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戏曲音乐美学现有的科研成果,很多内容都与审美意识相关,中国音乐美学史从理论上要想做到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就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要对所研究的对象有根本的认识,不管是研究历时性还是研究共时性的美学,都要从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开始入手。从历史文化的发展角度钻研音乐美学,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综合艺术 艺术特征
中国历史上音乐美学思想以及理论概况所得出的结论,是通过中国音乐美学而进行研究的。从世界音乐美学史上看,各国家美学史的研究对象都有其自己的音乐风格,尤其是中国音乐美学史所研究的音乐美学理论,更具有民族的特色,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因此音乐美学所研究的历史内容也更为丰富。无论哪一门社会学科,都属于历史学科,由此来说,音乐美学理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研究的音乐美学理论,展现了当时那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音乐审美意识的认识,以及对音乐情感上的表现,与所构成特有的音乐美学思想,都可以成为音乐美学史上所要研究的对象。虽然不同的人对音乐的审美概念及审美的表达方式大部分相同,但是由于性别的差异、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处境,使人们对音乐审美的需求及对审美所产生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就音乐美学戏曲角度而言,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内容较丰富的音乐,戏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听觉方面,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主要是靠人物来塑造,加上演员自身的台风,来完美的表现其戏剧的真实性,剧情要从开头到贯穿到最后。
整个剧情从戏曲角度上讲,每个剧种都要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这种特色包含了地方的特点与乡情。剧种将带有本地方音乐特点的本地语言和声腔相结合,也就是所说的地方乡音,由此看来戏曲根据不同的历史时代就会有不同的时代精神,那么通过戏剧也会反映出不同时代面貌。
戏剧必须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内容,这样才能为观众所喜爱,使戏剧源远流长,令人回味无穷。戏曲的演唱方法、伴奏形式、说白结合、打击乐器从整体上要求完整统一,声音要达到共鸣,在声音和谐的基础上还要具有各自的特色。
所以说,研究戏曲美学必须研究其内涵与内在的形式,从艺术手段上必须应用独特的风格,通过戏剧中的人物和戏剧的故事内容,来完美的表达艺术魅力、艺术形象,使人感受艺术的美。那么,要想使这门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所创造出的戏曲音乐就必须让观众喜爱,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要成为有珍藏价值的艺术作品,就要高度重视戏剧的艺术性,在戏曲音乐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探讨音乐美学与戏曲音乐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提高戏曲音乐自身的价值。下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戏曲音乐美学的标准。
一 动听美
戏剧音乐是音乐的一种再现形式,剧情是完成戏剧音乐的艺术手段。戏曲音乐中的每一种剧情,都有它独自的特点及主要声腔,这是剧种所必有的条件,就像构图中的线条和色彩缺一不可。要想使观众得到美的感受,戏曲音乐就应非常动听,声腔更要为人人所喜爱。这样动听的美,主要包括旋律线条,它是形成最基本的声腔基础,其次还包括演唱能力与演奏能力。要想听到好的声音,只有通过演员的演唱风格以及各种乐器声音的协和性才能完成完美的演出,这样才会使观众从听觉的角度上享受音乐的美。所以说动听美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旋律要美。每一首戏曲能否被广泛流传和被观众喜爱,关键在于是否有旋律性的特点。旋律性泛指歌唱性也就是戏曲中的声腔。旋律线条不明显它会阻碍声腔的发展。要想使旋律委婉动听,在音乐的创作手法上就要加强旋律的高低起伏,避免旋律造成平直、单调,所以还要通过主题变化旋律发展的方向,将单一的旋律变化为较协和的音程,加强旋律中的装饰音,强调乐曲的强弱对比,准确使用连线、顿音、时值的长短等,使曲式发展成“字少音多”具有激情性的高昂曲调,充分运用这些创作手段,可以扩展旋律并使其更美更动听。第二,旋律要动听。旋律的发展要流畅自如,这样观众听起来才会有美的享受,那么如何使旋律流畅自如呢?这就要求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旋律的特点、旋律发展的规律与要求而进行创作,曲式中可以应用一些装饰音,例如,经过音或辅助音,从而让旋律听起来更加优美。第三,旋律要有色彩性。要想使乐曲的内容丰富多彩,就必须要使旋律具有很强的色彩性,这一点可从调式上做变化,例如,使用交替调式、综合调式、调式转换等多种形式加以变化。
