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内镜活检胃粘膜在胃癌诊断中作用。方法:对近年来胃镜活检胃粘膜标本观察分析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胃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结论:胃镜诊断胃癌要紧密结合癌细胞形态特征,浸润性生长方式和临床病例资料。
【关键词】纤维内镜;胃癌;诊断
胃癌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治疗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切除,治愈率的高低取决于胃癌发现的早晚。从临床表现上胃癌的症状与胃溃疡极为相似,有食欲降低、消化不良、疼痛等非特异表现。早期阶段不容易发现,纤维内镜胃粘膜活检行病理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临床医生应该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病理检查等作出明确诊断,提高纤维内镜在胃癌的诊断水平[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62例患者均为我市2家综合医院2009年06月至2011年06月行纤维内镜活检胃粘膜诊断为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癌。其中,男性为39例,女性为23例。最大年龄为68.8岁,最小年龄为42.6岁,平均年龄56.2±15.6岁。
1.2临床表现:大部分具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食欲减退、沉重感、厌食、腹痛、泛酸、嗳气、恶心、呕吐、腹泻、消瘦、贫血、水肿、黑便等。绝大多数胃癌病人无明显休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轻度压痛。有可扪及肿块,肿块常呈结节状、质硬。
1.3位置及表现:胃癌病变位于胃窦小弯侧有35例,幽门管处有10例,食管贲门交界处4例,胃窦胃大弯2例。表现为不规则溃疡且粘膜充血肿胀6例,仅有粘膜充血肿胀3例,溃疡合并糜烂质脆易出血2例。
1.4方法:每例患者均取胃粘膜标本3-6块,行纤维内镜活检的标本均4%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光镜下观察。均经过病理医师诊断并经术后病理确诊。
2结果
胃癌中确诊为腺癌48例,印戒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5例、小细胞癌为3例。腺癌中中分化腺癌38例,高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8例。
3讨论
我国胃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3.2%,胃癌死亡率为25.2/10万,占全身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2]。发病常与生活习惯、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以40~60岁之间发病率较高。由于胃癌的症状隐匿且无特异性,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和胃溃疡非常相似,因此早期胃癌的诊断在临床上较难。据调查,我国只有5%~10%的胃癌能被早期诊断[3]。
胃癌好发生于胃窦部、胃窦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胃癌的尤其好发部位位于胃窦小弯侧,本研究中62例患者胃癌发生于胃窦有35例(占56.45%),幽门管处有10例,食管贲门交界处4例,胃窦胃大弯2例。好发年龄为40至60岁之间,本组资料最大年龄为68.8岁,最小年龄为42.6岁。基本与流行病学一致。。
由于胃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症状和体征与胃溃疡基本一致,因而临床上应尽量询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提供详尽的病历资料。对于可疑的患者应尽可能行纤维内镜检查,医生应详细描述纤维内镜观察到的情况,包括溃疡或肿块的大小、边缘、质地、周边水肿、粘膜皱襞、颜色、充血、出血等情况。尤其是溃疡型胃癌与消化性溃疡鉴别诊断,纤维胃镜对于病灶应多点取材,取材应在溃疡的边缘,底部由于是坏死物和炎性渗出物等组成,底部取材阳性率较低。6块组织有助诊断,本研究大部分患者取材6块组织,诊断率较高。而有2例患者因为视野不清只取材3块,给病理诊断带来不便,容易误诊。
胃癌主要以腺癌多见,本研究中腺癌的检出率为48例,占所有病例的77.42%。腺癌主要表现为细胞异形和腺体结构异形,采取浸润性生长。腺癌细胞表现为细胞形状不规则,胞核增大,胞核深染,核质比例增高,核仁增大。印戒细胞癌由于癌细胞较少及难以区别,不易检出,本研究胃印戒细胞癌6例,印戒细胞癌的癌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因扩张而呈球形,核被推至细胞膜,形成经典印戒细胞形态。胃印戒细胞癌均弥漫分布于胃粘膜中,在病理诊断上,坏死和粘液湖同时出现则提示癌的可能性大[4]。
目前纤维内镜是诊断早期胃癌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胃镜检查可发现微小胃黏膜病变,胃镜检查结合活检,可进一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胃镜检查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有胃癌家族史、消化道症状者,建议行胃镜检查。
参考文献
[1]王鲁平,虞积耀.胃肠道活检标本诊断中病理病理诊断术语与认识的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6).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1.
[3]吴云林,吴巍徐雷鸣,等.上海不同等级10个医疗机构早期胃癌的筛选结果比较[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19-22.
