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远资源环境下构建生态课堂的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e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农远工程的实施,农远资源的配备,为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农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仍是农远工程建设、应用和今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生态课堂作为教育生态学思想在课堂教学领域的真正应用,是当今备受教育界推崇的课堂形式,农远资源为农村学校构建生态课堂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农远资源;生态课堂;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03-0084-02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Ecology Classroom under Rural Tele-education Project Resources//Song Deqiang, Sun Xuedong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tele-education Project as while as the allocation of rural tele-education Resources provide excell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But the sustainable use of rural tele-education Resources is still the problem that rural tele-education Project has to deal with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 use and develop. As the real use of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Ecology in curriculum, the Ecological Classroo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lassroom forms nowadays, and it is rural tele-education Resources that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lassroom in rural schools.
  Key words rural tele-education resources; educational ecology classroom; sustainable
  Author’s addres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henyang, China 110041
  
  1 国内农远工程应用现状分析
  
  在利用农远资源进行课程整合方面,河北省的经验是抓好3个层面的应用:1)切实抓好基本应用;2)推动学科整合应用;3)努力搞好拓展应用,利用自身资源、师资优势,对周边学校实施教师培训和教研指导。
  在农远资源的整合与推广渠道方面,甘肃的经验是整合优势资源,构建运行体系;湖南的经验是开展多种活动,促进远程教育应用全面活跃[1]。
  辽宁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农远工程至今,总的看来,“农远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普遍停留在浅层次的应用上,即单纯的演示文本或画面,没有将其很好地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缺乏教学设计观,应用媒体理论不足,这必将导致农远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另外,农远配套资源不能很好地与学科教学相匹配,以及教师技术水平较低,普遍不能很好地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对农远资源的使用积极性。
  
  2 农远资源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2.1 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能力低广大农村学校教师是农远资源的主要利用者,但由于存在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能力低的现象,农远资源不能被很好地利用在课堂上,以促进农村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利用农远资源过程中遇见技术性问题时并非人人都能得心应手,特别是对教学光盘播放、卫星教学收视和计算机网络教室3种建设模式的利用。教学光盘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开发的教育资源,光盘教育资源一旦形成是无法改变的,信息交互性差。教师在利用过程中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光盘资源与课堂内容很好地整合。教师在利用卫星教学收视时不能熟练掌握操作过程[2]。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师面对这么“多、乱、杂”的资源不知如何筛选,搜索自己所需要的,造成资源浪费。这些都给农远资源的利用造成不好的影响。
  2.2 学校教育理念滞后由于农村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等原因,常使农村的师生长期接触不到当今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信息,造成“教育生态”上的不平衡,从当今教育教学的观点来看,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许多教师的观念也不能及时改变,还受到自身的技术水平限制,意识不到农远资源的优势,认为利用农远资源费时又费力,坚持以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接收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对知识只是“死记硬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 如何实现农远资源可持续利用
  
  3.1 提高意识,改变观念改变农村教师的思想观念与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现有状态。学校领导要清楚地意识到高效利用“农远”资源是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共享教育、共享资源,缩小教育差异的重要举措,是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落后面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快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为给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科带头人要积极利用资源。
  3.2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农远工程提供的优秀教学资源主要依靠教师转化成课堂教学内容,来促进农村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有效持续地利用好农远资源,就必须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要系统、全面、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培训,学习有关教学设备的操作流程、资源下载、课件制作等内容,以充分发挥农远教学资源的效益。
  3.3 合理有效利用农远资源要实现农远资源在课堂上可持续的应用,首先就应该在课堂上找到切实可行的应用方式,使其可持续地利用起来,形成一种机制,充分发挥其应用效益。
  农远工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供教师参考的备课资料、媒体素材、优秀课件、教学案例和拓展资源等。面对大量而繁杂的优秀资源,如何选择、整合以有效利用是关键。为便于教师查找所需资源,学校可将农远资源分类与整理。对于教学光盘,应该对它们进行归类存放;对于已下载的卫星资源,可以把它刻录成光盘留作备份;利用网络优势,构建学习资源网站,并实现查询、检索功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对农远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
  
  4 利用农远资源构建生态课堂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教育生态学观念在教育界开始备受关注。它是依据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来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的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立足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教育现象,课堂应该是自然和谐的,是促进知识生成的空间。农远资源为农村学校构建生态课堂提供了可能,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不仅拓展了师生的视野,开阔了师生的思维,而且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农远工程的3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多样的投影、光盘、电视教学代替粉笔、黑板,激活了枯燥的课本知识,知识点讲解不再苍白无力。传统的课程讲解教师是主体,学生只管听,学习缺乏主动性。而当课堂上有视频课例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认真分析,充分发挥想象力,开拓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实现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农远资源的多维化满足了学生思维的多元化,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适应新型社会的发展能力。生态课堂的确为人们打开了未来教育的大门。
  
  5 结束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犹如一眼春泉,为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突破性改善带来希望。广大农村中小学应将农远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课堂,充分发挥农远工程的效益,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为农远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建珍,杨改学.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工程中教学整合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2]沙凤林.“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问题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3]唐洛,王润兰,李铮铮,刘亚双.提高农远资源利用效益,加快农村校园信息化建设[J].农业网络信息,2009(5)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因而教师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的学习应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行为。笔者在教学中,一直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开动脑筋,合作交流,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把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重点。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针对教材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生动活泼、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新课程评价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广大教师对实施新课程评价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从“三方位”实施新课程评价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教学辅助网站,实施新课程评价的思想,并结合笔者的实践,就这一理念的实施过程的关键作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 辅助网站;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学生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和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反复实践中发现,
当前的数学课堂评价比较偏重分数,忽视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忽视主体多源、多向潜能的发掘;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发展观是数学教育理念精髓之所在。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怎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努力寻找评价与数学互动相长的支点,竭力营造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学习的评价环境,引导学生以健康的
1 前言    计算机编程语言课是职业中学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抽象化和模块化的特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课后不肯花时间,久而久之,导致听不懂,给计算机编程语言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对计算机编程语言不理解,渐渐地就失去兴趣,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与学不能衔接起来。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编程语言课不好上已经成了教师所面对的共同问题。笔者谈几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为了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交际,而交际首先指的就是口头交际,一个人的口语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没有口语测试的语言测试是不全面的。测试对于外语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他们经常编制测试题,考查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检查学习质量。然而,编制一份好的测试题并不容易,与其他几种语言技能测试相比,口语测试基于自身特点是最难进行的。本文分别从口语测试的模式和提高口语测试的信度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切实提
随着当前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教科研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教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高职院
【摘要】 目的: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静脉泵注4 μg/mL右美托咪定10 min后,维持0.2 μg/(kg·h);B组静脉泵注4 μg/mL右美托咪定10 min后,维持0.4 μg/(kg·h);C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