上面的三点是从旋律的角度来说的,那么从演唱与伴奏形式来看,动听美首要条件就是演唱的声音要美,才会引人入胜,但一定要注意音准,这是唱腔的必要前提。唱腔的声音美,音质、音色也很重要,演唱与演奏者能否使演唱的声音与乐器相结合,即能准确地又富有创造性的演唱和演奏风格等手段来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这是关键的地方。有些演唱者尽管他的嗓音不是很好,但是演唱起来声音能达到共鸣并能做到字正腔圆,表情形象具体,能充分的表达剧情这样就能扬长补短,达到了所要的效果。还有些演唱者嗓音的条件虽然很好,但演唱的声音缺乏韵味,而且表情也不是很丰富,不能完整的表达歌曲的内涵,因此也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所以要想达到和谐动听的美,关键就在于音准、音色、情感是否融于一体。
二 谐和美
各种艺术的类别都需要谐和,音乐旋律的线条只有谐和才会使观众在听觉上给予美的享受。戏曲音乐也是如此,这种谐和性体现在谐和美的均衡性、完整性、节律性和综合性。从总体来说,曲式是均衡分布的,从逻辑性的角度分析乐曲,要按照规律合理性的发展音乐,使音乐达到和谐的美。从局部来说,一场戏剧的音乐,要想表达的更具体更形象,听起来看起来更加吸引观众,那么剧情就应当有高潮、有重点,剧情从开头贯穿到最后应形成一个完美谐和的整体。它的节奏性主要体现在律动方面,指的是节奏的变化有条有致并有一定的规律性,整个剧情节奏的变化应有快有慢,有松有紧。剧情反映的内容应以生活、人物为出发点,所要表现的剧情应与演员表演的动作节奏相融合,这样才能完整的表达音乐中的节奏性。戏曲音乐也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其主要包括演唱、伴奏、念白、打击乐等艺术形式,但它们必须是谐和的、融为一体的音乐,从近几年的戏曲音乐改革来看,更加注重了戏剧的均衡性、逻辑性、完整性、节律性和综合性。乐曲从局部到整体要有重点、有难点、有变化、有统一,只有这样合理的布局,才能使戏曲音乐达到和谐美。 三 特色美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特色的美,特色指的是个性特色,艺术的类别就是根据艺术的个性特色来划分的。剧种特色和时代特色就是特色美的主要表现,剧种特色体现在伴奏形式、演唱方法、语言方式、声腔共鸣等方面。每一种剧种,都必须有它所要表现本剧种特色的声腔,并在这种声腔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声腔唱法上,加以新的科学方法,使现代的戏曲音乐得到更有利的发展。
构成各种戏剧种类不同特色的原因,主要是乡音、演唱与伴奏的方法不同,乡音指的是地方语言,它是构成剧种特色的主要因素,这里的伴奏指的是乐器的特点及伴奏所使用的和弦形式与伴奏手法等。剧情中的不同演员在不同的音乐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独立风格。时代特色指的是不同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面貌,不同时代、人物表现戏曲音乐的内容时,一定要有不同的特点,而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以当时的时代、人物的生活为基础去发展音乐,根据音乐速度的快与慢,不同的节奏类型以及主旋律发展的方向改革创新作品。现代的戏曲音乐就是继承了古典的戏曲音乐特点,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经过精心改编,而塑造剧情中新的人物来表现戏曲内容,这是戏曲音乐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 精致美
戏曲音乐要想使观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这部作品就必须精致,达到艺术珍品的价值。戏曲中的乐曲片段旋律委婉动听、使人听后赞不绝口、会给人留下流连忘返的艺术感受。剧情中的音乐内容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必须有主要的突出特点,这就要求剧情中的演员有精美的演唱方法,力求在更多的方面精益求精,才能达到完美。所以在人物的塑造上、内容的丰富上、唱词以及情绪的表达上都要精心雕刻。有些戏曲音乐观众听了乏味无穷,就是因为音乐缺乏特色不够精致,那么精致美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它要求作品有一定的深度,精致的反映一定的内容,整个乐曲有突出点及重点,作品必须以音乐手段把歌词所要表达的内涵准确的得以体现。
