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幼儿自主性游戲,是教师在掌握了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引导幼儿主动参加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们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及相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然后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玩游戏,即强调“自我”“本体”,体现出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自主性游戏不单纯创设幼儿自主自觉的发展气氛,还要激发幼儿自己的积极性,更要处理好幼儿的自主性发展和幼儿的能力培养的关系等。
关键词:幼儿 自主性游戏 材料 教师
幼儿的天性就是喜欢玩。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玩耍,必须要体现出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该明白,自己在游戏中只是引导者,幼儿才是主导者,应该由幼儿自己去确定玩什么玩具以及怎样去玩,教师只能去引导或者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游戏,而不是去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方式游戏。自主游戏是让孩子们在自由安排的活动中,拥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去选择游戏的玩具和内容,找出属于自己的玩法。成年人只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这样有助于培育孩子们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幼儿的能动自主性和独立创造性。
一、幼儿游戏自主性的价值
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与人交流的愉快和成就感。游戏是一种追逐快乐的自发性活动,幼儿游戏中需要自我满足从而获得乐趣,没有心理负担地进行轻松快乐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专注积极地投入,会感到非常的充实;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呈现出自我意识,是一种地位的表现。幼儿自主性游戏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并不是成人强加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把游戏选择权交还给幼儿,幼儿才能在游戏的大环境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和发展,然后自发和伙伴交流游戏情节和内容。成人要放心、放手地让幼儿用自己的办法主动地去解决游戏中和伙伴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游戏能够让幼儿明白了人与人交往的快乐和成就,因此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对孩子们进行寓教于乐的重要方法。
自主性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自主性游戏是让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游戏活动能够带给幼儿欢乐和丰富的经验。老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历的基础上,引发幼儿共同参加游戏环境的创建,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游戏环境及平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按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这样才能通过游戏给幼儿带来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发展。不仅如此,自主性游戏还能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自在地选择玩什么、怎样玩,没有成人施加的压力,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想象力,扮演着心中热爱的各种动漫中或者社会中的人物角色。自主性游戏还能够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幼儿在游戏中要和小朋友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幼儿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自主性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在游戏中,幼儿的自愿性和自主性是重要的组成特质,有些老师只重视设计游戏的内容和制定游戏规则,找寻一些教育孩子的游戏。然而主体其实还是教师,把条条框框都给孩子们规定好,总觉得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和生活实际相违背的行为就失去了游戏的教育性。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只是遵照成人的要求而被迫地参与游戏,他们失去了游戏的自主性。教师急迫地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所学习,有所提升,于是过多干涉幼儿的游戏模式,有时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还会随意终止幼儿的自主活动。而幼儿的自我体验、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发展被教师强制剥离了,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他们便会丢失游戏的积极性。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常常发现有这样的场景,那就是教师安排好幼儿分组进入活动区后,自己在一边只看着幼儿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玩游戏,有时幼儿发生吵闹才偶尔去调节或者去查看一下,老师的参与度不高,幼儿的自主性也没有体现。另外,在幼儿园的教育中,经常能看到老师要求幼儿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碰。很多活动都是受老师要求限制的,即便是自由活动的部分,老师也要求孩子们要乖乖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所以幼儿在游戏中就很难做到自主和表现自我。
教育过程中发现,教师经常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行为,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妥当的。因为幼儿的游戏不像成人的工作那样可以打断后再接着连续地去做,幼儿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短,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打扰,一旦被打扰其注意力会很快转移到新的目标上,所以会导致游戏的后半段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教师在启发、引导幼儿游戏时不能随便打断游戏的进程,与此同时还要给孩子足够的游戏时间,合适的做法是在幼儿还没有失去兴趣时慢慢终止游戏。可是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自主游戏就要让幼儿完全掌握游戏进程,幼儿在游戏中全部根据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结果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给予任何指挥和协助,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完全自由地活动,教师全程围观。于是,造成游戏的过程中玩具掉落一地、秩序混乱、幼儿大吵大闹的局面。如果幼儿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缺少老师正确的组织和引导,那么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就无法形成。另外,幼儿游戏中的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及时指导和纠正,就会对其他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基本的游戏规则就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方法
