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中的败笔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归还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礼貌地称作“璧还”,“完璧归赵”的故事你一定听过。
  二、请托他人或表示感激他人时,常会用到一个敬辞“鼎力”,比如“多蒙鼎力协助”。“鼎力”的“鼎”,本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同时也是古代社会很重要的礼器,由此引中出重大、重要等义项,用来指称对方行为时,也就具有了单敬的意味。
  三、外交场合常用的一个敬辞是“阁下”,它的本义指楼阁之下,借指在楼阁之下待命的下属人员。为了表达对在上者的敬意,古人在称呼对方时,不直呼其人,而转呼其侍从者转告之,这样,“阁下”就逐渐泛化成了一般的敬称。
  四、在祝贺别人搬家或者官职升迁时,常常会用到“乔迁”一词。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五、“尊”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敬辞,“尊兄”、“尊亲”、“尊夫人”等即是。“尊”的本义是“酒器”,即后来的“樽”字。古人饮酒,十分讲究礼仪,酒席上,辈分、身份低的人向辈分、身份高的人敬酒,必定要举“尊”。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固定的联想,于是“尊”字也就引申出了“尊敬”义。
  六、旧时社交场合或书信往来,常会用到“台甫”、“台驾”、“台鉴”等词语。“台”,来源于星宿名。古代喜以星官象征人事,朝廷的最高官吏三公因而被称为“三台”。由称呼官署进而引申,用来指称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吏,如“抚台”、“藩台”等。再后来,对没有官职的人也称其为“台”,如“兄台”、“台端”等,是有意抬高对方身份的一种尊敬说法。
其他文献
事件:最新的数据显示,除了广东、江苏、重庆等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有关人士分析说,“高考人数减少,社会的成才观也将逐渐从‘高考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  这样的评析,实在太过理想,远远偏离实际。从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具体原因分析,大致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当地生源数减少,这与出生人口有关,属于“自然减员”。二是复读生减少,由于各地推行新课改,
期刊
去年夏天,在翻译保郎的陪同下,我到南西伯利亚采风。一天,向导说领我们见一个猎人。  德维捷列夫涅60多岁,生就一双3岁婴儿般好奇的眼睛,缺左小臂。他家墙上挂着熊的头颅标本。熊的眼神像德维一样天真。戴着一个新鲜的花环。德维在熊面前诉说了一大通独白:“熊妈妈,安加拉河水涨高了一尺,森林里又有几种野花开放,拜特山峰从下午开始变青。”“讲一下熊的故事吧。”保郎说。  德维说:“那一年,我领儿子朱格去山上抓
期刊
也许你还不知道,人的掌心其实暗示了一个人的性格。当你伸出手时,也可以从你张开手掌时的姿势、手指呈现的状态,反映出你的个性如何。  个性测试开始:伸出手来,了解一下你的性格。记住,男左女右!  A 手指全部分开伸出的人  B 只有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开伸出的人  C 只有小指和其他手指分开伸出的人  D 手指全部紧贴一起伸出的人  E 五指全部弯曲伸出的人    [分析]  选择A:手指全部分开伸出的人
期刊
我们一行人走下小型飞机,这里距离救济站还有40分钟的车程。这么远的路,饥民们却都步行前往救济站,就是为了得到一碗营养粥。不过,还有更多的孩子连来这里的力气都没有。  所谓的救济站,就是个周围竖起四根柱子、上面搭了个帐篷的简易设施。为了遮挡毒辣的阳光,也只能这样做了。木柴在燃烧,煮粥的大锅前有很多人排队等待着,其中大部分都是小孩子。孩子们的四肢细如鸟足,肚子却全都胀鼓鼓的。走了这么远的路,孩子们好像
期刊
这天一大早,公交车司机扎伊德像往常一样把56路公交车开出了车站。前面的几个站,一切如常,有几个人上车,也有几个人下车。扎伊德一路开车,一路吹着口哨,车里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十几分钟后,在路线中途的一个停靠站,上来了一个高大的家伙。这个家伙身高足足有1米9,手臂有电线杆那么粗,看样子是个摔跤手。他瞥了一眼扎伊德,说道:“大汤姆不用投币。”然后走到车厢后面,一屁股坐了下去。  扎伊德的高兴劲一下子没
期刊
有一次,应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邀请,郑渊洁去参加一个活动。他是守时的人,由于没去过,郑渊洁选择了坐出租车。当郑渊洁拉开出租车门时,很惊讶,那出租车内部一尘不染,不亚于总统座车。郑渊洁问司机:“新车?”  司机说:“这车已经跑了十六万公里。”  郑渊洁脱口而出:“怎么可能?就算私家车想保持这么干净也不容易,何况你的车不能拒载,多脏的乘客你都得让他上车。”  司机说:“昨晚有个醉酒的乘客拦我的车,护送
期刊
追溯到1974年,那时我才二十出头,正帮着一伙徒步旅行者穿越从墨西哥到加拿大边境的一大片沙漠。为了帮他们寻找几条通过死亡谷的路,我来到Ulida Flat附近的一个营地,晚上在那里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出发了,沿着一片冲击扇走进一个不知名的峡谷。在满是岩石的路上跋涉了一个小时后,我发现自己已身处峡谷的深处,耳边传来驴叫声。我小心地走了几步,弯着腰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我居然到了驴子的王国里——它
期刊
记忆对我来说,一直是个充满诱惑的词。在上一本书《誓鸟》中,它终于被作为主题,好好地探讨了一回。2004年东南亚海啸发生的时候,我就生活在南洋,后来曾到过附近那些受难的岛屿,看到海边的工人忙着打捞、搬运尸体。生命就是这样脆弱、短暂。但一定有什么能够长于生命,牢固于生命,那是记忆。  应当有一种容器,可以用来盛放记忆。当然不是贝壳,它不过是个有些浪漫气质的道具,与珊瑚、岩石并没有太大区别。其实我早已找
期刊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都会围坐在火堆旁边,一边烤火,一边听着故事,看着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渐渐隐退。黑夜中孩子们的脸被木柴燃烧的火焰映得通红通红,轻烟盘旋着升向天空。朋友的爷爷西塞老爹那天晚上给我们讲了好几个故事,不过在讲最后一个故事之前,他就一直重复强调:“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故事。”接着他清清喉咙开始讲起来。  从前有一个猎人到树林去打猴子。他只寻找了几分钟就发现了一只猴子,它正舒舒服服地坐在一棵矮
期刊
纵然没有归期即便憧憬被侵袭也要找寻心的彼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