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技巧,高手支招
本期嘉宾:王子如(专栏写手)
嘉宾手笔:
在店里没有顾客的时候,我总爱转过身,看落地窗外诺大的露天停车场。我最喜欢周末,又最讨厌周末。曼城的周末大多是晴朗的,所以我喜欢从白炽灯一脚踩进阳光里的片刻,就像索然无味时突然闻到回忆,是熟悉的冬日,熟悉的淡淡而踏实的味道。
在店里,喜欢在人们注意不到的地方看老夫妻,年轻或中年的一家人从停车场走来,那是一种陪伴的快乐,可惜跟父母逛街逛了二十多年我才彻底明晰这种幸福。从前一直我都以为买到越多满意的东西越充实,也没少跟父母在商场闹别扭,然而就这么一个人慢慢的慢慢的心沉静下来。爸妈年纪大了,妈虽想像以前一样逛街却也力不从心了。不过没关系,妈,等我回去了我就陪您好好逛,一天逛不完我就陪你逛两天,您能走多久我们就走多久。
(选自王子如·《味道》)
回看过去,审视当下,发现自己在心情走到临界点的时候会打开电脑写文章,会在旅行的火车上或宾馆里写游记,在功课很紧的高二坚持在周记本上写小说,在还只能写流水账和简单句的小学给报社投稿,参加语文竞赛。一路走来,我的标签里慢慢清晰的是“能写”,慢慢模糊的是这个标签背后的“为什么”,已经不需要去寻找一个命题、一个理由或是一种格式,融入生活的写作,变成了一种必备的技能。但在融入生活以前,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写?为什么想写?为什么能写?如果你喜欢写作或者没有明显的厌恶,不如来听听我的故事。
为什么要写呢?“一万小时定律”说“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粗略估算,假设每周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需要1小时,持续一年,写作时长为52个小时,达到超凡水平你需要192年。这显然是一个非常人可以活到的岁数,那么我们倒推,假定一个10岁的学生希望在30岁左右成为一名写作好手,每周则需要在写作上投入9.62个小时,分摊到每天,就是近一个半小时。当然,算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又不想成为作家,我为什么要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写作文?时间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个人对事情的态度,以及由写作形成的一种习惯和思维模式。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写作,应用文、议论文、散文不过是不同文体,写作的底子打好了,这些都可以融会贯通。罗马非一日建成,今日坚持每天一个半小时400字,两三年后就可以一小时800字,而后随着不断地练习,效率不断提高。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种对未来负责的努力,所以你要写。
为什么想写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再问一个问题,在学习上你什么时候感觉到有动力或者很沮丧?得到激励或者被忽略是众多答案的一种。由此,我想说说我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末,我出生在一个教学资源不发达的小城,小学班主任兼任两门或三门课是常事。二年级的时候来了一名语文老师,热情耐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浑身充满了正能量。这股能量感染了我。我非常认真地听课,积极回答问题,每次作业都是大大的红勾,良性循环,我对语文一天比一天有信心。二年级的一次生病让我在医院住了大半个月,同学相约来看我,让我很感动。他们走后我就在病床上写了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表达心里的感动,投给了当地的报社。病愈回到学校后的一天,我被通知到传达室领挂号信。打开发现是稿费领取通知,还有一份刊登我作文的报纸。对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件无比荣耀的事情。老师表扬,父母嘉奖,让我对写作愈发自信。而后的日子我对写作文有了一种全新的动力和追求,不仅仅满足于作业或者考试的要求,而是当成一种满足自己,和自己对话,和读者对话的方式。这种方式和心态给予我正面暗示,养成了“想写”的习惯,锻炼出将所有的命题转化成为自己想写的话题,然后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一样,“想写”写多了就不自知地变成了“能写”。随着年岁的增长,你还将收获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源源不断新的素材,用“想写”调动发掘话题的触角,用“能写”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岂不快哉?