作品还要采用音乐手段精美而细致的通过歌词意义,准确的表明剧种中人物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这样观众就会感染其身。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作曲家及剧情中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必须注重融入一定的深情,真正的做到以情动人。大家熟知的《白蛇传》与《蝶恋花》是两部京剧,两部京剧中的某些唱段能使观众听了难以忘怀、刻骨铭心,能广泛流传至今的原因,就是因为作品精致、生动而感人,具有一定的深情,所以两部作品能成为历史的艺术珍品。
五 简洁美
艺术作品的美,不是因复杂的程度为标准,内容简洁而鲜明也是一种美。戏曲音乐教育改革的今天,作品简洁美的关键就是选择音乐主体的材料,材料多而具体,音乐听起来绚丽多彩、有滋有味,但是材料过于多又会给听众留下不够深刻的印象,既没有重点又不能突出主题,所以要注意材料的适中。如果材料过于少,又会使旋律感到平淡单一,因此,要恰当的区分多与少的关系,做到整体统一。要以主旋律为基础,不断发展使音乐贯穿始终,整体使用的材料以“精”为妙,采用多种音乐手段变化的发展音乐。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手法使用最多的是重复再现,这是一种最简洁的手法,这样能使人铭刻在心。但连续使用反复,会使听众厌倦、反感,所以重复也不应使用的太频繁,要通过变奏及移位等变化的重复形式来创作作品,这样能使作品既不陌生又不老套,既不单一又便于记忆,因此选择材料多少、手段的多样化,是戏曲音乐简洁美的重要条件。
六 通俗美
通俗艺术的美更易被人们所接受,通俗音乐旋律特点较强,听起来旋律流畅自如、爽爽上口,乐曲的乐句虽然较大,但是演唱起来,却不是很难,易学易懂。要想使戏曲音乐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就应重视戏曲音乐的通俗美,因为通俗也是戏曲音乐的一个领域和主要的审美特征。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的艺术都是高雅的,但是高雅的艺术一定是美的。戏曲中通俗音乐的美体现在普及性、民间性、大众性等方面,例如,人们较熟悉的《天仙配》,这种剧种属于黄梅戏,戏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内容唱段在全国广泛流传,也是我们在音乐会上常常看到的节目。《天仙配》之所以被观众关注,就是因为它属于典型的通俗美。戏曲的美不是因为乐曲越难演唱起来才越美,必须是艺术性较强、有一定技巧性的作品,才易被大家所接受、所喜爱,并且易于传唱,这就是通俗音乐作品的特点。
戏剧音乐作为音乐美学的一部分,从艺术风格及艺术手段上看,有极深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刘纪敏,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关键词:综合艺术 艺术特征
中国历史上音乐美学思想以及理论概况所得出的结论,是通过中国音乐美学而进行研究的。从世界音乐美学史上看,各国家美学史的研究对象都有其自己的音乐风格,尤其是中国音乐美学史所研究的音乐美学理论,更具有民族的特色,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因此音乐美学所研究的历史内容也更为丰富。无论哪一门社会学科,都属于历史学科,由此来说,音乐美学理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研究的音乐美学理论,展现了当时那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音乐审美意识的认识,以及对音乐情感上的表现,与所构成特有的音乐美学思想,都可以成为音乐美学史上所要研究的对象。虽然不同的人对音乐的审美概念及审美的表达方式大部分相同,但是由于性别的差异、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处境,使人们对音乐审美的需求及对审美所产生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就音乐美学戏曲角度而言,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内容较丰富的音乐,戏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听觉方面,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主要是靠人物来塑造,加上演员自身的台风,来完美的表现其戏剧的真实性,剧情要从开头到贯穿到最后。
整个剧情从戏曲角度上讲,每个剧种都要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这种特色包含了地方的特点与乡情。剧种将带有本地方音乐特点的本地语言和声腔相结合,也就是所说的地方乡音,由此看来戏曲根据不同的历史时代就会有不同的时代精神,那么通过戏剧也会反映出不同时代面貌。