[4]王仰坤,高春芳,闫辉,印剑,张现伟等.胃粘膜内印戒细胞癌19例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16(6)433-436.
【关键词】纤维内镜;胃癌;诊断
胃癌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治疗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切除,治愈率的高低取决于胃癌发现的早晚。从临床表现上胃癌的症状与胃溃疡极为相似,有食欲降低、消化不良、疼痛等非特异表现。早期阶段不容易发现,纤维内镜胃粘膜活检行病理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临床医生应该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病理检查等作出明确诊断,提高纤维内镜在胃癌的诊断水平[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62例患者均为我市2家综合医院2009年06月至2011年06月行纤维内镜活检胃粘膜诊断为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癌。其中,男性为39例,女性为23例。最大年龄为68.8岁,最小年龄为42.6岁,平均年龄56.2±15.6岁。
1.2临床表现:大部分具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食欲减退、沉重感、厌食、腹痛、泛酸、嗳气、恶心、呕吐、腹泻、消瘦、贫血、水肿、黑便等。绝大多数胃癌病人无明显休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轻度压痛。有可扪及肿块,肿块常呈结节状、质硬。
1.3位置及表现:胃癌病变位于胃窦小弯侧有35例,幽门管处有10例,食管贲门交界处4例,胃窦胃大弯2例。表现为不规则溃疡且粘膜充血肿胀6例,仅有粘膜充血肿胀3例,溃疡合并糜烂质脆易出血2例。
1.4方法:每例患者均取胃粘膜标本3-6块,行纤维内镜活检的标本均4%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光镜下观察。均经过病理医师诊断并经术后病理确诊。
2结果
胃癌中确诊为腺癌48例,印戒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5例、小细胞癌为3例。腺癌中中分化腺癌38例,高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8例。
3讨论
我国胃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3.2%,胃癌死亡率为25.2/10万,占全身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2]。发病常与生活习惯、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以40~60岁之间发病率较高。由于胃癌的症状隐匿且无特异性,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和胃溃疡非常相似,因此早期胃癌的诊断在临床上较难。据调查,我国只有5%~10%的胃癌能被早期诊断[3]。
胃癌好发生于胃窦部、胃窦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胃癌的尤其好发部位位于胃窦小弯侧,本研究中62例患者胃癌发生于胃窦有35例(占56.45%),幽门管处有10例,食管贲门交界处4例,胃窦胃大弯2例。好发年龄为40至60岁之间,本组资料最大年龄为68.8岁,最小年龄为42.6岁。基本与流行病学一致。。
由于胃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症状和体征与胃溃疡基本一致,因而临床上应尽量询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提供详尽的病历资料。对于可疑的患者应尽可能行纤维内镜检查,医生应详细描述纤维内镜观察到的情况,包括溃疡或肿块的大小、边缘、质地、周边水肿、粘膜皱襞、颜色、充血、出血等情况。尤其是溃疡型胃癌与消化性溃疡鉴别诊断,纤维胃镜对于病灶应多点取材,取材应在溃疡的边缘,底部由于是坏死物和炎性渗出物等组成,底部取材阳性率较低。6块组织有助诊断,本研究大部分患者取材6块组织,诊断率较高。而有2例患者因为视野不清只取材3块,给病理诊断带来不便,容易误诊。
胃癌主要以腺癌多见,本研究中腺癌的检出率为48例,占所有病例的77.42%。腺癌主要表现为细胞异形和腺体结构异形,采取浸润性生长。腺癌细胞表现为细胞形状不规则,胞核增大,胞核深染,核质比例增高,核仁增大。印戒细胞癌由于癌细胞较少及难以区别,不易检出,本研究胃印戒细胞癌6例,印戒细胞癌的癌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因扩张而呈球形,核被推至细胞膜,形成经典印戒细胞形态。胃印戒细胞癌均弥漫分布于胃粘膜中,在病理诊断上,坏死和粘液湖同时出现则提示癌的可能性大[4]。
目前纤维内镜是诊断早期胃癌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胃镜检查可发现微小胃黏膜病变,胃镜检查结合活检,可进一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胃镜检查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有胃癌家族史、消化道症状者,建议行胃镜检查。
参考文献
[1]王鲁平,虞积耀.胃肠道活检标本诊断中病理病理诊断术语与认识的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6).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1.
[3]吴云林,吴巍徐雷鸣,等.上海不同等级10个医疗机构早期胃癌的筛选结果比较[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19-22.
[4]王仰坤,高春芳,闫辉,印剑,张现伟等.胃粘膜内印戒细胞癌19例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16(6)433-436.