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要培育和教育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教育幼儿自主游戏的进程中,发挥幼儿自主游戏在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让孩子对游戏感兴趣,在游戏过程中体会自主游戏的快乐,产生自主感、成功感。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自主选择游戏的玩具,自主选择游戏的地点,自主选择游戏的伙伴,自主选择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探索、设计、安排,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判断,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只有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孩子才能自主考虑可以玩什么、去哪儿玩、和谁一起玩。这为孩子们提供了选择游戏原料、寻找游戏伙伴、选择适当场所、分配喜欢的游戏角色、协商玩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激励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应该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角色,自主性角色可以让幼儿真正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幼儿在生活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获得关于周围环境与生活的各种印象,他们会把这种印象代入他们的游戏中来。因为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教师应激发幼儿自主自愿地从事自己心爱的活动。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内部的游戏兴趣,唤起幼儿主动参加游戏、主动探索、交往的强烈愿望。 (一)材料激趣
教师提供创新有趣、丰富多样的玩具原料,激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想法。教师要克服玩具原料投教的随便性和盲目性,做到教育目标在心中,提供的材料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能够充分促进幼儿发展,能够满足幼儿近期发展需要。教师还要依照自己对幼儿游戏活动情况的观察来及时更换、丰富原料,使玩具原料始终保持着对孩子的吸引力。另外,玩具原料的多功能与可变性是保持玩具吸引力、引发幼儿不断探索与创造的重要构成。如橡皮玩具,孩子们百玩不厌,其根本原因是孩子們能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随意捏造和玩耍,孩子们不会感到无聊乏味。此外,他们在玩橡皮泥时,能体会到成功与自己掌握事物的快感。
(二)情境激趣
根据游戏需要创造出与游戏主题和内容相符合的富有感染力的设计、氛围等,以此激励幼儿游戏的兴趣与想法。有趣的游戏情景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强烈想法,并给予幼儿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投入,加深幼儿的游戏性体验。比如在玩麦当劳游戏时,老师为幼儿布置了一家“麦当劳店”,做了大量的汉堡、薯条、鸡腿及收集了各种盒子。游戏情境的设计,使孩子很快进入游戏状态,增强角色意识,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
(三)启发激趣
启发是教师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能促进幼儿有目的地掌握游戏的办法和探索游戏的细节,深度细化游戏的内容、情节,培育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使幼儿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与满足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进行指导,将幼儿游戏的经验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相结合,帮助幼儿形成系统的经验体系,促进幼儿性格全面和谐发展。只有出自本体内涵的需求和想法而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想要的游戏。老师在设计幼儿开展扮演游戏前,可以先观察孩子日常活动的行为模式,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原料,孩子最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孩子平时和谁一起玩等。教师的前期准备是很重要的,要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了解去鼓励孩子们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游戏主题。不同的年龄层次中幼儿游戏发挥的层次水平是不相同的。
总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想法,用幼儿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创造有利的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游戏的乐趣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翟理红.学前幼儿游戏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崔薇薇,程令方,沈云,等.“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研究”文献综述[J].早期教育,2001(1).
[3]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6).
[4]周云.适宜指导,在游戏中发挥小班幼儿的主体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5]黄朝箐.关于在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1(4).
[6]陈迎晓.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6).
关键词:幼儿 自主性游戏 材料 教师
幼儿的天性就是喜欢玩。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游戏的目的是让幼儿玩耍,必须要体现出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该明白,自己在游戏中只是引导者,幼儿才是主导者,应该由幼儿自己去确定玩什么玩具以及怎样去玩,教师只能去引导或者帮助幼儿顺利完成游戏,而不是去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方式游戏。自主游戏是让孩子们在自由安排的活动中,拥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去选择游戏的玩具和内容,找出属于自己的玩法。成年人只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这样有助于培育孩子们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幼儿的能动自主性和独立创造性。
一、幼儿游戏自主性的价值
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与人交流的愉快和成就感。游戏是一种追逐快乐的自发性活动,幼儿游戏中需要自我满足从而获得乐趣,没有心理负担地进行轻松快乐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专注积极地投入,会感到非常的充实;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呈现出自我意识,是一种地位的表现。幼儿自主性游戏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并不是成人强加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把游戏选择权交还给幼儿,幼儿才能在游戏的大环境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和发展,然后自发和伙伴交流游戏情节和内容。成人要放心、放手地让幼儿用自己的办法主动地去解决游戏中和伙伴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游戏能够让幼儿明白了人与人交往的快乐和成就,因此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对孩子们进行寓教于乐的重要方法。
自主性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自主性游戏是让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游戏活动能够带给幼儿欢乐和丰富的经验。老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历的基础上,引发幼儿共同参加游戏环境的创建,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游戏环境及平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按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自己想玩的游戏,这样才能通过游戏给幼儿带来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发展。不仅如此,自主性游戏还能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自在地选择玩什么、怎样玩,没有成人施加的压力,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想象力,扮演着心中热爱的各种动漫中或者社会中的人物角色。自主性游戏还能够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幼儿在游戏中要和小朋友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幼儿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自主性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在游戏中,幼儿的自愿性和自主性是重要的组成特质,有些老师只重视设计游戏的内容和制定游戏规则,找寻一些教育孩子的游戏。然而主体其实还是教师,把条条框框都给孩子们规定好,总觉得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和生活实际相违背的行为就失去了游戏的教育性。