戏剧必须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内容,这样才能为观众所喜爱,使戏剧源远流长,令人回味无穷。戏曲的演唱方法、伴奏形式、说白结合、打击乐器从整体上要求完整统一,声音要达到共鸣,在声音和谐的基础上还要具有各自的特色。
所以说,研究戏曲美学必须研究其内涵与内在的形式,从艺术手段上必须应用独特的风格,通过戏剧中的人物和戏剧的故事内容,来完美的表达艺术魅力、艺术形象,使人感受艺术的美。那么,要想使这门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所创造出的戏曲音乐就必须让观众喜爱,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要成为有珍藏价值的艺术作品,就要高度重视戏剧的艺术性,在戏曲音乐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探讨音乐美学与戏曲音乐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提高戏曲音乐自身的价值。下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戏曲音乐美学的标准。
一 动听美
戏剧音乐是音乐的一种再现形式,剧情是完成戏剧音乐的艺术手段。戏曲音乐中的每一种剧情,都有它独自的特点及主要声腔,这是剧种所必有的条件,就像构图中的线条和色彩缺一不可。要想使观众得到美的感受,戏曲音乐就应非常动听,声腔更要为人人所喜爱。这样动听的美,主要包括旋律线条,它是形成最基本的声腔基础,其次还包括演唱能力与演奏能力。要想听到好的声音,只有通过演员的演唱风格以及各种乐器声音的协和性才能完成完美的演出,这样才会使观众从听觉的角度上享受音乐的美。所以说动听美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旋律要美。每一首戏曲能否被广泛流传和被观众喜爱,关键在于是否有旋律性的特点。旋律性泛指歌唱性也就是戏曲中的声腔。旋律线条不明显它会阻碍声腔的发展。要想使旋律委婉动听,在音乐的创作手法上就要加强旋律的高低起伏,避免旋律造成平直、单调,所以还要通过主题变化旋律发展的方向,将单一的旋律变化为较协和的音程,加强旋律中的装饰音,强调乐曲的强弱对比,准确使用连线、顿音、时值的长短等,使曲式发展成“字少音多”具有激情性的高昂曲调,充分运用这些创作手段,可以扩展旋律并使其更美更动听。第二,旋律要动听。旋律的发展要流畅自如,这样观众听起来才会有美的享受,那么如何使旋律流畅自如呢?这就要求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旋律的特点、旋律发展的规律与要求而进行创作,曲式中可以应用一些装饰音,例如,经过音或辅助音,从而让旋律听起来更加优美。第三,旋律要有色彩性。要想使乐曲的内容丰富多彩,就必须要使旋律具有很强的色彩性,这一点可从调式上做变化,例如,使用交替调式、综合调式、调式转换等多种形式加以变化。
上面的三点是从旋律的角度来说的,那么从演唱与伴奏形式来看,动听美首要条件就是演唱的声音要美,才会引人入胜,但一定要注意音准,这是唱腔的必要前提。唱腔的声音美,音质、音色也很重要,演唱与演奏者能否使演唱的声音与乐器相结合,即能准确地又富有创造性的演唱和演奏风格等手段来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这是关键的地方。有些演唱者尽管他的嗓音不是很好,但是演唱起来声音能达到共鸣并能做到字正腔圆,表情形象具体,能充分的表达剧情这样就能扬长补短,达到了所要的效果。还有些演唱者嗓音的条件虽然很好,但演唱的声音缺乏韵味,而且表情也不是很丰富,不能完整的表达歌曲的内涵,因此也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所以要想达到和谐动听的美,关键就在于音准、音色、情感是否融于一体。
二 谐和美
各种艺术的类别都需要谐和,音乐旋律的线条只有谐和才会使观众在听觉上给予美的享受。戏曲音乐也是如此,这种谐和性体现在谐和美的均衡性、完整性、节律性和综合性。从总体来说,曲式是均衡分布的,从逻辑性的角度分析乐曲,要按照规律合理性的发展音乐,使音乐达到和谐的美。从局部来说,一场戏剧的音乐,要想表达的更具体更形象,听起来看起来更加吸引观众,那么剧情就应当有高潮、有重点,剧情从开头贯穿到最后应形成一个完美谐和的整体。它的节奏性主要体现在律动方面,指的是节奏的变化有条有致并有一定的规律性,整个剧情节奏的变化应有快有慢,有松有紧。剧情反映的内容应以生活、人物为出发点,所要表现的剧情应与演员表演的动作节奏相融合,这样才能完整的表达音乐中的节奏性。戏曲音乐也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其主要包括演唱、伴奏、念白、打击乐等艺术形式,但它们必须是谐和的、融为一体的音乐,从近几年的戏曲音乐改革来看,更加注重了戏剧的均衡性、逻辑性、完整性、节律性和综合性。乐曲从局部到整体要有重点、有难点、有变化、有统一,只有这样合理的布局,才能使戏曲音乐达到和谐美。 三 特色美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特色的美,特色指的是个性特色,艺术的类别就是根据艺术的个性特色来划分的。剧种特色和时代特色就是特色美的主要表现,剧种特色体现在伴奏形式、演唱方法、语言方式、声腔共鸣等方面。每一种剧种,都必须有它所要表现本剧种特色的声腔,并在这种声腔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声腔唱法上,加以新的科学方法,使现代的戏曲音乐得到更有利的发展。
