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更高的地方,看见更远的风景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13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多年,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忙着教学生,执迷于怎么教,很少回头看看我的学生们在怎么学,没有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考虑怎么教。而近期我所执教的一次公开课给了我思想的震撼,它让我重新来思考我的课堂,诸位领导的指导和我的同组老师们的评课使我受益匪浅。
  一、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没有开阔的视角,没有整体的课堂把握,没有流畅的备课思路是很难从多个维度完美呈现一堂好课的!
  (1)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奔走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埋头于书写教案与批改作业之中,鲜有时候抬眼凝望外面的世界,更难从研究者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当前教与学所存在的问题。视角狭隘往往导致我们做老师的“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固有模式去教学生,听起来是敬业,实则有可能耽误了孩子们的青春。所以我们不能只做一名执教者,更要去做一名研究者,去研究教材,研究教学。
  本次上课,我明显的感觉自己就课论课,仅仅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化解课堂难点,而忽略了课堂整体思路的理顺,导致课堂连贯性不强,没有达成学、练、用目标的高度统一。
  (2)忽略了课堂策略对学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事实证明没有良好的策略,就没有高效的学习,不研究教学策略,就无法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了学习策略的引领,学生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本次上课有很大的一个遗憾,忽略了听力策略的指导。在我上课过程中,虽然我已经尽可能地把听力任务分解,把难度降低,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听力目标依然很难达成,这时听力策略的指导要求呼之欲出,可由于备课的不充分,对学情的了解不到位,导致此时未能给出学生适当的策略,失去一个良好的听力策略学习契机,尽管我在后面的听力指导中,给予了学生方法和策略的口头指导,但是远不如在幻灯片上给予书面上展示更加深刻和有力度。有所失,必有所得。本次授課亦引发了我对于当前英语课堂所存在问题的思索。
  二、关于教材的思考
  我们用教材教学生,学生用教材学英语,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学生如何学习教材?师生如何共同走出教材?如何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是我们应该针对教材的思考!
  (1)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材内容所体现的课程目标,把握教材要点,突破教材难点,采用化整为零的思想,设计整体目标,在整体目标的引领下设计下级目标,伴随逐级目标的达成,整体目标也能随之达成。即在进行整个单元的目标设计时,研究整体目标在每个课时的分配,思考其难度等级,分散解决,层层铺垫,由简入繁,从点到面,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以达成终端目标。
  (2)有了课标的引领,充分研究、利用教材,我们才有纲可循。对于教材,可以理解成“教材为我所用”,为了利用教材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本班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或重组,教材是我们的教学载体,是否学会,不是看我们完成的“量”而是“质”。一堂好课,可以看其从目标的设定,目标的达成,知识的输入,知识的输出是否保持一致来评判。
  (3)教材的设计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每个单元话题的设计都有一定的关联性,语言知识的复现和更新是层层铺垫、步步累积的。我们放眼初中阶段教材的整体编写,研究教材整体脉络,识其骨架,寻其主脉,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
  三、有关课堂设计的思考
  课堂设计的前提是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脉络,对重难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科学的预设。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不是只有教材和教具,还有充满生命力的学生。所以,面对一堂课,我们要对全方位进行综合考虑。
  (1)每堂课都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目标,我们以知识点为线索,推进我们的课堂,并以此理清我们的知识线索,寻纲契领,层层铺垫。教学任务的设定就沿着这一线索展开,随着任务的完成,线索的延展,我们就逐级完成教学任务。
  (2)语言的教学是需要情境的,而我们的教材本身就是以话题为主线的进行的单元和课时设计。教材设计的便利性更加有利于我们寻到其中的情境线索。
  从情境线索和知识线索两个角度出发,融知识于情景,在情境中体现知识要点,做到两者完美统一,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但是要注意,情景的引入不可过于牵强。能够自然的,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需要的才能使学生接受并且理解。
  总之,依据学生的需求,对教材进行整合、分解以降低难度,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共同完成一堂好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不断的思考,研究教材,了解学情,以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我们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其他文献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根据细胞自身的需求,主动选择吸收或排除某种物质的运输。被动运输则是在膜两侧有浓度差的驱动下,或载体蛋白的协助下,物质穿过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间隙、或特殊通道的一种运输。被动运输又根据是否需要载体,分为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这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一些特殊事例出现在题目中时,却让众多考生模糊不清。  例1:如图是某
期刊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互联网进入“微时代”的文化语境下,以其碎片化的知识体系、任务驱动的实践体系、面向过程的评价体系,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结构,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可用性、实用性和再生性,颠覆了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及内在信息加工作用,满足了碎片化时代的学习要求。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1)让教学
期刊
内容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对学生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着潜在开发学生智力意义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期刊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造成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因此,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  我从以下三方面转化学困生。  一、走入学生的内心,做学生的真心朋友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深入“学困生”的内心。“学困生”普遍具有“自卑”心理和行为习惯难以矫正的特点,对老师的言语和行为都非常敏感。
期刊
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现在的初中学生虽是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初中学生的发展就势必要由“记忆性学习”向“思维性学习”转变,这一转变也必将现代学校教学发展的走向。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要正视现状,充分认识学生思维性学习培养的重
期刊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对于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有许多想法。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语法教学、怎样指导学生背诵、如何打好英语学习基础等都成为本文所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常常谈论的论题。笔者在农村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十七年
期刊
内容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指导幼儿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依据幼儿不同阶段与年龄特点,精选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户外游戏和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如:贴骑竹马、踢毽、红春联,挂红灯笼、放鞭炮、打粑粑,拜年、迎龙舞狮等,通过多渠道、多方法、多角度的渗透
期刊
教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进一步解放了学生的智慧,为实现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学习”向“媒体学习”的转变提供了技術支持。如何在课堂中应用微视频是迫在眉睫的的问题。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应用微视频(信息技术),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抽象的的空间知识形成需要制作微视频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多媒体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
期刊
目标教学是一套系统、科学、实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那么,如何在英语课文的讲授中运用目标教学的方法呢?  一、前置测评——温故补偿,搭桥铺路  布卢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认知的前提能力,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前提条件,包括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等。课文是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的综合体,它总是由新旧知识共同组成的。而学生对旧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