵,难!
细读文本,笔者读出了诗人追求的是精神的高贵和理想的实现,因此路将比常人更难行。诗歌的前四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们很容易理解其表面的意思,心中郁愤,痛苦,理想不能实现。这样的“解读”固然没错,但是却没有理解其中更深刻的意义。其实,这“金樽清酒”与“玉盘珍馐”不但是借代“美食”,更是借代一种富贵的生活。古时征人只能用“‘浊酒’一杯家万里”,而清酒自然是珍贵的酒,一般人恐怕无福享受。金玉的生活加上清酒的陪伴,不正是世人眼中“诗仙”的理想生活吗?但在富贵与理想之间,诗人更向往的还是精神的高贵与理想的实现。无奈因奸佞之闭塞贤路,理想实现无门的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吕尚、伊尹成功的例子摆在前方,而对诗人来说只是个美丽却不可实现的梦想。一般读者读到末句都认为这是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体现。然而,笔者却读出了诗人无路可行的无奈和宽慰友人的善意。是两年的长安生活教会他思考了吗?应该不是。诗的后四句诗人反复吟咏“难”,极写彷徨无定的心情,却又自我安慰说会有“云帆”济“沧海”。可是事实上两者都没有,诗人的路还是难行。
三、改变自我的个性,难!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变相被撵出了长安。如果李白知道脱俗的诗歌不能和浑浊的政治混为一谈,知道人与人相处是需要技巧的,他就会明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是李白不能很好地认识自身的情绪。他有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本来就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宫廷。二是李白不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酒后发“仙言”的事为数不少。“天子呼来不上船”,难免会因此伤人。三是李白的自我激励过头,它能够帮助李白走出生命中的低潮固然好,但是过高地看待自己而轻视了别人却不好了。浪漫与严峻现实的矛盾也常使他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四是李白不能认知他人的情绪。李白过于高傲自负,过于理想化,他看不惯李林甫的行为,借脱靴奚落引荐李林甫的高力士,也因此得罪了权臣,被赶出长安也是必然的事。
因此,路难行是有历史性的——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是有主观性的——在过分自信的大诗人李白脚下。诗歌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理解更深层次的做人的道理。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最后15分钟的教学过程。
(一)寻找“路”
列举各种诗文中关于“路”的描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二)探讨“路”
为了能理解李白的理想和性格特点,笔者在课堂上补充介绍了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李白的诗作《梁园吟》:“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末两句的含义是“我总有一天会像高卧东山的谢安一样,被请出山实现济世的宏愿”。由此,学生理解了李白的高贵的精神理想之路实现之难。
课堂上,笔者还组织了小小的辩论赛:假如李白在今天求职,你认为他能施展大志吗?辩论中认为“李白在当时不能生存,在今天更不能生存”的学生占多数。李白的个性决定了这一事实。学生领悟到:“每一条路总是自己选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在路上有时需要为目标的实现做一些改变。路不难行,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问双脚,要问志向(如周恩来、毛泽东)。人能看多远?这话不要问眼睛,而要问胸襟(反例成克杰)。人能创造多少?这话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智慧(如爱迪生、司马迁)。漫漫人生路,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三)吟诵“路”
在反复吟读诗句中结束教学,并布置作业:写读后感。
诗文的解读因人而异。如果教师能深入解读文本,并拓展教学的深度,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能更好地凸显语文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诗歌只在第九句出现“行路难”三字,可前面句句与“行路”有关。诗中处处写路却处处难行。
送行“路”:友人饯行,失意愤懑。
“路”难行:黄河塞冰,太行封山。
想出“路”:吕尚伊尹,只是梦想。
叹行“路”:路路不通,难上加难。
行前“路”:云帆沧海,自我心安。
细究原因,路难行有多方面的缘由。
一、融于时世的黑暗,难!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可是两年后被“赐金放还”。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诗歌题目本是旧题,但形容李白此时的处境真是极其贴切。诗中的现实是通过比喻手法写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无限的悲愤写行路的具体的难。诗人是过分自信的,黄河是国人的母亲河,太行山也是古人理想中要登临的高山。诗人兴致勃勃前往却心情黯然而归。以这种极大的落差来写失意愤懑的心境是非常具体可感的。
二、实现精神的高贵,难!
细读文本,笔者读出了诗人追求的是精神的高贵和理想的实现,因此路将比常人更难行。诗歌的前四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们很容易理解其表面的意思,心中郁愤,痛苦,理想不能实现。这样的“解读”固然没错,但是却没有理解其中更深刻的意义。其实,这“金樽清酒”与“玉盘珍馐”不但是借代“美食”,更是借代一种富贵的生活。古时征人只能用“‘浊酒’一杯家万里”,而清酒自然是珍贵的酒,一般人恐怕无福享受。金玉的生活加上清酒的陪伴,不正是世人眼中“诗仙”的理想生活吗?但在富贵与理想之间,诗人更向往的还是精神的高贵与理想的实现。无奈因奸佞之闭塞贤路,理想实现无门的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吕尚、伊尹成功的例子摆在前方,而对诗人来说只是个美丽却不可实现的梦想。一般读者读到末句都认为这是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体现。然而,笔者却读出了诗人无路可行的无奈和宽慰友人的善意。是两年的长安生活教会他思考了吗?应该不是。诗的后四句诗人反复吟咏“难”,极写彷徨无定的心情,却又自我安慰说会有“云帆”济“沧海”。可是事实上两者都没有,诗人的路还是难行。
三、改变自我的个性,难!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变相被撵出了长安。如果李白知道脱俗的诗歌不能和浑浊的政治混为一谈,知道人与人相处是需要技巧的,他就会明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是李白不能很好地认识自身的情绪。他有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本来就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宫廷。二是李白不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酒后发“仙言”的事为数不少。“天子呼来不上船”,难免会因此伤人。三是李白的自我激励过头,它能够帮助李白走出生命中的低潮固然好,但是过高地看待自己而轻视了别人却不好了。浪漫与严峻现实的矛盾也常使他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四是李白不能认知他人的情绪。李白过于高傲自负,过于理想化,他看不惯李林甫的行为,借脱靴奚落引荐李林甫的高力士,也因此得罪了权臣,被赶出长安也是必然的事。
因此,路难行是有历史性的——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是有主观性的——在过分自信的大诗人李白脚下。诗歌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理解更深层次的做人的道理。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最后15分钟的教学过程。
(一)寻找“路”
列举各种诗文中关于“路”的描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二)探讨“路”
为了能理解李白的理想和性格特点,笔者在课堂上补充介绍了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李白的诗作《梁园吟》:“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末两句的含义是“我总有一天会像高卧东山的谢安一样,被请出山实现济世的宏愿”。由此,学生理解了李白的高贵的精神理想之路实现之难。
课堂上,笔者还组织了小小的辩论赛:假如李白在今天求职,你认为他能施展大志吗?辩论中认为“李白在当时不能生存,在今天更不能生存”的学生占多数。李白的个性决定了这一事实。学生领悟到:“每一条路总是自己选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在路上有时需要为目标的实现做一些改变。路不难行,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问双脚,要问志向(如周恩来、毛泽东)。人能看多远?这话不要问眼睛,而要问胸襟(反例成克杰)。人能创造多少?这话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智慧(如爱迪生、司马迁)。漫漫人生路,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三)吟诵“路”
在反复吟读诗句中结束教学,并布置作业:写读后感。
诗文的解读因人而异。如果教师能深入解读文本,并拓展教学的深度,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能更好地凸显语文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