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悉,9月底将挂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将涉及98项试点,其中金融改革成了多方关注的焦点。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专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的金融改革严重滞后,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刻。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的试点项目,一定要与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吻合,金融业务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国需要开放金融服务业,以多元的金融业态支持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像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微银行。“现在,中国金融业最缺乏的是真正的投资家。通过金融业的开放,引进海外优秀的金融机构和人才,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包括对实业的并购、参股等。当然,这也为金融的监管带来挑战。”
允许银行破产
潘英丽向本刊记者表示,中国金融业对银行过于依赖。目前,以银行主导的资金融通模式已经穷途末路。“有限牌照银行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据我了解,银监会也是认同这个思路的。”有限牌照银行主要从事商业银行及资本市场活动等业务,也可吸收大额存款,相对风险较大,有破产可能性。
自中国加入WTO后,大量海外投资者涌入中国市场,激活了当时处于崩溃边缘的银行业,国有银行积极放贷,国民经济发展迅猛。
“银行之所以积极放贷,是因为有高利差。”潘英丽解释道,“国际上通行的利差大约是1.4%-1.5%,台湾、香港等地只有1%左右,但是中国大陆的利差高达3%以上,相当于国家给银行2%的补贴。为了获得更多补贴,银行自然急于放贷,扩大信贷规模。”
“现在这套体系就要玩不下去了”。潘英丽告诉本刊记者,由于抵押贷款要求,银行的资金通常流向房地产、制造业和政府项目,如今产业失衡,企业负债率急剧上升,资金链断裂。于是银行转向直接融资市场,“但是换汤不换药,95%的公司债券都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企业的风险仍然高度集中在银行,银行资本充足率逼近红线。一旦银行风险引爆,最终还是由国家财政买单。”
潘英丽表示,“有限牌照银行的重要意义在于,银行风险在行业内自我消化,不再转嫁到国家财政。那么,就是要允许银行破产,由投资者承担风险。所以,在资本金的设置上应该较小,防范成为又一个大而不倒的银行。”
据了解,在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送审稿里包括: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建议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
此外,潘英丽提到,为了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未来应推出存款保险制度。9月11日,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将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不可太快
据外媒报道,自贸区金改草案中允许上海自贸区内人民币自由兑换。
潘英丽认为,“自由兑换对人民币而言不重要,关键是人民币计价功能的发挥,中国有强大的生产力,要推动人民币在海外使用。”
她向本刊记者解释,货币自由兑换源于国际金本位制,关键在于货币的含金量。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低目标是通过人民币在海外的计价功能的发挥,规避汇率风险和美元本位制的系统性风险。“当中国与第三方国家(如亚洲、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交易,都用人民币或者对方的货币,不再使用美元了,这才是真正体现中国利益的人民币国际化。”
潘英丽表示,央行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推动很积极,不仅是因为它的领导人有宏观视野,另一方面它也是现行制度的受害者。“人民币长期处于低估价值上,造成国际投资者大量进入,外汇储备倍增,不得已购买大量美国国债。随之而来的则是通胀压力,为此央行向银行发行央票缓解压力,但银行的利息竟然比美国国债利率还要高,央行赔了夫人又折兵。”
“目前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不能走得太快,国内市场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好。”潘英丽强调,“首先要想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中国成为世界金融强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全球银行’的角色。中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低成本资金,相当于银行吸收存款,而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全球投资活动就相当于经营银行资产业务,对外投资的高回报可以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差收入。”
当下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力不足,而资本账户的开放度取决于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快步开放资本账户项目,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引进热钱,国内的成长机会被他人所分享。
