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积极地采用学习和实验并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对物理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使学生的手、眼、心都得到锻炼。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促使学生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综合分析与理解,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86-02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忽视了让学生实践操作,他们在课堂上仅演示实验步骤,让学生背实验步骤以应对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不感兴趣,也很难做到深刻理解实验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物理教师应该创新实验课程教学,构建精彩实验课程。物理是一门关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学科,物理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顺应科学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思维是物理教学的目标。本文从兴趣导入出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探索物理实验课堂的创新[1]。
1 以兴趣为导向,开展情境教学
物理原理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新地开展一些经典的实验,使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这样学生能从实验中学到理论知识,获得生活经验,并深刻理解物理知识。以兴趣为导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设与初中生有联系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是從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出发,打破思维定势,讲解与原有知识相矛盾的新知识,这样学生会产生矛盾的心理,为了获得心理平衡,便开始寻找答案,从而激发求知欲。
在课堂上运用实验演示法,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让每位学生都动手操作,成为课堂的主体。如在教学“静摩擦力”时,静摩擦力比较抽象,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如果学生不细心观察,就很难看到两个既相对静止又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间的情况。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取两个刷子供学生观察,让学生固定一个刷子,然后摩擦另一个刷子。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刷子受力的情况,从而理解抽象的静摩擦力。选取日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有代入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如在“汽化与液化”的教学中,在探究水的沸腾时,笔者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煮汤的时候,水沸腾后,为什么很多人都习惯把火调小,而不是开大火煮得更久呢?这是一个常见的生活问题,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笔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探索“大火好”还是“小火好”。然后让学生自行组队,进行实际操作。最终学生发现,水沸腾后,火的大小并不影响水温,从节能的角度应该把火力调低。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例子,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2 宽严相济,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主要在一旁进行观察记录,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堂的效率不高。而采用互助的形式,每一位学生都能分配到任务,从而集中注意力,激发“自我效能感”[2]。
如在做实验的时候,全班可分为6个小组,组内成员在自主学习实验步骤之后,由组长安排分工,尽量选择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操作,其他学生在旁边辅助和学习,这样班级的氛围就热闹起来。当然这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克服,如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会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不愿意动手实践,导致课堂进度拖延;部分基础好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知识,对实验操作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告诉基础差的学生,能力不是天生的,他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成长和进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从乐于助人、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引导,营造一个乐学、好学的物理实验课堂氛围。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能力,为每一小组的学生布置任务,如提问什么因素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学生会给出接触面、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等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再分给每一组学生实验任务,让小组内自行讨论实验的模式,并进行验证。为了保证小组分工的合理性,教师可以严格要求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如一号学生负责记录数据,二号同学负责实验操作。把责任划分明确,这样学生也可以有序地做实验。
教师始终是实验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及时引导,避免学生局限于形式。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 简化实验器材
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科技的发展为物理实验提供了新的技术。物理学的知识范围较广,教师有时候会因为客观因素,不能带领学生现场体验一些实验;再者一些实验的危险程度较高,或者实验器材的成本高,实践起来浪费时间,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3]。因此,物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的过程,实现物理实验和现代技术的优势互补,结合专业要求灵活地简化一些实验器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如在介绍钟表仪器时,可以拍摄清晰的图片,再放大到屏幕上,这样每位学生都能仔细观察钟表的细节和零件。还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运动也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以前教师讲述“汽油机工作过程”时,基本上是以课本上的图片为示范,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相关知识。如果直接演示安装汽油机,工程量也比较大,操作起来有比较多的不稳定因素。而运用多媒体,以“解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就能清晰地了解汽油机的内部构造。若是选择学生熟悉的实验设备,那么学生会更容易产生亲切感,克服焦虑和陌生感。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制作实验器材,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其创新思维。如在教学“光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再根据学生做出的成品,选出优秀作品,及时给予鼓励。
总之,为了让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变得精彩,教师需紧跟时代潮流,结合专业知识,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应尽量让实验器材更加简单,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春美.师生互动 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
[2]黄静梅.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18).
