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育的魅力在于它能促进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本体是学生。“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沟通,合作,互助,接纳,有责任感。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气,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关键词】生本理念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2009年8月,郭思乐教授到贵港举办生本教育培训班,我参加了培训班的学习,亲历了生本课堂,原来我们老师可以这样轻松地上课,原来学生可以这样快乐地学习。以下是我实践英语生本课堂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构建生本教学学习小组的步骤
1.组建小组、 推选组长、培训组长
以6人为一小组,学习小组组长由学生公开推选,推选出组长之后,就实行组长和组员的双向选择。虽然每个组可以自由组合,但是我定了一些规则:男女同学搭配,要有成绩好的和后进生。尽量组员里面每个科都有擅长科目的同学,这样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小组定下来之后,我还专门分别找各班的十二个组长进行培训,明确组长的职责。
2. 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小组的几个成员是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原则是:组里面“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为此,我为小组的成员设置了不同的职位:1.组长,指导、督促组员开展工作,管理全组的成员;2.汇报员,把一周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以及小组一周内存在的问题如实反映,在每周星期天晚上上交给老师,周一我或者班长再进行全班的总结;3.检查员,每天负责检查大家的作业完成情况;4.记录员:适当记录本组各位成员每节课的学习进程及发言次数、讨论深度等情况,还要记录组员中重大进步或重大成果。5.早晚读督促员,专门负责督促小组成员的读书问题;6英语听写员:负责一周三次课后的英语听写及批改,并把听写情况记录下来。
3.重视反思
成立小组之后的两个星期内,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上热闹非凡,但实际上不是每个小组都取得了成功。于是,班上开了一次小组活动交流会,通过讨论,学生们学习到了别的小组成功的经验,并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可以说这次讨论活动是一个转折点,同学们的反思给他们以后的课堂小组学习方式带来了无限的活力。而此后,我们班上每两个星期召开一次学习小组或组长会议的规定就定了下来。
4.学习小组的整合
第一次的学习小组成立以后,我经常通过各组汇报员写上来的总结以及和各个组长面谈,了解各组的建设情况,此外,班主任也给予了我积极的配合。这些小组长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大部分的组长都表现出色,成为小组的灵魂人物。但学习小组进行了两个月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各组的发展不均衡,有些小组表现特别出色,有些小组几乎没有什么表现。各个小组内的发展也不平衡,有些小组文科出色但是理科薄弱,有的小组则相反。有些小组同学之间矛盾突出,性格不合,现有的小组到了改选的时候了。班主任根据科任老师反映的情况,并召开学习小组长会议,讨论后,对两头发展突出的小组进行了重新组合,使得每一个小组又同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前进。
二、学生个体学习过程和小组学习过程的激励与评价
对学生个体和各组的不断激励和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才会使学生及各组内部有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对学生个体评价我采取的是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 “多管齐下,多箭齐发”的办法。学生自评和组内互评每周末进行一次。随着小组合作的良好推进以后可改变为每月一次,这样的小组总结、反思、评价会一节课即可。个体自查自己的情况,如:我为小组贡献了什么?我取得了什么进步?哪方面该改进?如何改?本组近段表现好的是哪些方面、哪些人?存在什么问题?在共同合作中有哪些要改进?下阶段本组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如何更好地合作?等等。小组总结、反思、评价会后综合汇总报班上总结表彰。组内对个体的评价尽量多元化:即不能只盯在分数,应评选出发言最多者、最积极者、讨论最深刻者、钻研最深入且所提问题最高价值者、进步最大者等等。
三、生本小组优化了课堂教学
建立了以小组为主的学习模式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气。过去上英语课总有一些因为基础差提不起劲的学生。由于积分制,抢分制的建立,学生们分外活跃。以前上词汇课的时候,总是老师去教读。实行生本小组以后,我就从教读的角色退出来了。每天的早晚读,都可以看到小组优秀的成员在教不会读单词的同学。在上词汇课的时候,我先把本单元的词汇分成两个或三个部分。然后各个小组就象举行拍卖会那样高高的举着本组的组牌,由我来选择哪组上来展示读单词。(经常全班所有的小组都在举牌,都在喊“我们组,我们组”有时我不知道选择哪一组才好)。上来的小组抽签选择读哪一部分。我选择抽签的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单词全部熟读,这样上来展示的小组无论抽到哪一部分都要熟读才能得到高分。然后当场亮分、发放分数牌。当场亮分的这一举措大大加强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所以不管哪些小组哪个同学上来展示,都尽可能的把内容展示得更完美一些,以获得更高得分数。前来听课的老师觉得我的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后来就在英语组推广了这一举措。
过去的练习课都是老师讲解,满堂灌的多。实行生本教育之后,我一切的教学环节都在尝试着改变。例如单选题,我会在黑板上列一个表格,15个空格,标上题号,然后各个小组上来写上他们经过小组学习讨论之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该题号的后面写③、⑤等组号。该题目的后面写的组号越多,说明这道题很多组都弄不懂。反过来,没有在这道题的后面标上组号的说明这道题有小组弄懂了。这道题就由懂的小组上来展示解决问题。如果题号的后面是一片空白的话,说明这道题全班都懂了,马上跳过到下一题,无疑节省了很多时间。此外,我每周都会做一个限时阅读。我一般规定18分钟内必须读完两篇文章并且小组讨论得出共同的答案,然后到黑板上写下本组的答案。我象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那样来个4+1或5+1,意思是4道或5道阅读题,一道题1分,如果全对了就4+1或5+1分,不是全对的就按实际对的题数给分。这个办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想争取全对获得那额外的1分。看着学生聚精会神认真做题的样子,做完题目后很自觉的回过头去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答案的时候,我经常感慨万千。
