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参与时大学生参与角色来看,有身为决策主体的管理和参与决策的管理。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管理角色的缺失体现在角色失败,角色不清,角色冲突及角色缺位,因此,应提供充分的角色扮演机会,激发参与的角色意识,提高参与管理的效果等方面,对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管理角色的构建,提升学生参与管理的效能。
【关键词】高校管理;学生参与;管理角色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既是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大学管理效能的需要,同时也是管理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管理有着全新的发展空间,正逐步进入转型时期,迫切需要对学生参与管理进行角色定位界定,以指导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就是学习参与方式和参与原则的过程,就是逐渐提高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过程,这既是高等学校应尽的职能,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大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管理起步晚、程度浅、范围窄,与国外高校学生参与的发展历程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促使我们去探讨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及在参与管理过程中的角色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概述
学者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定义多种,有从大学生主体性、民主和受教育权利意识等方面进行定义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也有高校学生从被动管理者转变为主动管理者参与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规划发展和校园管理建设方面进行定义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可见,现代大学生在权利和主人翁意识上已经很重视,成为理论界主要理解方式。鉴于本人的研究视角,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定义为,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要成员平等主动地参与到高校管理决策和日常管理过程中,为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目标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并承担相应责任,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参与式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首先要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要与高校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民主参与的氛围下实现权利分享,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供各种渠道,把学校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目标,使其意识到自尊心、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的充分体现。最终提高管理效率,形成民主、开放、互动的校园管理文化。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根据角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模式划分
(一)参与管理中的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中严重的失调现象,其产生有两种常见的现象: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之前成功扮演的社会角色无法继续,导致角色扮演终止,二是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角色失败也经常存在,例如角色扮演因少数学生干部在任期结束前自愿提前“告退”而主动终止,角色扮演因少数学生干部被劝退离职而半途中止,角色扮演因少数学生干部自身原因被学校处分免职而被动终止等等,这些都是现实参与中带有典型性的角色失败。
(二)参与管理中的角色不清
大学生在参与高校管理中,往往同时具有多重身份,并造成角色扮演的角色不清。在做学生工作时,经常出现学生身份和管理者身份混淆,在学生面前如果总是以一种管理者自居,就会造成有学生认为你有官腔,是老师的眼线,不能代表学生的利益;而在老师面前,总是一种学生身份的认知,就会出现工作被动,完全地听从老师的意见而不能作为学校管理者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工作失去主动性和创新性。
(三)参与管理中的角色冲突
大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主要体现在:首先,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如果他承担的角色过多,并且在承担角色过程中又不善于处理各种角色关系,那么他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角色冲突;其次,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执行学校的各项规定;同时作为普通学生,也要被学校的规章制度所管理。到底是执行学校工作,还是和普通同学一样有时“抵制”学校的一些规定,往往造成困惑和尴尬;再次,有的同学由于换届或者选举,从一种岗位转换为另一岗位,在此期间可能因为岗位职责不清、或者心态没能适应,还沉浸在之前的角色体会中,就会对现在角色造成冲突,引起角色困惑。
(四)参与管理中的角色缺位
角色缺位也是一种角色失调的行为,指的是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与社会、群体、组织、他人的期待和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典型的是一些学生管理者在其位而不謀其职,占着位置而没有有所作为,这就是角色缺位的表现。大学生的角色扮演之所以发生缺位,与学生主体本身的文化素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工作作风、思想方法息息相关,也受学校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三、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管理角色构建的策略
(一)提供充分的角色扮演机会
首先,大学生作为一个校园实践主体,天然具有着多种角色身份的集合,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定的“角色丛”。不仅仅是“学生”的角色身份,同时还是“朋友”、“同学”、“子女”等等不同的社会角色身份。不同的身份角色就具有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状态直接影响他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强弱、效果好差。推进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工作,需要了解学生的“角色丛”特征。学校不能仅仅从学生“他者”的单一角度与立场看问题,更要把视野放开,把学生置于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加以对待,从中找出影响角色认知的真实而又主要的因素来,进而根据学生不同的角色需求、影响因素,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角色类别进行厘清、分门别类,用学生之所长。
其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实践中,高校合理定位学生参与管理中的不同角色,通过综合考虑参与事项与学生权益的关系、学生实际参与能力等因素,厘清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权利配置问题,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角色链,充分体现学生参与权的完整性。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规定角色链中不同角色的角色范畴、责任与规则,明确“管理工作”的责、权、利。通过角色规范,使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活动中,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所参与的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要求。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因角色误解、角色混乱而出现的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 再次,角色再造以特定社会结构规定的角色为前提,通过教育重新激发角色认知,最终实现学生参与的角色重塑。目前公立大学正在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其治理架构和治理关系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践,作为高校民主管理践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促进学生主体角色积极再造的责任。高校要在学生参与管理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较高的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较强的批判思考能力与行动能力,唤醒学生对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等现代大学的精神追求,以此孕育现代大学转型过程中的学生参与的新角色。