[3]李林彬.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8).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86-02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忽视了让学生实践操作,他们在课堂上仅演示实验步骤,让学生背实验步骤以应对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不感兴趣,也很难做到深刻理解实验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物理教师应该创新实验课程教学,构建精彩实验课程。物理是一门关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学科,物理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顺应科学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思维是物理教学的目标。本文从兴趣导入出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探索物理实验课堂的创新[1]。
1 以兴趣为导向,开展情境教学
物理原理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新地开展一些经典的实验,使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这样学生能从实验中学到理论知识,获得生活经验,并深刻理解物理知识。以兴趣为导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设与初中生有联系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是從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出发,打破思维定势,讲解与原有知识相矛盾的新知识,这样学生会产生矛盾的心理,为了获得心理平衡,便开始寻找答案,从而激发求知欲。
在课堂上运用实验演示法,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让每位学生都动手操作,成为课堂的主体。如在教学“静摩擦力”时,静摩擦力比较抽象,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如果学生不细心观察,就很难看到两个既相对静止又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间的情况。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取两个刷子供学生观察,让学生固定一个刷子,然后摩擦另一个刷子。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刷子受力的情况,从而理解抽象的静摩擦力。选取日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有代入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如在“汽化与液化”的教学中,在探究水的沸腾时,笔者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煮汤的时候,水沸腾后,为什么很多人都习惯把火调小,而不是开大火煮得更久呢?这是一个常见的生活问题,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笔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探索“大火好”还是“小火好”。然后让学生自行组队,进行实际操作。最终学生发现,水沸腾后,火的大小并不影响水温,从节能的角度应该把火力调低。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例子,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2 宽严相济,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主要在一旁进行观察记录,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堂的效率不高。而采用互助的形式,每一位学生都能分配到任务,从而集中注意力,激发“自我效能感”[2]。
如在做实验的时候,全班可分为6个小组,组内成员在自主学习实验步骤之后,由组长安排分工,尽量选择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操作,其他学生在旁边辅助和学习,这样班级的氛围就热闹起来。当然这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克服,如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会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不愿意动手实践,导致课堂进度拖延;部分基础好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知识,对实验操作没有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告诉基础差的学生,能力不是天生的,他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成长和进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从乐于助人、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引导,营造一个乐学、好学的物理实验课堂氛围。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能力,为每一小组的学生布置任务,如提问什么因素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学生会给出接触面、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等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再分给每一组学生实验任务,让小组内自行讨论实验的模式,并进行验证。为了保证小组分工的合理性,教师可以严格要求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如一号学生负责记录数据,二号同学负责实验操作。把责任划分明确,这样学生也可以有序地做实验。
教师始终是实验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及时引导,避免学生局限于形式。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 简化实验器材
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科技的发展为物理实验提供了新的技术。物理学的知识范围较广,教师有时候会因为客观因素,不能带领学生现场体验一些实验;再者一些实验的危险程度较高,或者实验器材的成本高,实践起来浪费时间,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3]。因此,物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的过程,实现物理实验和现代技术的优势互补,结合专业要求灵活地简化一些实验器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如在介绍钟表仪器时,可以拍摄清晰的图片,再放大到屏幕上,这样每位学生都能仔细观察钟表的细节和零件。还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运动也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以前教师讲述“汽油机工作过程”时,基本上是以课本上的图片为示范,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相关知识。如果直接演示安装汽油机,工程量也比较大,操作起来有比较多的不稳定因素。而运用多媒体,以“解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就能清晰地了解汽油机的内部构造。若是选择学生熟悉的实验设备,那么学生会更容易产生亲切感,克服焦虑和陌生感。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制作实验器材,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其创新思维。如在教学“光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再根据学生做出的成品,选出优秀作品,及时给予鼓励。
总之,为了让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变得精彩,教师需紧跟时代潮流,结合专业知识,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应尽量让实验器材更加简单,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春美.师生互动 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
[2]黄静梅.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18).
[3]李林彬.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