写作文没有什么通用技巧,因为它浸着写作者的灵气和生活轨迹,独一性是文章美丽所在。想写出好的作文就要一步步积累,在过程中感受自己的变化,增强自信心。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
本期嘉宾:王子如(专栏写手)
嘉宾手笔:
在店里没有顾客的时候,我总爱转过身,看落地窗外诺大的露天停车场。我最喜欢周末,又最讨厌周末。曼城的周末大多是晴朗的,所以我喜欢从白炽灯一脚踩进阳光里的片刻,就像索然无味时突然闻到回忆,是熟悉的冬日,熟悉的淡淡而踏实的味道。
在店里,喜欢在人们注意不到的地方看老夫妻,年轻或中年的一家人从停车场走来,那是一种陪伴的快乐,可惜跟父母逛街逛了二十多年我才彻底明晰这种幸福。从前一直我都以为买到越多满意的东西越充实,也没少跟父母在商场闹别扭,然而就这么一个人慢慢的慢慢的心沉静下来。爸妈年纪大了,妈虽想像以前一样逛街却也力不从心了。不过没关系,妈,等我回去了我就陪您好好逛,一天逛不完我就陪你逛两天,您能走多久我们就走多久。
(选自王子如·《味道》)
回看过去,审视当下,发现自己在心情走到临界点的时候会打开电脑写文章,会在旅行的火车上或宾馆里写游记,在功课很紧的高二坚持在周记本上写小说,在还只能写流水账和简单句的小学给报社投稿,参加语文竞赛。一路走来,我的标签里慢慢清晰的是“能写”,慢慢模糊的是这个标签背后的“为什么”,已经不需要去寻找一个命题、一个理由或是一种格式,融入生活的写作,变成了一种必备的技能。但在融入生活以前,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写?为什么想写?为什么能写?如果你喜欢写作或者没有明显的厌恶,不如来听听我的故事。
为什么要写呢?“一万小时定律”说“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粗略估算,假设每周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需要1小时,持续一年,写作时长为52个小时,达到超凡水平你需要192年。这显然是一个非常人可以活到的岁数,那么我们倒推,假定一个10岁的学生希望在30岁左右成为一名写作好手,每周则需要在写作上投入9.62个小时,分摊到每天,就是近一个半小时。当然,算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又不想成为作家,我为什么要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写作文?时间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个人对事情的态度,以及由写作形成的一种习惯和思维模式。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写作,应用文、议论文、散文不过是不同文体,写作的底子打好了,这些都可以融会贯通。罗马非一日建成,今日坚持每天一个半小时400字,两三年后就可以一小时800字,而后随着不断地练习,效率不断提高。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种对未来负责的努力,所以你要写。
为什么想写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再问一个问题,在学习上你什么时候感觉到有动力或者很沮丧?得到激励或者被忽略是众多答案的一种。由此,我想说说我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末,我出生在一个教学资源不发达的小城,小学班主任兼任两门或三门课是常事。二年级的时候来了一名语文老师,热情耐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浑身充满了正能量。这股能量感染了我。我非常认真地听课,积极回答问题,每次作业都是大大的红勾,良性循环,我对语文一天比一天有信心。二年级的一次生病让我在医院住了大半个月,同学相约来看我,让我很感动。他们走后我就在病床上写了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表达心里的感动,投给了当地的报社。病愈回到学校后的一天,我被通知到传达室领挂号信。打开发现是稿费领取通知,还有一份刊登我作文的报纸。对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件无比荣耀的事情。老师表扬,父母嘉奖,让我对写作愈发自信。而后的日子我对写作文有了一种全新的动力和追求,不仅仅满足于作业或者考试的要求,而是当成一种满足自己,和自己对话,和读者对话的方式。这种方式和心态给予我正面暗示,养成了“想写”的习惯,锻炼出将所有的命题转化成为自己想写的话题,然后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一样,“想写”写多了就不自知地变成了“能写”。随着年岁的增长,你还将收获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源源不断新的素材,用“想写”调动发掘话题的触角,用“能写”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岂不快哉?
写作文没有什么通用技巧,因为它浸着写作者的灵气和生活轨迹,独一性是文章美丽所在。想写出好的作文就要一步步积累,在过程中感受自己的变化,增强自信心。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