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只是遵照成人的要求而被迫地参与游戏,他们失去了游戏的自主性。教师急迫地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戏中都有所学习,有所提升,于是过多干涉幼儿的游戏模式,有时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还会随意终止幼儿的自主活动。而幼儿的自我体验、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发展被教师强制剥离了,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他们便会丢失游戏的积极性。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常常发现有这样的场景,那就是教师安排好幼儿分组进入活动区后,自己在一边只看着幼儿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玩游戏,有时幼儿发生吵闹才偶尔去调节或者去查看一下,老师的参与度不高,幼儿的自主性也没有体现。另外,在幼儿园的教育中,经常能看到老师要求幼儿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碰。很多活动都是受老师要求限制的,即便是自由活动的部分,老师也要求孩子们要乖乖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所以幼儿在游戏中就很难做到自主和表现自我。
教育过程中发现,教师经常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行为,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妥当的。因为幼儿的游戏不像成人的工作那样可以打断后再接着连续地去做,幼儿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短,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打扰,一旦被打扰其注意力会很快转移到新的目标上,所以会导致游戏的后半段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教师在启发、引导幼儿游戏时不能随便打断游戏的进程,与此同时还要给孩子足够的游戏时间,合适的做法是在幼儿还没有失去兴趣时慢慢终止游戏。可是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自主游戏就要让幼儿完全掌握游戏进程,幼儿在游戏中全部根据自己的想法意愿进行,结果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给予任何指挥和协助,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完全自由地活动,教师全程围观。于是,造成游戏的过程中玩具掉落一地、秩序混乱、幼儿大吵大闹的局面。如果幼儿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缺少老师正确的组织和引导,那么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就无法形成。另外,幼儿游戏中的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及时指导和纠正,就会对其他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基本的游戏规则就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幼儿自主游戏的指导方法
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要培育和教育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教育幼儿自主游戏的进程中,发挥幼儿自主游戏在教育方面的引导作用,让孩子对游戏感兴趣,在游戏过程中体会自主游戏的快乐,产生自主感、成功感。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自主选择游戏的玩具,自主选择游戏的地点,自主选择游戏的伙伴,自主选择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探索、设计、安排,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判断,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只有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孩子才能自主考虑可以玩什么、去哪儿玩、和谁一起玩。这为孩子们提供了选择游戏原料、寻找游戏伙伴、选择适当场所、分配喜欢的游戏角色、协商玩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激励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应该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角色,自主性角色可以让幼儿真正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幼儿在生活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获得关于周围环境与生活的各种印象,他们会把这种印象代入他们的游戏中来。因为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教师应激发幼儿自主自愿地从事自己心爱的活动。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内部的游戏兴趣,唤起幼儿主动参加游戏、主动探索、交往的强烈愿望。 (一)材料激趣
教师提供创新有趣、丰富多样的玩具原料,激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想法。教师要克服玩具原料投教的随便性和盲目性,做到教育目标在心中,提供的材料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能够充分促进幼儿发展,能够满足幼儿近期发展需要。教师还要依照自己对幼儿游戏活动情况的观察来及时更换、丰富原料,使玩具原料始终保持着对孩子的吸引力。另外,玩具原料的多功能与可变性是保持玩具吸引力、引发幼儿不断探索与创造的重要构成。如橡皮玩具,孩子们百玩不厌,其根本原因是孩子們能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随意捏造和玩耍,孩子们不会感到无聊乏味。此外,他们在玩橡皮泥时,能体会到成功与自己掌握事物的快感。
(二)情境激趣
根据游戏需要创造出与游戏主题和内容相符合的富有感染力的设计、氛围等,以此激励幼儿游戏的兴趣与想法。有趣的游戏情景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强烈想法,并给予幼儿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加投入,加深幼儿的游戏性体验。比如在玩麦当劳游戏时,老师为幼儿布置了一家“麦当劳店”,做了大量的汉堡、薯条、鸡腿及收集了各种盒子。游戏情境的设计,使孩子很快进入游戏状态,增强角色意识,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表现。
(三)启发激趣
启发是教师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能促进幼儿有目的地掌握游戏的办法和探索游戏的细节,深度细化游戏的内容、情节,培育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使幼儿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与满足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进行指导,将幼儿游戏的经验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相结合,帮助幼儿形成系统的经验体系,促进幼儿性格全面和谐发展。只有出自本体内涵的需求和想法而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想要的游戏。老师在设计幼儿开展扮演游戏前,可以先观察孩子日常活动的行为模式,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原料,孩子最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孩子平时和谁一起玩等。教师的前期准备是很重要的,要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了解去鼓励孩子们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游戏主题。不同的年龄层次中幼儿游戏发挥的层次水平是不相同的。
总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想法,用幼儿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创造有利的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游戏的乐趣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翟理红.学前幼儿游戏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崔薇薇,程令方,沈云,等.“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研究”文献综述[J].早期教育,2001(1).
[3]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6).
[4]周云.适宜指导,在游戏中发挥小班幼儿的主体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5]黄朝箐.关于在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1(4).
[6]陈迎晓.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