构成各种戏剧种类不同特色的原因,主要是乡音、演唱与伴奏的方法不同,乡音指的是地方语言,它是构成剧种特色的主要因素,这里的伴奏指的是乐器的特点及伴奏所使用的和弦形式与伴奏手法等。剧情中的不同演员在不同的音乐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独立风格。时代特色指的是不同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面貌,不同时代、人物表现戏曲音乐的内容时,一定要有不同的特点,而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以当时的时代、人物的生活为基础去发展音乐,根据音乐速度的快与慢,不同的节奏类型以及主旋律发展的方向改革创新作品。现代的戏曲音乐就是继承了古典的戏曲音乐特点,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经过精心改编,而塑造剧情中新的人物来表现戏曲内容,这是戏曲音乐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 精致美
戏曲音乐要想使观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这部作品就必须精致,达到艺术珍品的价值。戏曲中的乐曲片段旋律委婉动听、使人听后赞不绝口、会给人留下流连忘返的艺术感受。剧情中的音乐内容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必须有主要的突出特点,这就要求剧情中的演员有精美的演唱方法,力求在更多的方面精益求精,才能达到完美。所以在人物的塑造上、内容的丰富上、唱词以及情绪的表达上都要精心雕刻。有些戏曲音乐观众听了乏味无穷,就是因为音乐缺乏特色不够精致,那么精致美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它要求作品有一定的深度,精致的反映一定的内容,整个乐曲有突出点及重点,作品必须以音乐手段把歌词所要表达的内涵准确的得以体现。
作品还要采用音乐手段精美而细致的通过歌词意义,准确的表明剧种中人物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这样观众就会感染其身。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作曲家及剧情中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必须注重融入一定的深情,真正的做到以情动人。大家熟知的《白蛇传》与《蝶恋花》是两部京剧,两部京剧中的某些唱段能使观众听了难以忘怀、刻骨铭心,能广泛流传至今的原因,就是因为作品精致、生动而感人,具有一定的深情,所以两部作品能成为历史的艺术珍品。
五 简洁美
艺术作品的美,不是因复杂的程度为标准,内容简洁而鲜明也是一种美。戏曲音乐教育改革的今天,作品简洁美的关键就是选择音乐主体的材料,材料多而具体,音乐听起来绚丽多彩、有滋有味,但是材料过于多又会给听众留下不够深刻的印象,既没有重点又不能突出主题,所以要注意材料的适中。如果材料过于少,又会使旋律感到平淡单一,因此,要恰当的区分多与少的关系,做到整体统一。要以主旋律为基础,不断发展使音乐贯穿始终,整体使用的材料以“精”为妙,采用多种音乐手段变化的发展音乐。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手法使用最多的是重复再现,这是一种最简洁的手法,这样能使人铭刻在心。但连续使用反复,会使听众厌倦、反感,所以重复也不应使用的太频繁,要通过变奏及移位等变化的重复形式来创作作品,这样能使作品既不陌生又不老套,既不单一又便于记忆,因此选择材料多少、手段的多样化,是戏曲音乐简洁美的重要条件。
六 通俗美
通俗艺术的美更易被人们所接受,通俗音乐旋律特点较强,听起来旋律流畅自如、爽爽上口,乐曲的乐句虽然较大,但是演唱起来,却不是很难,易学易懂。要想使戏曲音乐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就应重视戏曲音乐的通俗美,因为通俗也是戏曲音乐的一个领域和主要的审美特征。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的艺术都是高雅的,但是高雅的艺术一定是美的。戏曲中通俗音乐的美体现在普及性、民间性、大众性等方面,例如,人们较熟悉的《天仙配》,这种剧种属于黄梅戏,戏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内容唱段在全国广泛流传,也是我们在音乐会上常常看到的节目。《天仙配》之所以被观众关注,就是因为它属于典型的通俗美。戏曲的美不是因为乐曲越难演唱起来才越美,必须是艺术性较强、有一定技巧性的作品,才易被大家所接受、所喜爱,并且易于传唱,这就是通俗音乐作品的特点。
戏剧音乐作为音乐美学的一部分,从艺术风格及艺术手段上看,有极深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刘纪敏,辽宁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