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我国进入全面建设新文科的时代.文章从数字人文的本质与学科属性出发,对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数字人文的本质是知识创新,其本身所具有的学科属性使得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思考数字人文发展是应有之义.文章回顾了新文科建设缘起,阐述了数字人文所具有的新文科特征,并对数字人文如何助力新文科建设,数字人文如何借力新文科建设进一步发展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全面赋能的人文学科正在促成新的、全面的融合,以数字技术研究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教学法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将成
【机 构】
: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上海200444;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上海200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我国进入全面建设新文科的时代.文章从数字人文的本质与学科属性出发,对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数字人文的本质是知识创新,其本身所具有的学科属性使得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思考数字人文发展是应有之义.文章回顾了新文科建设缘起,阐述了数字人文所具有的新文科特征,并对数字人文如何助力新文科建设,数字人文如何借力新文科建设进一步发展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全面赋能的人文学科正在促成新的、全面的融合,以数字技术研究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教学法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将成为中国特色数字人文助力新文科建设的典范.
其他文献
大卫·马梅特是当今美国剧坛最具影响力的犹太裔剧作家.自20世纪90年代,他的戏剧、小说、电影和散文开始有了明显的"犹太转向",其中《杀人拼图》《犹太人的消失》《逾越节》最具代表性.马梅特从不直接描写犹太人大屠杀,但他积极地把以大屠杀为代表的犹太文化创伤融入了他的犹太写作中,通过文化创伤建构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犹太身份认同,操演了当代美国犹太人的"想象的受害者"身份.本文以马梅特的三部犹太代表作品为例,基于操演性理论探讨了马梅特的犹太身份书写和犹太文化创伤的关系.
全国和分省收入法GDP核算显示2004年和2009年前后我国劳动与资本收入的配比存在显著的间断点,并能通过面板门槛模型检验,本文尝试采用要素错配来解释这一现象.研究发现:一方面,在要素错配程度方面,我国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错配程度在2004年发生了大幅下降,而在2009年以后又有较大回升;另一方面,在要素错配的贡献方面,同样是在2004年劳动要素的扭曲贡献大幅上升,在2009年后发生下降.我国要素错配大幅变化年份刚好与要素分配间断点年份吻合.由此推测,一方面,要素错配程度与要素分配关系存在关联,通过复杂的生
数字舆论生态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数字化革命,在信息交往主体间建立起的一种实时交互关系,打破了以往公众意见借助于媒体机构进行聚合的生成方式,形成了新的要素组合特征和传播特点.从数字舆论生态的生成逻辑上看,其主要因子在于数字技术的可供性、实时交互的可行性和意见聚合的可为性,相较于传统舆论生态更具场景化、情绪化、分散化和歧义化的特点.针对数字舆论生态的特点实施有效的舆论引导,已经成为提升现代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应从满足民众知情需要出发,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以"时、度、效、解、关"的系统思维,形成数字舆论引导的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获得感的增强,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其主线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正确处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升人民群众主体性,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探析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的主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健康、安全和基层民生保障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锻铸城市韧性,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基于2009-2018年江苏各地市面板数据,测度了各城市韧性水平,借助泰尔指数挖掘区域韧性发展差异,同时,考察了城市韧性空间相关性特征,并诊断各城市韧性的障碍因子及城市韧性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地区韧性发展空间异质性显著,韧性总水平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空间分布格局;(2)2009-2018年江苏城市韧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城市韧性空间关联网络
马拉美的诗歌在法国哲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位诗人甚至被哲学家视为哲学与诗歌关系的象征.马拉美诗歌所带来的文学丰富性,促使哲学家以哲学姿态观瞻马拉美诗歌的艺术或文学理念,对诗艺的力量和可能性展开思考;同时,马拉美所提供的诗歌(文学)案例,给予哲学家借文学阐释哲学的力量与共同体写作现象,推进哲学与诗歌这一古老争论之现代性关联.
将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置于乡村过疏化的背景之下,我们会发现,乡村过疏化对村落社会联结所产生的较为直接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家庭共同体的凋零,村组织及邻里支持系统的严重弱化,生产互助体系的消解,村落公共服务的衰败等.过疏化村落社会联结的崩坏,导致农户农业生产中的"合作欲望低下""依赖惰性强",使得贫困文化得以传递和再生产,给乡村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以找回过疏化乡村"社会性"为主题的社会联结修复则对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一般来说,社会联结修复的目标是要在社会资本相
晚近二十余年,"媒介化"成为了欧洲媒介社会学界超越效果研究范式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核心文献的梳理,认为当前国内外学界普遍形成了从"中介化"转向"媒介化"的理论共识,但仍存在着"制度化传统"和"社会建构传统"两条研究路径的分歧.借由当代社会理论中"结构/能动性"的矛盾,我们认为克服媒介化研究现存的分歧在于引入传播研究的"物质性"分析路径.进而借由物质性概念的引入,在中观分析层面,媒介化意味着社会基本联结形式由"型构"转向包含行动者丛、指引框架和传播实践三个基本要素的"传播型构".本文还就媒介化理论与
当代身体生产具有四种基本形态:一是"祛魅的身体",它是被科技参与建构的身体;二是"欲望的身体",它将爱欲作为身体的本质,爱欲的解放通向身体的解放;三是"消费的身体",它是被资本逻辑统摄的身体;四是"暴露的身体",它是被公共权力规训的身体.这四种基本形态深刻关联,现实的身体空间同时呈现为科技的空间、本能的空间、资本的空间和权力的空间.
文旅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借助江苏省2015-2019的数据进行测量以确定江苏省各地文旅融合的现实样态;在此基础之上,对文旅融合发展指数影响效应进行建模.研究发现,江苏省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总体呈现显著性递增趋势且内部差异较为明显,个体收入、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等显著影响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指数.为此,需要通过构建精准化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完善多元文旅建设主体、明确文旅产业消费主体、夯实文旅融合的基础建设等路径体系,以实现有效助力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