(二)激发参与的角色意识
首先,高校应当对大学精神作出整体的审视和反思,在价值追求的变化沿革中,梳理校园文化育人启智、传承文化和教化社会的基本职能,培育和建设以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大学参与文化,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通过凝聚学生参与大学管理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凝练以实事求是和独立自由为基本内容的科学精神,形成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文化合力。
其次,大学管理中要生成常态化、长效性的学生参与,既不能仅仅基于管理者的良好愿望,也不能完全顺从学生的想法,而应当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参与机制。依据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不同阶段与任务,既要保障制度生成中的学生参与,也要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学生参与;既要构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激励保障制度,也要构建相应的规范约束制度;既要巩固“衣食住行”等与学生利益休戚相关的领域的学生参与,也要健全学生工作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学生参与;既要规范分散化的个体参与模式,也要规范独立化的集体和代表参与模式;既要完善传统的参与方式,也要拓展全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参与方式。只有从全方位着眼、系统性建设,才能确保大学生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合理见解与合法诉求。
(三)提高参与管理的效果
首先,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行为,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以制度化的形式更加细致、明确地告诉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指导学生对角色定位产生明确认知。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角色的重要作用和不履行某种角色可能出现的后果,如何按照最优选择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种角色的缓急轻重,优先执行最为重要的角色和能够避免严重后果的角色。对于那些因为参与管理而影响学业者,应该避免其担任过多的角色,在保证其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担任部分角色;对于角色扮演能力不足的大学生而言,高校要帮助学生更快地实现角色转换,使得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以调动,参与效果得到提高,通过参与高校管理实现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其次,对大学生参与管理中的角色扮演,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是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建议。事实上,很多角色扮演的不成功,是由于角色学习不够,角色扮演技巧缺乏造成的。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专业化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角色扮演和应对各种角色冲突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在参与管理中的角色胜任力,并实现角色胜任的外溢效应。
参考文献:
[1] 黄海涛.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困境及其化解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2] 卫波倩,张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角色定位[J].学理论,2012(19)
[3] 李兴桥.试论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交际,2013(6)
[4] 刘明,张军.高校管理的学生参与化统筹模式的创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
(8)
[5] 林萍,廖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4(2)
作者简介:梁建新(1981.1—),男,硕士、讲师,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分团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管理;学生参与;管理角色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既是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大学管理效能的需要,同时也是管理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管理有着全新的发展空间,正逐步进入转型时期,迫切需要对学生参与管理进行角色定位界定,以指导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就是学习参与方式和参与原则的过程,就是逐渐提高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过程,这既是高等学校应尽的职能,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大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管理起步晚、程度浅、范围窄,与国外高校学生参与的发展历程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促使我们去探讨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及在参与管理过程中的角色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概述
学者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定义多种,有从大学生主体性、民主和受教育权利意识等方面进行定义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也有高校学生从被动管理者转变为主动管理者参与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规划发展和校园管理建设方面进行定义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可见,现代大学生在权利和主人翁意识上已经很重视,成为理论界主要理解方式。鉴于本人的研究视角,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定义为,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要成员平等主动地参与到高校管理决策和日常管理过程中,为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目标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并承担相应责任,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参与式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首先要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要与高校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民主参与的氛围下实现权利分享,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供各种渠道,把学校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目标,使其意识到自尊心、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的充分体现。最终提高管理效率,形成民主、开放、互动的校园管理文化。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根据角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模式划分
(一)参与管理中的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中严重的失调现象,其产生有两种常见的现象: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之前成功扮演的社会角色无法继续,导致角色扮演终止,二是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角色失败也经常存在,例如角色扮演因少数学生干部在任期结束前自愿提前“告退”而主动终止,角色扮演因少数学生干部被劝退离职而半途中止,角色扮演因少数学生干部自身原因被学校处分免职而被动终止等等,这些都是现实参与中带有典型性的角色失败。
(二)参与管理中的角色不清
大学生在参与高校管理中,往往同时具有多重身份,并造成角色扮演的角色不清。在做学生工作时,经常出现学生身份和管理者身份混淆,在学生面前如果总是以一种管理者自居,就会造成有学生认为你有官腔,是老师的眼线,不能代表学生的利益;而在老师面前,总是一种学生身份的认知,就会出现工作被动,完全地听从老师的意见而不能作为学校管理者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工作失去主动性和创新性。