四、组建生本小组的一些体会
学习小组的确立和发展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进入良性轨道之后其结果往往是令人满意的。学习小组的确立,使得全班分成十来个小组,便于学习和管理。小组学习较早就被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在生本课堂中它不算是新鲜的,但它绝对是最扎实的,因为它不是临时的凑合,它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的基础上的一个优化组合。不可否认,学习小组中由于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不同,一些能力强的同学更加出类拔萃,有时候由于帮助同学会浪费一些他们的学习时间,甚至会延缓一些他们进步的步伐,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了,为他们将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与此相反,对能力差的同学来说,小组活动使他们有人可问,有人可学,学习能力慢慢地增强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学习小组的作用对这部分的同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生本理念下的英语课堂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带来了流动的课堂。走进生本的课堂,第一感觉就是轻松热闹,热闹的讨论,有序的展示,你唱罢我登台,课堂气氛活跃。第二,带来了快乐的课堂。爱表演爱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抛弃了满堂灌满堂问和满堂练,学生能讲的能做的,都交给了学生。在这里学生满足了表现的欲望,是成长的快乐。第三,培养了自信的学生,也愉悦了老师的身心。看着学生在台上展示,我经常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一点也不差,甚至个个可爱得很。第四,带来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本教学使我更多地接近了学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去。生本教育提倡“以生为本”,把教学重心从老师转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走出演讲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言,“如果教师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那学生就犹如那些分得土地,可以自由耕种的农民一样,获得了真正的解放,潜能就释放出来了。当鞋合脚的时候,脚被忘记了。当教育适合学生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生命的伟大创造。”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
2.时晓玲《生本教育——不只是一种模式》
【关键词】生本理念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2009年8月,郭思乐教授到贵港举办生本教育培训班,我参加了培训班的学习,亲历了生本课堂,原来我们老师可以这样轻松地上课,原来学生可以这样快乐地学习。以下是我实践英语生本课堂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构建生本教学学习小组的步骤
1.组建小组、 推选组长、培训组长
以6人为一小组,学习小组组长由学生公开推选,推选出组长之后,就实行组长和组员的双向选择。虽然每个组可以自由组合,但是我定了一些规则:男女同学搭配,要有成绩好的和后进生。尽量组员里面每个科都有擅长科目的同学,这样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小组定下来之后,我还专门分别找各班的十二个组长进行培训,明确组长的职责。
2. 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小组的几个成员是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原则是:组里面“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为此,我为小组的成员设置了不同的职位:1.组长,指导、督促组员开展工作,管理全组的成员;2.汇报员,把一周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以及小组一周内存在的问题如实反映,在每周星期天晚上上交给老师,周一我或者班长再进行全班的总结;3.检查员,每天负责检查大家的作业完成情况;4.记录员:适当记录本组各位成员每节课的学习进程及发言次数、讨论深度等情况,还要记录组员中重大进步或重大成果。5.早晚读督促员,专门负责督促小组成员的读书问题;6英语听写员:负责一周三次课后的英语听写及批改,并把听写情况记录下来。
3.重视反思
成立小组之后的两个星期内,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上热闹非凡,但实际上不是每个小组都取得了成功。于是,班上开了一次小组活动交流会,通过讨论,学生们学习到了别的小组成功的经验,并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可以说这次讨论活动是一个转折点,同学们的反思给他们以后的课堂小组学习方式带来了无限的活力。而此后,我们班上每两个星期召开一次学习小组或组长会议的规定就定了下来。
4.学习小组的整合
第一次的学习小组成立以后,我经常通过各组汇报员写上来的总结以及和各个组长面谈,了解各组的建设情况,此外,班主任也给予了我积极的配合。这些小组长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大部分的组长都表现出色,成为小组的灵魂人物。但学习小组进行了两个月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各组的发展不均衡,有些小组表现特别出色,有些小组几乎没有什么表现。各个小组内的发展也不平衡,有些小组文科出色但是理科薄弱,有的小组则相反。有些小组同学之间矛盾突出,性格不合,现有的小组到了改选的时候了。班主任根据科任老师反映的情况,并召开学习小组长会议,讨论后,对两头发展突出的小组进行了重新组合,使得每一个小组又同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前进。