“一旦汇率大幅度波动,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损伤很大,所以仍要监管。行政手段已经行不通了,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征税,也就是资金进出的时候留下买路钱。”潘英丽表示,这一定会引来金融霸权国家的反对,但代表实体经济大国的中国日渐成长,有自己的话语权,可以设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交易税。
多元市场开放
潘英丽告诉本刊记者,人民币要在大宗商品和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计价功能,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必须走出去,通过资本输出参与到国际经济活动中去,并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潘英丽表示,“货币使用取决于两方面,负债的计价方式和原材料也就是成本的计价方式,相对应,如果能将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做起来,那么对人民币海外使用有内在影响力。”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方案建议,允许金融市场在区域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支持市场自主推出交易产品,鼓励境内外主体参与金融市场的融资和交易。
“在这种潜台词下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区域内建立新型国际板,挂牌境外企业使国内投资者可以投资外资企业的股权,外资企业兴致很高,汇丰银行第一个要报名。我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在区域内形成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让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政府来发债。”潘英丽说道,“考虑到信用风险,这个市场应该在交易所挂牌,而不是在银行间,投资者也要比较分散,包括机构投资者和少量大户的个人投资者。”
目前,美国QE3退出在即,大量资金将回流,新兴市场的国家将面临资金短缺。“如果趁机推出人民币债券市场,不仅解了这些国家燃眉之急,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潘英丽表示,“这些国家欠了人民币的债,肯定是用人民币来还,中国就规避了汇率风险。另外,这些国家想要用人民币还债,就得有人民币收入,那么,销售的产品就要用人民币计价,推动了人民币海外使用。这些发展中国家大多是新兴市场,有人口红利,未来市场前景很大。”
潘英丽坦言,这个市场的形成主动权不在中国,但是中国需要积极向各国央行、财政部等推介,趁未来几年人民币的贬值期将这个市场做起来,这是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海外放款积累人民币债权的有利时机。
此外,潘英丽建议,可以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分部。这是一个对外国投资者开放,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以人民币计价运行的大宗商品交易。它能够加速提高人民币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定价权,拓展人民币的海外使用。另外,要允许海外投资者用人民币投资,像股票和债券市场。“实际上,就是要做到资本市场的开放,关键要有法律允许资本自由进出。”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专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的金融改革严重滞后,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刻。上海自贸区改革开放的试点项目,一定要与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吻合,金融业务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中国需要开放金融服务业,以多元的金融业态支持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像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微银行。“现在,中国金融业最缺乏的是真正的投资家。通过金融业的开放,引进海外优秀的金融机构和人才,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包括对实业的并购、参股等。当然,这也为金融的监管带来挑战。”
允许银行破产
潘英丽向本刊记者表示,中国金融业对银行过于依赖。目前,以银行主导的资金融通模式已经穷途末路。“有限牌照银行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据我了解,银监会也是认同这个思路的。”有限牌照银行主要从事商业银行及资本市场活动等业务,也可吸收大额存款,相对风险较大,有破产可能性。
自中国加入WTO后,大量海外投资者涌入中国市场,激活了当时处于崩溃边缘的银行业,国有银行积极放贷,国民经济发展迅猛。
“银行之所以积极放贷,是因为有高利差。”潘英丽解释道,“国际上通行的利差大约是1.4%-1.5%,台湾、香港等地只有1%左右,但是中国大陆的利差高达3%以上,相当于国家给银行2%的补贴。为了获得更多补贴,银行自然急于放贷,扩大信贷规模。”
“现在这套体系就要玩不下去了”。潘英丽告诉本刊记者,由于抵押贷款要求,银行的资金通常流向房地产、制造业和政府项目,如今产业失衡,企业负债率急剧上升,资金链断裂。于是银行转向直接融资市场,“但是换汤不换药,95%的公司债券都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企业的风险仍然高度集中在银行,银行资本充足率逼近红线。一旦银行风险引爆,最终还是由国家财政买单。”
潘英丽表示,“有限牌照银行的重要意义在于,银行风险在行业内自我消化,不再转嫁到国家财政。那么,就是要允许银行破产,由投资者承担风险。所以,在资本金的设置上应该较小,防范成为又一个大而不倒的银行。”
据了解,在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送审稿里包括: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建议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