(三)参与管理中的角色冲突
大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主要体现在:首先,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如果他承担的角色过多,并且在承担角色过程中又不善于处理各种角色关系,那么他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角色冲突;其次,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执行学校的各项规定;同时作为普通学生,也要被学校的规章制度所管理。到底是执行学校工作,还是和普通同学一样有时“抵制”学校的一些规定,往往造成困惑和尴尬;再次,有的同学由于换届或者选举,从一种岗位转换为另一岗位,在此期间可能因为岗位职责不清、或者心态没能适应,还沉浸在之前的角色体会中,就会对现在角色造成冲突,引起角色困惑。
(四)参与管理中的角色缺位
角色缺位也是一种角色失调的行为,指的是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与社会、群体、组织、他人的期待和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典型的是一些学生管理者在其位而不謀其职,占着位置而没有有所作为,这就是角色缺位的表现。大学生的角色扮演之所以发生缺位,与学生主体本身的文化素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工作作风、思想方法息息相关,也受学校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三、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管理角色构建的策略
(一)提供充分的角色扮演机会
首先,大学生作为一个校园实践主体,天然具有着多种角色身份的集合,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定的“角色丛”。不仅仅是“学生”的角色身份,同时还是“朋友”、“同学”、“子女”等等不同的社会角色身份。不同的身份角色就具有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状态直接影响他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强弱、效果好差。推进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工作,需要了解学生的“角色丛”特征。学校不能仅仅从学生“他者”的单一角度与立场看问题,更要把视野放开,把学生置于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加以对待,从中找出影响角色认知的真实而又主要的因素来,进而根据学生不同的角色需求、影响因素,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角色类别进行厘清、分门别类,用学生之所长。
其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实践中,高校合理定位学生参与管理中的不同角色,通过综合考虑参与事项与学生权益的关系、学生实际参与能力等因素,厘清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权利配置问题,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角色链,充分体现学生参与权的完整性。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规定角色链中不同角色的角色范畴、责任与规则,明确“管理工作”的责、权、利。通过角色规范,使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活动中,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所参与的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要求。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因角色误解、角色混乱而出现的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 再次,角色再造以特定社会结构规定的角色为前提,通过教育重新激发角色认知,最终实现学生参与的角色重塑。目前公立大学正在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其治理架构和治理关系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践,作为高校民主管理践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促进学生主体角色积极再造的责任。高校要在学生参与管理实践中,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较高的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较强的批判思考能力与行动能力,唤醒学生对自由、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等现代大学的精神追求,以此孕育现代大学转型过程中的学生参与的新角色。
(二)激发参与的角色意识
首先,高校应当对大学精神作出整体的审视和反思,在价值追求的变化沿革中,梳理校园文化育人启智、传承文化和教化社会的基本职能,培育和建设以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大学参与文化,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通过凝聚学生参与大学管理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凝练以实事求是和独立自由为基本内容的科学精神,形成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文化合力。
其次,大学管理中要生成常态化、长效性的学生参与,既不能仅仅基于管理者的良好愿望,也不能完全顺从学生的想法,而应当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参与机制。依据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不同阶段与任务,既要保障制度生成中的学生参与,也要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学生参与;既要构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激励保障制度,也要构建相应的规范约束制度;既要巩固“衣食住行”等与学生利益休戚相关的领域的学生参与,也要健全学生工作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学生参与;既要规范分散化的个体参与模式,也要规范独立化的集体和代表参与模式;既要完善传统的参与方式,也要拓展全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参与方式。只有从全方位着眼、系统性建设,才能确保大学生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合理见解与合法诉求。
(三)提高参与管理的效果
首先,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行为,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以制度化的形式更加细致、明确地告诉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指导学生对角色定位产生明确认知。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角色的重要作用和不履行某种角色可能出现的后果,如何按照最优选择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种角色的缓急轻重,优先执行最为重要的角色和能够避免严重后果的角色。对于那些因为参与管理而影响学业者,应该避免其担任过多的角色,在保证其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担任部分角色;对于角色扮演能力不足的大学生而言,高校要帮助学生更快地实现角色转换,使得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以调动,参与效果得到提高,通过参与高校管理实现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其次,对大学生参与管理中的角色扮演,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是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建议。事实上,很多角色扮演的不成功,是由于角色学习不够,角色扮演技巧缺乏造成的。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专业化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角色扮演和应对各种角色冲突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在参与管理中的角色胜任力,并实现角色胜任的外溢效应。
参考文献:
[1] 黄海涛.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困境及其化解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2] 卫波倩,张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角色定位[J].学理论,2012(19)
[3] 李兴桥.试论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交际,2013(6)
[4] 刘明,张军.高校管理的学生参与化统筹模式的创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
(8)
[5] 林萍,廖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4(2)
作者简介:梁建新(1981.1—),男,硕士、讲师,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分团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