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笔的心得体会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41805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在新“课标”中,更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情抒写。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见缝插针式创设“课堂练笔”形式的随堂练习,小练笔可以贯穿在每一篇课文中,无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还是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笔者所在学校作文教学改革的一项宝贵经验。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记录心灵的感悟
   课堂练笔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震撼人心,唤起读者感情共鸣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小学生练笔的好教材。比如在给六年级学生上《姥姥的剪纸》一文时,学生在感受到了姥姥和文中“我”的浓浓的亲情后,我出示了以“姥姥,我看懂了您的眼神,读懂了您的剪纸……”为开头写封回信给姥姥的练笔要求,学生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的舒缓而又感人的的音乐感染下,走进课文人物的内心,对姥姥的思念和感恩跃然纸上。我又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抒写对亲情感恩的表达。学生们想起年迈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他们的百般疼爱;想起爸爸、妈妈为了家庭整天劳碌的身影……我甚至看到了一些孩子在练笔时眼里闪烁的泪花。
   实践中我们发现再精巧的练笔设计,如果错过了时机,也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空练笔”。用教育心理学来说,当学生情绪处于亢奋状态时,思维极为活跃,此时,也正是当堂练笔的最佳时机。教师在组织课堂练笔时要讲究时机,在学生表现出有话想说、有感要发、有情可抒的时候,趁热打铁,才能卓有成效。
   二、丰富课堂的内容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阅读的拓展与延伸,它本身也是一种阅读,只是要求更高,层次更深。它托生于阅读课堂,融合了阅读写作,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习得语言技巧。课文中的一些情节空白处本身就是语文习作教学的好资源,教师要善于做这样的练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细节扩充式补写,这样既拓宽了课堂教学深度,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例如三年级教材中《卧薪尝胆》一文里有这样的情节:吴国的谋臣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国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文中“纷纷要求”只做概括,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谋臣们是怎么要求的?吴王如何不听忠言、自以为是的场面。而学生写后交流,对于历史人物的相关知识也颇有收获。
   三、续想文章的结尾
   续写课文结尾时学生练笔训练最为重要的内容。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然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合理的延伸,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写下来。例如六年级教材《半截蜡烛》一文中的最后一段: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这是一个充满余味的结尾,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我适度地启发学生:“蜡烛熄灭后,又发生了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有的说杰奎琳以她的智慧转移了情报,得到了妈妈的夸奖。有的说杰奎琳上楼后,德军还没有离开,并起了疑心,故事又发展到了高潮……这样引导下,学生写下了各异的续集,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品悟文本的空白
   我国写意画有一种技巧,意为“着黑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这一技法不妨适用我们的课堂练笔中,亦当异曲同工,一方面是指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艺术,在“空白处”品悟语言的魅力,事物的千变万化,布局的巧妙,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想象,让他们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去填补文本的空白,如笔者在教学《月光曲》一文中。抓住文本中没有描写贝多芬心里的“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贝多芬听到琴声,心里想……;听到盲兄妹的对话,他想……;听到盲姑娘说他就是贝多芬时,心想……这三次“空白处”的想象,一方面是学生一步步地理解了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月光曲》,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处的练笔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补白过程中实现了从读到写。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应立足学生实际,根据不同的文章,找准读写结合的“链接点”。如果课内时间不允许,我们可以让学生静心思考一下,写几个关键词,然后说一说,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完善自己的想法,课后作为作业将写话完成。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得到发展。
   总之,教材中丰富的训练内容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鲜明的画面、生动的材料和可以延伸的思维空间。教师采用多样化的随堂小练笔,既能培养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相结合的目的。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练笔形式,日积月累下,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大的进步,让小练笔真正成为打开习作之门的钥匙。笔者也深刻地体会到,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要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创造语言运用的平台。小练笔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台,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抓准练笔切入点,充分发掘小练笔的功能,就能让小练笔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成为新课程实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镇明德小学)
  
其他文献
期刊
很多人这样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可我不这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最爱上的就是作文课,因为就属作文课我们放得广,玩得欢,往往“乐不思返”。作文课上,我和同学们坐在一块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观察与描写,有时还能搞出几个特色的表演,渐渐地我们都发现一个“天大”的真理:作文原来非常简单!   一、先说后写   《新课标》在作文教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作文教学应从说到写、由易到
期刊
期刊
IgA是人体一种重要的Ig类型,研究开发高效特异性检测和纯化IgA的试剂在广大医学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定向分子进化技术是探索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手段,同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达成共识,那就是都要重视朗读。身为一个在农村小学任教十多年的语文教师,耳闻着孩子们拖长着声音唱戏般的朗读,心里总是纠结不安。目前,在农村小学,唱读是让众多语文教师头痛的事。唱读时由于学生在字与字之间都额外的拖长了音,导致阅读时无法思考,谈不上语感,感情朗读自然也就无从说起了。现在,我们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现状非常令人担忧:低年级的孩子数读较多,中年级的孩子大多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