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身边的美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yy198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学生亲近自然,看到的动植物多,对农业生产和田间劳动更是耳濡目染。这些都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笔者在习作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
  开启慧眼,在观察中发现真、发现美。田园风光、乡风民俗、劳动生产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把这些具体情节融入作文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设置了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的练笔,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掘其形式美与内在美,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笔者还在其他科任教师的协助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学校附近的田野村庄和山林河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水稻、油菜、小麦等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气味等也各具特点,他们还发现各种景物的形态在早晨、傍晚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得更明显。有了观察作基础,之后的习作里,学生不说大话、不喊口号,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物反映邵阳变了。
  身体力行,在体验中悟真情、表真意。大部分学生的劳动体验仅限于扫扫地、洗洗碗等,对农村生活的艰苦和农活的繁重缺乏真实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设置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在体验中悟真情、表真意。
  执教六年级下册习作《劳动换来的欢笑》时,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家庭实际,利用周末和父母或爷爷奶奶一起参加田间劳动。家里有秧田的,一起去施肥除草;家里种菜地的,一起去松土浇水;家里圈养猪仔的,一起煮食清栏。学生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并就参加的劳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劳动后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感想,并读给家长听。周末过后,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内容生动、情感真挚的文章。有的学生写道:“和爸爸一起下地劳动很辛苦,但我却感到非常有意义。在今天的劳动中,我不仅看到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感受了机械化的威力,也体会了大人的艰辛。”还有的学生写道:“我不仅品尝了甘甜的劳动果实,增强了劳动自豪感,而且明白了许多道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粮食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寻根溯源,在调查中识家乡、爱家乡。“知之愈深,爱之愈切。”普通的小镇、平凡的村庄其实蕴含着无数的精彩,有着数不尽的故事。笔者设计了“家史、村史、乡史知多少”调查练笔活动,通过调查、访问,让学生去了解乡史、村史、家史和个人成长史,了解家乡以及家人的过去,增进对家人和家乡的了解。笔者要求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明确“三问”:一问自己的成长史。由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如今风华正茂的少年,家人为此付出了多少,经历了多少,里面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二问农家苦难史、创业史。在邵阳农村,爷爷奶奶辈都曾经历过辛酸的往日,如自然灾害、贫穷饥饿、艰苦创业等,作为子孙怎能不了解先辈的过去?记住过去,珍惜今天,笔端自然会流露出厚重的情感和深切的思考。三问乡村发展史。家乡的发展变迁就是一部史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我们去铭记、去珍藏。
  廣阔的农村是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帮助他们开启慧眼,让他们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去体验、去追寻,学生就会摄取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就会用自己的笔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云水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古代,求学的人都会拜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为师,老师为他们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困惑的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能够在学识上帮助学生,共同工在品德上成就他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这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发展指明了方向、目标与道路。
评价是制约美育发展的瓶颈。作为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艺术教育的评价同样面临困境。如何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呢?美国、新西兰、日本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和流程较为完善和成熟,其评价以学生艺术素养为指标,以学业成就目标为依据,在内容设计和方法使用上均具有学科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基于此,本文考查并梳理了以上三个国家的艺术教育评价情况,以期为我国艺术教育评价升级提供思路。  一、美国艺术教育评
数学科目作为初中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标准,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主见、有思想的人。目前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我国对外开放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扩大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来华留学生已经是我国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对象。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立场出发,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政教育与管理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在阐述开展对华留学生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展开积极探究,以期构建改革开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新体系,更好地为国家的国际外交战略布局和各国共同发展服务。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上所吸收到的知识,既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又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师,要能够时常回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并着眼于课堂中学生们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学生们构建更好的学习氛围,使其综合素养能够不断得以提升发展。
周末,我带着母亲体验了一个机构的亲子建造营课程。在森林里造小木屋,建好后可以入住,还有篝火晚会。活动有十几个家庭参加,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因为职业习惯,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做了教育观察,看看不同年龄的人是如何学习的。
语文属于语言性学科,其根本教学目的为教会学生“听说读写”,使学生学会基本的识字与断句。这其中,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极为重要,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同时,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语文思维品质,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表达个人情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中小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充分利用课程内容,结合学科特点,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使学生了解党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道德与法治,是人们健康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它所涵盖的内容和思想,起始于学校,应用在社会,并贯穿于整个生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其真实性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开展实践活动。加之网络流行元素的融入,一改往日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活跃思维的同时,加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了法治观念意识。本文对网络流行元素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路径进行研究,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入手,无论是教学理念、方法、设备等层面的利用,都可以帮助教师更为高效的落实课堂教学,同时协助学生更为全面的理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