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定向、驱动和激励的作用。兴趣具有选择性、趋向性的特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关系,它具有概括性、逻辑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历史思维能力则是人们了解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进程和评价历史个体的一种素养。
从兴趣和思维的定义可以看出:兴趣本身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前导。根据认知理论,人的认识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学习结果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兴趣,利用原有的认识结构对当前的是由外部刺激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而这一加工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因此,兴趣做为发展思维的内在“激素”,有利于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另外,兴趣的趋向性决定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情感而积极趋向它时,就有了自我需要,就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犹如催化剂不断促使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而实践、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一、以历史表象引发兴趣,发展形象思维
从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历史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历史概念的形成又是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以“黄巾大起义”这一历史概念形成的历史表象为例。先选择典型、形象的历史材料给学生,如“梁冀一家出了三个皇后,有七人封候,两个做了大将军……”,“梁冀占地几十万亩,因他喜欢兔子,就赶走了许多农民,围十几里地造一个兔苑,有一次一个农误入了他的兔苑打死了一只兔子,梁冀知道了,杀了十几个农民来抵兔子的命。梁冀是多么的专横啊!”这些形象的史实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不断地想象当时的情景,而想象的过程就是不断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材料想象,分析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无立足之地。从梁冀的专横可分析出当时政治上外戚专权,腐朽没落,进而概括出东汉后期的黑暗统治,黄巾大起义爆发的必然性,正是在这样的分析推理中,学生通过有趣的学习来发展形象思维。
二、运用媒体丰富感性认识,发展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现代化优势,可以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地展现历史教学内容。通过分解变换、抽动叠加等形式向学生提供最大的外部感知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器官感知信息的综合能力。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因素的制约,心理上具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分散,稳定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抓住这一思维发展的特点,借助电教媒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世界史《美国内战》一课,播放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一组镜头,黑奴顶着烈日在奴隶主皮鞭下劳动,奴隶被拍卖....等镜头。通过直观画面,逼真地再现了黑奴的悲惨生活。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认识到废除黑人奴隶制势在必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以精巧设问诱发兴趣,发展思维概括能力
“思维自惊奇而开始的”。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教师要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历史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发现,经过思考获得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分析出历史发展的逻辑过程和因果关系。如巴黎公社这一章对普法战争性质的分析,老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巴黎人要武装起来和普军决战?如何分析普法战争的这一性质?”教师的精心设问诱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了分析、探索的热情。通过分析得出第一阶段法国是修略性非正义战争,普鲁士是防御性的正义战争,到了第二阶段,普鲁士入侵法国,普鲁士就成了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法国则转变为防御性的战争,所以巴黎人要武装起来和普军决战。这个结论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但对战争性质的决定因素不能从根本上去认识。教师再行设问:“如果仅仅从普军是否攻入法境作为区别战争性质的变化,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攻入柏林是否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质就改变了呢?”以此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经过一步步深入地设问启发,让学生在兴趣-思考-分析的过程中,理解战争性质的决定因素是战争双方的动机和目的,是交战双方所要解决的矛盾的性质”这一理论。这不仅解决了学生对普法战争前后不同性质转变的认识,而且增强了对二战中,苏联红军攻入柏林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质的理解,并在这种理解之中发展了概括思维能力。
四、以引导议论激发兴趣,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这里说的引导议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主动钻研教材,寻求论据,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如讲授“西安事变”一课,教师先提出讨论问题:“蒋介石该不该杀?”由于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小说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讨论的问题很感兴趣,讨论热烈。有的认为“该杀”,有的认为“应予扣留”,也有的同学提出,如果杀蒋会造成亲日派掌权的结果,不利抗日。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辨证思维能力。当然,引导议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应从输出的教学信息以及学生输入反馈的信息过程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拨、解疑,并在学生不断分析、争论、讨论的过程中达到共识,发展辨证思维能力。
从兴趣和思维的定义可以看出:兴趣本身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前导。根据认知理论,人的认识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学习结果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兴趣,利用原有的认识结构对当前的是由外部刺激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而这一加工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因此,兴趣做为发展思维的内在“激素”,有利于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另外,兴趣的趋向性决定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情感而积极趋向它时,就有了自我需要,就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犹如催化剂不断促使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而实践、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一、以历史表象引发兴趣,发展形象思维
从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历史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历史概念的形成又是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以“黄巾大起义”这一历史概念形成的历史表象为例。先选择典型、形象的历史材料给学生,如“梁冀一家出了三个皇后,有七人封候,两个做了大将军……”,“梁冀占地几十万亩,因他喜欢兔子,就赶走了许多农民,围十几里地造一个兔苑,有一次一个农误入了他的兔苑打死了一只兔子,梁冀知道了,杀了十几个农民来抵兔子的命。梁冀是多么的专横啊!”这些形象的史实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不断地想象当时的情景,而想象的过程就是不断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材料想象,分析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无立足之地。从梁冀的专横可分析出当时政治上外戚专权,腐朽没落,进而概括出东汉后期的黑暗统治,黄巾大起义爆发的必然性,正是在这样的分析推理中,学生通过有趣的学习来发展形象思维。
二、运用媒体丰富感性认识,发展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现代化优势,可以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地展现历史教学内容。通过分解变换、抽动叠加等形式向学生提供最大的外部感知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器官感知信息的综合能力。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因素的制约,心理上具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分散,稳定性较差等特点,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抓住这一思维发展的特点,借助电教媒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世界史《美国内战》一课,播放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一组镜头,黑奴顶着烈日在奴隶主皮鞭下劳动,奴隶被拍卖....等镜头。通过直观画面,逼真地再现了黑奴的悲惨生活。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认识到废除黑人奴隶制势在必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以精巧设问诱发兴趣,发展思维概括能力
“思维自惊奇而开始的”。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教师要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历史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发现,经过思考获得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分析出历史发展的逻辑过程和因果关系。如巴黎公社这一章对普法战争性质的分析,老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巴黎人要武装起来和普军决战?如何分析普法战争的这一性质?”教师的精心设问诱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了分析、探索的热情。通过分析得出第一阶段法国是修略性非正义战争,普鲁士是防御性的正义战争,到了第二阶段,普鲁士入侵法国,普鲁士就成了掠夺性的非正义战争,法国则转变为防御性的战争,所以巴黎人要武装起来和普军决战。这个结论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但对战争性质的决定因素不能从根本上去认识。教师再行设问:“如果仅仅从普军是否攻入法境作为区别战争性质的变化,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攻入柏林是否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质就改变了呢?”以此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经过一步步深入地设问启发,让学生在兴趣-思考-分析的过程中,理解战争性质的决定因素是战争双方的动机和目的,是交战双方所要解决的矛盾的性质”这一理论。这不仅解决了学生对普法战争前后不同性质转变的认识,而且增强了对二战中,苏联红军攻入柏林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质的理解,并在这种理解之中发展了概括思维能力。
四、以引导议论激发兴趣,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这里说的引导议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主动钻研教材,寻求论据,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如讲授“西安事变”一课,教师先提出讨论问题:“蒋介石该不该杀?”由于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小说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讨论的问题很感兴趣,讨论热烈。有的认为“该杀”,有的认为“应予扣留”,也有的同学提出,如果杀蒋会造成亲日派掌权的结果,不利抗日。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辨证思维能力。当然,引导议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应从输出的教学信息以及学生输入反馈的信息过程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拨、解疑,并在学生不断分析、争论、讨论的过程中达到共识,发展辨证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