二、学生个体学习过程和小组学习过程的激励与评价
对学生个体和各组的不断激励和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才会使学生及各组内部有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对学生个体评价我采取的是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教师评价 “多管齐下,多箭齐发”的办法。学生自评和组内互评每周末进行一次。随着小组合作的良好推进以后可改变为每月一次,这样的小组总结、反思、评价会一节课即可。个体自查自己的情况,如:我为小组贡献了什么?我取得了什么进步?哪方面该改进?如何改?本组近段表现好的是哪些方面、哪些人?存在什么问题?在共同合作中有哪些要改进?下阶段本组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如何更好地合作?等等。小组总结、反思、评价会后综合汇总报班上总结表彰。组内对个体的评价尽量多元化:即不能只盯在分数,应评选出发言最多者、最积极者、讨论最深刻者、钻研最深入且所提问题最高价值者、进步最大者等等。
三、生本小组优化了课堂教学
建立了以小组为主的学习模式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气。过去上英语课总有一些因为基础差提不起劲的学生。由于积分制,抢分制的建立,学生们分外活跃。以前上词汇课的时候,总是老师去教读。实行生本小组以后,我就从教读的角色退出来了。每天的早晚读,都可以看到小组优秀的成员在教不会读单词的同学。在上词汇课的时候,我先把本单元的词汇分成两个或三个部分。然后各个小组就象举行拍卖会那样高高的举着本组的组牌,由我来选择哪组上来展示读单词。(经常全班所有的小组都在举牌,都在喊“我们组,我们组”有时我不知道选择哪一组才好)。上来的小组抽签选择读哪一部分。我选择抽签的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单词全部熟读,这样上来展示的小组无论抽到哪一部分都要熟读才能得到高分。然后当场亮分、发放分数牌。当场亮分的这一举措大大加强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所以不管哪些小组哪个同学上来展示,都尽可能的把内容展示得更完美一些,以获得更高得分数。前来听课的老师觉得我的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后来就在英语组推广了这一举措。
过去的练习课都是老师讲解,满堂灌的多。实行生本教育之后,我一切的教学环节都在尝试着改变。例如单选题,我会在黑板上列一个表格,15个空格,标上题号,然后各个小组上来写上他们经过小组学习讨论之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该题号的后面写③、⑤等组号。该题目的后面写的组号越多,说明这道题很多组都弄不懂。反过来,没有在这道题的后面标上组号的说明这道题有小组弄懂了。这道题就由懂的小组上来展示解决问题。如果题号的后面是一片空白的话,说明这道题全班都懂了,马上跳过到下一题,无疑节省了很多时间。此外,我每周都会做一个限时阅读。我一般规定18分钟内必须读完两篇文章并且小组讨论得出共同的答案,然后到黑板上写下本组的答案。我象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那样来个4+1或5+1,意思是4道或5道阅读题,一道题1分,如果全对了就4+1或5+1分,不是全对的就按实际对的题数给分。这个办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想争取全对获得那额外的1分。看着学生聚精会神认真做题的样子,做完题目后很自觉的回过头去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答案的时候,我经常感慨万千。
四、组建生本小组的一些体会
学习小组的确立和发展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进入良性轨道之后其结果往往是令人满意的。学习小组的确立,使得全班分成十来个小组,便于学习和管理。小组学习较早就被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在生本课堂中它不算是新鲜的,但它绝对是最扎实的,因为它不是临时的凑合,它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的基础上的一个优化组合。不可否认,学习小组中由于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不同,一些能力强的同学更加出类拔萃,有时候由于帮助同学会浪费一些他们的学习时间,甚至会延缓一些他们进步的步伐,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了,为他们将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与此相反,对能力差的同学来说,小组活动使他们有人可问,有人可学,学习能力慢慢地增强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学习小组的作用对这部分的同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生本理念下的英语课堂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带来了流动的课堂。走进生本的课堂,第一感觉就是轻松热闹,热闹的讨论,有序的展示,你唱罢我登台,课堂气氛活跃。第二,带来了快乐的课堂。爱表演爱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抛弃了满堂灌满堂问和满堂练,学生能讲的能做的,都交给了学生。在这里学生满足了表现的欲望,是成长的快乐。第三,培养了自信的学生,也愉悦了老师的身心。看着学生在台上展示,我经常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一点也不差,甚至个个可爱得很。第四,带来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本教学使我更多地接近了学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去。生本教育提倡“以生为本”,把教学重心从老师转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走出演讲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言,“如果教师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那学生就犹如那些分得土地,可以自由耕种的农民一样,获得了真正的解放,潜能就释放出来了。当鞋合脚的时候,脚被忘记了。当教育适合学生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生命的伟大创造。”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
2.时晓玲《生本教育——不只是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