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优化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需要不断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了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实践
  培养高职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根本所在,尤其是从我国的整体状况来看,我国具有实用性强的高等技能人才相对短缺,高职院校必须找准时机,合理规划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等技能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并不是很乐观,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办学特色不鲜明,没有明确的定位,专业课程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等,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制订一套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办学特色不鲜明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以及一般的职业培训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发展目标。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专科层次院校,却过分依赖于学历教育,使高职院校的发展脱离了专业特色,招生也逐渐陷入了僵局,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没有准确的定位,在教育方面指按照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而是高职院校远离了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
  1.2 师资力量有限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以应用技能为主要传授方式,课程也应该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充足的专业教师,而导致高职院校的在实际的教育中通常都是采用合班大课的方式,实际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再加上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有限,实践的场地以及设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学生技能方面的实践训练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于学习动力不足,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也因此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1.3 专业课程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脱离市场需求轨道的集中反应为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与实际职业岗位要求相互联系。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与专业课程设置密不可分,对将来学生就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设置并不能突出特色,不具有实用性,且又不能灵活多变,不适应高职院校未来发展需求。随着近些年的发展,社会的职业需求不断发展变化,很多专业设置以后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冷门专业,而高职院校的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并不具备灵活性与包容性,不仅浪费了高职院校的资源,而且培养的人才需求量不大,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优化措施
  2.1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首先要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基本原则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加强校企合作的机制,在校企合作双方的努力之下共同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向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整合高职院校的有效资源,因材施教,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具备一技之长,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培养学生的技能训练,进而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及时适应岗位的需求。
  2.2 合理规划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很据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调整,根据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合理规划课程,从而使最终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社会岗位实现对接。并以此来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品牌效益。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深入社会实践进行充分的调研,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调整,以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鼓励企业参与到专业课程设置中来,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2.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度。由于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独特性,这就需要教师不仅需要具有高学历水平,更需要具有数量的技术。最好是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等。根据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与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互聘的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技术技能。同时还可以请企业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内部进步进行技术交流,参与到实训课程的指导中。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自由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而且可以缓解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的情况,另外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参与导师家训练中的热情程度,可谓一举多得。除了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以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支撑力量,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各行业企业的标准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操作环境,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技术应用的实践过程。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实习,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增强,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最后要完善激励机制,尤其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是师资力量建设中的主力军,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师资力量教师,就需要运用激励机制挽留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要是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两种,物质层面主要是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与教师的福利待遇等,精神层面的激励主要可以对先进教师进行表彰,职称晋升以及出外交流进修等。教师激励机制的健全能偶有效的保全高职院校内的原有师资力量,又能吸引更多优秀人员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来。
  3 小结
  总之,高职院校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社会发展,还是提升国民素质都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特别是在我国面临着如此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人才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加快高职人才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现状并不是很立乐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高职院校要明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规划专业课程,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来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福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9).
  [2]陈巧云,徐庆生.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急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完整体系[J].黑河学刊,2012(11).
  作者简介
  张明哲(1964-),男,吉林省公主岭市人。现为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作者单位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吉林省四平市 136001
其他文献
【关键词】免学费;中职生;幸福感  我国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台这项政策,主要是基于四方面考虑:一是支持农村发展,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二是重视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三是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农村学生经济负担。四是进一步加快普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笔者以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