此外,潘英丽提到,为了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未来应推出存款保险制度。9月11日,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将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不可太快
据外媒报道,自贸区金改草案中允许上海自贸区内人民币自由兑换。
潘英丽认为,“自由兑换对人民币而言不重要,关键是人民币计价功能的发挥,中国有强大的生产力,要推动人民币在海外使用。”
她向本刊记者解释,货币自由兑换源于国际金本位制,关键在于货币的含金量。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低目标是通过人民币在海外的计价功能的发挥,规避汇率风险和美元本位制的系统性风险。“当中国与第三方国家(如亚洲、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交易,都用人民币或者对方的货币,不再使用美元了,这才是真正体现中国利益的人民币国际化。”
潘英丽表示,央行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推动很积极,不仅是因为它的领导人有宏观视野,另一方面它也是现行制度的受害者。“人民币长期处于低估价值上,造成国际投资者大量进入,外汇储备倍增,不得已购买大量美国国债。随之而来的则是通胀压力,为此央行向银行发行央票缓解压力,但银行的利息竟然比美国国债利率还要高,央行赔了夫人又折兵。”
“目前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不能走得太快,国内市场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好。”潘英丽强调,“首先要想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中国成为世界金融强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全球银行’的角色。中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低成本资金,相当于银行吸收存款,而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全球投资活动就相当于经营银行资产业务,对外投资的高回报可以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差收入。”
当下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力不足,而资本账户的开放度取决于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快步开放资本账户项目,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引进热钱,国内的成长机会被他人所分享。
“一旦汇率大幅度波动,对中国的实体经济损伤很大,所以仍要监管。行政手段已经行不通了,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征税,也就是资金进出的时候留下买路钱。”潘英丽表示,这一定会引来金融霸权国家的反对,但代表实体经济大国的中国日渐成长,有自己的话语权,可以设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交易税。
多元市场开放
潘英丽告诉本刊记者,人民币要在大宗商品和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计价功能,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必须走出去,通过资本输出参与到国际经济活动中去,并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潘英丽表示,“货币使用取决于两方面,负债的计价方式和原材料也就是成本的计价方式,相对应,如果能将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做起来,那么对人民币海外使用有内在影响力。”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方案建议,允许金融市场在区域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支持市场自主推出交易产品,鼓励境内外主体参与金融市场的融资和交易。
“在这种潜台词下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区域内建立新型国际板,挂牌境外企业使国内投资者可以投资外资企业的股权,外资企业兴致很高,汇丰银行第一个要报名。我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在区域内形成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让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央政府来发债。”潘英丽说道,“考虑到信用风险,这个市场应该在交易所挂牌,而不是在银行间,投资者也要比较分散,包括机构投资者和少量大户的个人投资者。”
目前,美国QE3退出在即,大量资金将回流,新兴市场的国家将面临资金短缺。“如果趁机推出人民币债券市场,不仅解了这些国家燃眉之急,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潘英丽表示,“这些国家欠了人民币的债,肯定是用人民币来还,中国就规避了汇率风险。另外,这些国家想要用人民币还债,就得有人民币收入,那么,销售的产品就要用人民币计价,推动了人民币海外使用。这些发展中国家大多是新兴市场,有人口红利,未来市场前景很大。”
潘英丽坦言,这个市场的形成主动权不在中国,但是中国需要积极向各国央行、财政部等推介,趁未来几年人民币的贬值期将这个市场做起来,这是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海外放款积累人民币债权的有利时机。
此外,潘英丽建议,可以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分部。这是一个对外国投资者开放,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以人民币计价运行的大宗商品交易。它能够加速提高人民币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定价权,拓展人民币的海外使用。另外,要允许海外投资者用人民币投资,像股票和债券市场。“实际上,就是要做到资本市场的开放,关键要有法律允许资本自由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